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英雄
字体: 16 + -

第004章 躺在地上的老人

    wed sep 23 09:29:23 cst 2015

    陆晓峰冷峻地对他们说:“你们拆迁队的老板呢?请他来跟我说话。”

    为首的打手身子一震,再次不认识一般地打量了他一眼:“我们老板没来。他只跟我们说,今天,我们把这三个钉子户的房子拆掉,就给我们三万元报酬。拆不掉,一分钱也没有。所以我们今天,必须把这三幢楼拆掉。”

    站在旁边的周秘书和朱区长朝四周看看,都替陆晓峰捏了一把汗。

    但陆晓峰毫不畏惧,声音平稳地劝导他们:“赚钱要赚得合理合法,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行,否则,不仅赚不到这钱,还要倒贴,你们知道不知道?”

    “倒贴?怎么可能呢?”一个光着头的打手咧着嘴巴,指着挖掘机说,“这台挖掘机只要开过去,把这三幢小房子推倒,我们就去问他拿三万元钱,一分也不怕他少。”

    陆晓峰的声音依然不高不低:“可要是发生伤亡事故,你们不仅拿不到这钱,还会被马上赶到的公安干警抓起来,判刑坐牢。”

    说到公安干警,那几个打手有些怕了。他们朝外面看了看,站在那里不动。

    陆晓峰转身走到躺在地上的老人身前,蹲下去对他说:“这位老伯,你起来,有什么要求跟我说,好不好?你这样躺在地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老人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又闭上眼睛,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一个中年妇女走上来对陆晓峰说:“你真是市长,就让挖掘机先退出去,我爸才起来。”

    陆晓峰想了想,站起来走到挖掘机跟前,指挥挖掘机司机:“你先退出去!”

    驾驶室里的司机朝下面几个打手看看,没有动。

    这时,朱区长走到陆晓峰身边,悄声对他说:“刚才,我们区里的洪区长打电话给我,说市里林市长和牟书记都说,要我们在现场做好钉子户的思想工作,而不是阻止拆迁队。”

    陆晓峰看着他:“现在双方这样剑拔弩张地对峙着,能做通他们思想工作吗?做思想工作,要讲方法,看场合,给时间的。”

    朱区长咂着嘴:“这事真棘手,不知怎么办好?警察怎么还不来呢”

    陆晓峰冷静地想了想,转身面对光头打手:“这里,你是负责的吧?”

    光头点点头。

    陆晓峰不失威严地对他说:“你看看这里是一种什么状况?这一家,老人要用血肉之躯阻挡你们的挖掘机;那一家,女主人左手拎着汽油桶,右手拿着打火机,随时准备点火自焚;最远的那家,你看看,有多少人手持棍棒,要与你们拼命啊。真打起来,有了伤亡,你们不仅要吃官司,还要身败名裂啊。你看看路边,多少人在拿着手机等待拍摄。一拍,往微信上一传,朝网上一放,马上,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你们是凶手。你说说,这个钱好赚吗?不好赚,也不合算啊!”

    光头听着听着,高昂的头渐渐低下来。他摸摸自己的灯泡头:“那你说怎么办?”

    陆晓峰朝后面的大路边指指:“你先让挖掘机退到大路边,等我们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再说。”

    光头转身去指挥挖掘机驾驶员,挖掘机启动,后退,往大路上开去。

    陆晓峰再次走到躺着的老人面前,蹲下去对他说:“这位老伯,挖掘机退走了,你站起来吧。有什么要求,要是信得过我,就跟我说,啊。”

    老人的女儿上前去扶他站起来,给他拍掉身上的泥土。一个亲戚从他家里掇来两把椅子,让老人和陆晓峰坐下。他们刚坐下,就围过来一群人,站在四周,屏住呼吸看着他们。

    老人疑惑地看着陆晓峰,嘴巴和双手都在颤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爸,他是新调来的副市长,分管城建的。你有什么话,就对他说吧。”老人的女儿看上去像个上班族。

    老人还是疑惑地看着陆晓峰,好一会才颤抖着嘴巴说:“你真是新来的副市长?”

    “嗯。”陆晓峰微笑地看着他,“才来了五天,还不太熟悉这里的情况,希望你们支持我的工作。”

    “你还像个孩子啊,怎么就当了副市长?”老人满脸皱纹,目光却炯炯有神,“你这么年轻,又刚来,作得了主吗?”

    说得旁边的人都笑了起来。

    陆晓峰一点也不感到尴尬,他亲切地拍拍老人的手背说:“老伯,你说吧,你的要求只要合理,我就替你作主。”

    “好,那我就说了。”老人这才打开话闸子,“小陆市长,我叫罗锦荣,退休前是市家俱厂的一名工人。我家是天翁社区最早落户的几户人家之一,解放前,我父亲就砌了这幢房子。我父母去世后,这房子就传给了我。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还在。我老伴,是大前年走的。我有两个女儿,都出嫁了。还有一个儿子,在国外。我这房子有216平方米,两层,平时我一个人住。这次拆迁,市里制订的政策一点也不合理。”

    陆晓峰问:“怎么不合理呢?”

    老人激动起来,胸脯呼呼起伏,说话也有些气急:“拆迁补贴不以房子的面积计算,而以家里的户口计算。每个户口,补贴20万元。不要钱,要房子的,就以每平方米6800元买,多退少补。这怎么合理呢?我家216个平方米,一个户口,只补到20万元。我要个七八十平米的中套,还要拿出三十多万元才行,我哪里有这么多钱啊?而有些人家,房子只有五六十个平方,里边却有四五个户口,能补到一百五六十万元。所以,我们几家都不服气,一次次向上反映,但没人给我们解决。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才这样子做的。”

    老人在说话的时候,人群中有人拿出手机,又是拍摄,又是录音。周秘书发现,其中有几个与这个工程有关的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