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十年
字体: 16 + -

第五十九章 谁的青春不迷茫?

    mon mar 28 15:29:18 cst 2016

    偶然的一个机会看到了网上热传的一首好妹妹乐队主唱的mv《谁的青春不迷茫》,无论mv视频的拍摄手法还是歌曲的演唱风格都能把你一下代入到那个“穿校服”的中学时代。

    说实话,确实被触动了,估计只要上过学的人,没有人也没有理由不想念自己曾经的那段青葱岁月,也就是从那以后我渐渐的了解到了作者刘同,也开始慢慢的认识他,直到看完《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在这里ps一句,由于担心钱的问题,所以看得是电子版的。

    后来我从百度、优酷、书籍、知乎、博客等领域了解刘同,发现这个人的一路也是充满了坎坷,无数写稿被拒,发现投稿这件事真的不是一个出路,后来写书,第一本书没红,第二本也没红,第三本也没红,直到后来走入光线,成为节目制作人,参加《职来职往》被很多人认识,再到现在的光线副总裁,用他自己的话说,似乎也成了一个人物。

    不久前看了一个他在南京农大的演讲视频,觉得还很有启发,于是边看边思考,觉得他的青春和大多数人一样迷茫,但是他在路上一直坚持,把热爱做到了极致,于是有了现在的成就,只看不思考,就如同吃饭不用脑,体会不到滋味,也就学不到什么,深入进去,认真学习。

    1.

    要养成写日记,写博客的习惯。

    因为很多我们不想忘记的事在我们的想念中被一点点的忘记了。

    2.

    我们大多数人与父母的关系都很微妙,随着大学以及毕业以后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

    父亲在家庭角色中扮演着严肃的角色,母亲永远扮演温柔体贴的角色。

    父母希望孩子三十岁前结婚生小孩,因为中国传统“三十而立”,刘同说,“三十而立

    ”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自己三十岁才刚刚看清楚这个世界,才刚刚知道自己想要什

    么。

    父母所做只是让自己的孩子赶紧成家,因为孩子有了"家”,才算成长,父母才放心。

    3.

    你的青春什么最迷茫?

    刘同说,我从大学毕业到28岁这些年,最困惑我为什么没有钱,因为大学毕业以后你不能再管父母要钱了,但你还不知道怎么赚钱。

    4.

    为了能让自己的书出版,想了很多的办法,仍然无济于事,有的时候只是努力还远远不够。

    5.

    “你现在所遇到的任何困难和挫折以及种种的不顺,都成了你后来去《鲁豫有约》时,你有故事可以讲”,“所有你在人生低谷受的伤,都成了你以后可以吹嘘的勋章。这句话一直在激励着刘同,这是他在给自己加油。

    6.

    当你的同学批评你的时候,比如别人说,“你很小气”,你就会反击,因为你认为自

    己没有那么小气,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在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在战斗,那么有时候不禁问自己这点尊严价值何在?后来渐渐明白,不管别人怎么骂我,怎么夸我,我心里永远有自己的一杆秤,因为到今天为止我知道我是谁,我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样的事情生气,为什么样的事情高兴,所有的评判标准都在我自己的身上。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前老是问别人的意见,“你认为怎么样?”“我应该做不做?”,这是对自己不够自信。

    现在,我做事情,我也会问别人的看法,但是如果得到别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会放手去做,如果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会小心翼翼的去做,这才是做自己。

    7.

    正是自己的缺点。

    自己英文不好,出国后总是把酒店、餐厅等地方用手机拍下来,相比于说一长串英文来解释不如拿出照片更便捷。

    8.

    自己高中时是个大话痨,到了大学以后决定重新塑造自己,少说话多观察,当坚持了一年后,你会发现“哇,真的很棒”,少说话的你多了思考,以后整个人生看法都不一样了,更会让别人刮目相看。

    9.

