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之黄粱书
字体: 16 + -

第51章 董卓保驾,密议废立

    董卓一路赶来,胸中有一股气兀自翻腾着,他这些年南征北战,不管是镇抚羌胡还是征讨黄巾,全都是在积蓄自己的力量。在他看来,汉家天子的根子都已经烂透了,如此乱世正是该他这样的英豪应运而起的时候。自从黄巾之乱之后,天下大势已变,无数诸侯割据,朝中却还在争权夺势,全然不顾汉家天下只剩下这关中一隅,而今他董卓手握二十万雄兵,何愁大事不成?

    此次皇帝被劫出京正是大好时机,本来李儒的谋划是打算带兵入京杀了十常侍之后,与何进分庭抗礼,最终独掌大权,也做一番霍光试试。这次打乱,何进与十常侍两败俱亡,若是被他抢到天子,护送回宫,凭借手中大军,自然可以直接独掌大权,日后怕不是能做一做王莽?带着这样的心思,当他接到了徐朗的传信之后,立刻点起六千飞熊军,飞马而来,一定要将皇帝抢在手里。当他赶到之时,正好看见徐朗与袁绍争斗,一旁的车驾之上站着个惊慌的少年,当然就是皇帝和陈留王了!他根本不及细想,本能的觉得这是袁绍要抢夺皇帝,徐朗正在拼死阻拦。一念及此,他胸中的气股荡的几乎就要炸开了,抬手抄起了马鞍旁许久未用过的硬弓,抽出了一支雕翎箭,吐气开声,弓开满月,箭似流星一般直奔袁绍而去!

    “呔!那犯驾的泼贼,吃我一箭!”

    董卓如今虽然懈怠,但是毕竟也是曾经的猛将,这一声断喝如同清空里响了一个霹雳,震得徐朗和袁绍二人都是一惊,各自虚晃一招就要退开。而此时,那只雕翎箭电射而来,直奔袁绍面门就扑了过来!

    袁绍只觉一点寒芒扑面而来,根本无暇细想,掌中思召剑一挥,正正迎上了射来的雕翎箭,一下就给拨开了。本来这剑给拨开了也就算了,可是袁绍大惊之下手上用力过猛,加上他手里的思召剑那是罕见的利器,竟然将雕翎箭一挥两半,那后半截箭尾落地,前半截箭头却趁着惯性一下射进了他的箭头,所幸已经阻了一阻,劲力大失,只是扎在了护肩甲上,没有伤到皮肉。

    董卓一箭射出,逼开了缠斗在一起的徐朗与袁绍二人,拨马到了近前,手中长弓指着袁绍怒叱道:“袁本初!陛下被我西凉将士护卫着,你竟敢动手来抢,要造反不成?”

    袁绍险些一口气没上来,给气晕过去,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上来就敢说他袁绍造反!分明是你们西凉军先兵围陛下,意图挟持天子!

    还不等袁绍出言反驳,一旁还没有上马的陈留王刘协走了出来,仰头看着耀武扬威的董卓,小脸上满是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稳,喝问道:“尔是何人?”

    董卓闻言,低头看去,就见是一个气质不凡的少年,虽然衣衫不整,但是还是能看出一股贵气,一时不能断定他的身份,在马上弯腰看着刘协答道:“西凉刺史董卓。”

    刘协被董卓一张大凶脸看着,却丝毫没有胆怯,反而中气十足的质问道:“董刺史,汝率军赶来,是来保驾的?还是来劫驾的?”

    “特来保驾!”董卓一时间竟然被刘协夺了气势,越发不敢小看与他,收起了弓箭,恭敬回答。

    刘协冷哼一声,手指刘辩车驾,高声道:“既然是来保驾,天子在此,你不来参拜,却在这里耀武扬威!”

    “臣不敢!”董卓被这小儿说的浑身汗津津的,赶忙翻身下马,拜在车驾前面,大礼参拜:“陛下在上,臣,西凉刺史,董卓拜见!”

    刘辩站在车上,淡淡的点了点头,只说了一句:“爱卿辛苦了,平身吧。”

    董卓这才站起身来,徐朗上前搀扶了一下,低声道:“明公,与你说话的便是陈留王。”董卓心中一动,又转身对着刘协施礼。

    刘协受了董卓一礼,看了看跟在董卓身后的骑兵,问到:“董刺史,你这次带来了多少兵马。”

    “臣率六千铁甲精骑赶来救驾,另有奉太后诏书而来的二十万大军在后,不日便到渑池县,足以护卫陛下安全。”董卓在刘协面前客客气气的,丝毫没有显露出不臣的心思。

    刘协点了点头,说:“如此便好,天下各路刺史,只有你奉召进京,可见是各种忠臣。这次你保驾有功,皇帝回去已经会好好赏赐你的,便由你的士兵护送陛下吧。”说完这些话,刘协也就不跟董卓多说什么了,施施然上了一匹腾给他的战马,跟在车驾旁边。

