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有女欲成仙
字体: 16 + -

第1章 圣旨

    mon feb 02 16:54:35 cst 2015

    东元国,万朝殿。一众文武大臣齐聚朝堂,面露焦急之色。

    “魏公公,此时已然到了上早朝的时候,为何还不见皇上?” 说话的这人约摸三十来岁,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一袭金丝绣边黑色朝服加身更显身姿挺拔。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青灰色眉毛长及下颌的公公恭身答道:“回丞相话,奴才也不清楚,许是皇上身体疲惫,起的晚了一些,” 随即又转向朝堂众大臣,道:“还请各位大人稍安勿躁,耐心等候。”

    一刻钟过去了,还是不见皇上到来,殿内众人越发地焦急,隐隐有不耐烦之意,就连魏公公额上都有冷汗滑下,心里甚是着急:只怕皇上又是醉卧美人床,温香软玉在怀,可怜他这一把老骨头在这里“享受”各位大人溢满杀气的眼神。唉!在心里为自己掬一把同情泪。

    就在各位大臣濒临爆发的边缘,魏公公快要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晕厥时,殿外想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颇为眉清目秀的小太监跑进了大殿,他一进大殿变感觉到这气氛不同寻常,双腿打着颤,强压着内心的紧张,嘴角扯出一抹谄媚的笑:“各位大人安好,皇上今儿个龙体欠安,就不上早朝了,特派奴才来说一声,大人请回吧。”说完便脚底一抹油地走了。

    “哼!”一声冷哼在大殿中响起,丞相陌天祥冷冷地看着在一旁擦冷汗的魏公公:“好一个身体疲惫,好一个龙体欠安,只怕魏公公比我们这些臣子更清楚皇上究竟所为何事不来早朝吧。”衣袖一甩,怒气冲冲地出了大殿。

    其余的大臣皆摇头叹息,也相继出了大殿。

    东元国皇帝如此不堪,却没有人

    起兵造反,也是有原因的。

    相传东元国的开国皇帝是海外来的仙人,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当时并没有东元国的存在,这里只是这片大陆穷凶极恶之人的居所,肮脏,混乱。

    一日,一身穿白色道袍的男子驾着叶子状的小舟来到东元国海岸,着陆后一挥衣袖,只见那片小舟已然不见踪影。

    这男子虽然有点狼狈,像是奔波已久所致,可是仍掩不住其风华,整个人都散发着缥缈的气息,在海岸渔民的眼里,恍若仙人降世。

    所有全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朝道袍男子虔诚地拜了下去,不停地喊到:“仙人!仙人!”

    自那日起,这方土地渐渐变得有秩序,长期被大奸大恶之人压迫的贫苦人民也得到了解放,那位自海上来的男子成了这里的领袖,他建立起一个国家——东元国。后人尊称他为“无上圣皇”。

    这位开国皇帝在他称帝二十二年后不知所踪,有人说他是离开凡间,回到仙界去了,具体怎样,目前也不得而知。

    据说,他把皇位传给后代,并留下了一块传位玉佩,这块玉佩有仙法,能保坐皇位者不受伤害,且留下了大量仙丹妙药,让世人垂涎不已。

    正因如此,东元国皇位才能这样一直世袭下去。曾经有人想要谋朝篡位,已经杀到了万朝殿,就在要将当朝皇帝一剑刺死的时候,皇帝身上所带的那块传位玉佩发出了一阵刺眼的白光,所有人都用手机捂住了眼睛,再睁开眼时那些叛乱之人全都倒在地上,七窍流血,了无生机。

    更可怕的是,御林军将这些尸体抬出去的时候竟发现所有尸体如若无骨之物,叫来仵作验尸,半刻钟后,仵作面色发白,颤着嘴唇道:“这些人体内的骨头全部化为粉末,经脉寸断。”说完,便晕了过去。从此,再无人敢造反,周边国家也无一侵犯。

    东元国皇帝稳坐皇位,再怎么不堪臣民也无可奈何。

    嘉兰宫,东元皇 斜卧虎皮铺就的软榻上,微眯着眼,半张着嘴,旁边一粉色宫装美人半跪着,香肩裸露,用柔若无骨的小手给他捏着腿,又时不时在他衣襟敞开的胸前画着圈,另一红纱披身,里面只穿一件玫红色鸳鸯戏水肚兜的美人媚眼如丝,若隐若现的身体更具诱惑,抬起纤纤玉手从碧石砌成的桌上拿了一杯百花酿,移至嘴边,朱唇微张,一杯佳酿便入了她的小嘴,一缕晶莹的液体顺着嘴角流下,滑过锁骨,一举一动都极致魅惑。

    她并未将美酒咽下,而是俯身朝东元皇吻了下去,以这种方式将美酒渡到东元皇口中。

    此时,榻上之人已睁开了眼睛,察觉到红纱美人的举动,浑浊的双眼迸出精光,大手一捞,美人便到了他怀中,忙不迭地将美人的衣服撕扯掉,翻身压下。原来在一旁的粉色宫装美人早已离去。

    榻上不时传来男人的低吼和女人细碎的**。

    已至正午,在嘉兰宫用完膳后东元皇便回到了御龙殿,这是东元帝国历代皇帝的居所,相传东元国开国皇帝也就是无上圣皇留下的仙丹妙药都藏在这里。

    “魏钟,收拾一下,朕要出宫。”

    “嗻!”魏公公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小乐子!”

