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变蛮神
字体: 16 + -

第0011章 九零年的乡下集市

    fri jun 03 23:00:00 cst 2016

    人贩子事件已经过去了三天,易平除了在家里面忙着,还走家窜户的跟乡亲们聊天,期间去了王老糙家几次。偶尔带着简易的鱼杆跟着爷爷到河边钓鱼。

    易洪礼在易平精心的照顾下,身体已经基本上恢复,再也不是那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易家村人发现易平变了,见到人都笑眯眯的和气得不像十六岁的人,让村民们印象最深的,是易平对取药人的态度,不仅没有像以前那样死要钱,如今就连提都不提。

    易洪礼对此感到很欣慰,易家是易家村的老大是延续下来的传统。想保持这个传统,那易家人不能自己先破坏传统,如今易平这么做就对了。

    易洪礼当然不知道孙儿再也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灵魂带着丰富的社会阅历的成年人。

    本来重生后的易平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赚钱改善生活,让爷爷过得好一些,但这几天的生活使他的想法有些变化。

    现在是1990年,习惯了下一年世纪生活的易平,已经不习惯现在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这时候的易家村还没拉电,更别说什么能够用得上电视机,电冰箱和电脑等家电,晚上只能点着散发出一刺鼻味的煤油灯照明,娱乐活动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等到九点左右大家都熄灯上床。

    要卖日用品得花上近三个小时才走到镇上,回来又是三个小时,为的就是几块肥或是一包洗衣洗粉。

    易平前世本就是一个喜欢享受的人,要不然就不会丢下祖地跑到城里去了。

    虽然重生后他定下决心,留在易家村过活,但慢慢地坐等着易家村变化,这么等着过下去他干不来,因此他决定出去看看。

    既然决定出去,就要利用这个机会赚钱回来,这几天他准备了一些能够赚钱的东西,三种药,治胃病的、跌打的和蛇药。

    在农村,这年头大家都苦逼过来,吃得不正常更不讲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的胃都出了问题,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多的是。

    这个年头还没有什么好的胃药,易家对治疗胃病就有专门的药方,效果非常的好,他不相信这药卖不出去。

    村里人上山下地经常发生意外,跌伤和被蛇咬是常见的事,这两种伤人们十分很相信中医,易平打算将药切片打包就行。

    制作胃病药丸前世易平就干得很熟,而且要求也没有多高,在家里就能够办到,混和好加糖,放进铁锅里用文火慢慢加热就行。

    易平总共制出了五百颗胃药,跌打药和蛇药各切了二十包。

    这一天是镇里的圩日,易平天没亮就起床,叫上糙哥这个帮手,邀上其它几个村人赶往黄坪镇。

    走到镇里已经是上午近十点钟。这时候圩场内外人头攒动,从近处来的赶圩人大多都进入圩场。

    90年集市的规划还不规范,摆摊的人先占先得,易平来得不算早,但也没有迟,很快就在圩场一侧找到一个位置过得去的地方。

    易平选中的这里人流比较少,前面也稍空旷。

    先在地上铺上一块农村挡雨用的薄膜,然后从药箱里取出几张蛇皮,几只干蜈蚣,放在一角,然后就是旧报纸包着的三类药依次摆放在正中间。

    最后,易平取出一块半平米左右的灰白麻布放在空余的地方,布上写着“易氏祖传”四个大字,这是易平昨天晚上赶出来的。

    他围着摊子走了一圈,然后就说道:“糙哥,你守着摊子,我去买吃的,就回来后我们再开张。”

    这个时候还不是卖药的最佳时间,一般到中午才是买卖最好的时候,易平私下里还有一些必要的手脚,所以并不急着开张。

    易平按原来的想法先去找找伙伴,再随意逛逛,了解一下这个年代镇里大家都在做哪些买卖。前世他也经常到圩场来,但都是闲逛,这一次他是带着调研性质的,不能同一而语。

    走出一段路,易平感觉自己的智商被拉低了,这个时候市集里还没有什么划行归市可言,各摊点摆得那个乱简直让人看不下去。

    卖鸡鸭的跟卖土布的挨在一起,卖菜的和卖鞋的挤成一堆,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更离谱的是易平看到一个卖糕点的紧挨着一个卖老鼠药的摊点。

