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的空间成了前夫的心情指南
字体: 16 + -

第80章:这奸商

    上回他种地时,头顶上就有片云,走哪儿跟哪儿,一点晒都没挨着,她还觉得这人运气好,如此看来,这不是运气了。

    大抵是他自个也知道,这里的天气由他把控,这宝贝越来越不像她自己的了。

    柿饼在太阳下晒着,她便开始折腾起山楂来,这次她坚决不用韩宗泽,不然这山楂她得吃到下辈子去。

    原本她还累死累活地挑着虫蛀的坏果,歪牙咧嘴的丑果,结果韩宗泽这小福手一抹,山楂果子起死回生,坏果也变好果。

    得,她吭哧吭哧干半宿,到头来成了无用功。

    “你这小孩真不讨喜。”

    他笑得眉眼弯弯:“我不用太讨喜,只要讨娘子一个人喜欢就好。”

    成吧,成吧,谁让她心胸宽广,对这种可爱又会撒娇的小朋友一点办法都没有。

    “娘子,喜不喜欢我?”

    她掐着他软软的脸蛋,“喜欢。”试问谁会不喜欢这么可爱的小萌娃呢,真是越看越顺眼。

    他湿哒哒地亲了她一口:“我也喜欢你,最喜欢了。”

    沉溺在他明媚的眸光里,她突然觉得心情大好,连周身空气都比平日清爽了几分。

    ……

    沈小棠在空间整天研究做糖葫芦,从糖葫芦总是化糖,黏板,再到后面糖熬得轻了粘牙,熬老了味道又苦,总之状况百出。

    费尽心思折腾了几日,总算迎来了好转,她完美地掌握了熬糖的火候,和蘸糖葫芦的技巧。

    沈家这糖葫芦总算能出摊营业了。

    沈老爷子扛着秸秆绑的草把子,上面扎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

    他人高马大又长得俊,举着的山楂个个圆滚滚红彤彤,外面还裹了一层亮晶晶的糖衣,好不惹眼。

    他在湟源县里转了一圈,就引来不少人问价,这东西以前没有过,大人小孩都想买一串回去尝尝鲜,何况上面还裹了糖,便是花六文钱买一串也是合适的。

    一开始准备了三十串想看看行情,其中十串,还是沈小棠让他往房世雄家送的,结果人没走到县衙,东西就卖光了。

    这给沈老爷子美得,第二天举了一百串糖葫芦上湟源县兜售,才走了三条街就卖了一多半,他想着赶紧将那十串糖葫芦给将军府送到。

    谁料去了将军府,直接将剩下的三十多串给包圆了,还赏他银子,他死活不肯要。

    “使不得,使不得,我家孙女平日里多得贵公子照拂,她特意叮嘱我,这冰糖葫芦要给您送来尝尝,万不敢收您的银钱,不然回去,我那孙女要恼我了。”

    将军夫人问:“可是沈家那丫头?”

    沈老爷子点头称是,将军夫人心中有数:“她倒是个礼重的,上回才送了果脯,今个又送这个。哎,这京城的零嘴,许久不吃,稀罕。明日做了,再送三十串来,家里人多,下回来你总得收钱了吧。”

    “这使得。”

    沈老爷子将银钱揣好,扛着草把子回了家,中午都比平日里多喝两碗粥。

    第三天,老爷子扛了一百三十串糖葫芦上街,三十串是应许给将军府的,剩下这些才是正经拿出来卖的。

    许是那股新鲜劲过去了,他连湟源县周边几个村子都叫卖了一圈,还剩十几串没卖了,好在这东西放一宿还能吃。

    这冰糖葫芦里的山楂不费什么钱,花钱的是糖,这一串山楂也就能挣一文七钱,多卖多赚,要是卖不了就砸手里了。

    “棠丫头,明天做五十串就中啊,多了卖不了。”

    沈小棠失笑:“昨天是谁拍着胸膛打包票的,这一天少说能卖一百五十串,怎么今个就认清现实了?”

    “晴娘,你管不管你家丫头,你不管我可抽她了!”沈老爷子点了她脑袋一指头,“就你丫头嘴贫,等嫁了人让婆家好好治你。”

    沈小棠乐呵:“有爷给我撑腰,我婆家才不敢欺负我呢。”

    沈老爷子也乐得自在:“那是,谁娶了我们会赚钱的棠丫头那是他有福啊,还敢欺负你,咱就不要他。”

    沈老太太闻声扔出手里纳的鞋帮子砸他。

    “你不教孩子点好,你教啥呢?休回家你养呢?”

    沈老爷子面上巴巴认错,背着她奶跟她小声嘀咕:“别听你奶的,人活一辈子,不能总挨欺负,过不成就离。”

    “爷可也品了,这世上吧,总有对你好的人,没必要为了一棵歪脖树,放弃整片大森林。”

    ???

    沈小棠不理解,他爷是这种人设吗?这话不像一个宠妻狂魔能说出来的呀。

    爷爷,你究竟经历了什么?你说,我真的很想知道你这认知是哪儿来的?

    ……

    柿饼晒在第六天头上,韩宗泽便催着她进城,好利用空间便利将货搬到凉州去,省得万景的车马在路上耽搁一天。

    “今天腊八,你总得让我在家过个腊八吧?”

    “路上过也一样,晌午我给你煮腊八面。”

    她真是没出息,他说给她煮碗面,她就立马妥协了,现在正顶着刺骨寒风往凉州城走。

    日夜充足的光照,让柿饼在短短七天的时间里晒成了,那味道比之前晒的那批还要好,她买筐装箱,至于捂霜回京城的路上也能捂。

    万景只寻到八辆马车,大多数人都不想在过年前后背井离乡,离家那么远,即便加上沈庆的驴车,还差一个人。

    “万叔,你看牛车行不,别看走的慢拉得多呀,耐力也比马强。”

    这次来凉州一直雇不上车,石头便赶着牛车将她和韩识文送了过来。

    要是二个月不到就能赚十五两银子,对于村里人来说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万景见石头的牛年轻力壮便答应下来。

    张罗着搬货上车时,沈小棠瞧见自家黑驴旁边有个眼熟的家伙,正用温水给驴擦身子。

    “这人干嘛呢?”

    “烈风的原主人伯羽,天天都抱着干草来喂。”

    这人也是有趣,哪有将驴卖了,还天天上买主家照看的。

    “呀,烈风要去长安啊?它还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呢,能不能吃得惯呢,还是我跟着去吧。”

    真不知道,他是烈风的主人,还是烈风是他的主人,走哪儿跟哪儿。

    也成,左右还少个替换的车夫,原本三叔要去的,如此他去正好。

    天一亮万景的临时商队便带着两千两百斤货出发了。

    四天后,沈庆和伯羽就赶着驴车回来,一问才知,万景赶了两日路便到了兰州,柿饼子两百文一斤被哄抢一空,他们那车卖光了,就被打发回来了。

    沈小棠气得砸桌:“这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