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毒后:爷求翻牌
字体: 16 + -

第二百四十二章:代管

    楚括今日的打扮也有所不同,他身着一身深紫色暗纹长袍,衣襟与袖口处浅绣金丝龙纹,腰间一条白玉束带,将他整个人都显得更为挺拔,脸上那双狭长阴骛的双眼扫视着周围的大臣们,嘴角那似笑非笑的弧度令人不寒而栗。



    



    一见这两位针锋相对的皇子今日如此的打扮,大臣们不由得深吸了一口凉气,两人的模样,就像是两张拉开了的弓,箭头的利刃互相指着对方,那剑拔弩张的阵势,还真是令人胆寒。



    



    大臣们自觉地按照阵营互相站在了楚括与楚恪的身后,嘉王爷则是和赵寅一同站在了两位皇子的中央,身上的那股气势,也俨然不低于左右的两方,两位皇子眼里藏刀,相视一笑。



    



    楚王在公公的搀扶下坐在龙椅上,看着今日朝堂上十分清晰的格局,他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凝重了。



    



    还没等楚王发话,嘉王爷率先向前走了一步,对着楚王说道,“回禀皇上,臣弟有事启奏。”



    



    楚王看了看嘉王爷手中的那块象牙谏板,心中已经猜到了他意图,便立刻说道,“嘉王爷罢朝多年,今日回朝,真是罕事,如有利民之言,自是极好,但若是为了私事,那就无需多言了。”



    



    此话一出,堂下的大臣们皆朝着嘉王爷的方向看去,楚王一上来就用“多年罢朝”、“私事无需多言”来封住了嘉王爷的口,很显然,嘉王爷若是再想在这里为楚流云一事说话,定会使得楚王不悦。



    



    嘉王爷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抬起头看向楚王,却只是得到了一个生冷的眼神,嘉王爷的心猛地一沉,此事关乎自己儿子的性命,即使今日他触怒了龙颜,也一定要将事情向楚王说清楚!



    



    赵寅见嘉王爷那视死如归的神色,心中暗叫不妙,立刻在嘉王爷开口之前上前一步说道,“禀告皇上,今日关于北方赈灾一事,臣与嘉王爷共同商议了一个对策,请皇上过目。”



    



    说罢,赵寅将袖中的竹简拿出,交给一旁的公公,楚王朝着赵寅看了看,他很清楚,丞相是在帮嘉王爷解围,便在脸上浮起一丝笑意,对着嘉王爷夸赞道,“原来嘉王爷是为了赈灾一事献良策来了,如此甚好。”



    



    嘉王爷那双略带沧桑的桃花眼朝着赵寅感激地眨了眨,赵寅微微点了点头,用眼神示意嘉王爷不要乱说话。



    



    楚王将赈灾之策看了看,对其上的清晰条理十分欣赏,心中也微松了一些,“这计策的可行性尚可,还有哪位大臣有更好的计策吗?”



    



    赵寅听闻,连忙对着嘉王爷看了一眼,嘉王爷会意,立刻说道,“皇上,北方的条件向来艰苦,物资的运送也因其地势的影响变得困难重重,若是让北方的蛮族去照应那受灾的地区,定会为楚朝省下不少的人力物力。”



    



    一旁的楚括听闻此话,那双阴骛的眼睛立刻锁在了嘉王爷的身上,他上前一步,对着楚王说道,“父皇,儿臣认为此事不妥,蛮族虽然表象上归顺我朝,但其实边疆地区仍然存在冲突,若是让蛮族接管处理受灾区域,便就为他们向楚朝打开了一条口子,日后必有大患。”



    



    站在楚括那方的大臣们见状,立刻也纷纷站了出来七嘴八舌地向楚王说着蛮族的的野心,大有一种蛮族得了那灾区便得了楚朝天下的势头。



    



    楚王一时间被那些大臣们危言耸听的话语困住了,楚朝继昌盛之后,对于文人墨客的发展十分重视,对于武将相比之下比较单薄,因此,楚王对于战事也一向没有自信,现在一听蛮族有如此大的军事隐患,自然是有些害怕的。



    



    楚恪看了一眼已经有些畏缩的楚王,那双丹凤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他十分笃定地上前一步,对着楚王说道,“父皇,关于蛮族接管灾区一事,儿臣倒是有着不同的见解。”



    



    楚王听到熟悉的声音,碍于众臣子场,便只好不耐烦地向楚恪问道,“那你就说说看吧。”



    



    楚恪转过头去,朝着楚括挑衅地看了一眼,认真说道,“救国公主自从与蛮族和亲之后,边塞便不曾传来过战事,两方牧民还在边界线上修建了一座和亲庙,庙中的香火至今还是旺盛非凡,可见蛮族与楚朝的关系亦然是十分友好。”



    



    楚括立刻抓住了太子话中的漏洞,立刻反驳道,“不过是一座破庙,凭借一座庙宇的香火来判断两国的关系,这样的事情,我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站在楚括后方的大臣们也立刻大笑了起来,楚王的眉头微微一皱,表情十分不悦,没声好气地对着楚恪说道,“太子,请注意自己的身份,朝堂之上,休得胡言!”



