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携带仙主系统
字体: 16 + -

第7章 拜师蔡邕【求收藏】

    在汉代,儒学是每个人所必学的。但是并不代表每一个学儒的人都会有出息,只有那些天资聪颖,敏而好学的人才有机会传达声名,当然,“孝廉”不在这一列。

    五个月就让三位先生自愧不如,暗叹离去,而且还分别是举人、进士和国士三位。

    两位先生啊,这可不是大白菜,一郡一进士,一州一国士。也就是说,郡中出进士,州中出国士,而到了中央朝廷,则阶位更高。而在这幽州这种苦寒之地,又临近北蛮,读书人更少,阶位高的更是少之又少,比中州,荆州,徐州这种儒道大州差以千里计。

    由此幽州人得出,旅郡侯爷的儿子——林洛,是位天资聪颖的儒童。

    而在林洛的院子里。

    此时的林洛心里那是一个畅快啊,虽说之前的两任先生都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总比没人教的好啊,而且第三位先生更是让林洛感到惊喜不已,竟然要介绍一位大儒来教导自己,虽然不知道那位国士先生为何能够请得动大儒,便是称其为“亲师”亦是不为过的。

    在林洛的认知中,中国古代汉末中有名的大儒有蔡邕、郑玄、卢植等人,就是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大儒又是如何区别的,但能够比国士更高更强,自然也就更好,更加值得期待。

    别看大儒和国士仅有两阶位之差,中间仅仅隔了一个翰林阶位,但是其地位相差可以用天与地来比喻,两者一般是没有什么交集的。

    但是,此时的林洛可不在乎这些,在乎的是那位即将到来的大儒。

    有着地球爆炸性知识的充斥,林洛对于儒家学说可是知之甚详。如此,进行过知识大补冲之后的林洛,应对他们三个还不是手到擒来,随便说一些后世的见解和观点之后,三人都是大呼天才。

    而他们也自知自身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授的之后,便告辞离开,其实还有一点,便是他们从林洛这里得到了很多的收获,想要快速回去温习儒道,进修一番,以期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休息片刻,林洛就急匆匆的去找林风去了。

    大厅内,见到林洛来了,林风开口说道:“洛儿,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啊?”

    “啊,父亲,之前不是一直在学习儒家学说吗,怠慢了父亲,还望父亲原谅。”看着林风似笑非笑的面容,林洛立刻就知道林风是故意的,于是顺水推舟,附和着林风的说教。

    事实也正是如此,林风听了过后,看了看虎头虎脑的林洛,开怀大笑,说道:“吾儿何错之有?习儒本就是一件大事,自当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嘿嘿。”林洛摸了摸头脑,一脸憨厚的模样,孩气十足。

    “洛儿,有什么事吗?”说道正事,林风那是一个严肃无比,一股子的军人干练的气势扑面而来。

    林洛也被这股气势折服了,只有真正的军人才可能散发出这种军人干练的气势。

    顿了顿,沉吟道:“是这样的,第三位先生介绍了一位大儒前来,我想要向他拜师。”

    “拜师?”林风疑惑道。

    在这个世界里,习儒有三种方法,一是先生教习,二是拜师学儒,三是学院教学。第一种最简单,只要是一个先生就可以进行教学;第二种比较复杂,一般只有亲传才有可能,所谓亲传就是成为亲传弟子,所学到的也是最为核心的,师傅待徒弟如亲子,而弟子也当以父礼待师;第三种则是在学院中习儒,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授多位学生,其中最著名当属颍川学院(中国古代历史的那个颍川学院),历史上辅佐曹操的戏志才,郭嘉,有“荀氏双杰”之称的荀彧和荀攸叔侄、陈群陈长文等等都是出自颍川学院。

    “嗯。”林洛珍重的说道。

    这拜师,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不仅是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更重要的是对方对你很满意,愿意收你为徒。

