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往事
字体: 16 + -

第11章 围魏救赵

第十一章 围魏救赵 足球往事 青豆

王志燮其实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只是书生气比较足。这也难怪,他的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家里堪称书香之家。小学的时候,他就是少年宫里面有名的“小博士”,中学上的是北京最好的清华附中。特殊时期开始的时候,他刚上清华大学建筑系,在“井冈山”与“四一四”两派的武斗声中,他躲进学校图书馆翻旧书,仿佛外面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下乡插队的时候,他还带着一箱子书上车,结果在火车上就被批斗,书也被烧了。没有书的他,在农村还能用字典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

1972年选拔工农兵大学生,他莫名其妙获得了一个名额,却居然是北京体育学院足球班。据说原因只是因为他身高183公分,适合当守门员。书呆子王志燮就这样“误入歧途”,鬼使神差地进了足球这一行。他在学院的成绩当然一塌糊涂,完全不是那块料,不过他反而培养起对足球战术的兴趣。在王志燮看来,足球和他的老本行建筑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如何保持一个稳定的结构,只不过一个动态一个静态罢了。就这样,他毕业之后去了体科所搞起了足球科研。

王志燮自己虽然不会踢球,也没有参与过足球队的训练管理,但是却见过不少球员。在他看来,中国目前的大多数球员虽然有技术,但是却没有脑子,对战术的执行非常死板,缺乏创造性。这也是他为什么极为推崇“全攻全守”的原因。虽然在成都讲课的时候,他被林涛给呛了一下,却被林涛清楚的技战术分析吸引。接下来,林涛在训练与比赛中的表现更是彻底打动了他。按照他对李英璜的说法,林涛是用脑,而不是用脚在踢球。

正是为此,王志燮这次才会放弃北京的成年组比赛,跑到天津来看不受人重视的少年组。这些天来,他倒也把各队走了一个遍,心里的感慨更深。这届全运会少年组比赛的主力球员应该是1961-1962年龄段,但是一路看下来,这个年龄段的好苗子并不多,一些出生于1963甚至1964年的球员都开始挑起大梁。更重要的是,那种用脑踢球的球员实在是凤毛麟角。相形之下,林涛这样的球员更觉可贵。

王志燮坐在民园体育场的看台上,正抽着烟想事情。一扭头,迎面走来几个人,正是这届国青队的教练组:主教练张俊秀和教练高丰文,还有领队孙宝荣。张俊秀出生于天津,是中国50年代国家队的主力守门员,有“攻不破的万里长城”美誉。高丰文则曾作为中国队的队长与主力后卫,率队在1966年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和当年的世界杯第八名朝鲜队打得难解难分。1977年,他被派到布隆迪援外,今年才刚刚回国和张俊秀接手青年队。

目前国字号球队的球员选拔,并不是由主教练说了算,而是教练委员会投票选出来。不过教练也可以根据实战需要,自行挑选部分球员。所以,张俊秀与高丰文也赶来天津,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今天一下车就直奔训练场,正好碰到王志燮。足球圈子并不大,高丰文更是在出国前,专门听过王志燮他们讲课。

高丰文扬扬手,一口东北口音,“志燮,你怎么跟这儿来了?”

王志燮走过来散了一圈烟,“过来看孩子们踢球。你们的名单什么时候定?”

“具体名单得等全运会打完,教练委员会开会才能定。”张俊秀一口天津话,“不过我跟丰文刚去八一队看了看,有几个小子不错。”

“去年国青的张崇来也是个人选,不过可惜这次山东没进决赛。”孙宝荣在一旁接过话茬。

“这小子不错。脾气暴点,但是彪得很。”高丰文点头说道。大概是在非洲呆了一段时间的原因,高丰文特别看重张崇来这样身强体壮冲劲十足的球员。他拍拍王志燮的肩膀说道,“志燮,你早来几天,印象怎么样?给我们提供点参考意见吧。”

民园体育场是这次少年组决赛的比赛主场地。说话间,球场上涌进一支球队来适应场地,正是李英璜率领的四川少年队。在大家的眼里,四川队球员除了速度快,并没有什么技术特点,所以他们只是看了一眼,又接着谈起话来。突然张俊秀停住了话题,眼睛直直地看着场内。大家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也被定在了那里。

场内几个球员正在玩抢球热身。一个瘦瘦高高的球员正在控球,四五个球员在那里围着他抢。这名球员在场上蹦蹦跳跳的,好像一只羚羊一般,却始终在大概十米左右的一个范围活动。每每在别人快要碰到皮球的时候,他一个轻巧的动作就摆脱了几名球员的夹击。看起来这个球员不是第一次这样玩,其他几个球员都是笑嘻嘻的,仿佛早就习惯了被他过掉一样。最后还是一个膀大腰圆的球员干脆一把抱住这名拿球的球员,玩赖一般地断下了球。

这名球员正是林涛。刚才被米东洪一把抱住,这家伙力量十足,差点没把他勒得喘不过气来。他拿拳头捶着胸口,一面说道,“给钱给钱,你们几个这是第几次输了。老是赖着,下次不玩了啊。”米东洪翻了一个白眼,“不玩正好,欠债拉到。”

“你……”林涛捂着胸口,一副杨白劳苦大怨深的神情,一点也没有注意到看台上投下来的目光。

张俊秀一直看完林涛的表演才回过头来,问王志燮道,“志燮,知道这名球员的名字吗?”

