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二战
字体: 16 + -

137 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难

    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欧洲一个重要港口。

    在现代华人聚集最多的几个城市就要数柏林、汉堡和法兰克福了。在3、40年代,这个靠着北海,内接易北河的海港城市,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外置,海外商船络绎不绝,因此停驻在此地的外国商客自然也不会少。

    林微微对汉堡市中心还是有一点儿印象,虽然很多地方都有了变化,但好在老城区的建设基本没变。那几栋19世纪建造起的房屋还是在那里傲然矗立,相隔了整整七十年,她居然还能够认路,真是多亏了‘凡是建筑超过100年历史的一律不得拆建’这一条欧盟法啊。

    汉堡和柏林这两个城市是第一批华商和留学生聚集的地方,这个时代华人本就不多,再加上德国向来走的是非移民国家路线,因此成不了气候,也称不上什么唐人街。顶多就是几十家商户凑在一起,加起来不会超过两百个人。

    中国人会做生意,尽管这些商人语言不通,但还是能够存活下去,只是生活条件刻苦些。好一点的自己有店,小本经营,混得不好的,只能拿着产品去德国人家门口推销。

    而大多数中国商客和当地人的关系并不好,一方面是是因为语言不通,而另一方面抢了德国人的生意。再者,作为一个外国人,接受当地政府的各种补助,难免会被这个国家视为负担,受到排挤也在所难免。

    这些也是林微微到了之后才知道的,以前在学校,虽然听说过一些纳粹逮捕华人送进集中营的事,但毕竟只是个例,她并未深刻地研究过。

    她的运气还算不错,胡乱走也能瞎猫逮到死老鼠,给她撞见一家华人开的陶瓷店。

    老板是个福建人,姓牛,老婆牛嫂是广东的,两人看见林微微走进来,都是一愣。

    林微微本以为自己要花一些功夫才能说服他们收留自己,没想到她将自己无家可归的身世一说,他们无二话立即就收留了她。

    没有钱,只能一遍遍地口头感谢他们,而牛叔牛嫂只是笑着打断她,道,“战争年代要生存本就不易,更何况大家本是同根生,相互帮助还不是应该的,不必那么客气。”

    闻言,林微微心里更是感动,不禁慨叹,这个年代的人果然比21世纪的现代人更团结淳朴啊!

    两人基本不会德语,但微微会,除了打扫整理房间,有客人来就帮助他们一起做买卖,顺便当翻译。语言上有了沟通,生意倒也好了一些。

    通过这两口子,林微微认识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叫韩疏影。说到这个韩疏影,他还算是林微微半个学长,两人都是柏林洪堡大学的学生,只不过一前一后相差了近七十年而已。

    他来汉堡游玩,暂时居住在牛家,等圣诞节结束,学校开了学就要回去。他今年28岁,而林微微按照在现代的年龄也是28岁,可以说两人年龄相仿,又算是同门师兄妹,共同话题总是特别多一些。韩疏影学的是医科,对于这种牛逼哄哄的专业,林微微向来只有瞻仰的份儿。

    去柏林的火车票,以及到了那里后的落脚点都需要钱来打点,在牛家打工,多少能赚一点儿,于是林微微就一马克一马克地慢慢存起来。

    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辛,却也平稳,四周遇到的都是同胞,总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就像是回了家。有时,她也在犹豫,到底还要不要去柏林?那么奔波,如果到头来得到的只是再一次被伤心,这执着是否值得?

    然而,她在这边纠结着,那一头又出了事。

    一天,微微按照牛叔的吩咐出去给客人送商品。回来时,巷子里一片寂静,晾衣绳上的衣服挂了一半,另一半乱七八糟地堆在地上。隔壁邻居鲁大婶向来是个爱干净的人,怎么可能这么毫无章法地任自己的衣服丢地上被踩踏呢?她正诧异着,突然背后有人一把拉住了她,还来不及尖叫,就被捂住了嘴唇,拖到围墙后面。

    “嘘,别叫,是我。”

    耳边传来韩疏影的声音,林微微拉开他挡在自己脸上的手,抚了抚一颗碰碰乱跳的心,没好气地说,“你干嘛你,吓死我了。”

    “别进去,党卫军正在里面抓人。”

    “抓人?抓谁?”她吃了一惊,整了整脸色,忙问。

    他伸手压在嘴唇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拉着她从胡同里绕了个圈子,悄悄地绕到了围墙的那一端。

    果然,他们居住的地方被一群ss部队给围观了。所有的中国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在那里站着,挨个儿被检查,登记入册。

    这些党卫军来势汹汹,手中配备武器,显然不是来找他们聊天喝茶的。一看这架势,林微微顿时脚软了。

    “我们要尽快离开这里。”他拉了她一把,然后两人再从原路绕开。

    林微微心中发怵,不知道等待牛叔他们的是什么,她一路忐忑,却又不敢停脚。两人快步走了一段,跑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才松下口气。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才出去一个上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韩疏影没直接回答,只是问,“你还记得昨晚牛叔带回来的那几个男人吗?”