    所以,在得到林风的同意之后,剩下的就是林洛能够得到那位即将前来的大儒的认可。

    “好啊,能拜师大儒当然是好事。只是还不知道那位大儒姓甚名谁?会不会收你为徒?”林风拍了拍头,接着说道,“虽然你在幽州薄有名声,但是要大儒收你为徒,只怕还不够。洛儿,你还需要多多努力,让那位前来的大儒认可你,从而收你为徒。”

    “知道了,父亲。”林洛努力的点了点头,回答道。

    “额,父亲,先生走之前没有和你说吗?”林洛不由有些疑惑,不应该啊。

    “没有,他当时急着走,我也就没有好意思问。”

    林洛无语了。

    走之前都不和父亲说一声,太没有教师品德了,林洛心中一阵肺腹。

    若是让那位先生听到林洛心中所想的话,怕是要气的吐血,尼玛,你这么吊,令尊知道吗?

    不过,那位国士是听不到了。

    三日之后林风得到消息,那位前来教授林洛的大儒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蔡邕。

    “蔡邕,那位国士也不早说一声,若是如此,没有准备好那可就悔之晚矣了。”林风震惊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是大儒蔡邕,若是普通的大儒还好一些,可蔡邕不同啊,蔡邕师从胡广,此时的他已经名满天下了。

    那胡广更是不得了。

    胡广,历事安、顺、冲、质、桓、灵六朝,为官三十余年,此时被拜为司徒,名满天下。对此,林风能不知道胡广吗?对他的弟子蔡邕也是知之甚详,简直就是如雷贯耳。

    所幸,当年林风有恩于蔡邕。

    这可将林风乐开了花,若是其他大儒,林风还没有什么办法帮助林洛成功拜师,但是大儒是蔡邕的话,林风有五成的机会让林洛能够拜师成功。

    如今,蔡邕要来这里为林洛教学,林风想都不想就有了“让林洛拜师”的念头了,并且快速的占据了林风的整个心神。

    “对,就是要洛儿拜师,万万不能错过。”林风心里已经下了决心,不过付出多大代价也要让林洛拜师。

    随后便对林洛说道:“洛儿,你放心,我会以最隆重的礼节来招待蔡邕的,也会让你拜师蔡邕蔡大儒的,你就放心好了。”

    “太好了,那我就在此先谢过父亲大人了。”林洛拱手说道。

    “你是我儿,我当然要为你考虑了。好了,你就先下去吧,我也该去好好准备一下了。”说完,就向屏风后走去,思索着该如何做好准备措施。

    听到林风的肯定回答,林洛心里高兴极了。

    距离拜师又接近了一大步。

    林洛已经几乎可以看到美好的未来在向他招手了。

    历史上的蔡邕(yo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yǔ)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

    最初拒征召之命,后为司徒桥玄所征辟,出任河平长。征召为郎中,参与续写《东观汉记》。迁任议郎,参与刻印熹平石经。因直言被宦官诬陷,流放朔方。后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

    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蔡邕被迫前往,被署任为祭酒,甚得董卓所敬重。被举为高第,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又出任巴郡太守,被留为侍中。后拜左中郎将,随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时年六十岁。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蔡邕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朝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他生平喜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将所藏之书载数车悉数赠给王粲,还有四千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0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严可均《全后汉文》对其著作也多有收录。

    刚一听到是蔡邕蔡大儒之时,林洛没有反应过来,还在细数历史上蔡邕的生平事迹。

    随后一想,“这不对啊,蔡邕怎么会在这个世界?难道我来到的依旧是三国世界,不过是神话了的三国?”

    随后,林洛便进入仙主界面,系统给了提示,才有了一丝准备。

    “宿主,本系统虽然是三国之仙主系统,但是经过穿越到了这里之后,系统已经更新了,而更新之后的仙主系统也将更符合本世界的实际情况。不过,此世界虽然是东汉末世,但是又和地球的三国时代不同。”

    “至于有何不同,等待宿主自行发觉。望宿主早日成长,如此,本系统才能给予宿主最大的帮助。”

    ......

    七日后。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可谓是晴空大好。

    此刻,林风带领一家大小已经十里相迎了,等待大儒蔡邕的到来。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