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怒的剑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气剑之谜

    “乞丐大哥,原来你绕了这么一大圈子,无非就是想让我收下这本武学秘籍,继承你的武功,为你开宗立派不是吗?你这是强人所难。”

    “哼,适才我所说,想必你也听得明明白白,是问,你没钱没背景没权利,凭什么爬到一等弟子,让师傅传你武功。”

    说实话,我愣住了,一时间答不上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既有道义,也有规矩,自然也有潜规则,但不知寺庙是否是最后的净土。

    “总有办法的。”

    “别傻了,小兄弟,当今都什么年代了?战国乱世,全靠刀剑说话,已然不是几百年前盛礼名宗的年代了。我只问你一句,你进法华寺,是否便是为了修习武功,安身立命。”

    我再次愣住了,淡淡的点了点头。

    “那你上吧,你一旦入了山门,你可能再也下不来,也永远学不到安身立命的真本事,因为有真本事的人,都已不在山上。”

    这句话,让我沉默了,毫无疑问,乞丐是个哲人,即便不摆摊说书,也能惩恶劝善,逼昌为良,发扬我佛普度众生的大无畏精神。

    而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便是,我上山了,因为我也是个没本事的人,关键在家没本事就罢了,出家也没本事能混到高等弟子,在家出家都一样。

    自己臆想至此,心中是十分挣扎的。

    “这《伏阳神功》是乞丐大哥你自创,还是法华寺原有的功夫。”

    “法华寺原来的功夫。不过经过我三十余年的研究,改动了些许精要。”

    “哪些精要“?””

    “书名。”

    “........”

    这老乞丐真是神经兮兮,研究了三十余年,就只把书名改了,果然是很精要。对此,我心中颇为不安。

    要是我真收下大哥你的武学秘笈,我还上山干嘛,或者说,我不应该上山,要是让我的下一任师傅知道我偷学法华寺本门武功,岂不打死我,于情于理,我都不不应该收下这本所谓的秘籍。

    “那我来我看看。”

    我还是要了,介于我不想挖粪挑屎。

    乞丐毫不客气的递给了我,是一块羊皮做成的经卷,我随手翻了翻,发现些许异样。

    “不对啊,乞丐大哥,这好像不是汉字啊?怎么看,怎么像梵文呢?你有没有翻译版本,好歹带注释的也行啊。”我随意翻看了几下,这些文字勾勾画画,完全看不懂,关键连配图也没有,简直就是天书啊。

    我问了片刻,没见乞丐答话,疑惑间抬头望去,只见乞丐两眼闭合,神态安详的垂头微笑。

    看到这场景,我心中咯噔一响,拂上了《伏阳神掌》,走上前两步,伸出手指探了探乞丐的鼻息,没气了。

    圆寂了。

    我扑通一下坐倒在地,心想,乞丐见我愿意手下这本秘笈,放心欢喜的去了。这卷《伏阳神掌》,不管我学是不学,看没看懂,我都要将他保存下去,也对得起乞丐大哥一番真心诚意。

    只可惜临到最后,都不曾问过他姓名,便撒手人寰了。

    我找了个高坡把乞丐埋了,合掌鞠了一躬。

    弄好这一切,天色一黑,没办法,我只得去小镇农家借宿一晚,一夜无话。

    第二天拂晓,我早早离开了小镇,接着赶路,走到中午时分,又遇到一处小村庄,有两个中年妇女拿着板凳坐在村口吵架,气势凶狠,出口成章,滔滔不绝。

    我离村口尚远时,便已听得清楚,都是些街头撒泼的下三滥粗话,污言秽语。

    坐而对骂的两个妇人一胖一瘦,此刻已争得面红耳赤,青筋怒张。

    我远远看着,心道,气剑每收集到一些的怒气,剑鞘上的赤红色柱体就会上升一小截。一次收集的怒气量越大,柱体上升的幅度就越大,成正比例相关性。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要是剑鞘上的乳白色玉石柱体全变成赤红色柱体,气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这样的想法,让我想起来网络游戏,里面人物的装备也是有等级的,而等级的提升需要经验。比如游戏主角的兵器是一把宝刀,要想让主角变强,就得让宝刀的经验值升满,兵器就会提升一个等级,宝刀就会变得比原先强大了一些。

    但是只强大一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进入下一个等级提升前的经验积累阶段,直到再次升级,以此类推,直到宝刀无比强大为止。

    难道气剑也是如此?所谓实践出真知,自从得到气剑以来,一直没有机会为其收集怒气,眼见马上就要道法华寺了,出家人都极少发怒,那时候才收集怒气,犹如冬日盼暖阳,夏日盼寒风,太难了。

    此刻正好有两个泼妇在骂架,何不趁此良机,让气剑吸噬掉他二人的怒气,即能消了他二人的火气,又能助力气剑怒气值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抱着看事不嫌事大的心态,我移步到了村口。这时候,泼妇两旁已站有不少人围观。

    “你生孩子没**。”

    “我生孩子没**,你生孩子就是个斗鸡眼,”

    “诶,你家官人一天到妓院鬼混,留着你守活寡。”

    “哈哈,你官人没事就来找我,还说啊,家里的黄脸婆看着就倒胃口,难怪你家官人那么瘦,原来见到你就吃不下饭。”

    两个泼妇你一言,我一句的骂劲正盛,两嘴就像安了机关枪,吐吐吐喷个不停,斗得面红耳赤,瞪眼爆筋。

    而眼前这骂架的方式,让我再次响起了小时候的阿龙,他也是个半吊子歪脑筋,正经本事没有,馊主意倒不少。

    记得有一次他于我探讨一个话题,话题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能轻而易举的战胜当众辱骂你的人。。

    实话实说,这个话题虽然低俗愚昧,而且毫无价值,但是实用性极强,并且带有普遍认同感,阿龙深觉,一旦突破技术难关,将有无限商机等待着自己。

    阿龙绝非夸夸其谈之人,务实的劳动者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