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残红颜鸾鸢殇
字体: 16 + -

11 第一章(十)

“师父,莲塘的莲花又开了”白衣男子一边往池水里洒鱼食,一边传音和师父交谈。

    “玉婉回来了么。”

    “尚未。”

    “有去探知行踪么。”

    “去过,还未有回音。”

    “那继续追查吧。”

    “弟子遵命。”

    又喂了些食物给水池里的锦鲤,平静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淡淡的看着水面,轻薄的嘴唇微微抿起,浓长的睫毛半遮着眼睛。

    池塘中间星星朵朵的开着几只荷花,其中最显眼的是池塘中间的几片金色荷叶,耀眼的闪着光芒,探出七只花头,六只小花苞,都已经枯萎,环绕着最中间的一只大的,有花枝,上面的花却没了踪影。

    这世上总是有人有很多的痴念,分明就是不可能的事,还是要动用自己最大的念想去完成,去争取,哪怕拼的头破血流也不会后悔。

    神仙之路本来就清冷孤独,并不会有太多人的陪伴。为了更好的修炼,不被凡情俗事影响,舒诚大部分时间都只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对话,师父很和善,但是也要求很严格,自己是如何成仙的也只隐隐约约的存了些记忆。

    那时候他还是个路边的小乞儿,有一顿没一顿的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体会过世间的疾凉,悲苦。看清了善与恶,真与假。

    自己曾经在饿了好几天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位美妇人,给大家施舍米粥,馒头,那时候的自己,真的觉得很满足,很幸福,生活似乎也就是如此了。大口大口的把食物塞进嘴里,费力的咀嚼,飞快的吞下去,感受到生命在体内的延续,是件让人觉得有希望的事。

    世上没有白来的饭餐,自己和很多小乞儿都被美妇人带走了,美妇人发觉自己长相颇好,便强行留在了身边,日夜随身服侍,不从则招至毒打,肚子能吃饱了,但是心却死了,生活在最底层,本来就没有任何可以保护自己的能力,能苟且活着已是不易。

    对生的强烈欲望和对死亡的极大恐惧成了支撑舒诚活下去的全部理由,那时候的生活没有目标,和成仙后倒是差不多,成仙后不用进食,对于感情,情绪的体会也就变得越来越淡。只是觉得生命绵绵无期,没有目标没有奢求。就似乎存在于永远。

    终还是发生了转折,美妇人在一次去山上进香的时候遭遇山匪,舒诚不顾一切的冲过去,挡在美妇人身前,长剑穿过心脏的那一刹那,他突然觉得生活真正圆满了。

    再也不用欠着谁,再也不用觉得还不清。不必考虑这样绵绵无期的生活,有时候,死了比活着容易。

    不是因为爱上了谁,只是因为不想欠着谁。

    感觉身体缓缓失去重量的时候,看到了师父,微笑着把自己带进拂尘,再睁开眼睛时,已是百年,百年前的那一幕幕就像是曾经的一个噩梦。刻骨铭心,却也渐渐的消散脑后。

    修行的生活独立自由,渐渐的,舒诚也就忘记了过去所经历的痛苦,只是那份强烈的空虚感时时刻刻常伴左右,自己的修为精进很快,师父也无意再收其他弟子,又有意要将北极大帝之位让与自己,而后去云游四方。

    就像生活在今天你已经知道了未来所有将会发生的事情,不会有变数,没有努力的目标,没有绝望,也没有希望,只是平淡的等着日子一天天过去。

    五千多年前,师父在莲池中种了一株金莲,说是千年难求一籽,万年难见一花,从金莲花种进去的那日开始,舒诚便日日都去看看,似乎是有了什么盼头,有了些许希望,至少,告知自己有个等待和念想总是好的。

    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还活着,是件不容易的事,这对于神仙,尤为奢侈。

    金莲花开的那一刹那,舒诚突然感动的想掉眼泪,但是从他是乞儿的时候就不曾掉过眼泪,此时却是感觉眼眶酸痛。自己等待了五千年,终是等到了什么,一万年开花的金莲竟然也提前五千年开放了。就像诚心被听到,感动了什么,见证了什么。

    自那之后舒诚得闲就会去和金莲说说话,三言两语,并不用多,却句句带着几分欣喜和希望。自己终于明白,其实生活和命运还是有变数的,还是会出现一些自己始料未及的事。这些始料未及的事有时候会让人手足无措,甚至苦恼,但都是能够很好的证明着你不同于别人,正好好存活着的最强大理由。

    “舒诚,这株金莲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好。”师父有日在看着金莲花的时候突然语重心长的说。

    “师父,金莲提前五千年开放说明灵识敏锐,是不可多得的仙物吧?”

