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雪糕
字体: 16 + -

第十节 我是一朵山花

    有人采了山花,插在瓶里。可是,他采不回丛莽和原野。我就应该是那朵属于丛莽和原野的山花。

    我会伤害人吗?

    有过那么多的朋友、同学。我喜欢他们,他们喜欢我。可是我却害怕这份美好在瞬间消失,于是我选择了沉默。有时我也怀疑,这种沉默会不会伤害人呢?

    记得有一段时间,每天除了上课,我整天都在图书馆。特别是晚上关门的时候,每次都走在最后。一位男同学,注意我很久了。每次他都“有意地”早去,占两个位置。我想,他放衣服的那个位置是为谁占的呢?可我总是好象完全没感觉到这些,总是自己去另找一个位置。

    大概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这份“自由”。找位置,这件得由我自己来做,我为什么要定在你为我规定好的位置上呢?你为什么要为我安排一个位置呢?我知道,你也许是善意的;不,我不怀疑你的善意,但我还是得自己寻找。后来我不免也想:一种善意会因此而受到伤害吗?

    这个一直为“他自己”找两个位置的男生,英俊而潇洒。我还能回想起他默默地在雨中等人的样子,在图书馆门前。

    许多的诗行,就这样默默地在雨中、在书桌旁流过去了。

    有过一场雨,在黄昏。我穿着一条长裙,在夕阳下走过。一群男生吟起了一首诗――独自走在。

    悠长的雨巷

    希望碰上一个

    跟我一样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有丁香一样的美丽

    丁香一样的芬芳

    独自走在

    这悠长的雨巷……

    好象是戴望舒的《雨巷》。

    也是我们的雨巷。我们相视淡淡一笑,在夕阳中,在夕阳的雨丝中。

    不想承担责任,不想承担义务,只想别人来“供奉”我――我是这样自私的人吗?

    我需要一份自由。让我的诗行像雨丝一样飘落吧,那么自在,轻盈。

    也许我需要许多朋友。我需要自己供奉自己。我也会供奉别人,远远地,也很近,很近很近……

    然后又在不经意中,告别他们。

    这样,也许我们都将无怨无悔。

    再考虑一下如何告别自己。

    递条子是大学里司空见惯的事。一种东西太珍贵了,就害怕把它打碎,或者捻碎。异性递来的纸条就是这样。一张纸条递到你的手中,心不会跳吗?我是有过心跳的时候。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捧着一个花瓶,生怕打碎了。――看来我得学会如何告别我自己了。我捧着的好象不是一张纸条,一个花瓶,而是我自己。

    我其实也害怕伤害他。

    爱是美丽的,就如我捧着《圣经》一样。

    玉兰花开的时候,大概是九、十月份。洁白的玉兰花,这样开着,我记不清她的季节。但我忘不了她的风采和美丽。玉兰花开的时候,满树的洁白,满树的花束,一片叶子也没有。她不需要什么陪衬。

    有人会觉得这似乎有**孤傲吧。

    可我只感到她的温柔沁人心脾。

    我喜欢玉兰花,我喜欢她的纯粹,洁白无瑕。

    校园的夜晚是好的。

    晚自习以后,到场去,要经过一段树林,月光写在地上,秋天里,我踏着落叶,独自来到我的树林。有时候我会在这里来回漫步,好象置身于原始森林――一头野兽从前面走来,看我一眼,又没精打采地走它的路。风开始咆哮,树叶便亢奋起来,拼命地呐喊,像排浪一样从头上滚过去,滚过去。这时候,有巨蟒从山头跃下,如同狂飙从天而落,呼啸着冲过密林,声音震耳欲聋……这时候,校园的灯光灭了。

