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阴阳师
字体: 16 + -

第1章 ,人海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西夏省,位于泱泱中华版图之中心,成立于1958年,是中华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海原县也隶属西夏,位于南部山区干旱地带。

    这里春天大多是风沙天气,常年的干旱地带导致当地大部分农民失业,四处打工,另谋出路,寻求安身之地,大多数农村除了春节期间,平时基本看不到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

    距离县城40公里有个西坡村,张闻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不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之下的,真正的八零后,高中毕业之后,没考上任何大学,家里也就几亩地,父母虽说累点,但还能忙得过来,刚刚年满19岁的他便跟随村里的小伙儿一起进城打工,身无一技之长,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干着那种牲口都不愿意干的活,每天累的跟牲口一样,晚上吃完饭倒头就睡,什么人生理想之类的全部抛之脑后,这种生活永无尽头。

    “张闻,走,我带你去看热闹去”这天下了班吃完晚饭,工地上一起干活的一个工友喊道。

    “王哥,去哪啊?”

    “哎你别问了,跟我走就是了。”

    “那你去吧,我不去了,我想去睡觉了,明天还得早点起来干活”张闻回道。

    “走吧,没事的,不影响干活,一会儿就回来了,”叫王哥的硬拉着张闻胳膊就往外走。

    其实这个城市也不是很大,不过张闻也没怎么出来转过,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消磨在这些事情上,今天要不是被王哥硬拽出来,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目睹这个小城市的黄昏。一路被王哥带着过了两条街道,再过一个红绿灯路口,拐入一条小胡同,走了不远一截,到了一家门口,大门是开着的,王哥带着张闻直接进去了。刚进入院子里张闻就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是铃铛的声音,这声音张闻曾经听到过,而且是很熟悉,是农村里那种阴阳师专门在家里做法做道场的时念经敲出来的声音,张闻有点奇怪,问到“王哥,你就是带我来看这儿念经的吗?”

    “你先别着急,一会你就知道了”王哥带着张闻径直走到屋内。进去之后,张闻被屋子里的布置吓到了,还以为是这家死了人请的阴阳先生做法超度呢。可是接下来王哥跟这位阴阳先生的聊天就让张闻更是云里雾里了。

    “孙师父,我今天来是想请你去我家里看看,”王哥跟眼前的阴阳师说到

    “王先生,我现在是晚课时间,请在这边先坐下稍作休息,等我结束再说好吗?”被称为孙师傅的阴阳先生左手拂尘右手掌立于眼前,中指跟无名指是握着的,拇指朝着自己食指跟小拇指向上,张闻见过,这是一种道家礼仪,两人不好再打扰,堂屋内法坛旁边有两排沙发,中间是一套玻璃茶几,茶几上摆着一套茶具,其他的都是些阴阳师用来画镇宅符之类的黄纸,黄纸上压着的是砚台,旁边笔架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毛笔。两人靠着门口这边的沙发坐下后张闻才详细打量着屋子里的一切,目光移动到阴阳师的身上,此时阴阳师正在专注他晚课的最后部分,张闻也就大胆的观望起来,面色红润,浓眉大眼,双下巴国字脸,生的一副好富态相貌。听老人们说过,一般这种方面大耳的人都是比较有福相的,或为官员,或为老板,可能以前见过的阴阳先生都是比较瘦小,或尖嘴猴腮的之类的人吧,第一次看到阴阳这个职业加上这样的相貌给他带来的更多的是喜感吧。

    “王先生,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让二位久等了!”这时候孙师傅做完晚课道场一边脱着衣服一边跟俩人招呼着,

    “孙师傅客气了,”王哥笑着说到,

    “二位喝杯茶吧。”卸了道装,孙阴阳坐在他们对面,端起茶壶就要给两人泡茶。

    “孙师傅别麻烦了,我今天是来想请孙师傅去看看我家宅地的,这不最近听说政府要给农村实行大力扶助扶贫嘛,首先是要危房改造。而我家的房子也是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了,是土木结构的,就想着乘这个机会拆了重新修建,只是宅地以前坐落的时候没看过坐字,所以这次拆了房子想请孙师傅给看看,坐个字。”王哥说明了来意。张闻这才明白王哥只是拉他过来作伴。

    北方的大多数农村有个习惯就是新建或者改建宅子的时候要请当地的风水大师去看风水,讲究的是宅子的坐落方向,主次卧,客厅,以及厨房的位置和高低大小,一般这种宅子坐落方位都是阴阳风水师按照古书易经八卦定的,像什么乾三雄,艮三金之类的坐字,在北方女农村风水师这个职业一般都包括亡灵超度,驱邪祈福,定阴阳宅等。而当地农民大多都是看宅子,送葬,祭祀日才会请阴阳风水先生来的。

    “哦,王先生原来是安宅子啊,这个好说,不过明天可能没时间,你看后天可以吗?”

