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梁王传奇
字体: 16 + -

第二十八章 重新看李佑

    年关终于过去了,年前阴妃向李景要李佑给韦国公的礼品,李景硬是没给,打定主意,自己绝不会再给已有一分钱。最后阴妃把毓凤宫积攒的东西交给了李佑,这更加让李景心中气氛不已。这刚刚过了年,李世民心中压着的火气就爆发了。



    李世民年前虽然对李承乾收买军队的事情失望至极,但是更容不下众皇子明火执仗地整倒太子,只是为了过一个好年,年前没有发飙而已。所以一过了年李世民就出手了。李世民这次出手的题目是官员超限借支俸禄的问题。原来唐朝制度规定,正五品以上的京官可以向户部借支俸禄,但是一般不超过六个月的俸禄,超过六个月的要得到七相中的一人同意才行,但是也不能超过一年。但是现在户部竟然亏空五百万贯,其中竟然有三百万贯是被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借走了,而且大部分借支的金额都超过了一年的俸禄,十年八年的也不在少数,其中以李佑做得最过分,他做中郎将刚刚上任几个月,居然借支了100年的俸禄,据说李世民在朝堂上大骂李佑的时候,群臣不顾李世民的虎威,居然哄堂大笑了起来,最后连李世民都憋不出笑了起来。



    李世民当庭就将李佑官降两级,仍代行中郎将事务,并且严令百官,凡是借支俸禄超过一年的,一律在一个月内还清,否则一律抄没家产罢官景在府中听到张文给自己讲朝廷中的事情时,就觉得这个故事太熟悉了。没错,这就是自己在前世中耳熟能详的雍正抄家的那一套,真没想到,李世民居然比雍正皇帝早一千多年就用上这一手了。



    李景对李世民的用意是心知肚明,李世民威胁说要抄家罢官,明着是对着所有的官员去的,实际上就是冲着李恪和李泰两党去的。因为尽管三大皇子党都很缺钱,但是一直以来太子宫的权势都是最为庞大,所以依附于东宫商人的供奉也最多,加上李承乾对待门人一向宽厚,而宁可自己委屈些,也要让跟着自已的人衣食无忧。



    反观魏王府和吴王府的进项要比东宫少很多,而这两年李泰和李恪抓住了机会就不顾一切地打击太子,所以拼命拉拢官员,所以他们没有多少余钱接济陷入困境的门人,这就是说那些欠债还不上的大多数都是李恪和李泰的人。让李景不解的死李佑借支俸禄的事,要知道100年的俸禄听着吓人,但是其实根本就没有几个钱,一个正五品中郎将的俸禄每年只有大约40贯钱,100年的俸禄加在一起也不过5000贯钱,而李佑每个月从梁王府每个月弄到的钱有一万多贯。李佑虽然缺钱,但是他现在正在拼命扩张势力,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干出借支100年俸禄的荒唐事呢,再者说,李佑现在今非昔比,他已经是一个有权势的王爷了,虽然和李恪和李泰比起来,他的权势是最弱的一个,但是依附在他门下的商人还是大大增加,据买办处搜集的信息,李佑门下商人每个月给齐王府的供奉不下一万贯,也就比魏王府和吴王府少一点而已。他就是缺钱也不缺这点钱啊。



    等到过了些日子,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陆续还钱的时候,李景才逐渐看清了李佑的端倪。李佑借支户部的钱花得痛快,还起钱来则更痛快,李佑一回府就开始悄悄地卖家当,赶紧凑钱,到了日子还给户部大约4000贯钱,然后就是向李世民求情,剩下的一千贯请求延期一个月偿还,阴妃自然帮着求情,说什么李佑是为了办婚礼,按规矩给韦家送礼才不得己借支俸禄的。李佑私下卖家当的事自然逃不过李世民的眼睛,李世民虽然对李佑大加训斥,但是心里对李佑这次的表现是很满意的,最后决定让李佑官复原职,只是罚俸一年,至于剩下的一千贯钱从明年齐王府的俸禄中扣除了事。至于其他的朝中官员,到底还是有几十个官员没有还上的,李世民也不客气,全都罢了官,但是并没有真的抄家,只是让欠款的官员们具结限期还款。



    李景通过买办处和宫里传回的信息,仔细分析了此次追缴欠款的前因后果,最后一拍脑门,不住地叫道:高、高、高。李景这是在说李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