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化蝶
字体: 16 + -

第四章 两种体系

    tue may 05 21:44:05 cst 2015

    第四章 两种体系

    中年道人看着田旭,心中不解,眼前这个青年难道也是一个求道者?这么年轻应该不会有多么高的修为啊,这个小子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师傅还让我来接这位道友。

    田旭回礼,从怀中拿出纸笔,缓缓写道:“无妨,道友客气了。今日到来还是前辈当日让我前来寻前辈,欲要请教前辈一些事情,还请道友待路。”田旭恭敬还礼道。

    田旭丝毫不以现代社会中年道士道友相称为怪,自己几乎都算半个古代人了。

    三月前所见的中年道人绝对可以称得上田旭的前辈了。

    “道友这边请,”中年道士于前面带路,不自觉施展障眼法后用上道术赶路,准备试试师傅让自己来到观前接的人有多少斤两!

    遇墙穿墙,遇水涉水,田旭竟然不能发现中年道士灵力运行痕迹,身法运行间更是贴近自然,融入周围环境。田旭不由惊乍莫名,难道眼前的这位中年道士境界也比自己高?不应该啊!

    而前方的中年道士也对田旭前行间举轻若重,轻轻松松的样子吃惊不已。要知道自己保持这个前进速度,已经尽了全力,己身明悟的一切全部展现在前进间的身法中了!

    其实是中年道士不知道田旭现在的底细,田旭使用筑基后的遁术飞遁,中年道士却是用的自己领悟出的神通赶路,两者体系不同,几乎不能放在一起比较。中年道士领悟的神通不自己激发潜力生机,几乎不损自身,能够一直保持最快速度。当然相对的如果不能对道意理解更进一步,则遁速再难提升。

    田旭的遁术一旦灵力耗尽就再难飞行,倒可以通过各种秘法耗费大量灵力提升遁术,之所以田旭能够在神识被限制的情况下还能跟得上中年道士,并非田旭所修功法,遁术更加高明,而是田旭比中年道士修为要高一阶。

    没错,中年道士尽全力发挥,全力赶路之下,田旭在神识被限制在身体三尺之内依旧能够追的上中年道士的原因就是田旭的修为比中年道士要高一阶。

    尽管田旭不能看出中年道士的修为境界,田旭依旧比中年道士修为高,比中年道士的师傅于道人修为又低一些。之所以彼此都看不出彼此境界,于道人还以为田旭通身灵透,神池清明,身上诸意不通,神通不显,应该是没有前辈有人相携,机缘巧合进入了明心之境。就是因为修炼体系不同,以往又没有接触过。

    在于道人面前田旭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原因则是法术不敌神通了。田旭境界虽然和和于道人相当,却没有神通。田旭学的法术都是神通的表象,虽然能够展现出相对于凡人的种种神异,终究不如神通高明。

    更何况于道人他们的修为都是感悟道意晋升而来,而非依靠外物晋升。田旭在天丹峰修行时虽然很少依赖丹药修行,修为的晋升终究依赖灵气。于道人他们却是以感悟道意为主,牵引元气为辅。

    虽说这个体系的产生是因为灵力稀薄,但是不能否定,虽然这种修炼方法比天丹峰这边世界的体系晋级艰难,根基却比天丹峰世界的同阶修士根基深厚。除了田旭这种两个身体在不同世界且修为想通的福缘深厚者,天丹峰世界的修士在此根本无法修炼,无他,灵气稀薄而已!

    天丹峰世界的修行金丹期以前对道心要求不高,只要灵力充足,对灵力控制能力较高都能突破瓶颈不断提高修为。到了进阶金丹期前才会稍微注意磨练道心,到了元婴期修为才会感悟道意。

    于道人他们的修行却一直都是感悟道意,明心见性,初入门径;领悟道意,初闻道;身具道意,得以触道;联系天地,沟通元气,诸道意于眼前展现,以求悟道!无论修为如何统称为“求道者”。

    明心见性,明心境,求道第一步;领悟道义,闻道境,朝生夕死:运用道意,触道之门,触道境,可称宗师,飞天自如,意境影响天地;悟道境,天地间来去自如,诸般道意现于眼前,天地与我如牢笼。

    今天先更新这么多,好长时间没更新都变懒了。加油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