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梦寒
字体: 16 + -

第87章



对方自称赵助理,“是啊!你多大?你住哪里?”

“我二十九岁,住在长宁,工资多少?”他真的是奔钱使劲儿呀!什么时候也忘不了钱啊!真的没办法,生活啊!家庭啊!钱真的比父母的情、夫妻的爱、朋友的义更重要吗?失去这些,钱还会有价值吗?

“工资啊!见面再谈,我们地址是海宁路晋元路金城大厦”

根本听不懂对方说的是哪个地方的方言,“你再说一遍,我听不明白呀!”

后来对方重复了多遍,赫锴担心人家生气,反倒对自己不耐烦起来,“知道了,我这两天过去。”

这个事情赫锴没有和郝佳提起,想要给她一份惊喜,再说,如果不成怎么办,岂不是喊“狼来了?”时间一长,会有损于在她心目当中的地位。

按照赵助理说的,他乘坐941专线赶往上海火车站,一路高歌猛进,车上真是人丁兴旺,天又比较热,有些穿多了,售票员听出他是东北口音,“没事的,到站我叫你。”

一句话,让人心里舒坦放得下,许许多多的事例,反驳了那些说上海人不实在的荒谬说法,他原来经常听到的,但通过来上海一段时间的所见所闻,终于可以大胆的为上海人平反,是有人歪曲和絷渎了上海人,不要由于利益上的谋求或身价上的不协调,就言过七八的恶意揭短,依他看,恰恰相反,从上海的发展强度、接踵而至的各项国内外赛事(活动)、全球的殊有地位等方面,正如“多米诺骨效应”一样,可以连锁性的推断出上海人的和谐、素养、本尊,比照其他,不知要高出几筹?

到达火车站,赵助理继续指点道:“你打辆出租,不贵的,十多元,也就起车价。”

在出租车上,他和司机师傅攀谈起来,“今天好热呀!正好世博会快开了,你们肯定要去看的吧!”

“我不去。”他脸绷的很紧。

“自己有车,这么方便还不欣赏欣赏啊!”赫锴感到很奇怪,作为本地人,理应近水楼台呀!怎么……”

他扳着手指头,“你算算,我去,那我老婆就得去,孩子也得去,吃的喝的,还得给老婆孩子买点纪念品,最低也到2000块钱。”表情冷俊而不认可。

赫锴疑惑的看着他,“机会难得啊!花点儿也值得,全当为艺术投资了。”

“过一段儿票价降了再说吧!”他反看着倒车镜,加大了油门儿。“到了,金城大厦。”用嘴咧着,形象的冲向那里。

走入大厦,电话告知赵助理,他让到五楼等,约莫一颗烟的工夫,赵助理从电梯里挤了出来,三十岁上下,南方口音,穿戴平常,看起来腿不是很直,比赫锴矮些,走到近前,“你就是赫锴先生,多大?”赫锴立即挺了挺身子,理了理表情,重复一便:

“我就是,二十七,问一下,内保就是保安吧?”

“对,我跟你讲,我们公司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保安是在里面巡场,怎么样,你做不做。”他详细的告诉赫锴,看起来面试通过了。

“不是还招文书吗?”在赫锴看来,文书更轻松一些。

他用手拍了拍赫锴的肩膊,“文书是女孩子做的,明白吗?”

“啊!知道了。”从他的动作和眼神里,赫锴猜测文书是内部事务,并且与老板会走的很近,所以适宜女孩子。

说着,他又向赫锴摆摆手,“你等一下,我看看经理回来没?”随后进了另一侧的房间。

过了一会儿,他走出来,赫锴急着说:“月薪怎么样?”

“2500元一个月。”他看着赫锴说。

“有没有高一点的,有点少。”赫锴心里琢磨算计着。

“那你做服务生,一天二百。”他把两根指头拿了出来,晃了晃。

“在前台招待客人,还不累,很好的,怎么样?”

赫锴听了半天没言语,是在考虑能不能做的了?这个行业他可是头一遭儿啊!

他见赫锴半天没回应,以为赫锴还嫌工资低呢!“不行的话,你就做高级服务生,赚的多。”

“都什么业务啊!”赫锴听了很新鲜,怎么还有高不高级的呢?

“需要有一定的酒量,一天五百……”他加重了语气。

赫锴心想:“真能赚这么多吗!怎么男的也有陪酒的啊!”赫锴自此感觉到自己的落伍、俗气。

他把赫锴请进一个房间,从里面出来两个小伙子,也是来应聘的,尊容不感恭维。靠墙的一面纵向三张工作台,三位女士正在处理网上业务,有位女士看看赫锴。赵助理回到座位上,指示赫锴坐下,“考虑怎么样?”