    林微微不解,但还是点点头。

    “三天前,美国向德国宣战,英美联盟。一艘来自英国的货运商船在北海海域被德国海军击沉,这船上有几个中国工人漂到了汉堡港,而那天正好有货船从国内到达,牛叔去码头收货。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些人是谁,就把落难的同胞给救了起来。如果只是几个中国人倒也不足以引起注意,可偏偏这些人上的是英国人的船。于是,盖世太保认定了他们是英国放到德国的间谍,德国人不待见华商已不是一两天,借由这次机会,索性将他们一网打尽。”

    事态严重,林微微的心顿时沉了下去,不禁问道,“那牛叔牛嫂他们呢?会怎么样?”

    “不知道,估计会被送进集中营。”

    “集中营!”她脚跟发软,差点摔倒。

    韩疏影伸手扶了她一把,也满脸忧虑,“听说那个地方是有去无回的人间炼狱。”

    “不是听说,根本就是!”她有些焦躁地来回踱步,“还有办法救他们出来吗?”

    “救?你要救他们?”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你知道抓他们的是谁?是盖世太保,是党卫军!”

    被他这么一堵,她顿时清醒了,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得不妥协。他们对她有恩,她却无法报恩,在危险到来时,只能各自飞,这让她感到无比愧疚。她一时不知所措,只能呆呆地看着他,满脸茫然。

    韩疏影感同身受,但毕竟是男生,理智大于情感。他很快振作起来,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我怕他们会搜捕全城的华人,所以我们要尽快离开汉堡。”

    “去哪里?”

    “回柏林。我的学校在哪里。”

    听他这么说,林微微心中一喜,忙道,“我也去柏林。”

    “你身上有钱吗?”他问得有些窘迫,自己出生富贵,总是有充足的盘缠,可这一次实在事出突然,口袋里摸来摸去才几块马克。要想买车票,似乎是不可能的。

    林微微点头,道,“我刚去送货,正好有客人给的钱。”

    可她拿出来一看,不禁又失望,一张车票就要五十马克,而他们钱加在一起才三十来块,连一张票都凑不齐。

    汉堡到柏林288公里,总不能徒步而去,汉堡靠近北欧,再上去一点就是丹麦了,所以相较于南法,这里要寒冷得多。

    两人正犯着愁,林微微眼前一亮,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迈尔!

    他说过,如果有困难可以去找他。

    自从火车站一别,她从未想过自己还会和他有什么交集,所以那张写着他地址的纸条还一直都扔在口袋里没动过。没想到,隔了几星期后,反而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要找到这个地址并不难,在70年后,这里是一所德国空军学校,而现在只是普通的住宅,只是四周进出的德军比较多。

    韩疏影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将自己带入虎穴,跟在她身后,满是戒备。林微微心中也没有底,可除了来碰碰运气,实在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因为两人是亚洲人的模样,再怎么低调,一路走过去都很引人注目。好不容易找到正确的门牌,她犹豫半秒,然后飞快地按响了门铃。

    一片沉寂,无人应对。和韩疏影对视了一眼,她再度伸手。按了又按,可还是没人开门,她不由拧起了眉头。

    “微微,你确定是这里?”他忍不住出声。

    “是的,我想他应该不会骗我。”口中在安慰他,可这话说得她自己也没把握。

    快来开门啊,迈尔,关键时刻,你可不能忽悠我啊!

    门铃都快给她给按扁了,偏偏还是毫无动静,显然房子里根本没人在。

    “怎么办?”她有些手足无措,迈尔是她身为林微微唯一一个认识的德国人了。

    韩疏影沉着地接过她的小纸条,看了一眼,然后又对照了下大门前信箱上的名牌,道,“胡伯特﹒迈尔,地址没错。现在天色还早,可能他在外面没回来,要不然我们等等他看。”

    “也只好这样了。”林微微点点头,找了个角落,就地坐下。

    空气有些冷,将手脚都冻得僵硬,她忍不住呵了一口气。

    紧挨着她,他也坐了下来。这里华人不多,赴德求学的多数有些家庭背景,不是因为政治因素,就是因为经济缘由。可眼前这个女孩孤身一人,听她谈吐,又不像是没受过教育的文盲。因此他有些好奇,她究竟是什么来历,于是便问,

    “微微,你怎么会孤身一人来德国?”

