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溟荧之相会升平
字体: 16 + -

第3章 色按五行养莲花(一)

    一朵金色莲花悄然盛放在林伦脖颈之上,金色柔波如涟漪般层层荡漾开来,周围所有妖兵在未明情况下,刹那倒伏。莲华神僧说道:“善哉善哉。今番施主辨明前尘,贫僧前来接引有缘人。”话音刚落,莲华神僧与林伦消失不见。

    一念宗七色莲花池畔,莲华神僧用一只白玉瓶盛了一泓池水,交与陆饫馐,说道:“你每日以此池水烹饪食膳、煎制汤药,送与林伦让他好生服用,皮肉筋骨之伤半月即可痊愈。”陆饫馐答道:“谨遵神僧吩咐。”

    林伦躺在之前住过的禅房内,因为各种伤痛的关系,坐立不得,齿牙皆碎,口不便言,只能以笔书写传达己意。陆饫馐每日端来食物与丸药,早就习惯了林伦这副半死不活的惨象。这一日晌午,陆饫馐又推门进来,带来了丰盛的午饭。林伦强撑起身子觑着眼瞧了瞧,看到有一样自己从没见过的菜,便指着那道菜看着陆饫馐,一脸疑惑。陆饫馐笑道:“之前每天给你做的饭菜,左不过就是青菜豆腐、素鸡、地三鲜、素什锦这些,你怕是都吃腻了,所以今天换个花样。”她将饭菜都端到林伦身边来,自己坐在床边,挽起一绺垂下的秀发,叹了口气:“你也怪可怜的。我听莲华神僧说你家里人都遭了不测,你又蒙冤受屈,不但身上伤痕累累,恐怕心伤更重吧。”说到这里,陆饫馐脸色又转阴为晴:“不过有了这道酒酿赤豆元宵,你肯定会高兴起来的。”陆饫馐灿烂地笑着,用调羹舀了满满几勺在碗里,一边撮口吹去热气,一边对林伦说:“我为了让你早点痊愈可是下了大功夫了。不光每天不忘用七色莲花池水做饭煎药,我还生怕这酒影响药的疗效,所以啊,我用文火把这酒酿赤豆元宵里面的酒劲儿慢慢地炖光了,只剩下酒的醇香,赤豆和元宵也软糯非常,你尝尝看,肯定一口难忘。”林伦看着陆饫馐一身红衫藕裙,袖口微开,小脸嫩红,越发显得天真可爱。听了她说的那些话,尝了一口特意为他做的酒酿赤豆元宵,果然软糯醇香。林伦仿佛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温暖而甜蜜。林伦拿过纸笔,潦草地写了几个字表示感谢——因为多年习武,不动笔墨的关系,他实在不适合用书面的形式与人交流。陆饫馐答道:“没事儿,我就在这里看你吃完再走,免得等会儿又要跑来拿食盒。”陆饫馐见林伦吃得津津有味,便自信地说:“嘻嘻,怎么样?本姑娘做的饭菜是不是比那些御厨做的都要好吃呀?”林伦抬头看了看,一边嚼着口中的饭菜,一边点了点头,心下想到之前智清小尼姑对陆饫馐的评价,不由得微微一笑。

    半个月的恢复时间就在陆饫馐每日的端药送饭中过去了,两人的关系也渐渐亲密起来,见面皆以兄妹相称。林伦偶尔也不嫌麻烦写些有关一念宗宗门内的事情问陆饫馐,陆饫馐也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多的时候,林伦则是在独自思考,比如神僧为何一次又一次地救自己,修真路走到何处才算强者,能够打破一些不合理的局面,还有就是林家的秘辛一直是他心中最大的疑团,急需有人给以解答。

