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毒后:爷求翻牌
字体: 16 + -

第四百九十六章:战事吃紧(一)

    



    “平日的琐事就不用来向我请示了,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现在就将这管家权交给你了,你可要保管好这个令牌,莫要弄丢了,只要令牌在手,你便就是这楚括殿中的女主人,殿中任何事情都要归你管理了,你可莫要让本宫失望啊。”林莞从袖中拿出一个金色的令牌,交给顾敏。



    



    顾敏立刻小心翼翼地接过,心中别提有多开心了,连忙将那块令牌藏了起来,嘴上朝着林莞道着谢意,林莞看着顾敏那兴奋的样子,嘴角不免闪过一丝轻蔑的笑容,继续说道,“令牌现在在你手中,这殿中的事就已经权权交给你了,好好操办那温氏的葬礼,我便不操心此事了。”



    



    顾敏听闻此话,脸上的笑意才稍稍敛去了一些,心中却在暗暗地骂着这个林莞,真是精明得很,这丧事可是个极为不好办的差事,上要禀告楚王,下要通知百姓,更要十分体面地举办这皇家的葬礼,将这温氏葬入皇家的墓穴之中。



    



    这一系列事情就算是极为老练的管家婆也会十分头疼,这林莞倒是轻松,直接借用这令牌的管家权事宜,将所有的麻烦事都给顾敏一个人办了,这是何等的荒谬,让顾敏一下子就吃了个极为苦涩的果子。



    



    没有办法,这到手的管家权好不容易已经到了自己手中了,哪有退还的道理,没有法子了,这顾敏只好硬着头皮,谢过了林莞,便开始忙活着温氏的丧礼了。



    



    这汴京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似乎一直在不停地翻陈出新,楚王年事已高,再加上平日里老是给自己出主意的三个儿子都不在身旁,他处理起政务来也越来越艰难了,总是挑灯夜战,忙碌到很晚,脸上胖的公公都不由得担心起他的健康来。



    



    然而,这中国之大事,除了楚王自己以及自己的儿子外,又不能交给其他大臣打理,着实是叫人操心也每个解决的办法。



    



    那几个皇子不在,赵丞相就变成了楚王的智囊,一旦出了什么问题,楚王便立刻向着赵丞相求助,赵寅虽说满腹都是注意计划,但没有几个能够让楚王满意的。



    



    朝堂上的大臣明显感觉到了楚王的力不从心,楚王再这么模棱两可,万事都没有自己的主意与定夺的话,楚朝的情况就会变得危险了。



    



    于是乎,大臣们便联名上书,希望楚王能够退位让贤,也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在宫中度过些悠闲的日子,楚王看到谏书后却是大发雷霆,认为这些大臣对他不忠,竟然这么快就要赶他下台,实在是没有半点人情!



    



    赵寅一向是坚守中庸之道,他与楚王共事这么多年,自然清楚楚王的脾气与性格,楚王一向刚愎自用,又极为不服老,认为自己的身体还有花不完的精力,却不知已经是到了极致,再这般下去,国家会被这糊涂的统治弄得一团糟。



    



    因此,赵寅主张温和,他希望皇帝能够从各种小事上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心甘情愿地让出帝王之位,但楚王岂是那般好规劝的人?那一本联名的奏折已经将他彻底惹怒了,非但没有起到任何缓解与反思的作用,反而让楚王更加顽固地认为自己定要坚守着王位。



    



    朝堂上的大臣看着楚王如此的行为,一个个都不由得摇头叹息,心中对楚朝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如今,这三位有能力继承皇位的皇子都不在汴京,而是在远方的边境杀敌,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因为这三个皇子自然而然地分裂成了三派,每一派都希望自己拥护的皇子能够继承皇位,又十分担心皇子会在边境杀敌时受到伤害,毕竟这场战役极为艰险,稍有不慎,便会将楚朝拖入一个无底的深渊之中。



    



    楚王却完全不担心这些问题,他认为自己还能在这皇位上坐很久,即使那几个二字在战场上牺牲也与楚朝没有任何关系,他的思想变得怪异起来,或许是暗中有小人的教唆,楚王渐渐开始迷信起长生药丸之类的东西,请了好多江湖上传闻的道士半仙来宫中制药炼丹。



    



    大臣么对楚王如此荒唐的做法极为不满,纷纷上书劝阻皇帝,但得来的却是皇帝的一阵臭骂,皇帝甚至于还威胁这些写谏书的大臣,说若是他们以后再敢在这件事情上认为有不妥之处,他便给他们治上一个不忠之罪。



    