    “舒诚,你仔细看,金莲花向来一茎多花,你看这株金莲,只自己猛烈地开放着,周围的六朵花苞都似被吸尽了精气,不会再开放了。”

    仔细一看,果然如此,开的颇好的金莲被周围六只已经皱缩的小花骨朵陪衬着,总有点颓败的堕落气息夹杂在其中。

    “万物存于世间,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强行的剥夺他人生的权利来成全自己本就是很邪恶的想法。这朵金莲,再开一些时日,你就把它采下,送去太上老君那里入药炼丹吧,也许老君的真火能涤荡清它内心的邪恶气息。就算不然,封存在丹药中,也比将来有了仙根却为祸人间好。”

    “师父,可,此莲却是难得。”

    “万物皆难得,不因为年月长远而略显珍贵,蝼蚁也有其存在的价值。舒诚,你要明白。”

    “弟子谨记。”

    那日起舒诚似乎对于自己的想法产生了变化,一直以来的郁郁无求,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大千世界,本来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不是因为自己成为仙人,就彻底不用担心,彻底不用再去希望,还有很多事需要自己去参透。

    舒诚夜夜对着金莲努力的想参破一些一直想不通的事,蝼蚁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师父的想法是善良还是博爱。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原来还是如此自私。

    谁知金光闪现,金莲花慢慢变大,而后从金光中走出来了一位娇艳欲滴的人儿。一头青丝围绕在身体周围,吹弹可破的皮肤,脉脉含情的杏眼,头发半掩着下颌,嘴唇微翘着,浅薄但是闪着动人的光泽。

    舒诚原本以为只是莲花得道成仙,却突然觉得有股邪魅的气息在她身上,便随意捏了个诀,给女子变了身衣装。谁知女子竟跪下来,柔柔的道了声谢。

    “感谢上仙这些时日来一直的陪伴,小女子乃是金莲精气所化,日日夜夜望见上仙在池水旁相伴,思慕已久。”银铃般的声音,一字一句,似珠落玉盘。

    “何须此礼,我不过是在参一些一直以来参不透的道理。”舒诚淡淡的站在那里,侧身对着仙子。

    “若上仙不弃,小女子定潜心修炼,争取尽早位列上仙,与上仙共相伴。”听到这话,舒诚身体猛然一颤。有种说不出来的不适感。

    什么样的情感是能够让人痴迷到如此境界了,他们本不相识,无缘无情,何须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如此痴狂。

    但是那份温暖和感动,让从乞儿开始便无人疼爱,受尽疾苦的心有了一丝小小的回应。

    师父的关心,养育,并不和如此的情感相同。仅仅是几千年的陪伴,能得一女子如此倾心,确实让舒诚迷茫。

    他参破了生死,参透了权利,财富,欲望,看过善恶,看过美丑,却始终不知道这一个情字,到底代表了多博深的道理。

    师父得知莲花成仙,只是微微叹气,赐名玉婉。

    “舒诚,世间万事皆有因果,谁种下的因,必有一天会去品自己的果,这是如何也逃不掉的。”

    “弟子不明白。”

    “玉婉因你迷了心性,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此事因你而起,也应因你而结,你且渡化了她,莫让她再做傻事了吧。”

    “师父,世间的因果会无缘无故生,无缘无故灭么。”

    “天理循环,本就是我们神仙也不能去探究的秘密,因由产生,维持着天道循环,后果出现,使得一个轮回圆满的结束,这本来就是循环规律。”

    “师父,弟子懂了。”

    “这朵紫莲,可以维护玉婉的心性,你让她佩戴身边,而后尝试去感化她吧,假若真能潜心修炼,灵气颇高的她,位列上仙也就是几千年的事。”

    “弟子明白。”

    ---------------------------------------------------------------------------

    舒诚小番外

    玉婉喜欢在我吹箫的时候伴着箫声起舞,我大部分时间闭着眼睛,其实还是可以看到她,她的眼神中总是带着些许火热的东西,这是我在冰冷的天宫中从来不曾看到的,也是我不愿意直接去面对的。

    师父说。那是痴念。

    我给她戴上紫莲花的时候,她微微低下了头。眼神中强烈的欲望,诚然如此可怕。

    师父说,这是因我而起的孽缘,也应该由我去结束。

    我依旧参不透,对于感情,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没有被女子爱过,也不曾尝试去爱一个女子。

    只是玉婉,曾在我对未来没有任何感觉,几近麻木的时候,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希望。

    我诚心希望她好,不像师父说的那样,有一天被痴念占据了内心。

    我尝试用箫音去净化她的心灵,总是些无欲无求的平静淡雅曲子,却不知,她眼中的火焰却越来越旺盛。

    起初我视而不见,后来我发现,自己竟然有些开始痴迷这样的陪伴。

    玉婉总是喜欢静默的看着我,而后趴在我的腿上看我吹奏乐曲。起初我并不适应,渐渐也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

    只要这样陪着就好,仙阶,地位又与我们何干。

    师父第一次盛怒,化结界将玉婉禁锢在莲花中,我夜夜听到她凄苦的呼唤,说她错了,再也不会了。只是求我能放她出去。

    我心软便将她放了出来,师父叹息着说,冤孽,冤孽。

    那晚入睡,我看到玉婉周身□□的站在我面前,身体突然起了一股奇怪的躁动。我在意识崩溃前冲进了莲池。

    我没有敢对师父提及此事。

    玉婉倒是收敛了不少,在看到师父的时候变得十分谦逊,也不再用火热的眼神看着我,只是偶然相遇时会用手轻轻的触碰我。

    这细小甚微的动作却使得我经常一整天都惊慌失措,像是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我能看到她会偷偷的笑。我尝试逃避,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我把自己关在了长白山上的苦修洞里,日日夜夜参着大乘佛法,来涤荡脑子里混乱的想法。

    再次回到天宫时,便听玉婉失踪的消息,我想,该来的总还是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