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映华年
字体: 16 + -

第八十四章 宫变2

漫天的烟花渲染着这华丽的一天,大街上早就被挤的水泄不通,连天上的鸟儿也在伫足观看。 新娘子在喜婆的搀扶下跨出了宁府的大门,虽然大红盖头遮住了她的娇容,但那啊娜的身资以及那新娘子身上那绣着金丝凤的大红喜袍也足以叫在场的人们惊叹了,围观的人一下子热闹起来,嬉笑声,祝福声,不绝于耳。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驰的马蹄声,在花轿边上噶然而止,迎亲众人皆被来者那威严的气势给唬住了,竟然未有一人上前拦阻。 只见那来人一抬腿就从马背上给跳了下来,然后旁若无人般走到花轿边上,俯身说了三个字:“相信我!”然后又策马离去,良久,围观众人方才回过神来,有人高呼:“看,是瑞王!”

人群开始**起来,但很快被那震天的喜乐声给淹没了。 没多久,人群里又开始走出十多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其中领头一个上前一步来到花轿跟前,俯身说道:“太子命在下来迎接郡主,无论郡主想要去哪,在下必当竭力护送。 ”这话所含的隐意,恐怕只有当事人才听的懂,而他的身后跟着的正是飞云十八骑!那么他说的话自然是能作数的,因为有了他身后这十八个人,莫说是这小小的迎亲队伍,就是一支精良的军队也未必能拦的住他们。 喜婆大概本想上前客套几句,但一看到他身后跟着的人,忙巧笑着退到了花轿边上。

轿子里却只传出三个字:“有劳了。 ”轿外地人先是一愣。 像是好一会才听懂了她的话,然后转身下令起程。 浩浩荡荡的队伍先是沿着东大街转了一圈,又绕道向着西大街转了个来回,这场婚礼的主人好像要向全天下人炫耀什么似的,前后共换了五次轿夫,人们才感叹着目送那顶华丽的八抬大轿进了皇城,因为太子妃的婚礼是要在中宫举行地。 也许那迎亲的人是想给她足够思考地时间。 只要她答应,那么他必定会带着她远走天涯。 可是轿子里的人却始终端坐着,不发一言。

皇宫里的喜悦气氛依旧显的那样浓烈,上至三公六卿,各国使臣,下至宫蛾太监,个个脸上笑靥如花,只是不知道这笑里到底有几分真心。 几分实意。

新娘子在喜婆的搀扶下缓步向前走着,四周宽阔无比,满是黑压压的人群,却都恭敬地立于一旁。 人们虽然对这个令太子大肆铺张迎娶的太子妃到底是何模样,但碍于礼制,无人敢抬头仰望。 这御花园向来是皇家大宴群臣地地方,看来婚礼应该就是在这举行的了。

太子娶妻需祭天地,告宗庙。 做完这一切后。 喜婆上前欲接过新娘,新郎却不放手,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坚持以民间成亲的方式给新娘一个完整的婚礼,众人惊讶之余皆感叹太子深情。

可是,从始至终,人们都未曾看到两个身影——皇上和太后!按说太子大婚定要由圣上亲自主持。 可皇后却以圣上染重病为由孤身出席了太子的婚宴。 顿时,众说纷纭,而太子却似乎还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没有半点要阻止的意思。 自古无论哪朝哪代,圣主病重皆不可外传,因怕敌国趁虚而如入,可皇后却在今日各国使臣皆在地情况下公布了这一惊人消息,其用意叫人捉摸不透。 渐渐地,人们开始发现整个皇宫四周似乎都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或者。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婚宴。 今晚注定是要发生点惊天动地似的大事的。

礼毕,众人开始欢呼。 四皇子和七皇子等平日与太子交好的皆上前祝贺,却有两人始终不发一言。 在这当口,只见小李子钻过人群,来到瑞王身边,俯首低语。 然后瑞王地眉头开始紧锁。 在同样的时间,太子的贴身太监也跑至太子跟前低声耳语,而他的脸上却是一副满意的表情,然后他紧握起新娘的手,走到最前首的位置,看了面前的人一眼,然后正了正容,朗声说道:“感谢各位亲临观礼,今日本王得娶贤妃,理当普天同庆,但父皇身体不适,身为人子怎可大肆奢华,不到之处敬请海涵!”

哎,这话说的忒假,如此铺张的婚礼还不叫“奢华”?可是答话地人却显得更加虚伪:“圣上得上天庇佑,太子孝感动天,真乃我朝之幸也,相信圣上不日必可康复!”

