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TA世界之死亡与重生
字体: 16 + -

第14章 《前世今生》- 惊人的轮回案例

    看完了壁画,我们就乘车往回走。

    “来的路上我说要讲一本书,这是一本惊世骇俗的书,是另一本改变我世界观的书。这本书的名字是《many lives, many masters》,中文书名翻译成《前世今生》。”

    “我也读过这本书,探寻人生真相的人应该读读这部书,不管是什么样的宗教信仰。这本书里揭示的了人类生命的秘密。但是,很多人对其内容是持怀疑态度的。我倒是想听听你从这本书里看出了什么?” amita说。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既然你的评价这么高,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书。你讲吧,我也想听听。”张总说。

    此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布莱恩.魏斯(brian weiss),他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后来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他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生,迈阿密大学精神药物研究部主任,现任西奈山医学中心精神科主任。魏斯教授专攻生物精神医学与药物滥用,曾发表过三十七篇学术论文,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者。

    1980年他开始为一个病人凯瑟琳(catherine )进行焦虑症治疗,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了难以置信的事情。

    凯瑟琳当时27岁,因焦虑、恐惧和痛苦的侵扰,每一天都感觉情绪麻木、无法正常生活,情绪处在低潮、沮丧的糟糕状况中。

    后来,在她的一个同事和朋友的推荐下,她走入了布莱恩的办公室寻求帮助。这个朋友,是和她在同一个医院里共事的爱德华医生。

    魏斯医生花了18个月的时间为凯瑟琳做传统的心理治疗,想减轻她的症状,但是没有取得任何改善。于是,他开始尝试催眠疗法为凯瑟琳治疗。

    在深度催眠的治疗状态下,凯瑟琳却惊人地回忆起引发她焦虑的种种“前世”经历。魏斯医生从中了解到了她现在出现的各种焦虑问题的原因,並解决了她的很多心結。在短短几个月内,她的焦虑症状消失了,比以前更快乐、更平静。

    令人震惊的是,凯瑟琳在被催眠的状态下,还可以做为“管道“,替一些高度进化的“灵魂大师”向魏斯博士传递了重要的讯息。透过她,布莱恩知道了许多生与死的秘密。

    这本书我读了三遍,包括英文原版的。里面信息量极大,非常的烧脑,每次读都有更多的体会。我还整理了读书笔记,存在我的手机里。

    我先讲讲凯瑟琳回忆的前世经历。

    据那些“灵魂大师”说,凯瑟琳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86世。在一系列的催眠治疗过程中,她清晰地回忆起并讲述了她经历过的十几世的人生片段。

    公元前1863年,她是个扎辫子的埃及女孩,负责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并准备葬礼事宜。

    公元前1568年,她是个梳着辫子的希腊女孩儿。今世的魏斯医生(书的作者)是她的舅舅和几何老师,她今世的侄女也在那一世出现过。在那一世,她的父亲是今世的爱德华医生,就是他推荐凯瑟琳去找魏斯医生看病的。

    公元前1536年,她是个小孩,家里贫困,院子里有橄榄树和无花果树。她当时的父亲还是今世的爱德华医生(第二次做她父亲)。而在那一世,爱德华医生和魏斯医生是朋友,而他们这一生是医院的同事。

    “晕了吗?”我问张总。

    “有点儿难以置信。”张总说。

    1473年,她是个金发的荷兰(尼德兰)小男孩儿。21岁时他成为了海盗,在船上被敌人割喉杀害。而杀死她的人正是凯瑟琳的今世情人,史都华,一个已婚的犹太人。

    随后的一世,她出生在爱尔兰,名字叫伊丽莎白。她当时的母亲就是今世的母亲,而当时的父亲还是今世的爱德华医生(第三次做她的父亲,很多世在一起,断不了的缘份)。

    1756年,凯瑟琳是个西班牙的妓女,名叫露伊莎,和一个年长男人同居。同年死于疾病。

    1758年凯瑟琳变成了乌克兰的一个小男孩儿,父亲被处死在监狱里。失去父亲的小男孩儿很快就夭折了。

    还有一世,她是英国一个富人家里的小女孩儿。当时的姐姐是她今世的朋友兼同事贝琪,她们俩现在的关系很近。她那一世的父亲是她今世的情人,史都华(应该是来还债的)。在那一世,她后来的继父就是她今世的祖父。