    “嗯......后天就后天吧,”王哥犹豫了一下说。

    “那好,我明天要去山门那边开个会,可能后天中午才能赶回来,”孙先生说着将两杯泡好的茶水放到二人面前,因二人刚进门的时候他正在做晚课时间,所以没仔细观察王强带来的这位小伙子,现在递茶的时候才仔细看了张闻一眼,只不过眉宇间闪过一丝细微的诧异,张闻双手接过递来的茶杯道了声谢谢,不过他根本没注意到孙师傅眉宇间的情绪变化。

    “这位是......?”

    “这是我们工地上一起干活的一个小兄弟,叫张闻,是我看他晚上没什么事情,所以就拉他一起来的。”王强给孙师傅介绍了下。

    “哦?张闻,是哪个闻?”孙师傅有些好奇的打量这眼前这位眉目清秀的年轻人,心里却盘算着另一种想法!

    “是门耳闻,”张闻自己介绍,

    “那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孙师傅继续盘问。

    “虚岁22岁了,是83年生的。”张闻回答道,也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位阴阳师

    “几月几日生的?”

    “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生的,”张闻心里开始嘀咕,这人难道会算命不成?难不成是那种传说中有些真本事的大阴阳师?

    “那你可有婚配?”

    “还没有对象呢,”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孙先生笑着说,

    “呃,什么好?”张闻此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呵呵,没什么,小张,我这样称呼你没问题吧?”孙先生继续笑着说道,

    “没事,孙先生是前辈,这样叫是应当的,”张闻心里有点犯嘀咕了,他现在说真的是有点怕。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怕什么。手在下面悄悄的碰了碰王强,给对方递了个走的眼神,不想他这些细微的小动作一丝不差的落在孙师傅的眼中。

    “哪就这么说好了,就不打扰孙师傅休息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明天还要干一天活呢。”王强理解了张闻的为难心态,起身跟孙师傅告别,张闻也站了起来,

    “不再坐会了吗?”

    “不了,这么晚了还来打扰孙师傅,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王强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两张一百的票子放在孙师傅眼前的茶几上。

    “既然这样那我也就不多留二位了,王先生留一下你的电话,待我回来就跟你联系,”说着拿出茶几下面的一个笔记本,翻开记了下王强的电话,

    将二人送出大门口,看着两人渐走渐远的背影,孙先生心里又开始盘算着自己的想法了。他是正宗的道门出身,一些代代相传的阴阳风水师的技能他都烂熟于心,在这个县城周边的十里八村他敢说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心里想着,摇了摇头关上大门就回屋子里去了,

    二人拐过小巷子,张闻这才问王强这位阴阳师问他的那些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能他是觉得你年轻又有些帅气,面向好,才问你这些问题的吧?”王强心里也是实在不明白孙先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就随便给张闻解释。

    两人回到宿舍之后倒头就睡了,张闻也没有过多的去揣摩孙先生对他的好奇问题,他心里更多的是自己的前路迷茫,从来到这个工地至今也有三四个月了,在工地上他年龄基本是最小的,对于生活还有很多棱棱角角的没有磨平,所以他不甘心这种生活,他想去拼搏,想去闯荡,只是他现在还是只无头苍蝇,根本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往哪飞。

    终南山,邻近于太白山的一座名山,入山深处有个古道场,此地虽是距离闹市交通要道较远,今天却也是人声鼎沸,来来往往好不热闹,而现在正是七月十五一些隐士道家的传统节日,中元节,相传每年的这一天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府之门,也是地府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教传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连救母的故事。

    中元节乃是三官大帝中元地官的圣诞日,道教将于此日进行超度先人,拔度亡魂事,所谓:天官赐福,地官释罪,水官解厄。

    而此时的终南山道观也正是因此事大设道场,每个人都匆匆忙忙的准备着晚上的道场之事,有打扫卫生的,有挑水劈柴的,有布置道场的,也有拓纸钱的,观内左右两排祭祀神殿,正对大门的是观内大店,大殿之后是平时一些住观道士的栖息之地,大殿内有二十多人此时正在商讨着一些晚间道场法事之事,如果此时张闻在此的话,会惊讶的发现,他昨晚所见的孙大师也赫然在列。

    “师傅,我此次上山来不光是为中元节而来,”孙大师扭头向他左侧的一位灰衣白发老者说道。

    “哦,那你此次上山还有什么事?”老者也望向身旁的这位弟子问道!

    “师傅可还记得纯阴之体?”

    “你是说九九之劫?”老者诧异的看着孙师傅。

    “没错,师傅,正是此时?”

    “老朽自然记得,莫非你是有所发现?”

    “是的,师傅!是这样的,昨天晚上弟子在自己家堂屋内做晚课的时候,进来两位施主,说是要请我去他家做场法事,安宅镇土,起初我没发现什么,待我们商议定此事之后闲聊中发现二人年龄尚小的那位施主印堂隐隐发红发紫,似是将有大事发生,弟子随口了下那位小施主的生辰八字才得知,此人正是纯阴之体,应九九之劫的人。”

    “什么?”灰衣白发老者的情绪明显有些反常,情绪波动不小,“你说的可是真事?须知这世间芸芸众生,而纯阴之体也是万里挑一,更别说是应劫之人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