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太平
字体: 16 + -

第22章 太祖长拳

    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

    一处官道上,风沙滚滚。已经远离都停的玄葵法师眉头紧皱慢步前行心生念念——你我今生如同根所生,原以为你本该是永沦地狱,却未想你竟然入道门。如今看来,前世你错了也对了,我对了也错了。到如今你我各分佛道两门,事已至此,难免身不由己。天下大道,道门如何佛门如何魔道又如何?大道之多,何为三十三天之正宗?

    你若成魔,我便成佛,你若成神,我便成魔,终不能因你而破我大道之心!

    玄葵寻思良多,却又舒展眉头自笑道,你呀,多好的机会放在你面前,可你偏偏跳下蓬莱想种田……?

    “吁……!”

    玄葵想的出神,不知不觉的走到一队雕栏锦绣的宽大彩车前,赶车的马夫使劲一偏缰绳方才避开玄葵,一惊一吓,惹的那马夫怒骂道:“哪里来的野和尚这么不长眼!”

    车夫的怒斥引起了车里人的注意,便见车上绣帘掀开一角,一个肤色白皙,媚眼如丝的美貌女子探出头来,一副慵懒的模样,待看到玄葵时,眼睛猛然一亮,娇媚的笑道:“呦,好俊俏的小和尚呀。”

    玄葵看着那女子,也是一笑,一挥衣袖便如一片落叶一般轻轻的飘上马车,一手帮那女子揽着绣帘,和煦如春风:“还是个花和尚呢。”

    这一天晴空万里,这一天云淡风轻,这一天,有候鸟万里落归,这一天有人未雨绸缪,有人百臂千手依红揽翠,而也有人为了生活,或者是为了生存,一步一步,步步向前。

    有时,一些事情想的简单了,结果却是复杂糟心,而又有时一些事情想的复杂了,最后却又简简单单白白的多了怅惆。

    眼下就是秋收,陈多本还认为自己帮不上忙还会拖累宁婆婆和婉儿,心中还懊恼自己这口饭怎么咽的下去呢,没想到第二天清晨一醒来,陈多便是感到一阵神清气爽,自己竟然能自有活动了。陈多惊喜之下,赶紧内视自己身上的伤势,一看之下,原先那估计还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复原的伤势,这会儿竟然完好如初,不由的让陈多又是诧异又是惊喜。

    陈多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身体能够痊愈,大约应该是玄葵那和尚的功劳,心里便对自己昨天的调侃呵斥玄葵有些愧疚之情。

    身子现在好转了过来,又是农忙时候,陈多不敢一丝耽搁,匆忙的赶到了田里。

    宁婆婆家里倒如今只有十亩薄田,而且这炼狱界可不似人间一亩能产千儿八百斤粮食,在这里一没有化肥农药的炼狱界,一亩地拔草除虫辛苦一季,才能产百十斤谷物,还好,这南方一年能有三季熟,早春种些薯类,十亩田地倒也能养活这祖孙两人。

    陈多没做过农活,割稻的速度连婉儿都赶不上,但挑稻打稻的气力却是宁婆婆和婉儿她俩怎么都赶不上的。

    以往挑稻,宁婆婆都是用扁担挑上两坨,蚂蚁搬家似的运到村口的打谷场,而陈多则恨不得用扁担挑起两大垛来,一口去全把稻谷挑去。特别是打谷,村里多数人家都是用水牛黄牛拉着石磙,一场能打亩把稻子,而宁婆婆家里贫困,只得祖孙俩一把一把的在石磙上摔打谷子。而如今有了陈多,怎么着也有着筑基中期修为了,那体力和耐力也是赶得上头水牛的,这几日打起谷子来,陈多便是一个人当起牤牛一般,拉着石磙在谷场上滴溜溜的满圈跑,看的婉儿咯咯的笑个不停。

    稻谷收完便种下越冬的油菜,秋收秋种,忙活完了也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以往宁婆婆家赶着季节种小麦,稻谷总是打不完,就会留下不少稻谷垛起来慢慢打。今年有了陈多,秋收秋种竟然没落下那些家里有水牛黄牛的人家,秋种完后,宁婆婆家也能和别人一样能清闲了下来。

    炼狱界中各国的生产方式大致差不多,如果没有天灾兵祸或者君王横征暴敛,各国的经济相差倒也不是巨大,而且各国君王都对底层百姓禁锢颇严,因此农闲时侯便是闲着,很少有村民像前世那般外出务工的。

    要是在冬季,趁着枯水期,官府还会摊派些诸如修水渠挖河的差役,这刚刚秋收结束,倒是农民们最清闲的时候了。

    炼狱界战乱不断,尤其是这南方诸国,国与国之间的大战不说了,就是割据一方的豪强、占山为王的草寇,中间的争斗也是平凡,因此民间习武的风潮比那读书求学还要旺盛。

    傍晚时分,陈多坐在打谷场上的石磙上乘凉的时候,从村里三三两两的出来十多个还算是结实的青壮年,隔壁沈二伯的三儿子宗言也在其中,手里和其他人一样或拎棍棒或拎刀枪,向这打谷场这边聚来。

    “婉儿,”陈多把来来往往的人都看了一遍,然后问向一旁的婉儿道,“他们都拿着刀枪做什么?”

