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田园:农家小娘子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赵瑾出了酒楼随意在镇上逛逛到了差不多下学的时间就到了王先生的院子外接柱子,不一会儿柱子跟几个孩子一块出来了,有说有笑的看起来第一天相处的很愉快,柱子看到她眼前一亮跟几个同伴打了声招呼再见后飞快向她跑来,“姐!”“你第一天上学感觉如何?”“挺好的,先生还夸我有悟性呢。”两人一路聊着回去,回到村子的时候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开始生火做饭了。

    回到家刘氏已经做好晚饭了正在准备灶上热着,刘氏在给赵老四擦洗身体,看到他们笑容还是有点勉强,赵瑾说道:“娘,爹醒过没?要不明天我去镇上的时候再找个大夫来看看?”刘氏说:“你爹这病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我看他外伤都好的差不多了。明天再找个大夫吧。”赵瑾应下,然后去厨房端菜上桌,在厨房看到角落堆了一大麻袋的黄豆,吃饭时问她娘,“娘,厨房那些黄豆干什么用的?”刘氏说道:“这是你表哥上次来的时候带来的,这么多应该有二十斤,我们家又不会磨豆腐,哪用得着这么多。”“娘,不如让我把它做成豆芽吧?”“可以啊。”

    赵瑾灵光一闪,她觉得以后既然住镇上了那要找个赚钱的法子不然坐吃山空,不如先卖吃食,铁板烧就不错光是那香味就能吸引人而且有工具制作也简单。既然要去镇上摆摊那肯定要先准备工具,她打算明天去铁匠那看看能不能置办烹饪铁板烧的铁架子和炉子。只要在炉子上架上铁架,烧一堆炭火,盖上铁板,往铁板上浇油,就可以在铁板上炒东西了,不管是素的还是荤的,海鲜的,都可以做成铁板烧,在铁板上将菜炒熟,在拌上秘制的辣酱调味料,撒些萝卜丝豆芽,花生碎一拌,可惜这个时代没有洋葱。

    吃过饭后,赵瑾拿着柱子的纸笔画做铁板烧的架子,柱子在一旁复习功课,看她画图好奇的问:“姐,你这是画的什么?”赵瑾解释道:“这是做吃食的工具,过段时间我们一家搬到镇上去住,要找个赚钱的路子,明天我去找铁匠把这打出来。”说完她就轻轻地吹干墨迹,仔细折叠起来,收入怀中。细细地想好明早的事情,赵瑾就跟柱子说早点睡就回屋了。

    隔日还未破晓,赵瑾悄悄爬起床,拾掇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将头发扎好,瞧见刘氏还没起床,她就轻轻的进了厨房准备生火做早饭。揭开昨天刘氏揉好的面团,已经发酵好了,个头足足膨胀了许多,蒸出来的馒头香甜松软。往锅里添了几瓢水,放上蒸馒头的蒸笼,将面团揉搓成一根长面棒,再用菜刀将面棒子,切成一个一个的等面积的馒头形状,最后一个个整齐的排在屉布里,盖上锅盖,将火烧得旺旺的开始蒸馒头。她在灶里加了足够的柴火,然后盛水洗漱。不多时,柱子和刘氏也起了,灶台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赵瑾退了灶火,揭开了锅盖,浓浓的雾气腾腾腾升起来,待雾气散开后,就见一锅的白面馒头。赵瑾抄起锅铲,将一蒸锅的馒头起锅,端上桌。又往回厨房往灶膛里添了一把柴火,重新将火烧了起来。锅热之后,往锅里面倒少许的油,待油冒出青烟后,将猪肉下过。猪肉一下锅,就发出呲呲唰唰的声音,赵瑾不断地用锅铲翻动着肉片,小片刻时间,锅里的猪肉片就被炒黄,焦得卷了起来,溢出来一股浓郁的肉香味。赵瑾撒上调味料,装盘起锅。

    三人坐在饭桌上美美的吃过早餐,赵瑾跟柱子照常去镇上,这段时间他们早出晚归几乎没见过赵家人,也不知道有没有来闹过刘氏。牛嗒嗒嗒的跑在孤寂的黄泥道上,黄泥道路两旁,青山绿水的,吸一口空气入鼻,夹着青草黄土的气息,感觉比现代工业污染的环境舒服多了。姐弟两人说起话来,车厢中时不时传出几声笑语。

    一个时辰后就到了镇上,赵瑾两人下了马车,往王先生院子里走。送过柱子后,赵瑾来到酒楼,这个时间甚早,酒楼的生意有些冷清。赵瑾走进大厅,只瞧见稀稀疏疏两桌客人在吃饭,吃的是粥和馒头。掌柜站在柜台上,埋头打算盘,没察觉到赵瑾的到来。赵瑾朝柜台走去,走到掌柜面前停下,轻声询问:“掌柜,昨天生意怎么样。”

