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仙纪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白轩夜谈

    



    “小山,这里就是白轩了。”楚云儿指了指前面的大门对龙山说道。



    闻言,龙山顺势抬头一看,只见不远处一道白墙黑瓦的围墙,正中间有一个檀木大门,古色古香。门上面还悬挂了一块匾额,写道:“白轩”。



    “白轩目前只有四个人住,其他的普通弟子都住在山脚下。我师父一共收了四个入室弟子,分别是大师兄周良,二师兄赵文书,三师兄宋乾,我是最后入门的。二师兄和三师兄一年前就已经出去了。因为他们快要踏入筑基之境,所以师父叫他们两个出去游历,感悟自己的道。大师兄早已经到了筑基之境,但是白天都是在凤临殿帮师父处理些琐碎事务,晚上才能回来。”楚云儿边走边向龙山介绍道。



    不一会儿,两人就来到了门前,推门入内。



    入眼的是几间清雅的木制房屋,每间木屋之间都有走廊过道,在院内,则分布有几块怪石,偶尔有几簇翠竹,显得很清幽。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院子的东北角处,居然有一座星月形的湖泊,此时,湖泊上漂浮着残荷。



    “白轩里一共有六间住房,现在还有两间空余的,你就住我旁边那间吧?这样你有什么事就可以随时找我。”楚云儿说道。



    “好的,云儿姐。”龙山答应道。



    “你看,从那边起,第一间是大师兄的,第二间是二师兄的,第三间是三师兄的,那间是我的,你就先住我旁边那间吧。”楚云儿耐心地一一指点道。



    龙山在一旁不停地点头。



    “进来吧!”楚云儿来到一间空屋前,开门率先走了进去。



    “这里虽然没有人住,但是隔几天都会有人来打扫一番,这倒省功夫,你不需要花时间打扫了。”楚云儿说道。



    龙山进门一看,房间里陈设虽然简单,但是很简洁。



    靠门左边一扇竹窗户,此时楚云儿正用木棒将窗户撑起来;临窗边上,一张檀香木桌,一把椅子;在窗子对面,则是一张空床。



    “等会我给你拿被子过来,你先看看还需要点什么吗?”楚云儿问道。



    “这里很好,不用了,云儿姐。只是……”龙山腼腆说道,“能不能给我送点吃的,我饿了。”



    “好的,你在里房间看看吧,我去帮你拿点吃的和被子。”楚云儿看了看脸红龙山,笑说道。



    龙山被楚云儿一看,就更加不好意思,脸瞬间红透起来。



    “好了,好了,不说你了。”楚云儿看到龙山这样,话音带笑的走出了房间。



    待到楚云儿走后,房间里也恢复了安静。



    人那安静的时候容易想起什么?曾经的欢乐,还是悲伤?



    龙山坐在窗前,默默地想着这几天所发生的一切。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如果巫公爷爷他们在天上看到我这样,肯定会不开心的。阿妈跟我说过,好人死了,会变成神仙,飞到天生去,然后变成一颗星星继续生活下去。我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如果有机会,还要跟老神仙学点本领,这样我就可以飞到天上找巫公爷爷他们了。”



    小孩子天真地漫想着,期待着。



    直到多年以后,踏入修炼的他才慢慢的知道,人死了,就是死了,无论好人坏人,都不会变成神仙。但是,他心底里一直相信阿妈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因为阿妈从来不骗他。



    “小山,我给你拿吃的来了!”楚云儿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也打断了龙山的思绪。



    “谢谢云儿姐,快进来!”龙山给楚云儿打开了门。



    门外,楚云儿端着一个木案,上面一碗白米饭,一碟青菜,一碗清汤。后面跟着一个约摸十五六岁的少年,手里捧着一床棉被。



    “你把这被子放到床上就好,有劳你了。”楚云儿对身后那人说道。



    “是师姐!”那人躬身答应,待放好后,便出去了。



    “小山,快吃吧!等会饭菜凉了。”楚云儿说道。



    “嗯嗯”其实不用楚云儿提醒,龙山早已经狼吞虎咽起来了。



    “噗,你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的。”楚云儿莞尔道。



    “不好意思,差点忘了。云儿姐肯定还没吃饭吧,要不你也吃点吧?”说着,只见龙山把吃了将近一半饭碗递了起来,好像要给楚云儿吃一样。



    “不用,不用,我不饿,你自己吃吧!”楚云儿连忙摆手示意不用。



    “云儿姐,你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难道你不饿吗?”龙山不解道。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楚云儿缓缓地解释道,“五谷杂粮对于凡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修炼之人而言,却不是如此。五谷杂粮含有许多杂质,修炼之人吃了,有碍修行,往往需要花时间炼化。所以除非是贪图口腹美味,修士一般很少吃俗世谷物的。我如今虽然只是蜕凡境中期,不能如金丹之境那般不食人间烟火,但是一两天不吃饭还是可以的。”



