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险存
字体: 16 + -

第一章 病毒初期爆发(上)

    十一月月底,天气越来越冷,大家陆续穿上秋冬的衣服,寒风凛冽的天气,太阳照常发出耀眼的光照射着大地,正午时光所见之处还是明晃晃的一片,地面上风吹灰尘飞扬,路边的植物由于长期缺水越发枯萎,山坡上树林中枯死的树木不计其数,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色。

    周六的这一天,读书的小朋友们不用早早的起来去学校,婉琴和她的两个宝贝都还在睡着懒觉,突然“嘭”的一声爆炸声惊醒了她们,耳朵都被震的翁翁响,等他们反应过来赶紧起床,趴在窗台向爆炸方向望去却什么都看不到,爆炸惊动了附近所有人,看到街道上有一部分人都在往那边赶,有可能是想去救援,靠近爆炸点的那条街,路上的车辆都发出了报警声,那么多车发出的声音刺耳的让人难受,大概那片房屋受损严重,没过几分钟,就听到不少的消防车、警车、急救车开往那边,也不知道是什么引起的爆炸,更多的人是选择逃离那边,谨防火灾引起再次爆炸,婉琴看着面漏恐惧的两个宝贝,安慰告诉他们没事的,她们都被吓到了,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大声音的爆炸。

    婉琴拍拍胸口安抚了尚未平静的心,就安排他们去洗漱,婉琴也去做早餐,心跳的还是很快,只能强压下紧张害怕,打算吃完饭再去打听下这次事故到底怎么回事……

    粥还在锅里煮着,两个宝贝围着婉琴坐在客厅看手机上的最新新闻,突然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婉琴转头看见客厅窗外天空中一团火光落下,紧接着两条街外“嘭”的一声巨响,顷刻间婉琴所在房子都振动了,耳朵再次被爆炸声振的嗡嗡响。

    所有窗户玻璃碎了大半,正哗啦啦碎裂往下掉,女儿被落在客厅的一大块玻璃发出的清脆声吓的直哭,婉琴赶紧带着他们到了走廊空地处,以免窗户玻璃和客厅玻璃灯落下砸伤,有一秒的想法是要带着他们跑出去,可是想想大街上都会有落下的玻璃碎片,说不定更危险,便打消了出去的念头。

    刚刚那是什么东西,看起来不小的一团太可怕了,狠压下心底的恐惧,跑去关掉了煤气,煤气和电都停了,难道开始那场爆炸也是这样子吗,会不会还会有不明爆炸物落下。

    恐惧弥漫在她的心头,吓的她心颤发抖很是害怕,一边安慰着女儿不要哭了会没事的,一边告诉林珑要照顾好妹妹不要怕,婉琴现在也只能抱着宝贝们焦虑不安。

    过了两分钟稍稍镇定点就跑去拿了手机,无助害怕的时候就想问问孩子的爸爸,问他现在该怎么做,要不要跑出去躲避一下未知的危险。

    拿着手机不停拨打的婉琴都快哭了,电话始终打不出去,又试了110还是接不通,她只能编辑信息发给易桓把这件事告诉他,信息却一直显示正在发送中,不知道他那里有没有遇到。

    难道之前说的日冕物质抛射是这样子的吗,除了她们这里其他地方是不是也会是这样,孩子们吓惨了,婉琴只能告诉他们不要怕,自己要给自己打气,要坚强。

    原本恢复了一些繁华的街上现在乱成一团,逃跑的行人,哭闹的小孩,救援的消防员们,拿着大喇叭组织疏散的警察们,瘫痪的路面上车辆挤满了路,有交警开道护送急救车的,也有人员组织着大家不要乱的,还有警察站在路边提示行人一定要注意头上,不要被破碎玻璃砸中。

    婉琴看着爆炸点黑烟弥漫,浓烟虽然飘向天空,也不敢确保等下会来一阵风,吹风毒烟到处都是。

    婉琴很怕这燃烧产生的烟雾有毒,害怕毒烟会侵害身体健康,不敢停留在这里了,告诉孩子们准备一下就走,即使害怕担心再有别的地方爆炸,外出的他们会不会受到波及,只能赌一把了,现在最主要是玻璃碎了再也挡不住烟雾,先跟着大家走到安全的地方,等毒烟消散后再回家。

    婉琴让他们都把书包腾出来,装上一些吃的喝的,穿好保暖的厚衣服,口罩也带上,一人手拿一把伞,婉琴拿着背包装了吃的,充电宝、手电筒也拿着,打火机也带了一个,把所有的钱和银行卡、身份证、户口本都带上了,还拿上存着他们所有照片的内存卡,并拿手提袋装了一床薄毛毯,交代他们穿双厚实舒服的鞋就匆匆下楼。

    下了楼就让他们打着伞,以免有玻璃落下,只希望雨伞能挡一下落下的碎玻璃片。

    婉琴告诉儿子要多照顾下妹妹,她肯定吓坏了,我们都打着伞靠着墙边走到小区出口,婉琴拉着看他们跟着大部队走,他们去的方向大多数是靠近江边的临江路,那里路宽,也有几个大的广场,穿过的路面都已经瘫痪,平时就很拥堵的路现在更是水泄不通,他们穿过一辆辆车,走了一个小时才到,所幸路上有惊无险,再没发生另人恐惧的爆炸。

    到了广场,婉琴拉着两个小孩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想找个落脚处,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个台阶有半米长空隙的地方,婉琴赶紧拉着孩子们坐下,席地而坐。

    旁边也有很多一家人带着孩子的,大家都是惊魂未定的样子,也庆幸着现在还安全着,都在讨论着这次爆炸事件,各说纷纭,有的说是日冕抛射物质,有的说是陨石,还有的猜想是宇宙飞船。

    婉琴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听着,她心里还是很怕,不知道今天如何度过,还有没有危险毒烟会飘过来吗等等!