    “我?”她想了想,道,“如果我说,我来这里是意外,你信不信?”

    “意外?”见她绕着圈子不愿说,他也不强迫她,眯起眼睛,微笑道,“有什么不信的,我来这里也是意外。国内正在打仗,我倒是希望自己能够回去为祖国驰聘沙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林微微没接口,和弗雷德曾在战场上面临最严峻的生死考验,亲眼看见那些年轻的战士被炸得血肉模糊,一条条鲜艳的生命在瞬间流逝,惨叫声、恸哭声络绎不绝。不管是侵略战,还是保卫战,每一步都是踏在鲜血上迈出的,战争是残酷的、是无情的,只要想起那些血腥的画面,她就一点也冲动不起来。对于她这个来自于新世纪的人而言,和平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战争爆发,无人幸免,再强大的国家也会元气大伤,经济倒退。

    见她不说话,他又问,“你的父母呢?在德国还是在中国?”

    父母在另一个空间,遥遥相隔,虽然活着,却也难相见。她叹了口气,道,“他们在很远的地方。”

    而他却误会了她的意思,伸手拢了拢她的肩膀,道,“节哀顺变。”

    原本就冷场的气氛因这一句话,而变得更加压抑。无话可说,两人沉默着坐了一下午,直到太阳落山,迈尔才回来。林微微忙拍了怕身边的人,站起来几步走了过去。

    似乎没料到她会来找自己,迈尔吃了一惊,目光瞥过韩疏影,眼珠转了一圈后,又回到她的身上。

    “有事找我?”

    在他目光的注视下,微微不禁涨红了脸。向不太熟悉的人开口要钱,总不太合适,多少会有些窘迫。她我我我了半天,也没我出个所以然来。

    “你什么?”见她吞吞吐吐,他又问。

    “我来是问你借……”她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钱。”

    “借什么?”他伸手挡在嘴前,低声咳了下,道,“不好意思,有点感冒,你说要借什么?”

    面子固然重要,可身家性命更要紧。一咬牙豁出去了,索性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没钱买车票去柏林,所以想问你借钱。”

    “哦,原来你是要借钱。”他了然,也不废话,直接从口袋里掏出钱包,然后问,“你要多少?”

    没想到他这么爽气,林微微反而一愣,一时反应不过来。

    见她不答,他问,“200马克够了吗?”

    她点头,下意识地伸手接过钱,讪讪地说道,“我,我会尽快还你。”

    “不用还。”不待她回应,他伸手掏了掏口袋,拎出她的项链在眼前晃过,道,“就当我花钱买了这个。”

    囧……她2300欧买来的蒂芙尼项链,就被他花200马克买去了呀。呃,心好疼啊~~~~

    见她哭丧着脸,他不禁问,“怎么了?”

    “这是我送给你的,我不卖。”

    “你不是急需钱吗?”

    “可是……”

    他打断她的话,“你拿货换,我拿钱买,很公平。”

    2300欧买进,200马克卖出,公平在哪里啊!?

    “一定要买吗?”她问。送他是心意,可是花钱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迈尔不解地望着她,但还是点头。

    想了又想,最后她认真地道,“既然你一定要买,那就给我1000马克吧。”

    就是1000马克,也亏大了。

    “……”

    1000马克!这下轮到迈尔傻眼了。她这是抢钱吗?

    作者有话要说:不是我把微微给写苦逼了,只是关于当时中国人的处境,真的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文中所提到的汉堡华人被捕事件,以及英国货船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

    下面是我找到的德语资料,翻译了一小段。如果有时间,会继续翻译出来,感兴趣的姊妹可以看看。

    资料链接:

    chinesenverfolgung im nationalsozialismus - ein eiteres kapitel verdr?ngter geschichte

    纳粹期间对中国人的迫害——有关排除异己的又一篇章

    die mehrzahl der issenschaftlichen untersuchungen deutscher und chinesischer historiker konzentriert sich bei der aufarbeitung 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auf die darstellung milit?risch-politischer konflikte und phasen politisch-irtschaftlicher zusammenarbeit.

    中德双方历史学家集中研究了大量的科学文献,其涉及到中德两国的历史关系,有关政治-军事的矛盾和政治-经济的合作。

    das quellenmaterial, sofern vorhanden, ist auf verschiedene archive verteilt und mu? muhsam zusammengetragen erden.

