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
字体: 16 + -

22 第二十二话 前尘(上)

    华大夫来为孤笙检查一番,报告给大家的好消息,胎儿一切正常,留意头三个月就可以进入平稳期。

    送走一波波来探望她的人,孤笙正想下床去活动活动。这几日翠馨总拦住她要她好好养身子,怨她太过消瘦,担心她吃苦头,这下子总算放心些。

    芦儿去给她搬了把藤椅放在庭院中,日头不算烈,还是撑起把阳伞。孤笙正穿好鞋子出门,瞧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门边移来移去。

    她莞尔笑问:“是谁家的小娃娃在偷看我啊?”

    颂扬扒着门边探出个小脑袋来:“是我……”

    孤笙便招招手:“过来吧!”

    颂扬却没有移动小脚,红着眼圈:“他们说娘有了小宝宝,要我不能来吵你,怕我伤了小宝宝,不让我看娘。”

    孤笙走过去抱起他来:“谁说不能看啊,娘这不就是抱着你呢?”

    “娘有了小宝宝,就不来找我了。”

    颂扬很是难过,搂着孤笙的脖子:“我想娘。”

    “这到底是谁告诉你的,娘去骂他!”孤笙拍打着他的背:“不会的,娘不会不找颂扬。”她心中怨着那伤了小孩子心的人,抱着颂扬陪他去园子中玩一番。

    翠馨隔着窗扇见了,皱着眉唤道:“孤笙呐,你都是双身子了,不要再成天抱着个他,挺重的,小心闪着你的腰。”

    孤笙吐吐舌头将颂扬搁下来,“我知道了娘。”

    “嗯,没什么事叫芦儿将他领去先生那儿读书,都要五岁了,也该懂得分寸,哪里能成天找娘撒娇的,还是个男孩子呢!”

    翠馨冲芦儿一摆手,芦儿便拉过颂扬,问声:“少奶奶?”

    孤笙不好再多言,点点头,慈爱摸摸颂扬的脑袋:“等娘带好吃的去看你啊。”

    “嗯。”颂扬满是不舍点点头,跟着芦儿离开,一步三回头。

    再抬头,翠馨已经不在窗边,孤笙叹口气,本想问翠馨请求将颂扬带在身边的,这下连口风都不必探了。

    觉非此前不愿提及颂扬的身世,现在孤笙思及更加心疼起来。她是要做娘的人了,定是能理解娘与孩子间的情愫。颂扬小小年纪没了亲娘,连爹爹也不知到底是谁,这实在叫她割舍不下。

    没了兴致,孤笙回屋,路过觉非的书房,突然教她灵光一现:这公馆是关家的旧宅,既然颂扬喊觉非爹爹,那定是会在他的书斋存有关于颂扬的什么秘密罢?

    可是她这样偷偷查找,万一叫关觉非发现了,会不会怪她呢?

    孤笙来来回回在书房外徘徊着,就是不敢迈进去那一步。

    芦儿经过,见孤笙踌躇不前的样子很是奇怪,“少奶奶?您是丢了什么东西么?”

    “啊?哦,没有……啊不!”孤笙惊喜地点头:“我刚刚不小心将戒指蹦了出去,像是滚进书房去了呢!”

    “书房么?那我帮您找!”

    芦儿应声进去,孤笙一阵窃喜,跟着她推开半掩的房门,第一次进到觉非的书房。

    不过才一进去孤笙满心的希冀就全部落空。屋子打扫的一尘不染,空荡的案几上斜插一株白茉莉,除却之外全部蒙上了白布防尘。

    “二爷这书房几乎不用,都是我们晨间打扫一遍就带上门的,今儿个兴许是大意了,留了门缝,才叫少奶奶的戒指滚进来。”芦儿趴在地上很是细心地找寻着。

    孤笙无力地唤道:“没事的,可能滚到别处了,不要找了,免得将这里弄乱。”

    “不会的少奶奶!”芦儿站起来笑道:“这里都堆着些旧文件,二爷不用了的,不碍事,弄乱了我来整理就好。”

    她说着将一块罩好的布掀开来,映入眼帘的便是成堆叠好的资料纸张。

    “都是二爷年轻时学语言的笔记课本,还有些他留学回来时带着的。”芦儿顺手翻起一本:“这些都是二爷的旧资料,有用的都收走了,这些是二爷说留下来做个纪念的。”

    孤笙也翻开一本笔记,扉页上歪歪扭扭的笔触写着“关觉非中国”字样,内页尽是些她看不懂的字母单词,那时候的他会是个怎么样的学生呢?

    “芦儿,你来关家几年了?”

    “嗯?回少奶奶,四年了,二少爷回国之后来的。”

    “唔,那你知道颂扬的事么?”

