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恶神发起华丽叛逆
字体: 16 + -

第23章 不可名状者与神启

    “神启?”赫敏不解的问。她只在《圣经》之中见过这个词汇。此后的人生之中,都与这个词汇完全无关。

    “是的,神启(apocalypse)”

    艾伦肯定的确认着。

    “什么是启示呢?”

    “虽然我很想告诉你,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是最高机密。或许你需要邓布利多校长同意之后,我才能够和你讲讲这本书的事儿。我们必须考虑到安全原因。”

    艾伦高深莫测的点着头。

    “哦。”赫敏感觉有点蔫了。她想起了两人身份的巨大差距。

    “然而。出于友谊,一个人(one)总归是能够和感兴趣的人简单讲讲这方面的事情的。”

    艾伦则继续高深莫测的说着。在英语的使用中,艾伦认为,使用one作为主语的时候,会比使用人称代词更加正式,也更加神秘好玩。

    one can hardly say.

    汉弗莱爵士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也会使用这种用法。

    赫敏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

    “如果你了解一件重要事情,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这样会招致轻视。”

    这是汉弗莱爵士曾经教导艾伦的话。

    “你认为,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魔法这种东西,是有可能出现的吗?”

    艾伦提问道,而赫敏摇摇头。

    “没错。就以漂浮术来举例。”艾伦轻轻一挥魔杖,一根羽毛笔就漂浮起来。

    “这个魔术很明显就违背了牛顿引力定律。”艾伦毋庸置疑的说。

    “是的。”赫敏承认着。

    “既然如此,既然你也知道这个法术确实存在。那么这就说明,这个世界上存在用现代科学无法完全解释的事情。我们把它称之为神秘。”艾伦介绍着。

    “窥探神秘的人,我们将之称为窥秘者,调查神秘的人,我们将之称之为调查员。”

    “那么,你是否想象过,这世界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东西呢?”

    “为什么在没有‘神秘’干预的时候,科学往往又能够大行其道,甚至能够毁灭世界呢?”

    艾伦继续提问着。他的教学方法在于用不断的设问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确认学生的反应不断进行她没有意识到的小测验,并且不断的进行强化和下一步。他称之为“高难度,高速度,重监测”的赞可夫-布鲁姆-“他前世名字”教学法。这是他上一世自己所创,将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与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方法联合在一起,亲身实践过的教学方法。当然,他还加上了布鲁纳的程序教学法,只不过现在没有电脑,他就简单化的使用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对于艾伦来说,他已经总结出来了一系列直接可以实行的教学范式。只不过他并不乐意告诉别人,告诉别人了,自己还怎么赚钱?真正能够赚钱的东西,几乎没有人会彻底公开的,不是吗?

    赫敏则摇了摇头。

    “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

    “只需要简单的一思考就能够猜到。”

    “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些违反规律的东西。他们仅仅存在着就能够违反规律,而被他们影响到的家伙,也能够受到他们对世界的影响,从而违反规律。但是在他们影响不到的地方。世界还在照常运转。”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艾伦补充道。

    “你的意思是。。。”赫敏说。

    “这些存在,我们没有办法了解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的存在已经违反了规则。”

    “我们仅仅是得到一些皮毛,就能够杀人放火,复原东西。”

    “而他们的真名,他们的其他东西,是我们身为人类的躯壳,以及人类的大脑无法理解的终极真理。人类是有极限的啊。”艾伦感慨着。

    “因此,一旦超越了人类的极限,超越了人类大脑的极限。”

    “人就会立刻陷入彻底的疯狂,因为他的大脑已经‘烧’坏了。被如此大的信息烧坏了。”

    赫敏则灵敏的猜到了这一点。艾伦就等着这句话呢,这就说明她确实理解了自己所言。

    “excellent”艾伦评价着。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真是极好的”的意思。

    “但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违背了宇宙的规则,所以我们就能够利用它们的存在特性,为我们所用。”艾伦却燃起了一股自豪感。

    “尽管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只不过是寄居其中的寄生虫而已。但是他们也需要寄生虫,就如同我们需要肠道里的各种有益菌群一样。”

    艾伦介绍着。之所以介绍这么多。是因为既然《哈利·波特》原世界里,哈利赫敏三人组连《比豆诗翁故事集》以及死亡圣器都能够掌握在手里,那么以他们的权限来说,掌握这种知识也是早晚的事情。这才让他有胆子提早透露这些。

    “所以你在做‘神启’?”

    “是的。神启。”艾伦说。

    “简单来说,就是我向神明供奉祭品,然后神明为我提供信息。”

    “不过剩下的东西,就是真的不能说了哦。我只能和你透露,这世界上有种我们无法了解,无法得知其名字,也无法描述出来的究极存在,他们才是魔法的根源。”

    艾伦说着。

    “好吧。”赫敏自然也同意。能够得到这个信息,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说实在的,只要能够离开那些牛皮糖,就算艾伦不说这些,她也没什么埋怨。

    ——————

    艾伦发现了赫敏在偷看,不过艾伦却并没有说什么。

    越是不能看的东西,越想看,这正是人类的通病。不过艾伦并不讨厌这些。

    艾伦以前看过一个实验,给小孩子一块糖,说如果不做什么什么就能领一块糖。

    最后控制住自己,没有拿糖块的家伙,都“有出息”了。

    在艾伦看来,这完全是扯淡。这只能够说明他们更加接近人类社会的实质而已——毕竟人类文明的实质就是复读机。艾伦认为,吃糖果的人固然可敬,但是没有吃糖果的人,却获得了收获与体验,那就是他们真的做了那个被禁止的事情。他们获得了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人类就无法进步。

    好吧,人总是倾向于思考人类的命运,但是其实连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掌握。不过,这正是人思考人类命运的原因,不是吗?因为没事儿闲的,或者焦虑不安,所以才会做这种一想就徒劳无功的事情。这样才能够排遣自己心中的困顿与不安。这就像艾伦自己也说不定明天就会被送进阿兹卡班,和自己的老妈作伴,但是现在也过得非常潇洒的原因。

    说实在的,为什么一定要有功呢?你看新地主们,也没做什么“做功”,不也一样既不困顿,也不不安,但是并没有人说他们什么。就好像现在并没有人敢对艾伦·阿普比爵士多放一个屁一样。汉弗莱爵士就会教他规矩。

    这些盲目评价别人的人,表面上是在反“徒劳无功”,实际上是在反“贫穷”。

    贫穷的情况下,做什么都是错误的,而另一种情况则完全相反。

    因此,既然做什么对于贫穷来说都是一样的评价,那么无论一个人做什么,都会被指摘,这是逃不掉的,所以重要的并不是你在思考人类,或者思考当下,而是你是否是贫穷。

    孟子说过: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聪明的方式在于离这些人远远地。

    这就是英国教育双轨制,同时汉弗莱爵士的名声仅限于贵族圈子的原因。

    ————————

    无论如何,研究还要继续。

    艾伦拿起自己的笔记,继续记载自己对于神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