    如果在21世纪,真没有人会去光顾那个摊的糕点,易平看到那个糕点摊偏偏卖得非常的火热,女老板忙得满头是汗。

    易平摇了摇头便继续往前走,圩场人群拥挤,人挨着人,走路的时候只能顺着前面的人的步伐慢慢地走,当然你想快点也行,不过就得挤着过去,但这种情况极少,没有天大的急事不会有人那么干。

    走了二十来分钟,只移动了过一百米,不过这个时候易平想停也停不下来,跟在后面的是如潮的人海,不断地推着你。

    易平经过一个眼镜摊,忖着是不是要买一副戴戴,刚弯下腰问价格,就被后面的人推着往前走了。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易平脑海里突然出现了这么一句。

    90年,中国商品经济开始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日期。

    在农村,有头脑的人纷纷开始投入商业洪流,在满是汗臭圩场里,小贩们满怀激情地吆喝,挥舞着手中的商品招揽客人,商店里摆卖着花花绿绿的日化产品。

    易平顺着人流朝卖馒头的国营老店方向挤去,这时候,左前方出现一阵搔动,不少人都往那边凑。

    “小小年纪就学会偷!今天得喊你家的大人来。”人群中传出一个响亮的声音。

    抓到小偷了?易平边走边掂起脚伸着头往里瞧,他的身材比较高,这样便于从人头上看见里面发生的事,不过那边聚集的人太多,看不出个章程。

    圩场里有不少小偷割包或是夹钱,如果有被逮到的,要被热热闹闹地围上,还得接受一顿胖揍,不过那里显得比较平静。易平感到奇怪,大家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文明了?

    易平凭着力气大,见缝插针的很快就挤到人圈中的最前面。

    一个中年人抓着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小孩的手,正喝道:“打算偷了就跑?如果你家大人不来说话,那今天就别走。”

    这里是一个地摊,中年人的脚边铺着一块雨布,十来个油炸粽子整整齐齐地摆在上面,它比易平的那个摊小得多,也就是一张小饭桌那么宽。

    一个粽子就躺在那孩子的脚边。

    显然那只粽子就是那个孩子刚才偷的,他没能把粽子带走,人却当场被卖粽子的抓住了。

    易平看到那孩子一脸的惊恐,双眼啜着泪水,另一只被空着的手不停地颤抖。

    “算了吧,只是一个孩子,反正你也没什么损失,何必就那么揪着人不放。”

    围着的人有同情孩子的说了,不少人也附和起来,劝说那个中年人放人。

    “说得轻巧。我要是眼力不好,这粽子就被他偷了,这孩子该得一个教训。”那中年人摇了摇头说道,“大家都看到了,我没有欺负他,他家的大人一来说理我就放人。”

    “要是人家大人没来赶圩你就这么抓着,到晚上或者明天?真的不打算回家陪老婆睡了?”

    有一个人开着玩笑道,旁边的人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大家明白,抓到一个小偷还是小孩子,而且是偷吃的,如果在村里直接就把人放了,没有谁会一直揪住偷吃的小孩不放。这卖粽的嘴里说喊人家大人来讲理,怕是一厢情愿。

    那中年人这时也在为难,这么小的小偷派出所不会收,留在自己手头还真是麻烦事。

    如果他家的大人来了,就让他们买那粽子就放人,但真的不来,自己难道就这么一直揪着,那今天这生意还做不?

    一想到这,他的眼神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坚定,开始闪烁起来。

    “这位大哥,看得出你是个厚道的人,我出个主意,你看行不。”易平看到那中年人有些骑虎难下,于是便说道,“我就卖你七个粽子,你把小孩放了好继续做生意。”

    反正自己要买吃的,是馒头或者粽子区别不大,易平打算卖个人情,多花几角钱买他的粽子。

    中年人听了脸色顿时缓了下来,但抓孩子的手并没有松开:“如果后生真能做到你说的,这孩子我当然放了,我本就不想留下人。”

    “你看你,抓了一个小孩,一下子就卖脱七个粽子,看来今天你的摊子要早收。”旁边的人顿时又叫了起来,大家都知道粽子贵不好卖,这一下脱手了七个,不算少了。

    粽子每个一角五分,七个粽子花去易一块零五分。

    收了钱后那中年人松开了抓小孩的手,瞪了他一眼道:“你得多谢这个大哥,下次别偷了。”

    那小孩子见得脱身,匆匆看了易平一眼,低着头钻进人群中。

    易平盯着小孩走的方向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