    “奴才在。”答话之人正是早朝时去万朝殿传话的小太监。

    “给朕把那件流云锦绣追月袍拿来”,顿了顿又道:“还有那支骨玉簪。”

    “嗻!奴才这就去。”小乐子领命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便见小乐子端着甘仪木做的龙纹案几走了进来,案几上放着一件月牙白衣袍和一支节节白玉勾嵌如骨的簪子。

    百盛城不愧是东元国的京都,一片繁华景象。此时里安街上缓缓走来一行三人,为首之人着白袍,头发盘成一个髻,用一支骨玉簪固定,浓眉阔目,一身贵气,只是那双不清明的眼睛以及眼下的青黑色表明他纵欲过度。身后跟着两人,一人一身护卫打扮,不怒自威,一人一身小厮打扮,眉目清秀。

    这正是微服出宫的东元皇一行人,随行的两人分别是宫中侍卫首领薛刚和小乐子,至于魏公公,则留在宫中打理事务。

    如果说东元皇微服出宫是为了体察民情,那便大错特错了。这次出宫不过是东元皇的一场“猎艳”。

    后宫已有一个月没有注入新鲜血液了,东元皇打算出来找找美人,添添乐子。

    在里安街上转了一圈都没发现国色天香的美人,东元皇不免有些失望,便说道:“我东元国如今怎会连个美人都没有?出来一个时辰了没看见一个入得了眼的!”

    听见东元皇这话,小乐子不免在心中扉腹:也不看看您后宫的妃嫔个个是怎样的存在,随便一个都是红颜祸水级别的,街上看到的这些小家碧玉肯定没法比咯,而且好看的美人基本上都送进宫来了,哪用得着您自己来寻。

    这些话小乐子只敢在心里嘀咕,

    面上则是一脸恭敬,刚要开口说话,

    便听旁边有人低声交谈。

    “听说丞相家的女儿天姿国色,

    可我们都没见过,这到底是真是假?”

    “这还有假,听我姑姑的堂弟的表婶的儿子的女儿说,来丞相府提亲的人都把丞相府的门槛踏破了。”

    “这事你那姑姑的什么什么怎么知道?”

    “怎么会不知道!我姑姑的堂弟的表婶的儿子的女儿就在丞相府当差。你说,若不是丞相女儿貌美如花,会有这么多青年才俊苦苦追求吗?而且还听说丞相女儿自一出生便体有莲香,所以才取名陌慕莲,啧啧,真是个妙人儿,就是不知最后花落谁家。”

    “唉!既是如此美人,反正我们是别肖想了,若是有生之年能够看一眼她的容貌便已足够。”

    “哈哈,兄台说的是!”声音渐渐远行。

    听到这番话,小乐子不由得暗道:丞相女儿只怕是保不住了。抬头朝东元皇看去,果真如他所想,东元皇眼露邪光,一脸势在必得,摸着下巴,道:“回宫。”

    次日,魏公公带着一道圣旨到了丞相府邸。

    丞相陌天祥是个用情专一的男儿,只娶了慕清歌为正室,没有纳妾,这在东元国也是个传奇。慕清歌为陌天祥育有一儿一女,哥哥陌慕玉和妹妹陌慕莲。

    此番接旨,丞相陌天祥便带着妻儿来到正厅,正欲下跪,只见魏公公目露疑惑:“丞相大人,令千金呢?怎不见她出来接旨。”

    “魏公公,我家小女近日偶感风寒,恐冲撞了圣旨的龙气,这才没让她出来迎旨。”

    “丞相大人,这可不行,若是往常倒也罢了,可这次皇上指明要您女儿接旨,正主不在,老奴也没法颁旨。”

    陌天祥心里咯噔一下,不由问道:“圣旨究竟所谓何事?”

    “想必丞相心底已经猜到几分了吧,老奴只能说福祸相依,是好是坏还要看您女儿怎么想,该说的不该说的老奴都说了,还请丞相叫您女儿出来接旨。”

    丞相无奈,只能挥手让下人去唤陌慕莲,他身后的陌慕玉和慕清歌脸色也很是难看。

    片刻后,一面纱女子在丫鬟的搀扶下徐徐走了过来,魏公公不由眼睛一亮。那面纱女子如柳若扶风之态,冰肌玉骨,一袭白纱裙衬得她清冷又高贵,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凤目淡如水,一头乌发梳成一个揽云髻,斜插青莲玉步瑶,走起路来摇曳生辉,虽是蒙着面纱,却依稀看得出是个极美的女子。通身的气息不似凡间人,倒像是遗落凡间的仙子。

    这女子一进大厅,魏公公便觉着一阵清冽的莲香扑鼻而来,心下暗道:传闻果然不虚,只怕皇上后宫没一个女子比得上她,这女子不该被囚宫中,只是君命不可违,可惜可惜!

    正当魏公公暗自思忖之际,陌慕莲开口了,声音如玉珠撞击玉盘般清脆悦耳。

    “莲儿见过爹爹,娘亲,哥哥,见过魏公公。”

    见陌慕莲如此乖巧知礼数,魏公公便越发为其惋惜,只是该办的事还是要办的。

    魏公公清了清嗓子,道:“丞相小女陌慕莲接旨!”

    陌慕莲跪了下去,听魏公公念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小女陌慕莲天姿国色,知书达理,德容俱佳,朕甚喜之,三月后入宫为妃,届时再赐封号,钦此!”

    见陌慕莲还愣在原地,不由说道:“陌慕莲,还不领旨谢恩。”

    听闻此言,陌慕莲才回过神来,忙去接旨,待把圣旨交到陌慕莲手上,魏公公捋了捋眉毛,道:“明日会有宫中嬷嬷前来教陌小姐礼仪,忘陌小姐好生学习,三月后入宫才不会触犯圣上威仪。奴才还要回去复旨,就此告退。”说完便领了宫中众人出了丞相府。

    魏公公等人刚出丞相府,陌慕莲便晕倒在地,接着便听见丞相夫人慕清歌焦急地喊到:“快去把吴老先生叫来,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