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蒲松龄
字体: 16 + -

第73章 原来是你(二)

    窗外的余光打在张笃庆的身上,身子尚可瞧见,头部已经没在黑暗里。他缓缓道:“青云寺不过佛门净地,这里无非普渡众生、诵经烧香的和尚,怎么会有如此残忍的异术在此孳生?这明显不符合常理,脚下洞穴的发现和咱们调查目的有无关系?”

    顷刻,大家陷入沉默。

    “咚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打破了屋里的寂静。“蒲先生在吗?时候已经不早,玄住持让我过来邀请几位施主前去后殿吃些晚饭。”

    “好的,马上过去,稍等片刻。”蒲松龄高声应了,压低声音道,“现在天色已暗,折腾了半天,咱们还是先吃饱饭,恢复一下体力再说,如何?真要查清此事,也毋须急于一时。”

    我已经饥肠辘辘,连忙赞成:“大哥说得对!现在有了这个新发现,原先各种猜测都被推翻,现在一切都需要从长计议,好饭不怕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

    蒲松龄起身走到门前,准备拉开闩,突然又想起什么,转过头来,道:“笃庆,你和何姑娘还是先换件衣裳,你们身上穿的已经破成这样,又沾染那么多血渍,让外人看见多有不妥。”

    两人点头称是,出了门,各自回屋重新换了身衣服。

    夜幕落下,白天里热闹的人群已经散去,寺院重回往日的宁静。重峦飞檐下挂着许多红灯笼,与繁星点点的天空交相辉映,夜色中的寺庙凭添出几分瑰丽。此景让人不禁想起李白的那首《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小沙弥在前面走着,手里提着一个灯笼带路。穿过平时外人居住的后院,前面一条只容两人并肩通行的窄道,两边耸立着巨大的岩石。过了窄道,眼前出现一片较大的水池。月光和灯光的照射下,可见水边郁郁葱葱的灌木丛,长长的叶子垂进水里,周围长满各类树木。

    “哇,青云寺竟然还有这样一块宝地,瞧瞧这儿的江南园林式美景。我们一直以为青云寺已经是世外桃源、人间乐土,不曾想这里还有更胜一畴的好地方。看来玄素不厚道啊,二十多年竟一次也未曾带我们来过。”蒲松龄一边赞叹一边摇头。

    “往日里,咱们寄情山水,诗以咏志,这么些年以青云寺为家,未料到头来连自己的家底都没有搞清楚,真是惭愧。”张笃庆笑道。

    李尧臣附和:“就是,这个玄素这事做得有些不地道,也忒小家子气了,好东西理应邀请好友共享才是。古语不是说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在这山顶之上能有这么一块水柳依依的地方,倒真是罕见。”我不由赞叹道。

    何所忆冷笑一声:“地方倒的确是一个好地方,只是太过可惜,好好一个佛门净地竟然煞气临门,阴气重重。”

    小沙弥默不作声地撑着灯笼,小心地在前面带路。一座横跨水面的木桥出现在眼前,红色桥身在灯光下影影绰绰,透着无尽的古朴和诡谲。。

    穿过小桥,便是一座窗户亮着灯光的小庵,四处飞檐下分别挂着红灯笼,正面位置悬着一块门匾,草书写着“利休”二字。匾身是一块深褐色木板,字体烫金,笔法显得遒劲多姿。一阵风徐徐吹来,灯笼慢腾腾摇曳,那字迹也变得忽明忽暗。

    小沙弥上前敲了敲门:“师傅,他们到了。”

    屋里传出长长的声音:“进来吧——”

    我们推门进去,屋内已经准备妥当,正中间放着一张大圆桌,上面摆满各式菜肴,与平时素淡的斋饭不同,今晚荤素搭配有致,红烧肉、清炖大排、爆炒肝片、萝卜煲汤……整个桌面摆得满满当当,色味香俱全,让人垂涎不止。

    “哇!”蒲松龄看着一桌子的好菜,率先开口赞叹道,“想不到今天晚宴如此丰盛,看样子为了款待我们,这是下了血本呐。”

    玄素正襟坐在那里,看样子已是等候多时,闻声睁开眼睛,笑道:“哪里,哪里,今日难得有这么多朋友不嫌路远庙陋,到本寺坐客。故让厨房多做了几样菜,备了些薄酒,供大家饮得痛快。”

    河所忆低头巡了一遍桌上的菜,啜了几下牙根,摇了摇头道:“出家人不是吃素的么,这一大桌子肉如何吃得下,佛门戒律不是忌惮杀生么,怎还能拿出这么多肉来?”

    张笃庆爽朗地笑道:“何姑娘有所不知,我们与玄素认识这么久,他从来不忌讳吃得菜如何,所谓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嘛。吃肉又不犯法,历史上有名的杭州灵隐寺和尚济公整天酒肉不离口,可也没不妨碍他普渡众生。”

    玄素手里搓着一串菩提珠,笑起来:“贫僧哪里比得了济公活佛,只是生性贪吃几口肉,所以嘴巴上管得不严,让何姑娘见笑了。”

    何所忆有些难以置信,估计在她眼里这个世界还是非黑即白,猫就就该吃鱼,狗就就该吃肉,兔子就该吃青草,一定没想到和尚竟也爱吃肉。她哪里知道,那天我第一次在青云寺过夜时畅饮的场面。其实,吃不吃肉无非一个形式,谁又能说那些吃素的人就一定会心中有佛呢。

    玄素又招呼一声:“诸位再等,饭菜怕是要凉了,赶快落座吧。”

    若兰嫂携着谌凤莹边坐边笑道:“玄素这些年为咱们重修这座寺院,重续了本地的香火,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大家纷纷认为这是活佛降世于淄川,所以才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福分。从这点上说,他就比那些吃素的和尚不知强多少倍。”

    李尧臣举着筷子,招呼道:“大嫂,有话慢慢说啊,来日方长,眼下吃饭要紧,瞧,肚子都饿瘪成啥样了。”大家哄堂而笑,屋里充满快活的空气。

    我打量了一下这间屋子,面积看起来挺大,外面看是三间,其实里面是一间,没有隔墙明要宽敞得多。经幡从屋顶位置扯到两边,四面墙壁上皆画着形态各异的佛教人物。唯一比较有特色的摆设就是八尊罗汉像,全部金粉涂身,真人大小,模样生动逼真,挨个靠墙坐在宝座上,给整个房间增添相当诡异和肃穆的气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