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影天涯路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燃木剑诀不相违

    fri nov 27 18:50:56 cst 2015

    赤霞仙子一拉段南雁的手,发现他体内有一股异种真气。这对练武之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修炼高深内功之时,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事,轻则一身武功被废,重则威胁到生命安全。

    南宫清风一摸脉门,也发现了这股异种真气。甚觉奇怪,问段南雁是否跟随旁人学过内功。段南雁自然没有,也就答不出个所以然来。好在发现及时,完全来得及弥补。

    只能慢慢查原因。南宫清风是武学大家,暂时查不出原因,也没有问题。他以为是段南雁太过聪明,自己揣摩着想要突破清风碧涛掌,出了岔子。于是嘱咐段南雁不要自以为是,最近练功不可贪功冒进。直到他查出原因为止。大家也并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如果南宫清风都不能查出原因,那就没有人能够查出原因了。

    眼看就是中秋了。赤霞仙子柳听荷和弟子红衣女宇文清也留下来过节。岛上洋溢着节日的氛围。由于解语岛上的海棠花终年不败,仍然像春天一般。只是解语岛上水道两岸的树叶已经黄了,枫叶已经变成鲜红色。飘在碧澄的水面上,五光十色。不知不觉中有了一些萧瑟之意。

    这段时间以来,段南雁和宇文清常在一起,几乎形影不离。两人经常划小船出去,在水道上看风景,有时也捕些鱼。这还是段南雁第一次在他乡过年,往年这个时候,他还在大理。就和妹妹一起到街上看人们烘烤月饼。闻着很香,就买一个给妹妹,往往还是妹妹自己的钱,他的钱早就赌光了。

    妹妹总是很淑女,不在大街上吃。要拿回去切作几块,每人都要分到。妹妹笑得多么甜呐!想到这里,不禁难过起来。不知不觉,离开家已经大半年了。妹妹还好吗!想着想着,不禁入神。要不是宇文清在身边,说不定会大哭一场。

    宇文清叫他:“呆子,怎么了?你看你那丧气伤神的样子,是要博取我的同情吗?你又想起你那爱撒谎的小情人了?”

    段南雁悠然神伤,说道:“清儿,我想到我二哥南瑾和妹妹宛白了。清儿,你不知道,她们两个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可是有人却说我杀死了南瑾。可是,我逃出来了。妹妹宛白不知道怎么了!我想宛白了,她好可怜!她一定很孤单,没人陪她玩。她一定也很想我。”说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掉下泪来。

    泪水出奇的多,后来靠在船舷上,心想,人生怎么这么辛苦。

    宇文清也被他带得很难受,眼圈也红了。看着眼前这个大男孩,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时候调皮无赖,有时候幽默风趣,有时候狠辣无情,有时候嚣张跋扈。

    有时候沧桑得仿佛看透了红尘旧事,有时候幼稚得如同失去了妈妈的孩子。他是那么坚强,又是那么脆弱。他哭起来眼泪哗哗的,根本停不下来,他是有多爱他的妹妹啊!他强忍泪水的样子多么动人,多么柔情似水!

    她知道自己入了魔了,知道自己对他产生了好感,甚至意识到这是危险的,她知道今后可能会很伤心,为了这个没有良心的小坏蛋。但是她要努力遏制自己的情感,现在远不是能够产生这种情感的时候。

    中秋节一过,赤霞仙子带着宇文清要走了。这一天大家都有些戚戚然,连南宫清风都有些不开心。送行的时候,只是嘱托有时间多来。赤霞仙子明显不想离开师父,只是好像不得不走一样。她只是眼圈红红的,又一个劲地笑着。只有宇文清,看了段南雁一眼,好像渴望离开似的,一言不发,也不回头。

    段南雁看着船只开走,宇文清一身红裙在风中漂浮,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渐行渐远,如同一片凋零的晚枫。

    此后数日,生活渐渐平静下来。段南雁一如既往的练功。只是内功始终无法突破玄关。清风碧涛掌始终无法领悟到更高的层次。师父叫他暂停修炼内功,说是不可强求。段南雁就把所有精力放在轻功上云霄之上。每天都在山间树梢,水面之上,飞来飞去,好不惬意。