    掌柜听出是赵瑾的声音,便停止算账,他抬起头来露出满满的笑容,“四丫来了,瞧我这忙着算账,都没注意到你。”赵瑾瞧着掌柜笑的那个灿烂,她猜想,可能是昨日的生意还不错。掌柜笑眯眯的瞧着赵瑾,今日,他对赵瑾的态度比昨日更加热情了几分。他还是衷心的希望能把赵瑾留在酒楼当大厨,“四丫啊,你不知道昨天出的那几个菜都被抢的精光,最后食材都不够了,今天还预定了好几桌,八仙酒楼的生意多久没有这样火爆过了。”

    听说生意好,赵瑾也为掌柜的感到高兴,以后还可以合作的。她注意到酒楼里面都是小二的报菜名,客人上门如果是新客完全不知道酒楼里面的菜式,想到这个,她道:“掌柜,借一步说话,我有些建议想跟你提议一下。”大厅里还有客人吃饭,这些话说着毕竟不方便。掌柜出了柜台,向赵瑾招了招手:“四丫,随我这边来。”赵瑾随掌柜去了酒楼的后院。

    “掌柜,上次我们来这吃饭发现一个问题,我们酒楼客人吃饭都是不知道酒楼有什么可以点的,像上次那种情况新客来了点了一个没有的那不是很尴尬吗?我有一个提议就是酒楼每日拟好今日要重点推出的菜品,都将菜名写在酒楼外的公告栏上,并将每一道菜明码标价,然后抄写几本小册子最好是那种图文俱全的把每道菜的菜名跟样式都弄在上面,这样客人点菜就会方便很多,而且一些家庭情况不是特别富裕的人也不会觉得我们酒楼高高在上都不敢进来,既可以吸引客流又能给客户好的体验感。”

    听了赵瑾的分析,掌柜琢磨一想,确实是这个理,这样明码标价也不怕别人闹事。“四丫,叔信你的话,回头我就让伙计准备。”两人谈完事情,掌柜的送赵瑾来到后厨,厨子贾师傅一直在后厨忙活,该备的食材,他也一早让伙计从菜市场买回了最新鲜的。两人一起把做那几道菜的食材处理好了,然后赵瑾在一旁围观看贾师傅的操作,她发现他已经基本掌握了,剩下的要靠他自己对客人口感的把握了,有经验的厨师就是不一样容易上手。她出去跟掌柜的说过后,说她的任务已经完成,贾师傅已经自己完全能行了。掌柜还是不想让她走,并问道:“四丫,如果要让你来酒楼当大厨,开什么条件你才会答应?”

    赵瑾想了想说道:“酒楼能不能长久的立足说道底还是要靠菜式多样,有钱人花钱上酒楼吃饭不就图一个新鲜吗,能上酒楼吃饭的人家中必定富贵不在乎这一点小钱,至于酒楼里的样式,恐怕这两年在镇上站稳脚跟后就没怎么换过了,我观察了一下客流量发现多数是外地路过的商旅,说明了即使酒楼是镇上最大的酒楼但其实当地人已经吃腻了,如果现在出现新的竞争者,那酒楼的境地会很残酷,牺牲大量的熟客。”掌柜细细一想,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最近两年太安逸了,每月的收入很稳定,略有盈余,跟镇上这种消费能力也是匹配的,所以他没有深度思考过酒楼的未来。

    可是赵瑾说他要革新酒楼现有的模式,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要知道,现在贾师傅已经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大厨了。

    赵瑾瞧着掌柜一脸沉思的模样,心想,或许她的商机到了,经过刚才的分析,想必掌柜的也清楚的知道,如果酒楼要继续生存或是做大,就必须做成改变。赵瑾微微一笑,一双眸子清明如皓月,闪出智慧的光芒,说道:“掌柜的,我若是能够让酒楼做大做强,你可愿意跟我合作。”掌柜的一脸沉静,两只眼睛盯着赵瑾问道:“四丫,你这是说真的吗?你打算怎么做?”赵瑾点头:“这自然是真的,不过,我有一个条件,若是我能让八仙酒楼的盈利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你就得分一成的利润给我。”

    掌柜考虑片刻,觉得赵瑾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而且最近见识过她的手艺也知道她的一些想法,觉得她靠谱的,于是点头同意。“那四丫,不知道你有啥妙招?”“推出新菜式,改革酒楼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具体的回头我写一份方案给你,如果你同意的话那我们可以合作了。”赵瑾简单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