    那些可供参考的资源来源,是从各种不同的档案中搜集而来,然后截取要点凑集起来,因此来之不易。

    dann allerdings l??t sich im umgang mit den verschiedenen sozialen gruppen chinesischer staatsangeh?riger durchaus eine kontinuit?t erkennen, die bei allen unterschieden . erstaunliche parallelen zum heutigen umgang mit der vietnamesischen minderheit in deutschland zeigt.

    从中持续性地彻底去了解居住在德国的各种不同社会阶层中国华裔的生活,和生存在现今社会中的越南群体有非常相似之处。(此处贬义,东德有大量越南群体,没有护照,没有居留,成群结派,无法和当地人沟通……)

    da? irtschaftliche und milit?rpolitische interessen die deutsche haltung bei der f?rderung von chinesen bestimmten, die zur ausbildung und zum studium in deutschland lebten, erstaunt nicht.

    有中国人在德国生活学习,这并不让人奇怪,因为对德国而言这是一种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利益互动。

    dies galt vor allem, enn sie sich jeglicher politischer aktivit?te der anderen seite versch?rften sich zugleich die lebensbedingungen fur diejenigen chinesen, die als ?konomische konkurrenz oder als soziale belastung angesehen urden und auf staatliche unterstutzung angeiesen aren.

    这也包括那些完全不参与政治行动的中国人。这是不同于学生的另一社会层次 的人,他们的生活条件更加刻苦,并被当地人作为商业竞争对手,从社会上得到某种补贴,被视为国家的负担。

    ?hrend der kriegsjahre lieferten die speziellen verordnungen ie z.b. kriegsirtschaftordnung, volkssch?dlingsverordnung, heimtuckeverordnung und die anendung des blutschutzgesetzes - nach der systematischen verfolgung und vernichtung der juden - auch die grundlage fur zahlreiche verhaftungen und verfolgungen von chinesen.

    在战争期间,国家颁发了特殊法令,例如战争经济条约,保护人民法令,奸商法,以及保护血统纯正法令。在系统的迫害和毁灭犹太族之际,也有大量的中国人被逮捕和迫害。

    mit der irtschaftlichen rezession hatte sich die deutsche haltung gegenuber den h?ndlern verschlechtert, eil sie als konkurrenz fur die deutschen geerbetreibenden angesehen urden.

    经济萧条期,德国对于华商的姿态再度恶劣化,因为他们被视作本地商户的竞争对手。

    der `reichsverband des deutschen gro?- und ?berseehandels\' hatte sich bereits 1928 bei den beh?rden uber verst??e gegen die geerbeordnung beklagt:

    德意志帝国贸易批发以及出口外贸商在1928年就违背了营业法这一条款向有关部门提出控诉,

    \"ir bitten das polizeipr?sidium diesen chinesischen hausierern in erh?htem ma?e seine aufmerksamkeit zu idmen und insbesondere diejenigen f?lle zu verfolgen, in denen die hausierer nicht im besitze des andergeerbescheins sind oder gegen deutsche gesetzesvorschriften versto?en.

    我们请求公安总局,尽快停止华商挨户兜售行为,尤其是情节严重的个例,比如没有居留证明,非法移民或者违反法律条令的个别案例,要求追究法律责任。

    im mai 1944 urden die 165 damals noch in hamburg lebenden chinesen ?hrend einer razzia verhaftet und in das der gestapo unterstehende zangsarbeiterlager \'langer morgen\' in ilhelmsbur von ihnen kamen im lager ums leben\".(16) diese aktion erfolgte im zusammenhang mit einer anklage egen \"feindbegunstigung\". eine anzahl von chinesen hatte sich, als besatzungsmitglieder versenkter englischer schiffe, zu landsleuten nach hamburg retten k? leiter des hamburger gestapo-sachgebietes iv 1c (. zust?ndig fur die ausl?nderuberachung), albert scheim, verd?chtigte sie pauschal der spionage.

    1944年5月,165名生活在汉堡的中国人在一次大搜捕中被逮捕,被送入隶属于盖世太保管辖范围内名为langer morgen的劳动营。其中17人死于非命。此次搜捕的行为的起因是一艘来自于英国的货轮被击沉,而中国人救起了落难同胞。汉堡盖世太保负责人(专门监管外国人)阿尔贝特 施威姆,怀疑他们涉及到间谍活动。

    am 13.5.44 urden die in hamburg und bremen lebenden chinesen ohne tatvorurf verhaftet und sp?ter ohne gerichtsverhandlung in gef?ngnissen und arbeitslagern inhaftiert.

    44年5月13日,汉堡和不莱梅的中国人在没被起诉的情况下逮捕。之后没有开庭审判,直接送入劳动营和监狱。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