    



    楚恪朝着楚括冷冷地瞥了一眼,不管他脸上那种赤裸裸的嘲讽,立刻说道,“父皇,这座庙宇中供奉的是和亲公主与蛮王的雕像,这不仅仅是一座庙宇,更是两国牧民关系的象征,庙中的香火越是旺盛,也就说明两边的关系越是和睦,反之,若是没有人供奉这座庙宇了,那就说明,两方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了。”



    



    不少支持楚恪的大臣也都出来为他的话语作证,向楚王叙说了近几年来边境牧民的生活事件。



    



    楚王对于此事似乎颇有兴趣,听了良久,也不由得悠悠点头,楚括见楚王开始向楚恪的言论方向靠拢了,便立刻又出声说道,“就算现在边境的情况如太子说的那般和善,但最多变的是人心,现在蛮王按兵不动是因为无机可乘,一旦他打开了我们的边境,野心自然也会重现在他的心头上!”



    



    楚括说的这话颇为有力,楚王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坐在龙椅上沉思了良久。



    



    楚恪紧皱着眉头,一时间也竟然找不出能够反驳楚括的理由,让蛮族的人来接管楚朝的再去,的确有许多冒险的成分在其中。



    



    站在楚恪后方的一位老臣站了出来,“现在若是将赈灾物质运往北方,过那险恶之地,物资就少了一半,若是再遇到劫匪山贼,便又少一半,再风沙境地,则又少一半,最后到达灾区之时,定是少之又少,对灾情并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楚王皱着眉头,看着那位老臣,心中也跟着盘算着,却仍然找不到头绪。



    



    楚括被楚王那犹豫不决的样子弄得有些不耐烦了,心一横,眼中闪过一丝狠戾,硬着头皮对楚王说道,“父皇,这么说来,那灾区岂不是一块不毛之地?既然是不毛之地,我们又为何要对其花如此大的心思?”



    



    “休得胡说!”楚王听闻楚括那无情之语,眉宇间立刻泛上一丝怒意,他大声地朝着楚括斥责着,“即使是不毛之地那也是我楚朝的疆土,其上的子民也是楚朝的人民,你又怎么能因为它麻烦,而丢弃你的子民!这样的话从今往后最好不要让寡人听到一个字!”



    



    楚括十分不服地握了握拳头,在他眼中,父亲这叫优柔寡断,不过是些不毛之地的贱民,为何要花费如此心思在他们身上,干脆让他们自生自灭罢了。



    



    大臣们心里对这位铁石心肠的皇子也有些感到心寒了,然而,鉴于自己的立场,并没有人为此提出异议。



    



    赵寅朝着四周看了看,那些大臣们表面上都是一副愁眉苦脸,搜索枯肠似的在拼命地笑着对策,但实际上,他们也只是装个样子混在人堆之中,并没有真正动脑筋去思考任何事情。



    



    唯一值得他们紧张的,大概就是自己的乌纱帽能不能这样随众保住了。



    



    赵寅不禁觉得有些疲惫,楚朝的慵懒只能越来越严重了,臣子们也一个个地堕落了起来,全都夹杂在其中混着,只求获得一时的太平,即使心中又了想法,也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藏在自己的肚子里。



    



    楚王皱着眉头朝人堆里看着,他的眼角处瞥见赵寅脸上那一丝轻蔑的神情,楚王的眉头微微一动,他知道,赵寅定是又在心里有了什么办法。



    



    “赵丞相,你可还有什么应对的计策,但说无妨。”楚王坐正了身体,目光炯炯地看着赵寅,这个丞相,自打上任以来,就没有令他失望过。



    



    赵寅听闻,眼睛微微闪了闪,缓缓说道,“臣依旧保持着计策上的观点,与嘉王爷一样,让蛮族来代管灾区。”



    



    楚王没有说话,他看见了赵寅的胸有成竹的模样,便知道这件事情,他定是有合理的解释。



    



    赵寅朝着楚恪的方向看了一眼,见楚恪那双丹凤眼中充满了和善的笑意,便又解释道,“这样做,一来能够向蛮族展示我们楚朝的大度,二来能让蛮族知道我们对其的信任,从而使得两国关系更加稳固。”



    



    楚王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光,他的眼前渐渐,明亮了起来,他十分期待着赵寅的下一句道理,便催促道,“继续说下去。”



    



    赵寅戴安了点头又说道,“若是皇上还是有着蛮族人民意图谋反的顾虑,我们也可以派遣一支军队一协助之名来监督与防护边境,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便可以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