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溟荧之相会升平
字体: 16 + -

第7章 兄妹进阶双快意

    “老祖,小颖已完成仙林第一层四关的所有历炼,这是我于觞园撰写的七言诗,请老祖查阅。”林姝颖的声音中带有明显的喜悦与激动。

    “好,呈上来我看。”林应玄笑说。一个小厮连忙接过简牍,双手呈上。

    林应玄从头看起,发现凝心境四阶——凝初心、凝望心、凝释心、凝悲心都一个不落,四关考核的主题“奇正”“动静”“形神”“情仇”林姝颖的诗中都有涉及,前三关完全符合,结合三关中的实际表现,也都近乎圆满。只是最后一关,林姝颖开始只提到了“怨恨”,末句才有“情仇”,却是“易泯爱恨端”,可见她末关所悟仍有未到之处。林应玄心下想到:小颖于洗髓大圆满之修为,十八岁之芳华,悟到凝心后期之境界,实属难能可贵。待老夫再用三问试探,方可将奖励赐下。

    林应玄正声道:“小颖,我这还有三问,以试你今后道心,你须以本心回答,不可应付作假。”

    林姝颖严肃地说:“谨遵老祖吩咐。请老祖提问。”

    林应玄郑重地问道:“这第一问乃是:何为凝?”

    林姝颖立即答道:“固守本心,不忘初心,是为凝。”

    林应玄点头,继续问道:“第二问:何为泯?”

    林姝颖思索片刻,答道:“褪去肉体,追求真心,是为泯,。”

    林应玄不做反应,有问道:“最后一问:爱恨凝时如何泯?”

    林姝颖内心一动,察觉到老祖这第三问是就自己诗中最后一句话而来。先用前两问作铺垫,再提问,实在高妙。她心想:这第三问老祖既是承接而问,必要承接而答方才滴水不漏。爱恨凝时,则本心坚守,初心铭记;泯时,则……想到这里,林姝颖竟不知如何作答为好。若说褪去肉体,不求真心,爱恨不凝,自然无从泯;若说追求真心,不舍肉体,爱恨可凝,仍旧无从泯。自己答前两问时,以为回答精辟,无懈可击,可将三问联系在一处,却成荒唐悖论,实在是费尽思量而不得正解。林应玄见林姝颖沉吟良久,依旧答不上来,竟爽朗一笑,道:“哈哈哈,罢了。小颖,你此时经历尚浅,日后遍历炎凉世态、离合悲欢,自有明悟。”林应玄知道林姝颖此时答不上来,但从她作答前两问的坚定态度来看,将来必有一番苦痛挣扎,正是:从来恩仇苦难忘,终古爱恨费思量。林姝颖纠结得快要渗出了汗珠,听到老祖的话方才松了一口气。林应玄接着说:“小颖,我这里有宝器万件,你可择一祭成本命宝器;有灵药亿株,你可择一,妙手回春,致命流毒,突飞猛进,攻防阵法……各有妙用;更有两卷经书,皆是我林家多年所藏,你可择一,由老夫亲传。”众子弟出来后听到这些话都红了眼,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能在一柱香的时间内写完文章,更别提凝心感悟有多么深刻了,这些人中的一个便是醉得昏昏沉沉的林霁。少部分写完文章的子弟上交后,都垂头丧气地跪在地上,知道自己所悟远远不足。林霓嫉妒不堪,想要撒娇博老祖同情,却被老祖一句“纤巧有余,气力不足,如此修真,道心岂能坚定?”给硬生生地顶了回去。林霆一肚子火,却只能暂时压住,对道:“老祖在上,霆儿虽然感悟不足,可也力缚蟠龙,将其打回原形,老祖可否择一宝器赐予霆儿?”林应玄沉声道:“霆儿,不是老祖吝啬。你可知那蟠龙木本是束缚驯化妖兽之物,正是因你误解“锐意厘剔”之意,散发暴戾之气,使妖兽脱困,遭其伤害,也是必有之因果。今赐你灵鹿麝香,创伤三日可愈。回去静心凝神,尽早消解暴戾之气,莫要再生祸端。”林霆知道再说无用,只得谢恩退下。

    林家宝器库内,林姝颖看着琳琅满目的宝器都快花了眼。林应玄笑道:“小颖,有没有感到自己的境界提升了?”林姝颖娥眉一提,有些激动地说道:“凝心初期了,正在向中期推进。老祖,这是仙林试炼的效果吗?”“当然。不过,这仙林试炼重在感悟,要想稳固修为,还得加入身体的磨炼,修为方能稳固。”林应玄答道。林姝颖点了点头。“小颖,依老祖看,你防身宝器已足,还是择一进攻宝器吧。”林应玄建议道。林姝颖点了点头,环视层层叠叠的宝器架以及摆放整齐的宝器箱,最终眼睛停在了一颗绛红色的珠子上,问道:“老祖,我中意那颗珠子。”林应玄看去,皱了皱眉头,说道:“那只是凡品宝器,以你现在的修为,当挑一灵品宝器方才合适。”林姝颖摇了摇头,说道:“人可进境,宝器亦可,小颖既然看中了这个,老祖就赐予我吧。”“也罢,既然这绛心珠与你有缘,就赐予你吧。”林应玄道“再随我来灵药谷,择一株灵药。”林姝颖答道:“老祖,小颖以为平时的家中灵药已足够使用,若有急需之物,再来求老祖赐予不迟。”“嗯,也可。”林应玄道。“那随我来密室吧。”林应玄言罢,将林姝颖一袖带走,消失不见。

