第三十九节 刘伯温论贤
mon sep 14 21:32:47 cst 2015
唐啸天沉声道:“那就是说,连你爹爹也束手无策了?”
吕淳道:“师伯您莫要着急。爹爹叮嘱过我,等我们救出师姐后,就打开他给我的第二个锦囊。这第二个锦囊里,该有说明。”
唐啸天大喜道:“这样说来,就是有救了?快,快打开锦囊看看。”
吕淳苦笑道:“这地道里伸手不见五指,打开锦囊,可也什么都看不到啊。”
唐啸天重重拍了自已的额头一下道:“看我这老糊涂的,把这茬给忘了。赶快,我们赶紧先想法出地道。”
“您说的是,这地道里实在不宜久留,我们先出去再做计较。” 吕淳笑道,“按我估算,张府位于张家堡的正中央,离堡外有近十里地的路程。若地道出口正巧就是在堡外,我们一路爬过去,还得好些时辰,更何况中间指不定还有什么变故。因此我们要抓紧时间,全神应变。我在前面探路,师伯您拉着师姐,紧跟在我后面,别离远了。”
唐啸天道:“好,你要当心。”
吕淳“嗯”了一声,抢先摸索着往前爬去。所幸他们所处的位置就在地道的一侧尽头,无须辨别方向,只要沿着唯一的一个出路爬去就是。
地道里坑坑洼洼,泥石错杂,刮得身上生疼。吕淳爬过之处,尽量运劲将石块磨平,以便唐氏父女穿行。这中间并无甚凶险,耳边隐约传来泉水的流动声,甚是悦耳。只是黑漆漆的地道不知通往何方,教人心里没底。
也不知爬了多久时间,吕淳听得唐啸天呼吸有些急促起来,便停下道:“师伯,我们先歇歇吧。您拉着师姐,可辛苦许多。”原来唐昀下身瘫痪无法使力,全靠着唐啸天拖着前行。吕淳则要承担探路这未知风险的重任,劳苦其实也不在唐啸天之下。
唐啸天应了一声,停下深深喘一口气。三人俱是习武之人,体力按说优于常人。但这地道又窄,空气又稀,爬起来疏不容易,需要承受莫名的压力,较在平底上爬行要难上十倍。因此三人俱是有些疲倦,一时无话。
过了一会儿,唐昀首先打破平静的氛围,若有所思地问道:“爹爹,张家堡外是怎么样的世界啊?”吕淳突然想起,唐昀从小到大从未离开张家堡半步,也从未经历过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只是如一只井底之蛙一样蜷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每日所见俱是尔虞我诈之事、毫无亲情之人,是多么可怜而又令人难以想象啊!
唐啸天似乎有同样的感触,停了好久,才强忍住感伤道:“外面的世界比张家堡里的美丽百倍,有高山,有大海,有江河,有湖泊。等你的病好了,爹爹带你泰山观日,西湖放舟,南海垂钓,大漠放羊,你说好不好?”
唐昀充满向往道:“那太好了!这样的日子,只要能过上一天,也就值了。到时候,淳师弟你来和我们一起游玩,你说好不好?”
吕淳突然有种难以言表的滋味,大声道:“好,我一定去!就算砍了我的双脚,我爬也要爬去。”
唐昀笑道:“哪里要砍你的双脚?好煞风景。”吕淳哈哈大笑。一时间,这阴暗的地道里,仿佛充满了阳光。
过了会,唐昀又悠悠道:“想起来真是恍如隔世。一个时辰前,我们还在张家堡里,几乎没有逃出的希望。一个时辰之后,我们竟然会在这里,堡外的世界似乎就在眼前。”
唐啸天叹道:“是啊。我那时还在焦虑不堪,犹豫不决要从哪个方向突破,心中一点信心也无。看到‘万寿泉’三个字,我还以为是在痴人说梦呢。哪里想到元晦贤弟运筹百草庵中,决胜千里之外,早早定下计策,俱在意料之中。这一次,我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吕淳谦辞道:“师伯您过奖了。”
唐昀则仰慕至深道:“师叔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只可惜我未识尊颜。爹爹,您跟我讲讲师叔的事迹好不好,好让我开开眼界。”
唐啸天笑道:“你这孩子!那好,现在左右闲着无事,我就和你们来说一说。淳儿,你爹爹平日里可有跟你提起他的陈年往事?”