    “噢,原来如此。”听后,龙山恍然大悟。



    



    “那云儿姐,这里是叫七秘对吗?为什么叫七秘?”龙山又问道。



    “是的。要说为什么叫七秘,就要追溯到本用祖师爷了。向当初,我派祖师爷是何等惊才绝艳!其修为早已出神入化,据说,祖师爷已经跨出了元婴之境了!”楚云儿说到这里,不禁露出向往的神情。



    她接着说道:“本派祖师爷原本只是世俗界一个小国燕国的富家子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祖师爷却不像其他人一般热衷于读书考取功名,而是对道家神仙之说情有独钟,因为是家里的独子,再加上家境富裕,所以富裕也不强求他。由此,祖师爷自小就阅读了无数神仙鬼怪之古籍。据说,有一日祖师爷在家中阅读古籍,听到门外有人吵闹,便唤小厮问明原因,得知乃是一名跛足道人闹事,并且该疯言疯语,说什么“徒儿徒儿,快随为师走罢!”,祖师爷听说后,心觉差异,赶忙过去看。这一看不得了,不知道那疯道士跟祖师爷说了什么,只见祖师爷欣喜无比,拱手作揖道‘徒儿不知师父尊临,还望师父恕罪,师父在此稍后,待我禀明父母,即随师父离去’,说着竟然便去向父母辞行。他父母早已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子,哪里肯答应,哭着喊着不让祖师爷随那疯道人离去,但是祖师爷却安慰父母说‘儿子此番乃是去寻求仙缘,父母应该为我高兴才是,何来哭泣焉?父母放心,今后我会有一弟,必能兴旺家族!’说完,竟然不顾家人苦苦哀求,而是随那疯道人飘然而去。后果如其然,祖师爷之父母老年得子,那孩子聪明异常,远胜同龄之人,后来读书科举,高中状元,皇帝极为欣赏,并将最心爱的小公主许配与他,封其为临沂候,世袭候位,祖师爷一家族遂成王侯贵族,显赫一时,荫庇几世。而祖师爷自那是随疯道人离去后,几十年不见踪影,像人间蒸发一般。直到一百多年后,人们才传言说,有一身穿青衣,背负仙剑的年轻道人时常出现,救人们于危险中,有时是采药误坠悬崖的人,有时是遭强盗的人。而根据被救的人描述,这道人竟然跟一百年前临沂候之兄一模一样!后来,祖师爷在燕国又修炼了一百多年,这才云游四方。一日,祖师爷来到这里,发现此山古朴幽静,钟灵云秀,甚是喜爱,遂在此山内闭关修炼,也不知过多少年,突然有一日,山中霞光万丈,七道光柱直入云霄,瑞兽显现,百禽齐鸣,方圆几百里的修仙门派都有感应,以为有异宝出世,纷纷派出弟子查看。结果宝贝被见到,只见一名身穿青衣,背负仙剑的年轻道人凌空而立,飘逸无比。‘贫道正欲在此立教传道,本想去通知各位道友,既然众位多来,也省了许多麻烦’,来此探查的人面面相觑,但是又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回去将此事禀报宗门。其后,各宗门掌门纷纷亲自前来查看,人们不知道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两日后,几位掌门都各自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他们回到各自的宗门后,立刻就闭关了。并吩咐门下弟子,从此那里将会有新的修仙宗门,名为七秘宗,不准到七秘山里滋事,否则废除功法,逐出师门!后来,七秘宗几经盛衰,到了师父这一带,也有一千多年了。这就是我们七秘宗的由来,现在你知道了吧?”



    



    “哇,祖师爷好厉害啊!”龙山忍不住赞叹道。



    “那自然,那个时候就连神州大陆上七大圣地都要对我们祖师爷礼让三分。”楚云儿傲然道。



    两人说着说着,不知觉中,天已经黑了下来。



    “好了,小山。这几天你也很累了,你早点休息吧!我就在隔壁,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找我。”楚云儿看了看天色,站起身,端起木桌上的木案,向龙山告辞道。



    “好的,云儿姐,你也早点休息!”龙山回答。



    待楚云儿走了之后,龙山将门关好。他走到窗前的桌边,将火烛吹灭。



    月,投下皎洁的亮光,从竹窗外斜射入屋。



    龙山站在窗前,向外面望去。



    庭院很静,在月光照射下,显得洁白如霜。几簇翠竹,在青石板地上投下纤细的阴影,偶尔微风抚过,竹影摇曳,跳起舞姿。



    龙山抬头望了望圆圆的明月,怔怔出神。



    不知不觉中,泪水,又缓缓滴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他小小的心灵里,此刻在想些什么?



    



    南域十万大山,不知名的悬崖,半山腰山洞一块凸出涯壁的平台上。



    此刻,一名约摸十四五岁的小男孩也仰着头望着皎洁的明月。



    “阿妈,巫公爷爷,小山,我一定会出去的。”他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