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倾
字体: 16 + -

第68章



“那就睡吧,到家我抱你进去。”他的声音很轻柔,带着催眠的轻缓甜蜜。

只是我到底没有睡着,心底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自己,到了府门,下车,回书房。我的伤,不能让陈风白知道,所以,我选择仍旧独自住回那里。

这一觉睡得很沉,梦里,只觉得人从心里发热,又热又渴,四肢剧痛,特别是肩膀,好像要掉了一般的痛着。

我是被自己忍不住发出的痛吟惊醒的,睁开眼睛,四周昏暗一片,只有自己的呼吸声,不是不觉得孤独的,可是,除了忍耐,又能如何呢?

几天后,风声不再紧时,影子来了,很痛悔,只说,“不该让殿下去犯险的。”

“你去我去还不是一样,能保住命就不算糟糕。”我安慰他,转而问,“死的人都是什么人,家里有安顿好吗?”

“出发之前,已经都安顿好了。”影子想了想才有些艰难的说,“这些人都是好汉,去的时候就都没准备活着回来,脸都用刀子毁了容貌,王振查了许久,都没有头绪。”

我一时唏嘘,再次觉得自己是如此无力。

七月,边关烽火骤起,瓦剌大军在太师也先的带领下,兵分四路,直扑辽东、宣府、大同和甘州,大同参将吴浩战死,瓦剌军迅速攻占大同,消息在午夜传回,传递兵部八百里加急文书的马蹄声,将朝野内外,无数个宅子,自宁静的睡梦中惊起。

父皇紧急召见群臣,这些日子我缠绵病榻,独自守在书房,听到外面的声音,就猜到必然是战事有变。披衣起身,一口气跑到正门,陈风白已经骑在马上。

“风白,”我拦在马前,已经喘成一团。

“你身子不好,这样晚还跑出来,也不加件衣服。”陈风白下马,“有什么事情,一会我回来再说吧。”

“风白,不能等你回来,你记得,一会在朝堂上,如果父皇说要亲征的话,你一定要劝阻,不管谁支持,有多少人支持,你都要劝阻。”我扶了他方才站稳身行,一时只觉得急切。

“瓦剌入寇,不过暂时胜了一小仗,朝廷有都是将领,皇上怎么会御驾亲征,你想得太多了,还是回去歇着,等会回来我就去看你,听话。”陈风白笑了笑,轻轻拍拍我,转身上马,见我不转身,才说:“放心吧,你说的我知道。”

转身进府门,心里终究不安,只是这会内宫宫门未开,前朝我又进不去,只能吩咐书香书馨去打听着。

我没料到,父皇亲征的决定,居然下得如此匆忙,从兵部文书传回,到亲征旨意发出,连一个时辰都不到。

亲征是王振力主的,他说宋辽大战时,宋军一度处于劣势,就是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宋真宗亲征,鼓舞了将士,也振奋了军心,双方会战距澶渊,宋军才大胜辽军,如今,若是御驾亲征,一定能威慑瓦剌,一战成功,建立一番可与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想媲美的功勋。我知道,就是后面的一句话,真正打动了父皇的心,父皇即位时年纪尚青,明朝国事还算兴盛,守成之君自然感觉上不如当年开拓下大明九万里河山的祖辈,只是创业难,守业更难,父皇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奈何,在名留青史,万世景仰等等的几个形容词后,还是下了这样的决心。

等到大臣们赶到,父皇心意已定。

吏部尚书王直率廷臣力谏说:“国家备边最为谨严,谋臣猛将,坚甲利兵,随处充满,且耕且守,是以久安。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蓄锐以待之,可图必胜。不必亲御六师,远临塞下。况秋署未退,旱气未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未充。兵凶战危,臣等以为不可。”

兵部尚书邝埜也进言说:“也先入犯,一边将足制之。陛下为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

然而,无论朝臣如何觐见力谏,父皇始终不听,只令兵部迅速调集兵马,定在两日后,亲征。

我进宫的时候,群臣力谏正激烈,父皇大怒,甩袖而去,见我候在寝宫,只对我说:“宁儿,父皇心意已定,你不必多言,就好好留在京城里,听父皇凯旋的消息。还有,父皇已经决定,立见浚为太子,在父皇亲征期间监国,他年纪还小,你母后面慈心软,朝廷大事,必不能决,你多指点你弟弟,也让父皇放心。”

“朝廷大事,自然有文武大臣处理,见浚年纪虽小,但上有皇太后、皇后,下有群臣,料想无事,儿臣倒想请旨,随同父皇亲征,看看咱们大明雄师,力破瓦剌,父皇,你一定要答应儿臣。”我拉着父皇的衣角,如儿时一般的摇晃,父皇一时心情大好,也没多想,就点了头。