    轻功是他最喜爱的功夫了。当自己能飞身上房,能轻松地飞跃十几丈宽的江面。能轻而易举地飞上几十丈的树梢。对他来说,是无上的享受了。渐渐心领神会,越练越强,速度快得连自己都会吃惊。他开心极了,感觉到真正的自由,无拘无束。

    一晃眼就过年了。直到第二年春天,南宫清风才找到了段南雁体内异种真气的原因。

    这一天春暖花开,海棠花自然开放得更艳。南宫清风把段南雁叫到身边,说道:“雁儿,关于你身上的异种真气,为师诸多思考,几乎排除了一切可能。现在细想,只有一种可能。你曾经说过,有个白衣姑姑教你背过一种口诀,但是没有教你习练之法。想来是你内功渐进,潜意识里多少涉及了那门功夫。雁儿,按理说别派功夫,我不该得知。但是,为了你能够顺利练成武功,我需要知道那套口诀。”

    “你放心,我不会偷学你白衣姑姑的武功,天下武学,我看得上的少之又少。

    南雁当然相信,师父什么人,能偷学别人的武功。好在记忆力极佳,这么长时间没有复习,竟然还记得。于是找了张纸用了一天时间,硬是把一万余字的口诀一字不错的默写了下来。虽然口诀没有记错,但字迹却实在难看。

    南宫清风有些生气,说道:“雁儿啊,你看你写的字,歪歪扭扭。哪像我教出来的徒弟。你以后可得用心习字读书,你可能现在觉得没用。但是我告诉你,真正上乘的武学必须要博学多识的人才练得成。真正的聪明人,只要肯下功夫,什么都能够学得会。”

    顿了顿又说:“师父最崇拜宋朝的苏轼,东坡居士是少见的天才,他的诗在宋诗中是一流的,词学方面,开豪放派之先河。《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也千年难得的散文作品。书法方面是宋四家之一,绘画方面也颇有成就。像这样的天才,谁能不佩服,我相信,东坡居士如果练武,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大高手。”

    说着拿起纸来静静地看了一遍,越看越是心惊。最后把自己关在房内一日一夜不出来。

    出来的时候,熬夜熬得眼睛红红的。对阿福说:“给我准备东西,我要闭关一段时间,禁止任何人打扰。”

    对南雁说:“我闭关的时间,你要听福伯的话,不要练内功掌法。只练习轻功,一切等我出关后再说。”

    段南雁见师父说得郑重,点头答应了。

    南宫清风这一闭关,长达一月有余。出关后,神采奕奕,心情大好。这一天晚餐的时候就和段南雁一起喝了点酒。边喝酒边说说事情的经过。

    原来,南宫清风认为。白衣姑姑教段南雁背诵的这篇口诀,很可能就是燃木剑诀。南宫清风道:“南雁,这很可能就是燃木剑诀,你一直说你不懂,看来江湖上的人也没完全说错。你只是不知道这篇口诀就是燃木剑诀而已。”

    南宫清风接着说:“刚开始时我说过,这天下的武功诀要,能够让我看得上眼的很少。没错,那句话并没有夸大,但是这燃木剑诀是个例外。不仅是我看得上眼,我想江湖上没有谁敢于轻视这套功法。”

    燃木剑诀自入江湖那一天起,就成为江湖高手争夺的武林至宝。

    “我闭关一月有余,并不是要将燃木剑诀据为己有。而是想参悟清楚其中关键,好传授给你。但是这套功法过于精妙,我苦苦参详,也只懂得七成,但是百余年来,除了首创这套功法的前辈,我的领悟应该是最多的了。”说完甚是得意,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接着说,这套功法虽然在江湖上引起了很大的纷争,也因此杀伤众多人命。也曾经几易其主,但是谁都没有练成过。这套功法实在是艰深难测。我能够领悟七成,已然不可思议。这并不证明我聪明,而很可能是因为我博览众长,本身又是武学高手,兼而爱好读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有所了然的原因。燃木剑诀碰到我,也算是碰到半个知己了。这大概要从这套功法的创始之人说起。