    自己明明为别人做了好事却得到了很差的评价。

    自己本身有能力可以帮别人做这一件事,但是却百般推辞,虽然最后做了,但以至于给他人的印象是,“这个人特矫情”。

    现在我渐渐的有了自己的原则,“只要不触碰到我的原则,我尽量帮忙,不用别人求我”。后来朋友评价我说,“刘同这个人巨好,特讲义气”。

    说实话,我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有了自己的原则。

    10.

    我们跟任何人的吵架有时候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让对方下不来台。

    老板不签我的文件,让我滚出去,场面十分尴尬,我不知怎么冒出来的一句,“你不要任性嘛”,当场所有人笑喷。

    有时候我们老是被表面现象蒙蔽,为表面现象生气,其实根本解决不了实质的问题。

    每一个事情的表象之后都有一个都有真实的原因。

    (1)

    老板让我做一个家庭类的节目,我就不愿意做,结果无非是大吵一架或者是憋着怨气继续做。

    后来我想,我不愿意做,应该怎么拒绝老板。

    老板让我做这个节目,是因为这样的节目收视率高,节目收视率高可以为公司赚钱,所以老板让我做。

    我理了理思路,我可不可以越过这个节目,策划一个比这个更赚钱的节目提案,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后来老板觉得方案可行,就让我做了,事情解决了。

    (2)

    高中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越来越混的没有存在感,男同学不找我打篮球,女同学不理我,老师不理我,父母不待见我,感觉生活就无望了。

    于是一个课上我拿出一张白纸,想写一写谁的17岁比我还惨。

    一没有零花钱,二没有好看的衣服穿,三没有人认可我,四.......,写了出来以后,我发现我第六个问题是第五个问题的答案,所有的问题似乎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老师不待见我,老师不待见我,是因为我成绩差,但成绩差这件事根本不困扰我,所以我完完全全被六个问题的表象所蒙蔽了,造成我现在困恼的真实原因原来是“成绩差”,我压根就没有意识到。

    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此时此刻,我的人生在这个时候被分成了前后,我终于看到了一些这个世界本质的一些东西。

    一个女生跟我说,她很迷茫,她找到一份农村当语文老师的工作,工资是8000元,但是就要离开深圳,她就要跟男朋友分手,如果留在深圳,她还找不到这么高的工资,父母还要求她回乡村当老师,应不应该听父母的,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跟她说,如果可以的话,让她男朋友跟她父母见一面,他男朋友见到他父母,把自己一个月5000元的工资卡交到他们女儿手上,诚恳的说,我会努力工作,争取工资达到一万块,而且现在我所有的有价值的东西都交给你女儿,就算不吃不喝,我也不会让你女儿过不好的,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同意我们在一起。

    然后她的父母就同意了,于是所困扰她的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有困扰她问题的根本问题是父母担心自己的女儿过得好不好?所以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所以,理清问题的思路,不要被表象蒙蔽。

    11.把热爱做到极致。

    学生毕业后去我们传媒面试,我问他们《康熙来了》与国内娱乐节目有什么区别,它为什么这么火?

    70%-85%的人回答,是主持人主持的棒,一个很会主持,一个很有文化。这样回答的人基本上被pass掉了,因为这是电视观众的回答。

    10%的人回答,是节目的形式新颖,每期都有几个嘉宾来讲故事,特别能打动人。这部分人我给了我他们复选的机会。

    最小的一部分回答,我看了它的机位,用了几架摄像机,镜头如何切换,看了它后面出现的职员表名字,不过区区十几人,就做的这么好,说明这个团队每一个人都能以一当十,都是各个地方选拔的能人。

    这5%的人就被录取了。

    很多大学毕业招聘会上总是有人抱怨,说是某某公司学历歧视,其实无可厚非,这么多人去应聘总得有一个选拔机制,大多数公司就选择学历选拔,其实你要觉得真有本事,就应该提前去公司递交简历,而不是等到那一天去人海茫茫的招聘会。

    “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这不是在打广告,现实真的就是这样。

    青春迷茫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在迷茫中找到自己。

    就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