    “少奶奶!”芦儿一惊:“我什么也不知晓的,太太和少爷从来不曾告诉我,我只是负责照料小少爷而已。”

    孤笙浅笑着拉拉她的手:“莫慌莫慌,我就随便问问。”

    芦儿低着头道:“少奶奶,二少爷对您是真心的,无论他在外面是什么样的人,您都要相信他才好。芦儿是被人贩子拐出来的,若不是遇见二少爷,可能早就饿死在外面了,他绝对是好人!”

    “谢谢你芦儿,你是个好姑娘。”孤笙有着同样的丫头经历,她知道沦落的时候有一份帮助是多么的幸福。“我相信他的,就是,就是好奇颂扬的身世罢了。”

    “戒指”是找不到了,孤笙坐在书房里发着呆。

    觉非回来找不见她,看见她缩在书房里,便轻叩几声房门笑问:“夫人是在感受为夫的青葱年少么?”

    孤笙回过神来,起身走过去笑着接过他手中拎回来的牛肉包子:“没,我想找张你的照片来着,没找见。”

    “照片?”觉非迟疑一下:“先吃饭去,我给你找。”

    他将孤笙轻推到桌边,刚刚打了电话来说会捎些她爱吃的牛肉包子回来,只是不知道味道比不比得上青岛那家。

    孤笙咬着包子,看着他搬进去两把方凳,叠好踩上去在书橱顶上翻索着。

    “找不到就算啦!”

    “那可不成,我当年可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你不看看太可惜,看了之后绝对后悔这么晚才嫁给我。”

    孤笙笑着,唤人来帮他,合力取下来一只大大的四方盒子。

    等擦拭干净了,见是个雕琢漂亮的木盒子。

    “前清宫里御赐的锦盒呢!”觉非很是得意,“归了我收罗不必要的物件。”

    孤笙好奇的盯着觉非解开扣锁的手,觉非笑着摸摸她:“就这么期待啊!”

    “快快!”孤笙恨不得帮他一起开。

    可惜箱子打开来除了几张相片外就剩下基本经史子集,孤笙又坐回去啃包子了。

    觉非挑出来一张最为满意地聚到她跟前:“喏,十五岁,中国摄影馆拍得呢。”

    孤笙凑过去看,见是个青涩的男生模样,站在一只大的书柜前摆出个认真思索的表情。孤笙将照片反过来,扑哧一声笑出来,原来还被他自己写了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孤笙捂着肚子笑个不停,觉非气呼呼地甩着照片:“那时候多青涩!笑笑就行啦不许大笑!挤着我儿子怎么办!”

    “去!”孤笙笑眯眯地望着他:“我想看看你留洋的照片,外国的景物到底有没有传闻中的那般好,你到底会不会开着飞机漫天转悠。”

    “那段时间……”觉非整理着盒子中的相片,“没怎么照过相,照过也都是合影,都在大院放着了。”

    “怎么都不照相呢?不是留过洋的都会留影回来炫耀的么?”

    “不怎么,那段时候我不太会笑。”

    觉非的眼中略去一丝忧伤,然后就将箱子合上放了回去。孤笙察觉到他的异常,那段时期不太会笑……是不想笑罢?

    夜临,觉非趴在孤笙的肚子上听来听去也听不见声响,轻轻戳戳道:“长安,爹来同你讲话你就这般不理爹呐?”

    孤笙笑一阵,觉非就凑上去吻吻她,抱着她睡下。

    倚在他胸口,孤笙能感觉到他睁着眼睛没有睡着。

    “关觉非……”

    “嗯?”

    “你愿意跟我讲你以前的故事么?”

    “你要听什么?”

    “嗯……就是……颂扬的爹娘……”

    觉非闻言坐起来,“你怎地想问这个了?”

    “没有……就是好奇。”

    “不用好奇,你将他当亲生看待就好。”

    “我自会将他视为己出,可是,”孤笙嗫嚅许久,叫她一直放不下的问题,她实在是想探出究竟:“我只是想知道,是什么样子女子,你愿意将她的儿子留在身边带着。”

    “甚至……”孤笙突然一阵委屈:“愿意做孩子的父亲。”

    觉非移开身子见着孤笙躲避的神色,虽然孤笙在乎他以前的事情叫他觉得开心,但是那恰恰是他最不想提及的。

    “以前都没什么,重要的是我好不容易才淡漠掉,我现在只想珍惜你和孩子,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你安心留在我身边就好。”

    “其实……”孤笙揪着心结,她也不知道她会变得这般在乎他,因为爱着他并且怀了孩子么?那个她在意的人,她想了很久很久的人,还有颂扬……“我听见过你唤一个人的名字。”

    “什么?”觉非无法镇定:“我喊过谁?”

    “新婚之夜的时候……你醉醺醺地,曾经喊过一个名字……我一直都记着的,不知道怎的也忘不掉的。”

    孤笙抬起盈盈雾气的眸子,唇齿开启,艰难地说出两个字:“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