    “林伦哥哥,三神僧唤你去华藏殿议事。”陆饫馐急匆匆地跑来,气喘吁吁地说。林伦有些激动,推门而出,跟着陆饫馐向着华藏殿一路走去。

    林伦跨过华藏殿高而厚的铁门槛,耳旁哆哆木鱼,鼻际幽幽檀香,使人烦心顿消。前方蒲团上端坐三神僧,了一神僧居中,缘隐神僧居右,莲华神僧居左,庄严而安详。林伦刚要行礼,了一神僧便开口说道:“俗世礼节,宗门之内可免。施主身上的伤可痊愈了?”林伦道:“早已恢复。幸得两位长老两番相救,更赐七色莲花池水护养,身体更是健壮过于往日,多谢三位长老。”莲华、缘隐两神僧点了点头道:“施主不必客气。”“我已辨明前尘,得知红尘犹如迷雾,唯有修真方可参透真相,脱离苦海。还请一念宗收下弟子,从此立志修真。”林伦坚定地说。了一神僧道:“施主此番劫难,虽非常人可堪,却也因祸得福,勘破红尘,善哉善哉。却只一点,仇怨须放下,不然于心境、修真皆有大碍。”林伦握紧拳头,挣扎半晌,说道:“谨遵长老教诲。”了一神僧又道:“三日之后即是一念宗三年一次的收徒仪式。你到时参加即可。”林伦还有心结未解,刚要离开大殿,又转身回来,刚欲开口。缘隐神僧说道:“林家秘辛,到时自明。”

    光严殿内,林海对三神僧说道:“因林家内部嫌隙未消,林伦这孩子还得有些修为再回我天问星林家方才能被家族认可,烦劳三位严加教导了。”了一神僧点头说道:“理应如此。日精圈我已取来暂代林伦保管,待他日后到了洗髓境界,便可初步使用。”天问老人说道:“可这日精圈与天问星护星至宝天金铙势同水火,无法共存一星之上,以后之事,依旧甚是麻烦。这霜狼与火蝠两妖族气焰如此嚣张,想必有所依傍,对于林家秘藏久图不得之事,必不肯善罢甘休,我等须回天问星商量一个万全之策,以保两星苍生无虞。”三神僧和林海、林姝颖都附和。

    三日后,天问星一行人作别回星,一念宗拜师仪式开始。

    暮春时节,圆融坛边,七色莲花池柔波轻漾,清新怡人的荷叶香味沁人心脾,所有参加拜师仪式的人都在平心静气地倾听三神僧的妙论,默默体悟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

    了一神僧声如洪钟,不紧不慢地讲道:“万灵育载于地,化孕于天。天其成象,地之效法。星瀚寰宇,莫离于道。求真问道,登仙可期。我一念宗自升平元会以来,存世八万六千余载,迄今已有两万八千六百余代弟子,虽鲜有成仙了道之辈,却多匡时济世之功。尔等一代,皆与我一念宗有缘,故不历入门资格之炼。然修真门易寻,进境心难定,前途明灭,皆在悟性与缘法。”

    莲华神僧安详地说道:“贫僧三人所修法,本自一源,然各有一精,若得真传,彻悟了然,三精融贯,触类连环。三精各有一基本法术,曰腾空术,曰定心术,曰轮光术。贫僧掌轮光术,了一掌腾空术,缘隐掌定心术。愿拜何师,即学何术。”

    缘隐神僧补充道:“这圆融坛旁的七色莲花池,便是尔等拜师学术后的试炼之处。这七色莲花,一花七瓣,瓣瓣不同,各合彩虹七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轮回往复,无始无终。天地五行,各按五色,尔等须体悟参透七色与五行之关联,借莲池浓郁的灵气初步施展所学之术,培养出一朵五瓣五色莲花,合那天地五行。若能功成,则可入修真第一步——引气之境。圆满程度,各人有异,以后境界层次,均由此兴。”

    一小沙弥大声说道:“拜师仪式开始。”

