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随心逍遥游记
字体: 16 + -

第13章 袁少的表演时间

    袁少停下来喝了口茶,看了看周围一众老家伙点头的样子就是心里好笑,这帮老家伙对这些谁不知道,非得有人说一遍,才能往后继续似的,他也只好相赔了。

    “当然关于和珅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不是要研究他生平具体事迹,我们只是了解了解大概生平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说纪晓岚:纪昀(1724.7.26-1805.3.14),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纪晓岚4岁开始读书,12岁随父入京。纪晓岚24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继授编修。乾隆三十三年,授贵州都匀知府。同年4月,提升为侍学士。纪晓岚为官以主持科举、领导编修为主。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在士林影响颇大。其主持编修,次数更多,先后做过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胜国功臣殉节录总纂官、职官表总裁官、八旗通志馆总裁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晓岚老死于京城,享年82岁。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以上就是纪昀,纪晓岚的生平概括,接下来我们说说他的主要成就:

    第一,政治

    在政治上,他认为,“教民之道,因其势则行之易,拂其势则行之难”。主张“酌乎事势”,趋利避害。他对民间疾苦比较关注。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夏,北京附近遭受严重水灾,大批饥民拥入京师就食,秩序十分混乱。纪晓岚看到这种情势,急忙向皇帝上疏陈情,剖析利害,奏请截留南漕官粮万石,到灾区设粥放赈,京师饥民不驱自退,社会秩序安定下来。虽然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朝廷统治,但在客观上帮助灾民度过了饥荒,不能不说是一宗善政。

    在政治上提倡“酌乎事势”,因势利导,在理论上就不能不起来批判宋儒之苛察。自从宋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以后,流毒明清,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程朱理学成了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一些道学家只会空谈义理性命,一遇实际问题,就茫然如坠五里雾中。等而下之的,更是一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纪晓岚对道学家的迂腐和虚伪十分痛恨,其冷嘲热讽,但有机会,一触即发,措词也相当尖刻。在《阅微草堂笔记》的一则故事中,他甚至借冥王之口,向社会疾呼道:“宋以来固执一理而不揆事势之利害者,独此人也哉!”在他八十岁那年,还挺身而出,就烈女范畴问题向程朱理学展开了一场挑战。有司规定,妇女抗节被杀者为烈女,予以旌表;而对“捆缚受污,不屈见戕”者,不以烈女视之,例不旌表。纪对此大不以为然,以为纯属道学家不情之论。他公然郑重上表称:“捍刃捐生,其志与抗节被杀者无异。如忠臣烈士,誓不从贼,虽缚使跪拜,可谓之屈膝贼廷哉?”经他慷慨陈词,皇帝“敕下有司,略示区别,予以旌表”。纪晓岚无疑是胜利了。这虽然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争论,但在如何看待妇女这个社会问题上,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地二,文化

    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

    除此之外还编撰了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卷、《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此外还包括应子孙科举之需的馆课诗《我法集》,总之多系应酬之作。另外,二十岁以前,在京治考证之学,遍读史籍,举其扼要,尚着有《史通削繁》四卷,为学者掌握和熟悉中国史典提供了方便。

    《四库全书》

    正在加载查看图片集

    关于《四库全书》,已有多位中外学者将其评价为是一部阉割中国古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实际上,它是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一个产物。通过这项庞大的工程,清廷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文字清查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缔一切非议外来统治者的着作,主要是那些颂扬明朝反对夷狄之说的作品。

    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收正式入库书3461种;存目书6 819种,93500余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纂修,初稿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因《总目》卷帙浩繁,翻检不便,又删节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四库全书总目》着录其进献之书有105种,入存目者41种。藏书钤有“春帆校正”、“心与古人会”、“校书天禄”、“河间纪昀”、“瀛海纪氏阅微草堂藏书之印”等。

    《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本人对这部消遣之作评价不高。他曾经写诗这样评价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平生心力坐消磨,纸上云烟过眼多。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似东坡。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传语洛闽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撰《阅微草堂笔记》以继承魏晋志怪之遗风,即用简朴的叙述,写真的笔法,短小的形式,展示一种信雅并举的审美境界。虽谈狐说鬼,不脱旧时迷信之惯习,而结构谨严,论断精切,每事下一评语,说理之确,衡情之当,措词之典雅简赅,能于聊斋外别树一帜。后有作者,难乎为继矣。

    《阅微草堂笔记》38万余字,二十四卷,全书分五大栏目,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同曹雪芹之《红楼梦》、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过高度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以上就是小子我了解到的一些纪昀得生平贡献,不足之处望见谅。”听得众人大点其头。

    袁少又喝了杯茶,接着说道:“最后我们来说说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说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清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我们接下来讲讲他的主要作品:

    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他曾写了14种俚曲.

    《姑妇曲》

    《慈悲曲》

    《寒森曲翻》

    《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

    《增补幸云曲》

    《蓬莱宴俊夜叉》

    《魇殃琴瑟乐》

    《穷汉词》

    《丑俊巴快曲》

    《禳妒咒》

    《墙头记》

    戏本

    《考词九转货郎儿》

    《钟妹庆寿》

    《闹馆》

    其他作品

    《农桑经》

    《日用俗字》

    《省身语录》

    《药崇书》

    《草木传》

    《伤寒药性赋》

    《醒世姻缘传》

    《红椒山房笔记》

    《晴云山房诗文集》

    《省身录》

    《怀刑录》

    《历字文》

    《聊斋白话韵》

    《聊斋词》

    《杂说片云诗话》

    《聊斋志异》

    他的作品影响也很大,不管是当时还是在后世: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并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至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方刊刻行世。

    该书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不仅集志怪传奇小说之大成,使短篇小说的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而且同李杜诗,《红楼梦》等构成中国文学史上绵延不断的高峰。

    后多家竞相翻印,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谐铎》《新齐谐》《夜雨秋灯录》等模拟之作纷纷而起。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也是在其影响下产生的一部笔记小说。该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库里的东方瑰宝。

    1848年美国人卫三畏将其中的《种梨》《骂鸭》译成英文至今,《聊斋志异》已有英法德捷克等十八种文字的三十个译本在世界流行,并且对日本文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以上就,本人对蒲松龄的一些粗浅了解。”

    “不错,不错,我们不是研究历史的,能知道这些就已经很不错了。”陈老赞扬说道,一干老头纷纷附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