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字体: 16 + -

第42章



最后在下方诸位大臣一致询问的眼神里他才终于下定了决心,挥了挥手道:“便依文爱卿所奏,太常寺卿去请人吧,定下具体时日,待朕与之会面。”

太常寺卿刚掀了衣摆下跪领旨,殿外忽然有侍卫匆匆赶来,拜倒在门边,“起奏陛下,宫门处有人自称青海国女王,前来请见。”

“什么?”

众人哗然,皇帝甚至惊讶的站起了身来,却见摄政王轻轻抬手朝他做了个下压的动作,这才回过神来,又缓缓坐回了原位。

“她……可有身份凭证?岂可擅自求见于朕?”尽管已经尽量压住了心中的震惊,小皇帝还是有些慌乱,好似即将见到洪水猛兽,脸色微微发白。

萧峥终于看不下去,转身吩咐道:“太常寺卿前去相迎,若能证明其确为青海国女王,便立即引来觐见。”

“是。”太常寺卿连忙领命去办。

殿中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这突来的一幕中,不自觉的屏气凝神,静待结果。

文素心中有些没底,青海国女王行事太过乖戾,而她是大梁首位女官,新政代表,接下来若是直面,该要如何应对?

这个时候真是羡慕傅青玉,她虽然在翰林院供职,可是特许不用每日上朝,真是舒服死了。

萧峥微微转头,看见她模样懊恼,已然猜到了些原因,低声安抚道:“切莫多虑,随机应变即可。”

文素抬头,对上他镇定的眼神,心神稍定,点了点头。

旁边离得近的陆坊看得清楚,想起平阳王的话,直到此时才算完全相信摄政王的确是对文女官动了心思。

没多久,殿外传来一阵淡淡的檀香,熟悉的叫文素立即就转头看了过去。

一阵若有若无的银器轻响,叮当悦耳,殿门之外,隐隐可见一行女子缓缓而来。

殿中大臣不自觉的朝两边退避,台阶高阔,先是见到高竖的节杖,而后才看见几人的头顶,慢慢的,随着她们登上台阶,所有人都暴露在众人眼前。

清一色的女子,人数不多,只有五六人,但每人的服饰头饰都极其华丽,品阶应该不低。

几人簇拥着一名少女,纯白的厚重礼服,外面自右肩斜下一条衣襟,色彩斑斓的罩在外面。头发编了无数的小辫,再盘到头顶,配以庄重的银器头饰,阳光下晃眼的厉害。可即使如此也没有夺去她相貌的美丽。

不过是个少女,却已经有了这般容貌,艳若桃李,面似芙蓉,唇染丹朱,眉飞黛色。

她一路毫不停顿,步履沉稳而郑重,眼神淡淡的扫过周围的殿宇楼台,直到进入殿门的一刻才似漫不经心般将眼神投向玉阶上的龙座。

皇帝陛下的呼吸顿时乱了一拍。

他已长高了一些,眉目渐渐长开,显露淡淡英气,帝王气质也开始展露,然而面前的女子在缓步而来的时候,只一眼便叫他有些心绪紊乱。

除去被她美貌所惑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气势,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从没有女子敢这般大大咧咧的盯着他看,毫不避讳的好似打量一个货物。

“你便是大梁的皇帝?”

这就是青海国女王与梁国皇帝说的第一句话。

据说后来因这句话还难倒了不少负责记载的史官,因为这样的话着实叫天朝上邦的大梁丢范儿。= =

青海国女王的声音不同于这个年龄的少女该有的清脆悦耳,反而有些低沉,说话又带着上位者特有的沉稳和缓慢,一句话听入众人耳中,竟叫人不觉感到一丝震慑。

此时反倒是皇帝陛下最先醒悟了过来,转头去看摄政王,果然正眼含深意的盯着自己。他低咳一声,稳住心绪,脸色也肃然起来。

“正是,来者又是何人?”

女王陛下显然没有想到他会转变的如此快,原先看他神色还有些慌忙,此时倒很快恢复了镇定。何况那在十二旒后若隐若现的面貌也长得不错,算是合她的口味了。

“孤乃青海国女王东德玉颂。”她微微一笑,朝上方的皇帝昂了昂下巴,“你又叫什么?”

殿中一片死寂。

皇帝陛下彻底无语,手抓紧了扶手上的龙头,大有咬牙切齿之意。

一个女子,一个王而已,竟然敢直接问其名讳?

诸位大臣也是心有愤愤,特别是丁正一,已经忍不住就要开口。

“恭喜陛下。”

殿中忽然传来一人突兀的声音,将众人都从惊愕中震醒。

文素出列,朝皇帝行礼道:“原来女王陛下千里迢迢赶来,正是为了与陛下您一结秦晋之好啊。”

“你说什么?”