    校园的树林,只有稀疏的几棵而已,竟让我如此地流连。

    我的好多的诗歌都诞生在这里,诞生在校园的夜晚里。

    饭可以少吃,书不可以少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当时不买,也许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想想我有些什么瘾呢?看踢球,喜欢,但是没瘾。打球、跑步、唱歌、跳舞、游泳,滑冰,看电影……我都喜欢,但是不上瘾。我还喜欢烧饭做菜,这方面还颇有几分天才,没见过没吃过的菜,初次动手,就可以做出很好的味道来。有时候我做的美食让人吃上了瘾,以至于纷纷鼓动我办一个食品厂。我也煞有介事地筹划盘算了一番。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两只小船固执地浮上我的海面――读书和写诗。

    读书上瘾,写诗也上瘾。

    想来想去,就这两个毛病。

    这两个毛病发作的时间往往在晚上,因为白天常常不得不为学业或者生计而奔波。

    脚踩着两只船,驶向我的海面,我的彼岸。

    海面无限辽阔。

    彼岸只有一个。

    也有忧伤的时候。

    一个人呆着,是我所喜欢的。这样我就可能读我想读的书,写我想写的诗;这样我就可以不去谈衣服、吃饭,不去谈这个朋友如何,那个歌星怎样。

    忧伤是美丽的。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怀着几丝忧伤。――拒绝了别人邀请,而当一人独处时,心里却又想:我为什么拒绝他们呢?

    我喜欢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来到你的面前。

    又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消失。

    然而,忧伤的干柴,燃成诗的烈火,把整个宇宙染得彤红。

    很早就喜欢泰戈尔,还是读中学的时候。后来,一个个的诗人向我走来,雨果、歌德、高尔基、鲁迅、李白。李白的《将进酒》我读了很多遍。

    中学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一首诗,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又好象一个偶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唐的诗圣,大唐之音,离别我们很久了,可我自己反倒像一个大唐人,离他们很近……我可以触到他们的双手,闻到他们的气息,跟他们一起在树上、墙上、船上,乃至地上题诗。读到李白,感到中国的诗脉不可能中断,因为此刻她正在流在我的血脉里。

    王维占据着诗坛的一个王位;苏轼也是我的好友,我想,我大概记不清跟这位老乡醉过几次酒了,我很想把他介绍给徐志摩。这个想法从何而来,恐怕我是永远也搞不清楚了。我现在就去找这位徐兄。

    我要把徐兄的《再别康桥》念给苏兄听。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之诞生在南方,显然就是为了看南方的竹。

    外婆家的院前有一丛竹,院后也有。我的大学就从这里开始。我和表哥在这所大学的校门前照了一张相,那时候我三岁。我外公开的课叫《爱经》,他是最宠爱我的一个,一位教授,因为他每次回来都要给我带一个月饼。

    幺姨对我说――外公对你这么好,你长大了,会不会孝敬外公?

    我说:会的。

    去年春节回家看外公,外公已经快九十岁的人了。我买了很多东西给他,那些竹子还是那么葱翠欲滴。

    大学毕业,居然又在紫竹墙外租到一间房子。

    天公这么宠我。

    哦,葱翠欲滴的竹,坚硬如钢,柔韧如丝,虚心如斯,如今我是早晚和你相伴,夜夜与你厮守。

    校园该是人间的一片净土。

    进校园的时候,我看见校园的门;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找不到校门。

    校园的净土在我的眼中扩展,扩展,一直扩展到看不见的天际。在天际的去端里,我看见老师们一个个走来,一个人走来,我就要迎上去。

    霞光沐浴在我身上,我的身子变得轻灵。

    我当感谢一个好老师,一本好书。因为仅仅一个,一本,往往就足以改变你整个的人生。呵,校园的图书馆,我的庙堂,我的神殿。

    我曾经每天都去朝拜那个圣地。一进到那里,我便将一切全都忘记。

    时间在此刻停止

    空间在这里展开

    生命在这里诞生

    山花开在崖**,那么美丽。

    为什么灵芝不长在平凡的地方?

    有人采回了山花,插在瓶里。可是,他采不回丛莽和原野。山花是属于丛莽和原野的,我就是这样。

    人的花瓶在屋里,上帝未免也太过奢侈了,人怎么消受得起如此的美丽。

    可是,人好象也是来自于丛莽和原野,记得老师这么说过。

    做一朵山花,多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