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
字体: 16 + -

13 第十三章

    几秒之内,纪远航的脸色变了好几次,真正消化完他的话,才像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

    阿息的胸口一紧,剧痛已然袭来,她站在原地看着两人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门口,直到完全看不见。

    还是在十岁的时候,阿息在离家五里的小镇上学,那时候阮大同和吴丽焘的关系还很好,他们在村里经营一个小卖部,日子过得凑合。那年秋天,阿息肚子痛的毛病又发作了,当时是晚上九点,宿舍里的同学早早睡下,只有她一个人蜷在床上痛得死去活来,汗滴在枕巾上,濡湿了一大块,到后来不知不觉昏死过去。醒来时阮大同抱着她坐在诊所的板凳上睡着,怕她着凉,敞开那件青灰色大衣将她包在里面。父亲睡得很沉,还打着鼾,环着她的双手却是紧紧的,她昂起头,看见父亲日渐衰老的倦容和薄了一层的头发,头一回埋在他怀里哭了。

    她一直觉得阮大同不爱她,甚至怀疑自己是捡来的,父母那辈总有重男轻女的弊病,他总说儿子好,宁肯抱别人家的小孩也不碰她一下,老摆着一张扑克脸,叫人望而生畏,她多羡慕那些偎在父亲的怀里撒娇,吊着父亲的脖子要糖的孩子,多少次她躲在被窝里咬着牙在哭,但是那晚,她才真正感觉到了父爱,那么多,那么深,足够她缅怀一辈子,可也是那样的父亲,会犯下弥天大罪,打死她也不能相信,不敢相信。

    周遭是一片刺眼的白光,还有浓浓的雾,阮大同口中反复叫着她的名字:“阿息,我的女儿。”他朝阿息伸出一只手,微笑着迅速地向后退去,渐渐苍白了面目,渐渐不见了踪影,隐蔽在白色之后。

    阿息猛地睁开眼,额头上凉凉的,一揩全是汗,手指从下往上开始慢慢变得冰冷,身体的各个关节也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

    四周一片寂静,亮着的壁灯仿佛也随人而睡,病房里暖气开得很足,她觉得透不过气来。

    阿息慢慢平复呼吸,掏出手机,四点十五分,陆衡生还要一个小时才能到,手机屏幕并没有未接来电与短信,她揉揉酸涩的眼睛,翻身下床,目光掠过尿袋又折回来,还没到四百。唐玲睡得正熟,睡梦中有轻微的□□,许是麻药过后的反应,阿息掖掖宝宝和唐玲的被子,悄悄地走到了洗手间,看着镜中眼神涣散头发黏在面颊的女人几乎不敢相信是自己。

    纪远航走了将近七个钟头,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姚鸿涛的也不通,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傅靖琪自杀,还能为了什么呢,她应该会没事吧。阿息暗自苦笑,心里却有另一种情绪在蔓延,积聚在血管,随时要爆发出来。

    她掀开窗帘一角,隐约能看到林立高楼后的的火光,街灯排成了一条直线,轿车飞快地自大街上驶过,积雪的路面被碾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迹,渐渐融化的雨雪倒映出街灯的影子,影影幢幢,光景迷离。对面大楼广告牌霓虹闪烁,工地上的探照灯来回梭巡,忽明忽暗的光让她的脸看起来有些莫测,她紧了紧衣服,才发现自己一直穿的是纪远航的外套,他把衣服给了自己,那他怎么办。

    “阿息?”

    阿息重新拉上窗帘,俯身在唐玲床边:“口渴吗?我给你倒水。”

    “不。”唐玲突兀地抓住她的手,动作太大牵动到刀疤,不禁唏嘘起来,阿息不敢再动,老老实实地坐在她身边。唐玲幽幽地叹了口气,用估量的眼神望着阿息:“你在想谁。”

    阿息一愣,随即摇摇头。

    “阿泽还是,他?”

