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神圣相
字体: 16 + -

第41章 痛苦的门槛

    章要:一朝成名无不识,寒窗孤灯谁人知。

    时间之神手上的沙漏,不会因为谁而停止流动,时间总是迫不及待的赶到下一秒,好像在不断的驱赶着,仿佛下一刻,人生就结束一般。

    吴凡他们从至汕城参加文测后来已有数天的时间,年关将进,在外谋生的人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回到村子,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可是吴凡却是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因为他太累了。

    自从胡不归亲自来到吴家村道喜和在祖厅上与吴凡对对子的事情传开之后,吴凡吴涛二人就过着既让人羡慕又让人妒忌的日子,可是其中的苦处,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吴涛还好一点,这小子在经历过第一天之后,就直接摆明车马,直言自己不想理那些前来拜访的人,硬是自顾自的,时而跑去家里的酿酒坊偷酒喝,时而躲在家里看书,倒是清净自在,哪管他人如何说道。

    吴凡则是不同,郡学文测‘三甲’之名本就让他闻名于四乡六里,而他与胡不归的那副对子,却是传遍整个华冠乡,乃至于镇上的人都在讨论他与胡不归的这幅对子。

    这几天,上门道贺的、前来拜访沾喜的、慕名求对的让他不胜其烦,刚送走一批又来一批,家里原本老旧的门槛在这几天里不断被践踏,终于不堪折磨的门槛,在一次几人同时上门拜访的时候发出一声痛苦的哀嚎之后,嘎吱一声,正式宣布寿终正寝,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退出吴凡家的舞台,沦为一块柴火。

    门槛的痛苦,或许无人能够知晓,但是,吴凡这几天痛并快乐的矛盾心理却是只有吴涛能够稍稍理解到,因为当每天晚上两个人一起秉烛夜读的时候,吴涛总会发现,吴凡这几天的精神都不是很理想,以往一直专职敲响退堂鼓工作的吴涛,这几天终于可以卸下几年来肩膀上的重任,正式由吴凡承接这个重要的职位。

    在第四天的时候,吴涛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凡哥,你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白天陪那些人瞎折腾,晚上还要看书,你得想个法子解决才行。”吴涛看着正打着哈欠的吴凡,关心的劝道。

    “有什么办法,先不说这些人都是族长公带来了,但是看到那些父母大老远的带着小孩上门拜访沾喜,总不好拒绝吧,看到他们,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真不忍心闭门不见啊。”吴凡揉了揉眼,翻开另一本书道。

    “带着小孩上面拜访沾喜的可以理解,但是你这帮别人写对联的,也没什么必要吧。”吴涛似乎有所指的说道。

    “帮别人写对联这事,一来是人家上门来了不好拒绝,更重要的是写对联多少会有些润笔费的嘛。”吴凡看着眼前跳跃的豆油灯,直白的说道。

    “你会就是为了那点润笔费,前几天不是才得了三十两纹银吗,够你家用一段时间的了,那么拼干嘛,准备存钱娶老婆啊,哈哈。”吴涛直接调笑道。

    “马上就过年了,寻思着凑点钱,这样在年前可以给爷爷买件厚点的袍服,老爷子现在那件有点薄,现在毕竟年纪大了,身子骨也赶不上以前了。”吴凡抬起眼睑,看着坐在对面的吴涛,轻声说道。

    “我还以为你那么拼想干嘛,原来是为这事,老爷子也不容易,平日里要教导我们这群猴子,偶尔还要搞点副业赚些买酒钱,他那件袍服都是几年前的,现在都洗得发白了,也不肯换。”吴涛听得吴凡的想法后,焕然大悟的感叹道。

    “反正离过年还有几天,先凑着先,到时候看你爸去镇上买年货的时候,看着合适的买一件。”吴凡和吴涛从小基本没有离开过吴家村,即便家里有事都是大人去采办,他们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平安长大,努力学习。

    “要不这样,我明天问问我爸大概买件好一点的袍服要多少钱,我们挣够之后,就不帮别人写那劳什子的对联,也好安心看我们的书。”吴涛适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们?你意思是你也一起帮忙?”吴凡诧异的说道。

    “老爷子虽然跟我同辈,平时虽说是严厉了一点,但是教导我们还真是不留余力,在我心中跟我爷爷一般,你这做孙子的懂做,我这做孙子兄弟的也要懂做才行啊。”吴涛看着吴凡一脸诧异,一脸正经的说道。

    “有你帮忙到时快一些,只是这袍服就要买好一些了,不过看这几天的情况,都是陆陆续续的,现在也才这点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凑齐。”吴凡掏出这几天挣到的润笔费,摊在手心有些为难道。

    “这有什么难的,明天早上跟族长公说一下,凡是要写对联的就在祠堂先候着,等差不多的时候在过去,人一多,他们这润笔费就不好意思少了不是。”吴涛不亏家里是做小生意的,肚子里算盘一响,妙计就来。

    “这有不大好吧,给人感觉好像就是为了润笔费一样。”吴凡有些犹豫的说道。

    “有什么不好的,我们本来就是为了润笔费,要不是为老爷子张罗这事,我还懒得理那些人。”吴涛不以为意的笑着说道。

    “他们有求,我们出力,反正能来求对联的大都是有些钱的人,就这样决定了,啊,好困,我回去睡觉了,明天去找族长公说道说道。”吴涛不得吴涛同意,直接拍板决定后便打着哈欠离开。

    吴凡看着离开的吴涛并没有多说什么,细想一会后摇摇头,便不再多想,翻开手中的书,再次静静的看了起来。

    吴家村的夜,总是那么的宁静,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更是把夜晚衬托的更加的静谧。风轻轻的擦过村后的山,树叶哗啦啦的,好像在叙说着什么。山下的村庄,一盏盏的灯光渐渐的熄灭,只剩下两盏小等依旧亮着,闪烁不定的豆油灯发出暗黄的光,照在桌旁读书人的脸色,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孤独。

    天下人只知道‘一朝功成名就后,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辉煌与荣耀,却不知道‘孤灯残影照寒窗,天明灯灭书未完’的枯寂与辛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