    董卓心中暗暗称奇,面上不显,只是安排护卫,恭送皇帝刘辩回京,被晾在一边的袁绍气的脸通红,却对人多势众的董卓无可奈何。等到回到宫中,有卢植和曹操组织,大火已经扑灭,董卓将刘辩送回内宫与何太后相见,任他们母子哭去。他却是派兵掌控了整个皇宫,四下检点一切,统摄朝政。随后的数日之中,董卓依靠李儒、张济、张绣等人,收拢何进手下士卒,尽数归他掌握,又有后续的大军赶到,被他安排驻扎在城外,但是每日都率领铁甲骑兵横行洛阳城中,炫耀兵威。

    徐朗这些日子倒是没有什么差事,只是在张济身边帮衬着整顿新收纳的何进的士卒,将他们打散重编。这一天却忽然接到董卓传召,明天进宫议事,他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但是也不怠慢,交割了手上的事情,便赶到了宫中。如今董卓一直以护卫皇帝安全为由把持宫禁,他自己也一直住在外宫的一座宫殿之中,这里俨然成为了西凉军的帅帐所在,每日里无数的大事从此进出决断。

    等到徐朗赶到这里的时候,只见这宫外站着董卓的亲卫,将所有人都拦在了百步之外,进得殿中也不见旁人,只有董卓和李儒两人,他心里已经想到会是什么事情,只是脸上不漏声色,快步上前,抱拳道:“属下拜见明公,拜见李先生!”

    董卓摆了摆手,示意徐朗不用多礼,道:“子明来了,坐。”

    徐朗又拱了拱手,这才做到了一旁准备好的案子后面,看着桌案上的酒菜,一时不敢去动,问到:“不知明公召我前来,所为何事?”

    李儒手捻短须,笑道:“本来此事,我只欲与明公一人商议,但是明公说‘子明乃我心腹,此次立有大功,当招他一同前来商议。’故而将你唤来。”

    徐朗听了李儒说着话,又看着董卓有些尴尬的举杯饮酒,心中暗笑:“哪里是董卓说的,怕是你文优先生有事要问我,所以才将我唤到这两人密议的环境下。同时也是想示恩与我,想收拢我的心吧?只可惜,你李文优就算算无遗策,也根本算不到我不是这方世界的人,根本没有什么顾忌吧?”心中虽然如此想,徐朗脸上却还是一副一本正经的表着忠心:“承蒙明公看重,子明感激不尽,愿为明公赴汤蹈火!”

    “哎,子明言重了,言重了。来,先饮一杯。”董卓手抚须髯,举起手里的酒杯冲徐朗扬了一扬,等到徐朗端起酒杯送到嘴边的时候,忽然道,“子明,我想要废了今上,另立陈留王为帝,你以为如何?”

    “mmp的,董胖子,你这是故意想呛死我!我偏不让你如愿,正好装一波。”徐朗心中暗骂,他若真是东汉末年之人,此刻肯定是大惊失色,但是他毕竟不是本地方世界之人,对这种事情还真没什么感觉,此刻董卓发问,他故意把酒杯在唇边顿了一顿,缓缓喝了一口,又慢慢的放下。董卓和李儒见他竟然能沉稳如斯,全都是暗暗吃惊,飞快的对视一眼,都暗暗点头。

    徐朗摆出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样子,抱拳道:“此乃大事,不知明公为何要问我一个小小军候?”

    “哎,子明是我心腹之人,此番又是你先找到的皇帝,此事你当然可以参与。我只问你,你以为如何?”董卓满不在乎的说着,只是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徐朗,等着看他如何回答。

    “明公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此时便是最好时机。”徐朗也不想装过头了,被董卓先砍了,也不拿架子,直接答道:“此刻朝中大事,明公一言而决,正是行废立之事的大好时机。况且当今皇帝木讷少言,轻佻而少威仪,不若陈留王聪慧机敏,正该废掉。”

    “哦?”李儒哦了一声,一双仿佛幽深古井一般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徐朗的眼睛,好像想从他眼睛里看到他心里一样,“子明当真是这么认为的吗?我怎么觉得今上颇有主见,内秀于心呢?”

    “你个李文优到底是什么意思?”

    徐朗被李儒一句话说的后背心发凉,只是他方才已经说了刘辩木讷,自然不能顺着李儒改口,一则有可能被认为是没有主见,二则就是若是被李儒认为是心思细腻之人,那就惨了。所以,他只能一口咬定:“文优先生所言,子明不明白。我那日救驾之时,皇帝却是一直唯唯诺诺,反而不如陈留王处事清晰,更有人主风范。”说到这,他又低声加了一句,“而且,陈留王,年幼啊。”

    “哈哈哈!好!”李儒还想要说什么,却被董卓的大笑给打断了,“此事便这么定了,明日在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议行废立,但有不从者,皆斩!子明,到时候,你就跟在我的身旁,护卫我左右。”

    “领命!”

    “哈哈哈!来,满饮此杯!”

    董卓洪亮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着,带着嗡嗡的回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