    唐玲看上去很是疲惫,声音暗哑,最后一个字阿息几乎听不见,她将头发掠到耳后:“唐玲,跟陆衡生在一起,为他生孩子,你还会想起那个男人吗?”阿息不知道自己哪根筋错了,会提起那个人。

    唐玲轻轻地笑了:“我不想了,真的不想了,虽然我们曾经彼此相爱,但是他放弃了,我不要这样连自己的爱情和婚姻都做不了主的人,所以我不爱了,也不想了,现在我想的是好好养大我和衡生的孩子。你呢,你能放下吗?”

    正月没过完阿息便到公司报到了,上班三天,纪远航和姚鸿涛还是杳无音讯,这样的事底下的人司空见惯,有关文件会议方面的事都暂时交到了她手中,董事会的人联络上总公司,确认了名额与人员,由阿息代表纪远航为他们举行送别仪式,顾临铭榜上有名,晋升到总公司做副总,上飞机前五分钟,同事们陆续过了安检,只有他还杵在原地,眼睛一次次地扫过人群,阿息从他眼里看到了压抑的悲伤和眷恋,许久,他沙哑着声音对阿息说:“阮秘书,我能抱抱你吗?”阿息一愣,他已然欺身上前将她拥在怀里,似乎做着诀别。

    阿息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薄荷味,她发现自己竟然拒绝不了他,只能由着他抱着自己,而自己保持着双手凌空的怪异姿势。

    顾临铭的声音低低的,他说:“再见。”然后松开阿息大步流星地离开。

    总公司的人在当天下午赶到,其中很多都是那边的精英,业务骨干,公司在金永泰设宴,派了阿息和其他两位部长招待他们,酒店经理一瞧是华兴的人,亲自送上了特供酒特供烟,找来几位姿色颇丰的小姐在旁边“伺候”着,阿息对此反感,也不好说什么,她嘴角含着职业性的微笑,眼睛貌似专注地看着在座的人,思想则游离在状态之外,她就是有这种本事,想和做能分得开来,连纪远航也曾说过佩服,当然是讽刺的语气。

    妆容精致的女人欠着腰捂着嘴嗔笑,纤纤玉手随手搭在某个人肩上,半敞开的衣领内chun光一览无余,阿息对座的人不动声色,兀自喝着酒,眼睛沉静安详地望着她,偶尔冲她扬一下酒杯。

    阿息嘲弄地勾起一抹笑,有人敬酒,她便礼貌地喝下,然后回敬过去,几杯酒下肚胃如火烧,趁着空档她一溜烟跑到了洗手间,空腹喝酒本身就难受,此时恨不得通通抠出来,该死的经理好拿不拿拿白酒,也怨纪远航,消失半个月不见踪影,公司不要了还是怎么的,要是他在也轮不到她来,至多编个理由搪塞就是,也不至于——

    她胡乱抹把脸,酒醒了七八分,思想还是混混沌沌,抬头时刚好看到里倒映出守在门外多时的男人,外头黄澄明亮的光线与走廊夹隙幽暗的夜色在他身上形成了一明一暗鲜明的对比,不知是不是水珠进了眼睛,眸子里像是蒙上雾,阿息总觉得看不清楚他的脸,大概是瘦了,才觉得比以往要高。

    阿息使劲摇摇头,侧身绕过他走,手腕却被他一把抓住,阿息挣了挣,没能挣开。

    方伟泽怕弄疼她,稍微松了力道,五指还牢牢扣在她纤细的手臂上:“阿息。”

    阿息撇撇嘴,口气满是揶揄:“总监,和一名属下拉拉扯扯有损您身份。”

    他不理会阿息的冷漠,目光灼灼地望着她,她比以前成熟了,瘦了,憔悴了,他很想把她扯进怀里,跟她说说自己所受的煎熬,但他现在还不能这么做。

    阿息已经有了嫌恶,不等她发火迎面走来了一个俊朗气派的男人,他虽然含着笑,目光却是冷冷的,象掺了冰块,又像一把利剑,看得人很不舒服。阿息微微发怔,她木讷地站在那里,觉得此人似曾相识,又想不起具体的,真该死,这颗脑袋,她想伸了手去敲,忘了还攥在方伟泽手里,脸色顿时一黑。