面对这样的工作,赫锴想了很多,但是没有答应,“我能不能先去那边看看,我怕适应不了。”

“有什么好看的,你现在又不是公司的员工,对了,身份证带了吗?”他态度严肃而狰狞。

“啊,我身份证丢了,正补办呢?”赫锴回答。

“那这样,我还有事,要等一个朋友,你同意的话,今晚就可以来上班,我们保证生意,有你赚的。”

赫锴紧忙回答:“好的,我回去考虑考虑,然后给你电话。”

回来后,赫锴前思后想不得要领,到底做不做,工资真是诱惑人啊!不妨试试看,但时至今日,他也没拿出这个勇气,难道他是懦夫吗?

[43] 紧急应聘2

欲望不实现就痛苦,欲望实现了就无聊。只有刚刚实现后那短暂的时期是幸福。所以幸福必然是短暂的,痛苦和无聊才是生活的常态,这是我们的欲望决定的。

面对城市生计的压力,连日来,赫锴将网络当成联络工作的驿站,希望足不出户就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刚来的时候,寻找美心是他雷打不动的第一要务,可几个月过去了,尽管有所联络,可是她远在日本,始终也无法见上一面,在漫长的等待里,难以熬煎,使他懂得:此时,等待不如怀念。

所以,摆在面前的道路是振作起来,找份工作,否则,没的吃,没的穿,还有什么其他可以考虑的。正如美心前面所说:“要保持健康的身体,不然,即使我回去了,不也是一场空吗?”

他一直徘徊在知名的招聘网站,得到回复很多,十余次的面试,不是薪金低,就是工作环境恶劣,让他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

焦虑中,一天,他无意中登上了上海人才网,注册了会员,没曾想,第二天,公司回复的短信就象雪片一样占满了他手机的内存空间。

其中,有一条引起了他的注意:本公司于人才网上审阅了您的简历,诚邀您来参加面试,本公司提供津贴4000元起,外加奖金,有完整的社会保险和员工保障计划,奇﹕书﹕网请于明天下午两时准时到天钥桥路美罗大厦面试(美国aia公司)。

赫锴看了,良好的福利条件吸引着他的狂放眼球。

在短暂的进行了电话沟通后,他决定前去面试。在公司里,他了解到,这家公司的中国名字是友邦保险公司,主要是市场部和行政部对外招聘,行政部赚的是固定工资,但没有什么前途。而市场部工资虽然赚的是小钱,但可以拉客户,填保单,按保额的百分之三十五提成给你,优厚得很。

面试的有十几位,大多是南方人,北方的只有赫锴和另一位大庆的男士。

市场部主管,一个台北来的老男人,谈吐充满了幽默。

将面试的人集中到一起,问大家,“你们对自己的以后有什么规划?”

坐在前排的一个女孩说:“当然有。”

“有你个头啊!”老男人好象不高兴她的回答,“那你说说规划什么时候生孩子?”

女孩红着脸,“有了稳定的工作就可以考虑了。”

老男人又笑了笑,“中国人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大家对望了一会儿,没人回答。

随后,他在写字板上写了一个大字,“懒。”看着大家,“中国人很懒,不象日本人那么勤劳。”

“谁知道?在中国,有一个群体不交税,是谁?”见大家都摇头,“农民。而最苦的是工薪阶层,什么税都落不下。”

“中国最勤劳的两个地方是哪里?”一连串的考问。

几分钟过后,见大家说不上来。

“温州和台湾。”他悻悻道:“我就是台北人,两个儿子都在美国读书。温州人真有钱,我下辈子要托生在那儿,最近网上说温州人在迪拜买了230多个岛屿,再往后一看,呕!全是现金,没有一分贷款,太有钱。有一次,一大批温州人去迪拜买房,只见大巴将很多温州人送到房源处别墅区,从车上下来,个个都是蓬头垢面、穿着拖鞋,一大堆人都进去了,只有一个老太太还在路上站着,别人问‘你怎么不进去啊!’她一开口,把别人吓了一跳,‘我要买这一条街。’喔塞!真酷。上海的房子百分之四十五都被他们买走了。”

赫锴津津有味的听着老男人的话语,有些心动,对这个公司也产生了加入进去的欲望。

他接着讲道:“上海高消费,我月薪十万以上,可仍旧感觉受不了,喘不过气来。这里既不适合找工作,也不适合养老,只适合两个字,是什么?”巡视一圈,然后在写字板上写下‘打拼’两个字。”

看着大家的表情,老男人又款款教授着。

“那么在上海最适合发展的工作是金融和服务业,因为这儿不是以加工业为主的城市。金融风暴后,倒闭了几百家的银行和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