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TA世界之死亡与重生
字体: 16 + -

第28章 福报 金钱 权利是陷阱

    “神,我还用‘智类’吧。‘智类’是看我们如何运用金钱和权力的能量,来判断我们将来能不能正确地运用‘智类’所拥有的能量。”

    “听着拗口。”

    “原理其实特别简单。刚开始时,‘智类’不会给一个人太多的金钱或权力,然后看他掌握了金钱和权力后会怎么做,再决定是奖励他,还是惩罚他。

    如果他将得到的金钱和权力去做善事,‘智类’就会奖励他,给他更多的金钱和权力;如果他利用手中的金钱和权力作恶,‘智类’就惩罚他,减少甚至剥夺他的金钱或权力。如果他的表现太不像话了,‘智类’可能就会直接终止他做人的权力。

    我在书中已经讲过了,实现惩罚和奖励的方法,是通过给人灵魂增加或减少能量来实现的。一个人的能量越高,才能吸引和运用更多的金钱和权力。

    而且‘智类’也会利用金钱和权力来诱惑人的贪念,看你是否能抵制这些诱惑。一个灵魂修行的越好,克服贪心和欲望的能力就越强,就越接近出狱的条件。

    但是,‘智类’是不容许我们的灵魂有一丝丝的贪念的,所以就会加大诱惑的力度。一百万,你不动心;一千万,你不动心;一个亿呢?如果你能抵御所有的诱惑,你就毕业了,或者叫出狱了。抵御不了就会被惩罚,最严厉的惩罚是下地狱。

    这就是‘不该挣的钱’背后的真相。那些钱全部都是诱惑,是考验,是考试。”

    “中彩票、赌博赢钱算不算是不该挣的钱呢?”赵鑫问。

    “我知道你喜欢赌,很多人都爱赌。每次公司在拉斯维加斯、澳门等地开销售会议,大家都多少会赌一些,我也会去赌一会儿。娱乐一下没有问题,不要把它当成挣钱的手段就好了,因为赢的概率不高,赌博赌到倾家荡产的大有人在。那些具有特殊技能的职业赌徒,可能会赢很多钱,但是多数都会遇到灾祸。你也不想想开赌场的都是什么人,那些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记得以前咱们公司有个大姐,坚持不断地买彩票。她有一句话特别逗:中彩票就是天上掉馅儿饼,但是也得买个盘子去接才行呀。

    但是,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多数都不是好事。有很多人一夜暴富后反而带来了灾祸或麻烦,结局通常是‘来得容易去得快’,有的人甚至比发财前还惨。这就是典型的灵魂的能量撑不起这些钱财。

    老天塞个馅儿饼到你嘴里,也是要看你会不会正确的运用这些金钱,不是给你挥霍的。

    现在很多人不择手段地挣快钱挣大钱,最终的结局也好不了。还是像张总他们这样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挣钱比较好。”

    “这倒是,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也花了二十多年了。当初也没有想到会做到今天这么大。”张总附和道。

    “所以,‘智类’是根据一个人累世的善念和善行的多少,也就是正确地运用金钱和权力的能力,来决定你应该有多少钱和权利。善行善念越多,你可以得到钱财越多,权和力越大。

    即使你以正当手段获取了金钱或权力,但是不能善用它们,也很危险。而且钱越多、权力越大,越危险。因为你用它们作恶,破坏力就越大,因此,得到的惩罚就会越大。

    当你拥有巨大的财富和至高的权力的时候,反而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你正面临的很可能是人生的最终毕业考试。”

    “为什么?”

    “金钱和权力的是暴露人性善与恶的一个放大器,或者是杠杆。当你手里掌握着很多金钱或权力时,你的一点善念,会通过手中的金钱或权力造福众生;而你的一点恶念会让众生受害。

    所以,金钱和权力是人生中最危的陷阱。”

    “您讲的这些好像是佛教讲的福报吧?一个人的福报决定他今生的财运和官运。这个我听到很多人讲过。”张总说。

    “您说的没错。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福报是什么,也都在努力地修福报,做善事。但是,多数人不知道修福报的误区是什么。”

    “什么误区?”

    “很多佛家人劝大家修福报,福报修行好了,钱财或权力自然就来了。于是,很多人就开始修福报,做慈善、吃素、放生等等。

    人心向善和做善事永远都是对的。但是如果你是有目的、刻意的为了钱财和权力去修福报,就不对了。您一边放生、做善事,一边想着升官发财。今天放了一百条鲤鱼,期望着明天就能赢回一百万的项目,或者升个局长厅长的。那么你的目的还是奔着钱和权去的,修的不是心、不是灵魂。必须是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和不求回报的才对。”

    “按照你的说法,有目的修福报是错的吗?”