    1873年,她是个黑人小女孩儿,叫艾比。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庄园里的奴隶。

    还有一世经历了瘟疫,很多人因为洪水后的瘟疫而死亡。

    另一世是在亚洲某地(应该是日本),看到有绿色雕像的庙宇,烧香的人们和剃度了的和尚。

    另外还有一世,她是个海军士兵,舰船停泊在威尔士的港口。在海战中手被意外烫伤,她今世的手上还有一个红色的胎记,可能和前世的烫伤有关。那一世他(她)最终因心脏病发作死亡。

    西方很多对前世研究的论著里都发现了一种个现象,既前世的创伤位置会在今世的身体上的同样位置出现胎记。

    18世纪,她在法国的一个富人家做仆人,一直到去世。

    还有一世她们住在洞穴里,靠捕猎为生。后因得了一种怪病,被人关在山洞里并把洞口封上,死在洞穴里。

    凯瑟琳在巴黎有过一次短暂人生,是个小男孩,年纪很小即死于贫困。

    另一世,凯瑟琳是个在美国的印第安女人。在这生中她是个医生,她会给伤处涂油、敷上草药。

    在最近的一次轮回里,她是个德国军队的飞行员,名叫艾瑞克,死于二战的战役。他(她)在那一世的女儿,玛格,就是她今世最好的朋友,茱迪。两个人属于一见如故,彼此信任,心有灵犀的挚友。

    看完这些,你可以看到凯瑟琳现在周围和她亲密的人,基本上都是宿世和她有着密切关系的。有曾经的父亲、母亲、女儿、姐姐、舅舅、老师、继父还有仇人。

    她今世的好朋友,爱德华医生,曾经至少在三世里做过她的父亲。他在今世还如父亲一般地关爱着她。爱德华让她去找魏斯医生治好了焦虑症,并让她从第三者的困境中逐渐走了出来。

    很多世以前的舅舅兼老师,魏斯博士,在这一世耐心地帮助她找到了焦虑症的根源,开始了快乐的新生活。

    被凯瑟琳插足婚姻的今世情人,史都华,是曾经杀死她的凶手,又曾经是她的父亲。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造成她和对方在这一世的混乱和困惑。

    其实很多让人撕心裂肺、难舍难分的爱情或婚姻,其背后都是讨债与还债的因果。

    更让人惊奇的是,凯瑟琳在深度催眠的状态下,可以认出前世的某人就是今世的某人。

    人们有时会说:“你就是化成灰,我也能认识你。”看完这部书,我明白这句话是真的。

    灵魂永远认识灵魂。不管你下辈子变成什么,长的什么样子,讨债的灵魂一定能认出你,向你讨债。你欠了债是跑不掉的,不管欠的是什么,未来是一定要偿还的。

    国外许多针对通灵者的研究宣称,一群灵魂会一次又一次地降生在一起,一定会遇到,用许多世的时间清偿彼此的相欠。看来这种说法也不是无中生有的。

    这部书讲的内容,居然和《二十七星宿看人生》里讲的是一样的,人和人之间的相遇都是有前世因果关系的。

    一本是古印度佛教的占星术,一本是现代心理学催眠治疗的实录,两本书得出的结论居然是惊人的一致,人和人在一起都是有宿世的因缘的。

    佛教和道教的经典著作里都告诉人们六道轮回的存在。即使是早期的基督教,生命轮回的概念也是存在的。

    这就又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

    

    凯瑟琳回忆自己每次死亡的过程时,都是灵魂慢慢地飘离了肉体,接着她发现自己浮在身体之上,并能看到底下的场面。

    有时她漂浮到云端,觉得困惑不解。接着她很快觉得自己被拉到一个“狭窄、温暖”的空间。然后,她很快要出生了。

    有的时候,“我感到一道明亮的光,感觉很好,我可以从光里获得能量。”

    魏斯医生后来还从其他的病人那里发现了类似的经历:离开了身体,往下看别人忙着急救的情景;最后却会看到明亮的光,或是远方发着光的“灵魂”人物,有时是在隧道的尽头;感觉不到痛;当他们知道肉身的任务并未完成、必须回去时,马上就进到自己身体里,重新有了痛觉和其他的感觉。

    书中描述的这些场景,和现在人们经历的濒死体验是一样的。也和两千年前的《西藏生死书》的内容再次吻合。

    但是,读本书的重点并不仅仅是对凯瑟琳很多转世回忆的猎奇,而是在于下面的内容。

    在凯瑟琳每次死亡的过程中,当她的灵魂停留在上一生与下一生的“中间状态”时,一些“高度进化、不具形体的灵魂”(前辈大师),会借她的口向魏斯医生传递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