吕淳道:“爹爹平日里很少说他自己的事,我知之甚少。师伯您若是肯说,那就太好了。”
唐啸天道:“好,不过我要先来考考你们。”
唐昀笑道:“爹爹,您真爱卖关子。要考什么?”
唐啸天极认真地说道:“本朝有一奇人,乃浙东青田人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阴阳五行,文武韬略,无有不知,无有不晓。以一介书生之力,助太祖朱元璋安邦定国,奄有四海。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
唐昀摇摇头。吕淳却是一脸神往之色,一字一句道:“他应该就是诚意伯刘伯温刘基大人吧?”
唐啸天颔首道:“不错,正是诚意伯,他可是天下有名的名士,堪比汉之张子房,蜀之诸葛孔明,据说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呢。”
吕淳笑道:“诚意伯确实有神鬼莫测之能,教人钦佩不已。但这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怕是后人杜撰,当不得真。”
唐啸天道:“不管如何,这诚意伯识人之准,当世无人可敌。据说韩国公李善长罢相后,太祖曾问诚意伯可否让杨宪做宰相,诚意伯道:‘杨宪有做宰相的才能,却无做宰相的气量。做宰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稳的心态,将义理作为权衡的标准,而不掺杂个人的意见。杨宪做不到这点。’太祖又问可否让汪广洋做宰相,诚意伯道:‘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祖再问可否让胡惟庸做宰相,诚意伯道:‘宰相就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把马车弄翻。’太祖最后说道:‘我的宰相,只有先生你最适合了。’诚意伯道:‘我过于嫉恶如仇,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若勉强承担这重任,怕要辜负圣上的恩德。’后来果然如诚意伯所言,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都因事获罪,没有善果。”
吕淳叹道:“不错。诚意伯这段论才,可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莫说当世,便是前世诸贤,也无几人能及。”
唐啸天沉声道:“那就是说,连你爹爹也束手无策了?”
吕淳道:“师伯您莫要着急。爹爹叮嘱过我,等我们救出师姐后,就打开他给我的第二个锦囊。这第二个锦囊里,该有说明。”
唐啸天大喜道:“这样说来,就是有救了?快,快打开锦囊看看。”
吕淳苦笑道:“这地道里伸手不见五指,打开锦囊,可也什么都看不到啊。”
唐啸天重重拍了自已的额头一下道:“看我这老糊涂的,把这茬给忘了。赶快,我们赶紧先想法出地道。”
“您说的是,这地道里实在不宜久留,我们先出去再做计较。” 吕淳笑道,“按我估算,张府位于张家堡的正中央,离堡外有近十里地的路程。若地道出口正巧就是在堡外,我们一路爬过去,还得好些时辰,更何况中间指不定还有什么变故。因此我们要抓紧时间,全神应变。我在前面探路,师伯您拉着师姐,紧跟在我后面,别离远了。”
唐啸天道:“好,你要当心。”
吕淳“嗯”了一声,抢先摸索着往前爬去。所幸他们所处的位置就在地道的一侧尽头,无须辨别方向,只要沿着唯一的一个出路爬去就是。
地道里坑坑洼洼,泥石错杂,刮得身上生疼。吕淳爬过之处,尽量运劲将石块磨平,以便唐氏父女穿行。这中间并无甚凶险,耳边隐约传来泉水的流动声,甚是悦耳。只是黑漆漆的地道不知通往何方,教人心里没底。
也不知爬了多久时间,吕淳听得唐啸天呼吸有些急促起来,便停下道:“师伯,我们先歇歇吧。您拉着师姐,可辛苦许多。”原来唐昀下身瘫痪无法使力,全靠着唐啸天拖着前行。吕淳则要承担探路这未知风险的重任,劳苦其实也不在唐啸天之下。
唐啸天应了一声,停下深深喘一口气。三人俱是习武之人,体力按说优于常人。但这地道又窄,空气又稀,爬起来疏不容易,需要承受莫名的压力,较在平底上爬行要难上十倍。因此三人俱是有些疲倦,一时无话。
过了一会儿,唐昀首先打破平静的氛围,若有所思地问道:“爹爹,张家堡外是怎么样的世界啊?”吕淳突然想起,唐昀从小到大从未离开张家堡半步,也从未经历过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只是如一只井底之蛙一样蜷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每日所见俱是尔虞我诈之事、毫无亲情之人,是多么可怜而又令人难以想象啊!