    许文昊看似不经意地拂下方伟泽的手,做势和他握了握,眼神阴翳:“在下借阮秘书一用。”

    他那力道不禁让方伟泽皱起了眉,如果说某些人冷酷,眼前这个男人可以说是冰山,且傲慢,不可一世,他虽是笑脸迎人,浑身分明带着股凛冽之气,不容许他人靠近半分。

    许文昊轻佻地笑,不等他答话顾自抽出手勾着阿息的脖子到了酒店另一端,阿息浑浑噩噩,脑子一下转不过弯,人像漂浮在半空,每踩一步都怕踏空,待离开方伟泽适当距离后,脖子上那双手才撤回到主人身前,许文昊好整以暇地望着她笑:“阮秘书,我们曾在饭局上见过,那时你豪迈地为远航挡了不少酒。”

    经他一说阿息想起确实有这号人,那会她陪纪远航接待外商,恰巧是他手臂受伤那几日,不宜碰酒,她自作主张地挡下了,酒喝到一半隔桌有人过来打招呼,好像就是他,名字倒是记不清了。

    许文昊看她费神的模样干脆自报家门:“我是他的同学许文昊。”

    不把他的名字放在心上的,她是第二个了。

    阿息机械般地点点头,眼睛无神地看着地面,回过神来人已经走了,也是,换成谁也受不了对着呆若木鸡的人讲话,无趣。她揉揉太阳穴往自己那桌走去,两位部长早就喝得七晕八素,弓着身子趴到了桌上,那群人口齿清晰地分析着股市楼盘,兴致大概是高,毕竟许多年来第一次回国,仿佛是为了映衬,圆柱上花骨朵状的吊灯照得底下每个人神采奕奕,连门口的喷泉都奏起了音乐,盆栽上也亮起了七彩小灯,明明灭灭,他们瞧见阿息来了直嚷嚷要罚酒,她爽快地端起杯子,一只骨节分明,食指修长的手拿过了她面前的酒,掠过鼻尖的袖口是清淡的皂香,阿息一阵愕然,酒杯已经空了,方伟泽抿抿嘴,面色酡红,笑容和煦:“咱们也不带这么欺负一个女孩子的,喝得差不多了,我们也散了吧。”

    “方总监该不会看上秘书小姐了吧。”

    阿息心里发怵,她能感受到不怀好意地目光在她和方伟泽间飘来荡去,敷衍两句,算应对过去,跟了纪远航那么久,耍嘴皮子的功夫不是白练的。

    一行人都喝了不少酒,脸上没什么醉意,走路多少歪歪扭扭,呈曲线了,阿息将他们塞上车,告知司机酒店地址,方才松了一口气,胃中又开始翻搅,一阵比一阵猛,直往上涌,她估摸着要吐了,赶忙冲到了路边,果不其然,呕出一大滩污秽物,不看还好,再看,吐得更厉害了,好像要吐出整个胃才甘心,她难受地蹲下身去,高跟鞋一崴,差点摔到了车道上,方伟泽及时扶住了她,轻轻一勾就把她带到了自己怀里。一辆黑色轿车呼啸而过,风扬起她的发,拂过方伟泽的面颊,痒痒的,带着淡淡的清香。

    阿息几乎是马上打掉腰间的手,扬起眼眸,语气淡然:“你怎么还在这?”

    方伟泽摊开手表示无辜:“你没安排我上车啊。”

    阿息瞥眼停靠在路边的黑色尼桑,理理衣摆不发一言,转过身朝前走去,放在包里的手机连续振动,她掏出一看,屏幕上显示着该用户已开机,号码是姚鸿涛的。她的脚步一顿,傻傻地杵在了原地。

    方伟泽望着她瘦削的背影,表情陡然端庄,颈项微微动了动,眼睛温柔澄澈,话还卡在喉咙里,就看见她招手叫来了一辆计程车,慢慢驶入车流。他低下头自嘲地笑,何必急在这一时,他们多的是见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