    林伦犹豫了一会儿,心下思忖该选哪一个神僧拜师学术。虽然莲华神僧说修到最后都能融会贯通,但是必定有一个是最适合自己第一个修炼的。别人都纷纷上去选了师父,开始学习法术,只有林伦还在犹豫。林伦发现大部分人都选了了一神僧拜师,学习腾空术,只有少部分人选了缘隐神僧和莲华神僧。于是,他想到:与其和大多数人学一样的,不如学少人学的,这样学的机会多,也容易学得精。我本有不弱的武艺在身,身手敏捷,父亲也教过我屏息凝神的方法,就先不选那腾空术和定心术了。林伦终于决定拜莲华神僧为师,学习轮光术。陆饫馐站在一旁看着林伦拜师,点了点头,笑说:“嗯,林伦哥哥,你和我一样有眼光,想到一块儿去了。”林伦也憨笑着点了点头。

    三神僧各自演示了一遍三种基本法术,吩咐明日此时再来此处学法。学腾空术的人都觉得很难掌握,连连抱怨自己做错了选择。学定心术的倒是很快起了效果,入定半个时辰左右都不感觉漫长与难捱,别人在一旁大声说话也不会受到干扰。学习轮光术的五个人里面只有陆饫馐和一个瘦弱的书生脑后出现了一些光晕,其他人练了好多遍都不见起色。林伦一直在练,从晌午一直到黄昏,片刻不停,其他偷懒、丧气的人都离开了,只有陆饫馐还陪着林伦。陆饫馐有些着急了,催促林伦:“林伦哥哥,你老是这样一个劲儿地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不如我们先去吃晚饭,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再来练吧。说不定吃饱睡足,状态好了,一下就练成了呢。”林伦睁开眼看了她一眼,说道:“你先去吃吧,我今天要练到成功为止。”陆饫馐知道自己拗不过他,就一个人走了。一个瘦弱的书生吃完饭,碰巧路过,看见林伦还在练,就走过来说:“我叫李瑾,你如果还是成功不了,我可以陪你一起练,互相分享心得,这样肯定会有进益的。”林伦睁开眼一看,是个白面书生,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多谢。不过,我还是想靠我自己。”林伦不是瞧不起书生,而是自己比他年长,经历的事情,积累的经验肯定也比他多不少,实在没有理由让他帮忙。李瑾心中暗服林伦的毅力,便悄然走开了。

    林伦练到午夜,在昏暗夜幕的笼罩下才略微有了些零星的光点,他自己仍不满意,觉得以这样的程度根本不能完成长师父所说的培养五行莲花的任务,离自己的远大目标则更是遥遥无期。陆饫馐远远地跑来,推搡着林伦,说:“林伦哥哥,快回去睡吧,明天据说还要听神僧讲法呢,没精神怎么行?再说了,听了妙法,说不定你就突然领悟了呢?”林伦起先还不想回去睡觉,但听到她说妙法使他开悟的话,便觉得在理,便被陆饫馐拉着回去了。

    第二天,了一神僧于圆融坛上讲经说法,一念宗众弟子恭敬地聆听。

    “法有万般,道只一源。道化阴阳,成八卦,演五行。五行者,世间万物之性。五行相生相克,相生者,木火土金水;相克者,金木土水火。木,色青,曲直,行春,表东;火,色红,炎上,行夏,表南;土,色黄,稼穑,行长夏,表中;金,色白,从革,行秋,表西;水,色黑,润下,行冬,表北……光有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腾空近观,定心遥望,轮光交映,可悟重辉……”众弟子听得似懂非懂,只觉高深莫测。

    林伦听到“轮光交映”一句,似有明悟。他抬头看了看天,阳光灿烂,又想了想明朗夜空下的月光和星辉,不禁自问:“交映的可是这些光芒?”林伦决定听完讲法后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明媚的阳光下,林伦闭眼静坐感应日晖,突然感觉身体里升起一团光点,慢慢汇聚于头后方,林伦睁开眼,看到了倒映在七色莲花池中的轮光影子,激动不已地喊道:“我终于练成了!”林伦又想到月光和星光,于是又等到晚上,感应月与星,可是近几日不知是何缘故,星月潜藏,光辉隐遁,只得作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