唐啸天似乎有同样的感触,停了好久,才强忍住感伤道:“外面的世界比张家堡里的美丽百倍,有高山,有大海,有江河,有湖泊。等你的病好了,爹爹带你泰山观日,西湖放舟,南海垂钓,大漠放羊,你说好不好?”
唐昀充满向往道:“那太好了!这样的日子,只要能过上一天,也就值了。到时候,淳师弟你来和我们一起游玩,你说好不好?”
吕淳突然有种难以言表的滋味,大声道:“好,我一定去!就算砍了我的双脚,我爬也要爬去。”
唐昀笑道:“哪里要砍你的双脚?好煞风景。”吕淳哈哈大笑。一时间,这阴暗的地道里,仿佛充满了阳光。
过了会,唐昀又悠悠道:“想起来真是恍如隔世。一个时辰前,我们还在张家堡里,几乎没有逃出的希望。一个时辰之后,我们竟然会在这里,堡外的世界似乎就在眼前。”
唐啸天叹道:“是啊。我那时还在焦虑不堪,犹豫不决要从哪个方向突破,心中一点信心也无。看到‘万寿泉’三个字,我还以为是在痴人说梦呢。哪里想到元晦贤弟运筹百草庵中,决胜千里之外,早早定下计策,俱在意料之中。这一次,我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吕淳谦辞道:“师伯您过奖了。”
唐昀则仰慕至深道:“师叔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只可惜我未识尊颜。爹爹,您跟我讲讲师叔的事迹好不好,好让我开开眼界。”
唐啸天笑道:“你这孩子!那好,现在左右闲着无事,我就和你们来说一说。淳儿,你爹爹平日里可有跟你提起他的陈年往事?”
吕淳道:“爹爹平日里很少说他自己的事,我知之甚少。师伯您若是肯说,那就太好了。”
唐啸天道:“好,不过我要先来考考你们。”
唐昀笑道:“爹爹,您真爱卖关子。要考什么?”
唐啸天极认真地说道:“本朝有一奇人,乃浙东青田人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阴阳五行,文武韬略,无有不知,无有不晓。以一介书生之力,助太祖朱元璋安邦定国,奄有四海。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
唐昀摇摇头。吕淳却是一脸神往之色,一字一句道:“他应该就是诚意伯刘伯温刘基大人吧?”
唐啸天颔首道:“不错,正是诚意伯,他可是天下有名的名士,堪比汉之张子房,蜀之诸葛孔明,据说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呢。”
吕淳笑道:“诚意伯确实有神鬼莫测之能,教人钦佩不已。但这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怕是后人杜撰,当不得真。”
唐啸天道:“不管如何,这诚意伯识人之准,当世无人可敌。据说韩国公李善长罢相后,太祖曾问诚意伯可否让杨宪做宰相,诚意伯道:‘杨宪有做宰相的才能,却无做宰相的气量。做宰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稳的心态,将义理作为权衡的标准,而不掺杂个人的意见。杨宪做不到这点。’太祖又问可否让汪广洋做宰相,诚意伯道:‘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祖再问可否让胡惟庸做宰相,诚意伯道:‘宰相就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把马车弄翻。’太祖最后说道:‘我的宰相,只有先生你最适合了。’诚意伯道:‘我过于嫉恶如仇,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若勉强承担这重任,怕要辜负圣上的恩德。’后来果然如诚意伯所言,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都因事获罪,没有善果。”
吕淳叹道:“不错。诚意伯这段论才,可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莫说当世,便是前世诸贤,也无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