两天后,50万大军集结完毕,刚刚入秋,粮草不济,不过草草应付了事,我对父皇提起,父皇却说,这一仗半个月足以见分晓,粮草不着急。群臣几度劝谏无效,也只能眼见圣驾仓促出兵。在亲征的队伍中,我看见了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堃、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陈风白,王睿思,徐文彬和王简芷也都在内,倒是逸如,因为人在督察院,没有随同亲征。

88七月十六日,就是大军正式出发的日子,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要下雨的样子。清晨,父皇率领50万大军踏上亲征之路,为了方便,我也换了男装,骑上马,跟在队伍中,伤口的复原虽然缓慢,不过好至少表面愈合了,不会再流血。

这一天,按照规矩,见浚率领京城留守官员军民,十里相送。

“朕这次一定要彻底击溃瓦剌军队,为朝廷扫除此边患,让我子民,今后世代永享太平。”骑在马上,头顶着闪亮的金盔,父皇豪情万丈,拔剑遥遥指向北方。

“万岁——万岁——万万岁!”无数人回应着他的话,50万将士手中的兵器,在阴暗的天空下,乌亮亮的一片。

很多事情,我也是过了好几天后,才陆续知道的,原来七月十五、十六日两天,就在我们准备出兵的时候,长城一线的阳和之战,因为明军各部队都要受王振同党监军太监郭敬的节制,调动不能适应机宜,结果大败,全军溃灭,都督同知石亨单骑脱逃,长城各地四处告急。

出征第一天晚上,天未全黑,父皇就已经下令,三军原地扎营,号令传出,不久,一座座帐篷陆续支了起来。

这次出征前,我坚决拒绝了疏荷要同来照料我起居的要求,只带了书香随同,帐篷支好,风白还没有回来,我就趁书香收拾帐篷的功夫,开始在营地四处查看。七月天虽然还是早秋,但是早晚天气已经冷了起来,这一天下午开始,天又下起了小雨,格外的觉得冷。然而,在营地走着走着,我就发现了不对,因为越往外围走,帐篷就越是明显的稀疏起来,夜幕降临,不少士兵开始围着火堆取暖,因为木柴也都有些湿,烧起来烟格外的大,火堆上支的大锅里,咕嘟着晚饭,周遭飘荡着的,却是一股柴火和什么东西发霉的味道。

“你们没有领到帐篷吗?”在一个火堆旁,我停了下来。

“领帐篷,当官的才有帐篷,我们哪里有。”一个士兵回答,“上面不是说了,七月天冻不死人,何况我们也只有几天是露宿的,到了州县就好了,所以帐篷数量不够,也没事,谁管我们的死活。”

“还说帐篷,你看看我们吃的,都是发霉的粮食,谁来管我们呢?”又一个士兵抱怨。

“别混说了,仔细着你们的小命。”一个老兵见我驻足沉思,突兀的咳了一声后,小小的嘀咕了一句,而后,所有的士兵都不在出声。

我一时无言以对,这就是父皇所说的准备妥当,这就是王振所说的兵强马壮,粮食是发霉的粮食,帐篷是大多数人都分不到的奢侈,这样的雨天,真不知道这些士兵能够支撑多久?

“永宁?”我转身的时候,听见有人叫了我的名字,回头,却是睿思匆匆走了过来,头上戴着的头盔这时已经摘了下来,一只手抱在怀里,身上银色的战甲在雨中有一点点银亮的光芒,眉头却皱得紧紧的,开口第一句就指责起了我,“天这样不好,你出来也不撑把伞?”

“这么点小雨能怎样?”我苦笑,“你看看这些士兵,白天淋雨,晚上头顶也没片瓦遮雨,我有什么脸打着伞大摇大摆的走动。”

“可是你的身子弱,这次本来就不该出来,再淋病怎么办?快回帐篷去吧。”睿思靠近过来,想了想,把头盔举起来,扣在我的脑袋上,那沉甸甸的感觉,让我的脖子不堪重负,连累身子也是一晃。

“好沉呀。”在睿思扶住我之后,我做个鬼脸逗他。

“永宁?”身后,却传来了陈风白的声音,不待我回头,已经有一双手自后伸出,迅速的将我拉开几步,拦在怀里,“刚刚回去就不见你,下雨呢,快点回去喝点姜汤休息。”不待我说话,陈风白又迅速的把我头上戴的头盔取下,转递给面前的睿思道:“永宁总还是孩子脾气,也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方才,多谢王大人了。”

我抬头看睿思,只看见一抹冷而落寞的笑容,“驸马爷太客气了。”睿思说完,转身走开来。

“小淘气,衣服都湿了,回去吧。”风白在我耳边轻声说,语气和平时有点不同。

“我只是偶然遇到睿思,”虽然觉得解释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还是不希望他误会。

“我知道,永宁,回去吧,你会冻着。”风白说着,拉了我,飞快的回到帐篷,书香早准备好了替换的衣衫和晚饭,这时连忙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