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闻笙箫
字体: 16 + -

1 贫贱之家百事哀

    各位看官要有耐心……

    我也很想跳过这些郁闷的事情,但是,因为作为一个爱情小说而言,后面故事的格局比较大,所以前面的这些是必要的铺垫,让大家更了解女主的世界.蕙风以人品保证会很快地进到主角的情感事件中去

    并且蕙风相信这不是一个难看的故事(虽然很不厚道地说,蕙这个故事的最终目的是要赚到大家的眼泪……当然结局是温馨的)

    何闻笙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子,因为她外表清纯而内里柔韧,非常聪明清透,有与生俱来的灵性,是所谓水做的女孩。

    另外,提前做下广告,男主角,直立行走命犯桃花复杂高等生物一名,名校毕业,才华横溢,背景乱七八糟的商界奇才,最大的缺点也无非是有点狠心……,所以看文的诸位,请抱着看帅哥和王子的心情等待他出场吧

    谢谢,不管是有一个人还是有一百个人还是更多人看到,我都要很真诚地谢谢你或者你们把时间用在我身上……当然蕙风希望多多益善,喔呵呵呵

    另:提前说明,这是一篇慢热的文,前两章都会是铺垫。不喜欢的人可以顺着章节提示跳过去直接往下。虽然这样我会有点郁闷……序言:

    人生中有些足以改变轨道的真正的意外,在到来的时候候反而是悄无声息的,以便教你失去防备。待到图穷匕现的那一刻,发现真相,但已经无路可退,就算是孤身作战遍体鳞伤,也只好一往直前坚持到底。这样的变故,往往来自爱情。

    每个女孩子都曾想要得到一个王子,但大家都忽视了,得到王子需要付出的代价。越是完美的东西,需要付出的代价越高,但爱情是一场赌桌上的冒险,在乎你遇到什么样的对手,拿到什么样的牌。谁能够真正把握结局呢?如果明知道付出没有结果,如果明知道爱就意味着牺牲,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

    爱情是永恒的难题,更多的时候,这句话是因为女人才有它存在的意义。

    何闻笙不是灰姑娘,也从没有想过要当王妃。她只是她自己。

    小的时候,她常听别人称赞她模样标致。那么多的赞美累积下来,却没有把她惯坏。何家的长女闻笙依然是个最谦逊的,乖巧而沉默的孩子。没有母亲的女孩多半如此。

    长大以后的何闻笙有着167的纤长身材,尖尖下巴的瓜子脸,大大眼睛,小巧嘴巴,外形清秀无比。在小城里,依然常常听人夸赞。

    闻笙的父亲何忆苦,是绍兴中学的音乐老师,不通世务,却玩得一手好乐器,笙箫管吹无不精通,又写得一手好字。只可惜半生来除了这些玩意儿几乎没有其它的成就,人到中年的何忆苦和任何一个小城里的中年男人一样,把岁月埋葬在小小的绍兴城里,过着最平烦琐碎的日子。

    他的日子可能还比大多数中年男人过得辛苦。妻子早逝,他用那份中学教师的微薄薪水,要供养一对双胞胎儿女,闻笙和闻箫。

    何忆苦是一个走错时代的名士,他对生活毫不计较,也根本不会过日子。于是,长女闻笙,早早地就学会了怎样照顾一个家庭。闻笙四五岁时就晓得踩着凳子去洗碗,七岁时就会做全家人的饭。邻居们每每怜惜这个没娘的小姑娘,却也往往拿闻笙做榜样去数落自家那些只懂得胡天胡地的猴孩子。

    闻笙读书时的成绩极好,按班主任的意愿,理当去读国家的一类本科。不说是清华北大吧,但是读个北师大之类的重点还是很有希望的。但闻笙的心里藏着一点小心愿,她想去上海音乐学院的古筝专业。闻笙曾经趁着星期天的空档去参加过艺术高考,她是有报考音乐学院的资格的。

    从三四岁起就跟着父亲弹古筝,古筝几乎是闻笙生命中不可剔除的部分。这个乐器像有灵性般,满足了何闻笙灵魂深处的寂寞,在她还不懂得什么是寂寞的时候。

    班主任知道了她的想法,起初有些诧异。在小城里,一般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想到投考艺术学院,另辟一条生路,像何闻笙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居然会生出此念实在稀奇。转而想到何闻笙可是何忆苦的女儿,心中立刻释然。音乐老师在高中里本就可有可无,何忆苦为人清淡少有交际,大多数生活在平凡烟火中为家事奔忙的同事们并不很欣赏何忆苦这种缺乏基本的生活品德的男人。然而何忆苦的口碑也不错,因为人人皆知绍兴中学的何老师虽然脾气上有些怪癖,但为人随和肯吃亏,是绝对意义上的好人,教养出的一双儿女品性也出众。受了何忆苦的影响,何闻笙和何闻箫都有些平凡孩子及不上的气质。