    相传二百多年前,这套功法是一个文学大儒所创。这个大儒叫做刘庆阳,家在洛阳城中。这刘庆阳是世家子弟,书香门第之家。祖上接连几代都出大官,到刘庆阳这辈,读书上十分聪颖,甚至过目不忘。但是,刘庆阳不喜为官,更愿意在江湖上漂泊游荡,中年时候已然名声在外,在诗词歌赋的成就已然天下闻名,但是据后人所传,他之前并不会任何武功。

    刘庆阳是书法大家,有一次深入古墓临碑帖,在一座古碑上抄录到一份残卷。这份残卷十分奇怪,读来实在令人费解。然而刘庆阳是一方大儒,自然非搞清楚不可。于是穷年累月,把时间精力都用在了上面。感觉似乎是一篇养气健身的口诀,刘庆阳便想,古代多少大儒都修习气功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篇口诀说不定也是某个大儒留下的,于是就照着口诀开始习练。后来发现这口诀有错漏之处,于是发挥他的绝顶聪明把这篇口诀补全了。

    依势修炼后就发现自己像变了个人一般。神功见长,走路也身轻如燕了起来,轻轻挥出一掌,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刘庆阳试着用剑,意与神会之后剑法上突然大进,每一剑刺出,都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发出炫光,能够使草木燃烧。刘庆阳就将这套功法取名为燃木剑诀。他认为自己练成了绝世剑法。但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强,于是遍走天下,挑战各地知名高手。一连五年,被刘庆阳挑战过的知名高手不下于两百人,包括天台上智海禅师,武当派掌门乾坤一剑震山子,华山派剑气堂一剑断魂柳凤飞。要知道这三人都是江湖上的领袖人物,武功之高,实在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连这三人都没在他手上走过二十招,可见这套剑法的威力。

    自此后刘庆阳从一个文学大儒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天下无敌的剑客。任何人都觉得这件事奇特非常。但没有一个人敢向他挑战。因为几乎所有高手都被他挑战了个遍,并且绝大多数接不住三招两式。

    后来,在刘庆阳不足五十岁的时候,突然暴毙。有人说是死于走火入魔,有人说是死于疾病,更可信的传言是死于中毒,下毒的人是他的夫人。

    不知何种原因,大概是觊觎燃木剑诀吧。据传后来燃木剑诀就落到了夫人张氏的手上,张氏及其兄弟苦练不成,结果被江湖高手乱刃分尸,抢走燃木剑诀。

    据我所知,燃木剑诀每到一处,都引起了腥风血雨,杀伤无数人命。近四十年来,不知道是什么机缘巧合落到我师兄林庄主手上,然后有落到湖南拜鬼教教宗千绝老人手上,最后经过昆明府武林大会比武,你父亲挫败千绝老人,得到了燃木剑诀。

    这一段公案,我反而不是很清楚,因为这几十年来,老夫看透世俗红尘,不理江湖之事。有时候又心灰意冷,懒得听懒得看。你以后自己去搞清楚吧!

    段南雁听着这段江湖秘辛,不觉神往。

    从第二天开始,南宫清风就开始传授段南雁燃木剑诀,这燃木剑诀其实不该叫做剑诀,而应该是叫做燃木诀。因为它很巧妙地将剑法、内功、掌法、甚至是轻功融为一体,它的招式之中甚至融合了诗词曲赋的思维,书法绘画的笔意。真是巧妙多变。这也就是南宫清风能够理解作者之意的原因。

    段南雁一习练这套武功,整个人就不同了。如同洗髓易经一般,身上的功力在燃木剑诀的作用下真正发挥了全部作用,无论是拳法、剑法、轻功、内功都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一晃就是三年有余,真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段南雁已经接近二十岁,长大成人,多了一些男人的坚毅和判断。读书也颇有所成,甚至跟随师父南宫清风学习了抚琴吹奏之术,在骨子里融入了一些文化气息,不同少年时候那般油滑无行了。