    林海听到林姝颖成功夺冠的消息,喜出望外地说道:“小颖不负长辈所托,本支振兴有望!日后小颖、林伦这兄妹二人联手,定可光耀天下,”

    林家密室处于仙林下极深之处,得仙林秘境掩护,旁人几乎无法察觉。此时,林姝颖面前放着两卷经书,一本上写“丹青经”,一本上写“清静经”,均是沧桑无比,大韵浑成。林姝颖一向善于用文字与图画表达自己的心意,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丹青经》。林应玄郑重地说:“这《丹青经》玄奥无比,非只摹形绘意一道,老夫以天仙境修为也只参透其中五六,你须勤加修炼,再多些游历,方可入门。”林姝颖有些吃惊地点了点头心下想道:以老祖如此高的修为,竟然也只参透了其中五六,可见传下此经文者之功参造化到了何等境界。林应玄接着讲道:“小颖,我将这《丹青经》第一章细讲与你听,你须一字不落地记住。”“谨遵老祖吩咐。”林姝颖郑重地说。

    般若星一念宗,林伦与李瑾都得到了三神僧的褒奖,其他弟子自知偷懒,只得羞愧离开。

    这一日上午,正是三神僧就修真境界讲经说法之时。只听了一神僧说道:“修真之道,共分三步,又分三途。第一步依次为引气、无垢、洗髓、凝心,三途皆同。第二步,三途始分。修元神者,走返本元之路,境界依次为炼气、化神、还元、合道;修灵魂者,走破执妄之路,境界依次为释魂、无我、和光、了悟;修体魄者,走法玄黄之路,境界依次为千身、升龙、地载、天覆。第三步,乃登仙路。登仙路之难,在于必兼修三途至至高境界,否则须以重宝神兵相助,不然不但仙路无期,自身更会神形俱灭,再无生还之机。”

    莲华神僧补充道:“因登仙路如此之难,世间又鲜有非单修一途者,故而门派、家族、皇朝等势力之间,常有联合缔结,互补不足之事。我一念宗便与天问星林家往来千万年,我宗修灵魂,林家修元神,再得一修体之道,便有机会登仙路。我一念宗立宗以来,只贫僧三人成功登仙,皆因降妖度鬼之善缘,结那成仙了道之善果。尔等须谨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缘隐神僧说道:“单修元神者,修为稳步增长,提升较快,然而,即便合道,肉体不够坚固,也难以登仙。

    只修灵魂者,灵魂即是己身实体,拥有相同的修为与境界,且其坚固程度胜于单修元神者的元神。一有顿悟,修为则显著增长。不足之处在于依旧是肉体不坚,难有仙缘。只修体魄者,身体强健程度远超前二者,高手几可以肉体力抗术法与宝器。然而,修炼所耗资源较大,若无充足储备,难以成长到高境界。人族多修元神,妖族多修体魄,鬼族多修灵魂。”

    了一神僧总结道:“众弟子将来伏妖驱鬼,诛邪卫道,不可怠慢。欲要此路畅通,必先打好根基。引气之境,分引十色之气,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金,以亲养之莲,交映重光,可得七色,黑白二色,须吸收日精月华,其后变为九色。最后金色,则须融汇感悟,不可强求。待莲花全为金色,则可至引气大圆满完美之境。此元会以来,我一念宗达此境界者,至今只三人,皆已成仙。望众弟子尽力而为,”

    众弟子在下面听得一清二楚,起先因登仙之难而紧皱眉头,而后因势利之间多有联络而稍稍舒展,最后听到又要把几日前培养好的五色莲花重新变回七色,全都愕然不解,有的弟子直接埋怨道:“这不是整人嘛,既然如此,不如直接采来一株七色莲引气算了……”“就是,多此一举。”一些弟子也不平地应和道。李瑾劝解道:“长老们这么做肯定有深远用意,我们照做就是,定有裨益。”陆饫馐也有些不耐烦的神色,但看到一旁林伦跃跃欲试的积极样子,也不好说得太明显,只好拉拉林伦的衣袖,对他说:“林伦哥哥,这五色莲养得最好的就是你和李瑾了,辛苦了那么多天,也该歇歇,别累坏了。我给你做几样好吃的,你就先把引气的事情先放一放,尝尝我日渐精湛的厨艺嘛。”林伦见陆饫馐这么关心自己,也不好一直推辞拒绝,便笑道:“你先让我练练,找找感觉,等会儿我就去尝你的手艺。”“也好,那我先去准备食材了。”陆饫馐见林伦爽快地答应了,心里很高兴,说完话就一路小跑去了田园。林伦想道:我现在已经是引气初期,依照之前培养五色莲花的经验,再引十色之气,速度与效果上都应该有长足的进步。于是,林伦便开始慢慢体悟十色之气的内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