    班主任是个很慈和的中年女人,一面对闻笙的理想表示赞赏和理解,一面就苦口婆心地劝导起这其中的现实利害来。她以为何闻笙是个最听话从来没什么个人意见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么,就算有些什么出格的想法,劝一劝也就乖乖地回来了。然而这个教了何闻笙三年的老师终究是错看了何闻笙的个性。

    何闻笙的乖巧沉默只是在那些一般的世务上,她不像别人一样计较,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从不说多余的话。但在攸关内心的选择上,何闻笙的固执和一意孤行令人吃惊。

    班主任说来说去劝不动她,又不好开口骂,逼到急了,仰头长叹:“果然是何忆苦的女儿啊。你要是执意去读音乐,就回家去跟你爸爸商量商量吧。你弟弟的成绩是只能上美院。你们两个人加起来,一年光学费要两三万。你去跟何老师好好商量商量吧。”

    就是老师情急之中的最后一句话,改变了何闻笙的想法。学费,是个现实的问题。

    闻笙的弟弟闻箫是美术生,从小跟着学校的美术老师袁楷学画。袁楷是何忆苦唯一一个经常往来的朋友,两个人窝在同一个中学里教了半辈子的书,交情非比寻常。袁楷指导闻箫是异常得尽心尽力,闻箫本来又聪明有天份,在画画上颇有成就。闻箫不读美院是可惜的。

    以何家的经济状况来说,能不能供得起闻箫已经是一个问题,何况再加上一个闻笙呢?闻笙心下默然,就此改变了心意。

    班主任舒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觉得恻然不已。

    闻笙回到家里的时候却遭遇了另一意外。这几天弟弟闻箫住在老师袁楷那里,只有她和父亲两个人一起吃饭。一向不怎么多话的何忆苦在晚餐的桌上问她:“学校这两天报志愿是不是?”何忆苦一向粗心,难得这一次倒记住了学校的日程安排。

    闻笙轻声回了句:“嗯。”

    “你想填什么?”

    闻笙低下头不说话。

    父亲就笑了,说:“喜欢什么就报什么,别想太多,想得越多,活得越累。啊?”

    闻笙得到这个答案,并不意外,以父亲的个性,说出这番话是必然。小城中人多半重男轻女,但何忆苦不是,他对一双儿女的疼爱是不言自明的。

    闻笙听了父亲的话以后,心底一直挂着的凄然自伤瞬间散开去,取而代之的是升腾而起的负疚感。因为那挥之不去的负疚感,仅管有父亲的支持,闻笙在面对志愿表时依然举棋不定。

    一向被人看作是随和好说话的何忆苦在这里显示出了他的魄力。何闻笙交上去的志愿表上清清楚楚地填着第一志愿是上海音乐学院。班主任看了只是叹气,也就随她去了,背地里对着他人,她把何忆苦老师狠狠地埋怨了一顿,有这样不通世务的父亲,真真误了女儿的前程。

    志愿表交上去的当晚,何闻笙虚弱地仰躺在自己的床上,心里终于尘埃落定,那股萦绕不去的负疚感上升到顶峰。回家来的何闻箫撩开帘子走进来,看着姐姐不语。

    何家的房子狭小,只有两间卧室。何忆苦占一间,姐弟俩共用一间,中间用帘子隔开。房间本就小,这样一隔,就更显局促。何闻箫178的身高在这小空间里很受限制。

    身为双生子,姐弟俩在外貌上颇为相似。何闻箫的外形也是异常清秀,一双眼睛生得如同海报上的模特,能勾去女生的魂魄。比起文静低调的姐姐,有几分洒脱任性的何闻箫相对张扬一些,在人群里显得卓然出众。

    闻笙看见弟弟,想起自己任性的选择给家里凭添了一大笔负担,心中惭愧,转过眼去不看他。

    闻箫皱眉,语气很不善:“为什么你老这样想?凭什么就该你去牺牲?”姐弟俩从小就有着心灵感应。但闻笙老实,闻箫聪明机巧,在这方面就比较占便宜。每每是他猜中闻笙的心思居多。

    闻笙答:“因为我比你大。”

    闻箫切地一声:“大半个小时而已,也好意思十几年来都挂在嘴边上。”

    闻笙抓起枕头砸了过去:“大半个小时也是姐姐,你怎么不早半个小时出来当哥哥呢?”

    闻箫身手敏捷,接过枕头抱在怀里,踢掉鞋子,和闻笙并肩躺在床上,仰面看着天花板上班驳剥落的花纹。何闻箫小时候是个很喜欢撒娇的孩子,没有母亲,姐姐就成了最主要的撒娇对象,闻箫在姐姐面前一向显得有些孩子气,那种孩子气配上他俊秀的容貌,更加令人心动。

    闻笙盯着天花板,听到自己的声音散漫而低落:“箫箫,我们没有钱,怎么办?”

    身边的何闻箫怀中抱着枕头,闭上眼睛,仿佛是睡着了。

    何家姐弟理所当然地双双考上了大学。闻笙去上海音乐音乐学院,闻箫去西湖边的中国美术学院。何忆苦不声不响地卖掉了自己常常抚弄的一架古琴,居然卖得了三万块。何闻笙和何闻箫的学费总算有着落。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