    武功方面,内功已经打破玄关,打通不任督二脉。拳法上真正达到了刚柔相济,亦刚亦柔。剑法上真正理解了素玉玄霜剑的层次,能够使得波澜不惊,也能够使得气势磅礴。练得最好的是轻功,他十分喜爱这套轻功身法,在上乘内功的支撑下,既可以使得其迅如风,无可追及。又可以使得翩然若仙,潇洒异常。燃木剑诀并不是一套剑诀,而像是武功的总论。已经内化为一种剑意,融会了自身的所有武功,达到了武功上的通透,不再拘于形式。广包万象,是一套打开心智的武学门道,此后就算是入了门径。自此学武变得十分简单,段南雁虽年轻,但在师父的讲解之下,渐渐窥到了上乘武学的门道,那就是无所不包,不拘于物,不困于物,不滞于物。

    美中不足的只是燃木绝一共有七层功力,他只练到第五层。这里师父也没有办法,说只能在以后的生涯中,慢慢突破,以待机缘。若能够突破,也许易如反掌;若机缘不巧,也许这辈子难以有所突破。这也许就是武功的极限了,并不是刻苦练习就一定能够成功的。

    很长时间以来,福伯仍然陪着段南雁练功,但他早已不是段南雁的对手。段南雁若全力施为,往往十数招就能够战胜福伯。然后就是师父南宫清风亲自陪他练功,初时他能够接得住五十招,渐渐地能够接住一百招,到后来若发挥得很好的时候,甚至可以接到数百招而不败。

    又值阳春三月,清风过处,万物生晖。这一天,南宫清风把段南雁叫来。对他说道:“雁儿,转眼就接近四年了,你也已经长大了。你学习的情况为师也很高兴,可以说你是超出了我的期望了。你已经是江湖上第一等一的高手了,年轻一辈中,很少有人是你的对手。但是你还年轻,功力不纯,见识浅薄,还敌不过真正的高手。一定不可骄傲自满,要记住谦虚谨慎才是存身之道。”

    “你看师父狂傲武林,无拘无束,当然是我看透武林的结果。当然已经很少有敌手。但自从见到燃木剑诀,我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一定记住这句话。我们的谦虚,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是虚伪。南雁,你若能突破燃木诀第七层,当能够傲视天下,师父也会考虑,如果有一天师父有所成,定当来江湖上找你,助你成才。你若能够找到传你口诀的白衣姑姑,说不定能够找到答案。”

    段南雁听到这里,跪下听训,知道已经是离别之时,心中酸楚,说不出话来。

    “雁儿,以你现在的修为,应该不弱于你大哥段南扬,但是我也不能把话说满,你自己看着办吧。雁儿,你聪敏机警,所差的就是江湖经验了,好好学习,不可学坏,不可落下武功。我若发现你行止不端,只能怪我有眼无珠,我一定亲涉江湖,那时候休怪我无情无义。我还要指望你看着两个师兄,你的武功能否赶上你大师兄修罗剑上官朗,就看你的造化了。”

    “雁儿,有一些事还要跟你讲。江湖四大高手中,除我和师兄之外,还有长白山仙霞岭的东方博,他的成名绝技是仙霞杖法,变幻无双,诡异难测。还有一人是洛阳青阳府的夏长青,他以赤焰神掌闻名江湖,内功精深,中掌无救。此二人武功均不下于师父,你若碰到,不可与敌。”

    “你这次离开解语岛,除了解决你自己的事情之外,要着力追查天残七煞教的事情,此教派神秘难测,现在还不知道教主是谁。另外留意飞燕令的情况,我听说最近飞燕令重现江湖,料来江湖上又会不得安宁。”

    “我有一件私人的事情要拜托你,我的女儿南宫燕如,想来已经成年,我已经十余年未见,最是放心不下,你帮我去找找她,就算现在见到她,我也认不出来了。也许和天残七煞教有关,哎,真是冤孽啊。但你绝不可以加入魔教。”说到后面,掩饰不住的伤感!

    “雁儿,你我师徒一场。我也很感激缘分。今日痛饮一场,明日一早,我给你收拾行装,你就出岛去吧!他日有缘,我们自然相见。”

    段南雁早已泪如雨下。上天对自己真是不薄,师父和福伯如此恩情,不知道如何报答。

    别了师父,又去见福伯,跪在地上,听一番训诫。不觉黯然伤怀,情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