    坐了一会,想起他们还没吃早餐,婉琴就拿出面包牛奶等,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预料不到的事,先吃饱了再说,所有人手机一直也打不通,也不能上网,没有信号,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远在他乡的父母、丈夫还好吗!

    自己静下心来,却有更多的想法弥漫心头,没有出路,独自难受,孩子们情绪慢慢稳定下来,静静的听着旁边人讨论的消息,看着他们这么坚强,她很感动。

    临近中午,广场甚至柏油路上都站满了人,吵吵闹闹的,有人哭,有人担心,有人见到了亲友又开心的笑了,社会百态,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婉琴还是第一次见,其中也有警察在维护秩序,也有人不停的咳嗽,旁的人悄悄的避开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完。

    下午的时候女儿就问婉琴:“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我想回家”,她看了只增不少的人,心里也没底只得安慰女儿:“妞妞乖,不闹哈,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安全,我们等着,不能拿身体冒险,你看到了那个烟雾那么可怕,等安全了我们再回去哈”,宝贝们听完也不说回去的话了,始终是懂事的,跟着哥哥和几个小朋友很快就玩到一起做些小游戏。

    附近的商店吃的食物很快被抢购一空,幸好她包里带的食物够多,傍晚也有些人陆陆续续回去了,也有的人回了农村老家,也有人去了城郊附近亲戚家,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少,爆炸范围附近内的居民大多没有回去,同样的怕毒烟没有完全消散。

    婉琴同样要为了今晚做打算,帐篷附近也没得卖,就带着儿子女儿去了一个大点的超市,花钱买了好几个纸皮箱,又买了两床厚棉被,现在不是顾忌花不花钱了,城郊也没有认识的人,城里的亲戚可能情况差不多,也没打算投靠,联系也联系不上,打定主意后今天就在广场住一晚。

    买了东西就去人多的地方找了块空地把纸箱撕开平铺,这些纸箱铺了两层,面积不算大,够两个孩子睡的,垫一床棉被盖一床,天气不算很冷,快8点的太阳还没有落下天还是明晃晃的一片,不知道是不是星空出了什么问题!

    可能大家看到婉琴的做法觉得可行,陆陆续续也有人去买被子、纸皮效仿,有的人买不到就走回去拿了被套等,听他们说家里一片狼藉,地板上、家具上都落满了灰尘,回去暂时是肯定不行的,只有等明天再说。

    没过多久安顿的人越来越多,都很自主的按一排排按顺序整齐铺的,留了过道好让人通行,后来也来了两辆警车为大家保驾护航,看到警察大家心里都踏实不少,至少晚上睡的也安全些,宝宝们都很听话,没有哭闹,更多的孩子更是觉得新奇,没多久一群小孩子又聚在一起玩闹。

    夜深了,婉琴安排两个孩子吃饱就睡下了,她却久久的不能入睡,这样的环境没有遇到过,心里乱乱的怎么也睡不着,只能坐在那里披着毛毯静静的想着以后怎么办,手机没有网络,谁都联系不上,不知道父母和孩子他爸怎么样了,联系不到她的情况又该多么着急。

    这样的事件按道理说现在科学这么发达国家应该早发现早预警的,难道出了什么问题国家没有预防到!

    晚上摸过被窝还算暖和,儿子凌晨醒过一次看到我在旁边叫了声“妈妈”,婉琴又劝慰了两句“继续睡吧,没事的”,看着他重新入睡婉琴也抱着膝盖睡了。

    清晨被响动声惊醒,很多人都醒了,都在收拾了想回去看看,婉琴望着城里已经没有了烟雾,打算着回去看看情况,偶尔一次还能在这里过个夜,总不能天天带着孩子这么过吧。

    两个孩子很快也醒来,婉琴说了她的想法,孩子们表示也想回去,他们三个一起也把棉被重新收拾装好,纸皮叠在一起拿到了附近的垃圾桶旁边放着,提着棉被背上背包他们重新沿着道路走回家。

    婉琴走在路上考虑要不要现在就去g城找孩子他爸,以免遇到什么事就害怕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他在至少有个主心骨,又怕一路上也有这样事件发生,怕交通路线瘫痪,到时候寸步难行那真的就是叫天天不应啊!

    没有网络人都联系不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通讯,一天过去,可能全城的警察都动员了,也有很多警察彻夜未眠,疲惫不堪的还在组织秩序。

    路过一个医院,病人更多了,受伤的人员都被安排到了几个医院里,医院的小花园道路上都堆满了病床,医生护士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忙碌不歇的只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

    回到家,家里一片狼藉,窗户边的玻璃满地都是,地上、台面上、沙发上都是一层薄薄的灰,受损的窗户玻璃不能挡住烟雾的侵蚀,烟雾落下就成了一层灰尘。

    婉琴让两个孩子站在门外走廊,她怕灰尘都有毒,就先进去打扫,等好了再让孩子进去,她先用扫把把破碎的玻璃扫走,再用湿毛巾一处处的擦拭,扫除落在角落的玻璃碎片,每个地方前前后后打扫了两遍,把垃圾都提大门外,把用过的毛巾都扔了,整个人都累的虚脱了。

    让他们进来后婉琴才去把自己彻底的清理一遍,趁着水没停,又多存了些水,也让他们去洗澡洗头,还好厨房平时门关着的,食物没有被污染,天没黑早早的做了晚饭吃,今晚都要好好的休息,自己也不能太疲倦了。

    希望明天会好起来!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