    大臣们看着楚王已经进入了一个疯魔的状态,愤愤摇头叹息,许多一直活跃在朝堂上的老臣也已经预感到了楚朝即将变动的趋势,都回家收拾了东西,向皇帝提出了告老回乡的辞呈。



    



    楚王见那些曾经与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老臣纷纷离去,心中自然十分不舍,但更多的还是那偏激的思想,他认为这些老臣在他最艰难的时候离开了他,是极没有良心的,因此他只是愤愤地甩袖,对着那些离去的老臣嗤之以鼻。



    



    那些老臣一走,朝堂上便又有职位空了出来,低下的那些大臣们便开始互相拉帮结派,将自己的亲戚推荐给楚王,希望楚王能够任用,楚王现在已经没了判断能力,想着那些职位空着也是空着,只要举荐的大臣说两句极为顺耳的话,他便同意让那些纨绔子弟上任新的职位。



    



    赵寅看出了朝堂上的动荡之气,想着边境的事情还没有解决,绝对不能让朝政上出了差错,因此,他趁机也抓住了大半部分的空位,举荐了许多靠谱的小臣上去,来对抗那些新升上来的,完全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



    



    大臣们看着额如今朝堂那混乱的模样,一个个都摇头叹息,心中希望楚王能够早些下台,还楚王一个安宁的天下也还他们一个十分清净的朝堂。



    



    楚城的宫殿应该是楚朝中消息最灵通之地,楚城不在,受益最大的便就是赵莞与大夫人两个奸猾的女人了,她们分析着朝堂上的局势,认为这鱼龙混杂的时期,正好是她们出动计划的最佳时刻。



    



    于是乎,大夫人便拥着自己一品诰命夫人的身份,去各种大臣家做客拜访,顺便打探一下朝堂上,职位空缺的情况,很显然,这两个女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希望能够借助外力帮着自己前进,又假借楚城之名,联合了许多的大臣。



    



    这两母女是朝堂上最佳的片子组合,她们二人向着那些大臣承诺,只要能够与她们二人联合,以后等到楚城变成皇帝的时候,她们自然不会忘记那些大臣的恩情与好处,届时给他们一个个升官加爵,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不少大臣都受了如此的有黄,纷纷着了这二人的道儿,一时间,那些大臣们纷纷给这两女人出了不少出名的主意,好让人民拥护她们,也好为楚城登基打下极好的民心基础。



    



    赵莞与大夫人在汴京百姓的口中变得越来越红火了起来,赵莞经常带人去汴京的街头布粥,给那些穷苦的人家与乞丐们增添衣物与粮食,这一举动让许多的贫民十分感动,纷纷响应着楚城的沏好,认为楚城当王,天下定会安定。



    



    一时间,大夫人与赵莞顺理成章地变成了楚朝宫中最为善良的女人,百姓们将她们捧上了天,这件事情不久后也传到了楚王的耳中。



    



    楚王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有百姓拥护自然要比百姓唾弃的好,再加上赵莞曾经在蛮族事情上也楚国主意,立下了功劳,着实是让楚王对她的好感又提升了一个度。



    



    不少的大臣只求能够在这乱世中抱住自己的乌纱帽,便也变成了见风使舵的人,看着楚王对那赵莞十分满意的模样,便也立刻追捧起赵莞与大夫人,常常在楚王面前夸赞着这两人的功绩,楚王听得高兴了,便会赏下些好东西给这些大臣们。



    



    秦姝蓉在后宫也得知了如此的消息,她自小就在贵族圈中玩乐,在结交许多纨绔公子的同时,自然也会从那些男人的口中得到对其它女子的评价。



    



    这赵莞与大夫人可都不是什么善类,她们二人做事都是带着极强目的性的,要么希望自己能够在这贵族圈中小有名气,要么就是在背后搞着什么阴谋。



    



    赵箬在家时,这两人便被压得死死的,完全不敢造次,现在赵箬随着楚恪一起去了边境,这对母女便没人压制,自然是在汴京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秦姝蓉与楚流云可是支持楚恪的,他们自然会小心朝堂上一切的动向,也自然会留意这对母女的奇怪举动。



    



    秦姝蓉近日常常去皇上的御书房内服侍,楚王那批阅奏折力不从心的模样她可全看在眼里,秦姝蓉本就是有一套狐媚子本领,老少通吃,楚王也不例外,没过几日秦姝蓉便已经成了皇上离不开的人,楚王批阅奏折时必须要秦姝蓉在旁协助,换做是别人,就多少有些不顺的感觉。



    



    秦姝蓉也因此在后宫中的地位又往上升了一些,现在楚王磕是糊涂的时候,非秦姝蓉不要,就连后宫之主皇后都必须要对秦姝蓉客气几分,多多少少给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