    “也不能说是错。即使你是有目的的去修福报,你也会得到钱财和权力的奖励,因为‘智类’是会鼓励我们的善行。但是,给你这些奖励的真正目的不是培养你的贪心,而是要逐渐培养你的善心,使你的善行慢慢变成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行为。”

    “您说金钱和权力是陷阱也好,是考试也好,是谁来考?什么时间考?还是等我们死的时候最终算总账?”赵鑫突然问了一句。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但是,你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

    “最近在看你的书,加上刚才你讲的,我觉得我最近的不顺还真可能和这些年我做的事情有关。”

    “不管是宗教还是民间传说,都说人死后会面临最终的审判。好像人在死后才会得到奖励和惩罚。‘智类’把我们扔在这里,不是让我们放任的。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要‘放飞自我’。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是充满欲望和贪念的,任你放飞那还了得。你上个学,时不时还有各种考试测验呢。‘智类’才不会任你放飞和为所欲为呢,时不时就会敲打敲打你,让你明白这是监狱,不是没人管的。只是大部分人被敲打了,也不明白。”

    “怎么个敲打法儿?”

    “在中国的教育和管理体系里,有一个处分叫做‘记过’,就是你犯了错误但还不至于惩罚你,先记录下你的过错并警告一下,以观后效。如果再犯,就可能会被惩罚了。”

    “对,学校和国营单位都有记过处分。”张总说。

    “其实,记过是人们向神学来的,是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怎么讲?”

    “在道教的天庭神族体系里有四种时间之神,叫四值功曹。是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四位小神。相当于天界的值班神仙。他们的职责是考察记录人类的功过,掌管功劳薄。所以,每个人每时每刻的一言一行和起心动念,都会被完整的记录下来。你的过错会被他们全部记录下来,但是他们不负责惩罚你。”

    “这只是民间传说,迷信的说法吧。地球上大几十亿人,四个神怎么可能把所有人的想法和行为都记录下来?”赵鑫满脸怀疑。

    “好吧,我们先只当它是迷信。那么我们看看,用现在的科技能不能实现这种迷信。

    我们现在的科技还不能完全知道人在想什么,但是完全可以记录人的言行,录音和视频。假设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科技可以知道人类的思维,把它做成一种穿戴设备,甚至是芯片植入人体内。它就可以把人类听到的、看到的、嗅到的、想到的及言行全部记录下来,并通过无线网络传到云大数据中心里。

    ‘智类’的科技肯定远超人类,实现这样的功能肯定是易如反掌。所以,道教里的‘四值功曹’未必是个‘生命体’,很有可能就是类似于我上面谈的一套计算机系统。”

    “有点儿意思。我就喜欢听你用现在科技去解释一些宗教或迷信的东西。让人脑洞大开。”张总道。

    “其实,这是一个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的历史原因。很多宗教的起源都是在两千多年前。基督教从耶稣基督是公元30年开始招门徒传福音的,距今接近两千年;佛教从释迦牟尼35岁时在菩提树下悟道算,时间是公元前530年,距今超过两千五百年。道教奉老聃(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如果从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开始传讲道教和的重要经典《道德经》算,时间是公元前516年,也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了。如果按照最原始的道家理论经典《周易》的出现时间,那就约有3300年前了。

    那时人类的科技也就是织布、农耕、饲养家畜、烧点陶器、冶炼青铜,与‘智类’的科技相差的太远。

    以我们现在掌握的科技,如果穿越回到两千多年前,会被古人信奉为神类,因为我们现在的科技更接近神的科技。古人心里的神,和我们理解的神完全不一样。

    当时的智者们,释迦牟尼、老子和耶稣基督等,可以说是‘智类’的代言人,也许他们能完全理解‘智类’的科技和这个世界的真相。但是,他们也只能用那个时代的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和知识去讲解这个世界的真相。由于科技的局限,形容的事物很模糊,让现代人看来很像迷信的东西。而且,佛教的经典著作是从古印度语翻译成古汉语,翻译过程中就会有不准确和词不达意的地方;道家的经典著作也是古汉语。我们现代人对古汉语的理解程度也很不很准确,而且佛教和道教的很多东西都不是完全能用语言去描述的,这就更容易造成对佛教和道教的误解,甚至会认为是迷信的。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佛教、道教等同于迷信,我们就无法了解它们的真相。如果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去研究它们,再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去理解道教和佛教,我们会比古人更加懂佛教和道教。就像现代心理学和医学证明了灵魂和轮回的存在一样,现代科技还会证明佛教道教讲的很多东西都是真的。这些就是我多年思考的东西。”

    “所以你就老用it语言来解释佛道。”张总道。

    “因为it是我的强项,而且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东西都是在模仿人类。”

    我看到赵鑫有点懵的表情。

    “我扯得有点远了。再回到你刚才的问题吧。

    我们的过错都被记录下来后,惩罚我们的主角就该出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