经他一点播,众人齐弯腰说道:“臣等祝愿圣上龙体早日康复,恭祝太子、太子妃百年好合!”这假话说地贼顺溜,那场面,那气势,真可谓是壮观无比!

太子瞧了眼面前只略微屈身却不说话的人,搂了搂边上照样不发一言地新娘,“三皇弟,你也早过及冠之年,不知何时才能叫我这做哥哥的喝上你的喜酒?”

瑞王直起身子,眼睛却是看像他身边的新娘,“太子说笑了,有些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太子把新娘的腰搂的更紧了,笑道:“三皇弟说的是,有些人的确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遇到的。 ”两人像是打哑谜般的对话引的身边众人纷纷私下猜测他二人话中的玄机。

“太子殿下,喜宴是否可以开始了?”说话的是定国候府世子王子扬,也是今天迎亲的使者。

“谢小侯爷提醒。 ”看来王家的地位还是不可小觑的,只太子这一声“小侯爷”就足以看出。 整个酒宴下来,似乎专心喝酒吃饭的人寥寥无几,大概人人都在期待着看一场好戏,一场改天换日的好戏!

果然,酒过三巡,就见有太监尖细的声音传来:“圣旨到!”太子闻言忙起身恭敬地跪下,“儿臣接旨。 ”在场众人纷纷离席跪地,皇后脸上明显闪过一丝期待。

当人们听到那句“朕已至天命之年,恐无力回天,国不可一日无君主政,太子德仁皆备,着即刻继承大统”时,大伙都知道,今晚的主题要出现了。 人群里立时有人高呼:“臣恭请新君登基!”看来太子沉不住气了!

这一声高呼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认同,底下已有人开始窃窃私语了。 没多久,一个身材臃肿的年轻人高声问道:“请问公公,如此重要之事,若说圣上病重不能亲临尚可理解,为何也不见太后她老人家亲临宣旨?”最后几个字差不多就卡在他自个儿喉咙里了 ,因为他看到了太子一行人那隐含杀意的目光,吓地往人群里缩了缩,这大概是他有史以来说的最具分量的话了吧!

人群开始骚乱起来,很多人开始赞同他的说法。

“大贵,别乱说话!”一个身着侍郎官服,年愈五十的老官员将刚才说话那年轻人一把给拉到了身后,眼里满是惊恐,慌忙跪地磕头,“殿下恕罪,小儿无知......”

康郡王冷哼一声,冷眼直扫过人群,“这位应该是今年新进的进士吧?”

“是,是......”那身材臃肿的年轻人高扬着头,身子却依旧躲在父亲身后。

康郡王冷哼道:“不过是个新进的进士,尚无官职,有何资格说话?还有你们,是不是想检查下圣旨的真假啊?”

“不,不是......”人群里有人小声回应道。

康郡王干咳两声,这时候,人群中竟有不少朝臣跪地高呼:“臣等叩请太子登基!”

太子假意推拖:“这......虽是圣旨在先,可父皇尚在,大家万万不可有此说法!”

这时,康郡王向太子走了过去,双膝跪地:“殿下,皇上病重,已有数月未曾临朝,国不可一日无君,适才皇上已将圣意传达,殿下理应遵循圣上旨意,即刻登基!”康郡王的话显然是比较具备号召力的,此言一出,立马有不少人开始响应。

太子忙伸手虚扶,“舅舅万不可行此大礼!”然后面向众人,“谢各位卿家抬爱,只是尚未有何准备......”话一出口,就见刚才宣旨的太监手捧一个红木托盘奉上,“请皇上换装!”连称呼都改了,真是做足了准备。

“这......”太子还在犹豫的当口,就有太监上前硬是将皇袍往他身上披,那衣服任谁都看的出来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回望四周,不知不觉,整个皇宫竟都已布满了御林军,有些事,大伙心知肚明,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于是把数以上的人皆跪地高呼:“恭祝新皇陛下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含笑起身,走至新人身边,俯视众人。

“等等!”人群中传出一句极不和谐的声音:“臣弟想请问一句,既然父皇病重,那这圣旨是何人代拟的?”

康郡王像是早就明了他会这么问似的,转身走至瑞王身边,脸上是那种藏着尖刀的笑:“此圣旨乃由圣上口述,定国侯亲笔所书,上有圣上加盖的玉玺红章,瑞王可还有疑问?”

“有!”瑞王的嘴角划过一丝浅笑,“请问康郡王,父皇的圣旨刚下,您是何时得知这些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