    婉儿见惯不怪:“咱们这里常年兵荒马乱的,每个村子了都有一些护庄的人,他们在农活做完后,都会来村头练练功夫。”

    功夫?陈多学习的是内家的古道术,外家的拳脚功夫,陈多还真没有见识过,不由得对这些人上了些兴趣。

    这近二十人聚集了在了婉儿家谷场南边的一块更大的谷场之中,近二十人排成三排,刀枪什么的都先丢在了一边,先是一溜溜的扎着马步,口中喊着号子,一拳一拳的练习马步冲拳等基本拳术。

    这个时候,村子里闲的没事的村民,或是端着饭碗或是捧着茶壶,都出来纳凉,百十人围了大半圈子在旁边观看,看的这些村护们练的更加起劲,一拳一吼,看起来倒是威武雄壮。

    只是,这马步扎的倒也很是标准,但在人界的时候,这种古法练下盘的方式,早已经被武术搏击界广为诟病。

    “嘿……。”这些村护无非就是锻炼些气力,打熬下筋骨,还都谈不上技巧什么的,尤其是看着这些人练着吃力不讨好的马步,陈多不由得偷笑了一声。

    笑声虽然不大,但背对着陈多、充当教头的沈平,似乎一直留意着陈多这边,一听到陈多的笑声,沈平立刻扭过头来,盯着陈多冷冷的道:“你笑什么!”

    陈多不想生事,赶忙笑答道:“我看诸位大哥拳脚生风,心里很是佩服,于是便发自肺腑的欢笑了一下。”

    “哼。”那沈平一直想找着机会把陈多撵走,这鸡毛蒜皮的事情自然也是不能放过,那沈平听陈多的回话,还当是陈多畏惧退缩的讨好,心中便认为陈多是个谷糠性子,更是要拿下陈多的脸面,于是那沈平便转过身来道:“宁婆婆既然收留了你,你也算是我们沈庄的人了,看你体格也是健壮,来来来,让我看看你能不能给咱沈庄也出把力气!”

    陈多这边还没有答话,宗言在里面倒是接过话道:“平哥,陈多身子刚刚见好,您就让他多歇一段时日吧,等以后身子养好了,能为村子子里出力的地方多着呢……。”

    宗言兄弟三人,在庄子里虽不是大户,但虎生生的三兄弟倒也是有些份量,有宗言接话,沈平冷哼一声后便不去搭理陈多了。

    这般操练,也就不到一个时辰,月朗星稀时,众人也就三三两两的结伴散去。

    “陈哥,我看沈平待你有点不对茬?”宁婉儿一家势薄力单,这么多年来宗言也是见过宁婆婆的卑微小心,回来的路上宗言便对陈多道。“陈哥你放心,用我们兄弟三个在呢,沈平不敢乱来。”

    “没事的。”陈多看了沈平他们这一晚上操练,虽然看起来有模有样,甚至还算有些套路,但练乡野草民还都只能算是打熬力气,陈多怎么的也算是筑基中期了,感知、反应、气力还是他们拍马赶不上的,要是动起手来,就是充当教头的沈平怕也是抗不住陈多几手。而且沈庄地小水浅,也玩不出什么阴谋诡计来,所以陈多心中没有什么担心,倒是向宗平问道:“你们平日里都是练这种散打?没有什么功法秘籍吗?”

    陈多不知道怎么形容宗平他们的这种练法,于是便以散打来冠名,宗平听不明白散打是什么,但功法秘籍还是懂的,于是便笑道:“功法秘籍哪里能弄到啊,拳谱倒是有的。”

    陈多修仙,飞来峰上满满一屋子仙道典籍,陈多不知道其中的珍贵,还当是印刷版能够批量发行似的。

    炼狱界中,修仙修道的法门极多,但能广泛传播开来的都是一些低阶的功法,真正的秘籍真经之类都是由各宗门世家牢牢把控,轻易不会视人,至于心经要诀甚至都只是口口相传,绝不留下文字记录的。

    陈多没多想,直接问道:“什么拳谱?”

    “太祖长拳啊,我家里还有半本呢。”

    太祖长拳相传为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人界少林寺学习武术之后,自己独创的一个套路,此套路演练起来讲究拳打一条线,在近距离的交战中极具的威力,适用于近战肉搏,招势怪异,威力强大。

    此地又是赵宋,因此太祖长拳传播及广。

    “嘿嘿,”宗言笑道,“就是有时间练那啊。”

    太祖长拳若是练的有几分火候,其中的技巧威力自然要比宗言他们这种打熬力气强的多。只是沈庄这山村小民,习武只是业余时间练练,口诀没人指导倒算了,可就是六十式的外形,宗言他们三天两头练一下,学着忘着,还不如从里面挑几个实用的技巧来的实在。

    几人走着说着便到了家门口,宗平见陈多对着太祖长拳颇感兴趣,于是便从家里把那半本太祖长拳谱拿给陈多。

    陈多接过拳谱一看,后半本已经被撕去,便问道:“后半本怎么丢的?”

    “嘿嘿,”宗言尴尬一笑道,“有时着急,就撕几张用了……。”

    陈多听了明白,翻眼瞅了宗言一眼,无奈的撇了撇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