东德玉颂几乎与她站在一排,闻言不禁诧异的转头看去,顿时一愣,这才发现她就是那日在画舫上见过的女子。视线再一转,看到她前方的萧峥,眼神有了些变化。

文素朝她行了一礼,“女王陛下,周礼订下婚仪程序共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问名乃是第二步,而女王您刚才直接越第一礼而行问名,不是意欲与我国陛下结下秦晋之好么?”

东德陛下张了张嘴,懵了。

虽然皇帝算是扳回了一局,但其实他此刻还是有些不悦的。

因为按照梁国礼仪,问名一礼乃是由男子出面问女家的,现在被文素这么一说,显然自己成了那待嫁的女子了,他自然不满。手不自觉的又摸上了龙头,大有把它捏碎了的冲动。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哼!

“既然如此,我国自当好好招待女王,以期二位陛下早日定下白头之盟。”

萧峥看了一眼文素,二人相视一笑,简直如同狼亲狈友。

“这……”

东德陛下不高兴了,她此番突然前来其实是想给这些梁国大臣们一个下马威,毕竟梁国自诩天朝上邦已久,难得有机会有求于她们青海国,岂能不把握机会?

可是没想到却被一个丫头给难住了。

文素是在场唯一的女子,朝服又与诸位男官区别明显,所以东德玉颂一下便猜到了她的身份。

“你就是大梁的首位女官?”

“正是。”文素态度恭敬。

东德玉颂的眼神又扫向萧峥,“你便是大梁的摄政王?”

萧峥淡淡点头,“女王慧眼,正是。”

她冷笑一声,沉声道:“国既有君,何需摄政?”

在场的众人俱是一愣,连一向沉稳的萧峥也怔了一下。

反应过来后,丁正一与保皇党们便乐了,原来来了个帮手,甚好甚好啊。

甚至小皇帝也十分惊喜的看了她一眼,刚才那点不快全没了。

萧峥与小女王冷眼对视半晌,忽而轻笑,“先帝托孤,陛下年幼,政治未清,天下未定,哪一个都是摄政的理由,女王需要本王一样样解释清楚么?”

东德玉颂一时没话可接了。

“请女王在梁都好生做客吧,年关将至,但愿能有个喜庆的新年可过啊。”萧峥一语双关的撂下句话便朝上方的福贵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即会意,高呼退朝。

托他的福,饱受震惊与错愕连环打击的大臣们解放了……

青海国女王是被打发走了,可是皇帝陛下还很忧虑,便留下了摄政王等重臣去御书房商议了。

文素很郁闷,人家女王这么一现身,她又要开始正儿八经的扮演高官了。

累啊!

她几乎是与东德玉颂同时出的宫门,因为怕失礼,便刻意放缓了脚步,等着她们一行人先离开。

皇帝特命太常寺卿好生相送,礼节上倒是做得很足。东德玉颂却似乎很不满,一路走得极慢,甚至最后在上车之际还忿忿的说了句什么,因为是青海国语言,文素并未听懂。

“她说摄政王叫她很不舒服。”

身后传来轻声解释,文素循声转头,正对上刘珂的脸。

“素素,你似乎一直在躲着我。”

文素其实已经想要逃走,闻言又生生止住了步子,再看他最近似乎都有些瘦了,心中生出不忍。

“我……朝卿啊,那个,我们可否过两日再说?”

“素素,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文素抽嘴角,一根筋也有转弯的一天呐,可是您别这个时候转呐!

“这个……”她急的不行,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素素……”

身后蓦地传来一声轻唤,文素下意识的嗯了一声,转头去看,僵在当场。

摄政王系着大氅踏着阴沉的北风朝她走来,神情自然的好似在赏花观水。他看也不看刘珂一眼,步履沉稳的走到她跟前,伸出了手,“回去吧。”

昨日那个拥抱蓦然浮上心头,于是文素觉得,一切都太昭然若揭了。

偷瞥一眼刘珂惊讶受伤的脸色,她十分真诚的希望能挖个坑把自己给埋了。>_<

四十章

夜深人静,傅青玉将从翰林院带回来的一本书摊开来,坐在灯下细细研究。

今日她去帮忙编修史书,无意中翻到一本册子,看到里面记载的人物竟然有文子衿,忽然想到那日文素的嘱托,便将这书带了回来。

此时在灯下细细一翻,不觉大为震惊。

原来这个文子衿竟然大有来头,书中记载他乃是前朝庆熙年间的宰相。

傅青玉诧异,文素说文子衿是她的先人,那她的身份岂不是前朝显贵之后?

她来不及多想,忙不迭的去看下面的详细记载,越看却是越发的心惊。

这个文子衿也太……出格了吧?

庆熙是前朝最后一位皇帝厉帝的年号,文子衿是当时横空出世的一位大才子,弱冠之年便官拜宰相,一人当朝,极受厉帝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