王志燮拿出报名表,指着林涛的名字道,“林涛,四川队的前锋,17号,今年刚15岁。”

“15岁?”张俊秀不敢置信,拿来报名表看了看,确认无误才罢休。他转过头来,对高丰文说道,“丰文觉得如何?”

“技术娴熟,身体灵活,就是有点太瘦了,不知道在场上能不能顶住?”高丰文抄着手,若有所思地说道。

“四川队的比赛什么时候打?”张俊秀侧头问孙宝荣。孙宝荣回答道,“明天下午3点钟,打天津。”

张俊秀站起身来,“这比赛应该有得一看。咱们先回去补觉去。”

民园体育场始建于1920年,1926年由出生于天津的苏格兰人李爱锐模仿英国的斯坦福桥体育场重新改造。李爱锐是1924年巴黎奥运会的400米冠军,来中国传教,最终在二战中死于山东潍县集中营,后世的电影《火之战车》就是反映他的生平。民园体育场是中国第一座灯光草坪球场,曾经承办过新中国第一届足球赛事——全国足球比赛大会,也曾是国家白队与现在天津队的比赛场地。

民园体育场的正门开在重庆道上。9月18日中午时分,离天津队与四川队的比赛差不多还有三个小时,这里已经是热闹非凡。成群结队的球迷扎成堆,在那里高谈阔论。时不时有人走到跟前,悄悄碰一碰别人肩膀,“票要不要?”这场比赛的票价是两毛,不过现在已经被炒到快到一块钱了。

一个留着白胡子的老大爷正口沫四溅地说球,一幅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左二这帮子不成器的,连个陕西都踢不过。陕西人会踢球吗?”旁边的人轰然叫好。

“还别说,这帮小子们还算争气。就是这个小组里面强队太多,球也不好打啊。”旁边一个中年人算是比较理智一点的,在那里分析出线形势。

年轻一点的球迷一幅混不吝的样子,“咱是嘛?咱是主场。到这儿是龙给我盘着,是虎给我趴着。”

“对,对,待会可不能坠了咱天津人的面子。”一大帮球迷在旁边鼓噪。

中年人笑着说,“咱们呐喊助威当然要。不过今天天津队可得打起精神来,好好在四川队身上捞几个净胜球。这个小组就怕出现同分。”

“四川队嘛玩意?吃辣椒咱比不过,足球可跟咱没法比。”有人在旁边开玩笑,引起一堆哄笑。现在的四川队的确让人瞧不上眼,不管是球迷还是天津队自己,目前唯一担心的只是四川队玩“老虎不出洞”,天津队到时候老虎啃刺猬,下不了口而已。

今天天气不错,响晴薄日,万里无云,微微有点小风。毕竟是天津队的第一次比赛,整个民园体育场基本坐满。张俊秀他们入场的时候,刚好要开始奏国歌升国旗。随后广播里正在播放天津队的出场名单,每说一个名字看台上就是一阵掌声,不时还有点叫好声,就跟在戏园子里面一样。播放四川队的名单时,观众们虽然不像后世那样报以嘘声,不过掌声也只有稀稀落落的几声。

天津队的出场阵容是:0号守门员巩建民,5号左边卫刘金亮,3号自由中卫马继明,3号盯人中卫尹怡,2号右边卫山春季,8号左中场段举,10号右中场王凯,5号中前卫许靖,7号左边锋霍建廷,11号右边锋左树发与9号中锋王兴华。

四川队的出场阵容是:1号守门员秦勇,3号左边卫徐光福,5号自由中卫余飞,6号盯人中卫米东洪,2号右边卫金季林,7号左中场马建新,12号右中场朱平,10号中前卫王承江,14号左边锋王银雷,8号右边锋张达明与17号中锋林涛。

李英璜坐在场边的教练席上,双手紧紧地抓住膝盖,手心里都是汗水。这是他带队打的第一场正式比赛,虽然赛前还在跟球员说不要紧张,自己却一夜都没有怎么睡好觉。尽管代表团再三强调以锻炼队伍为主要目的,不过按照李英璜一贯的要强性格,他仍然希望能够有机会打平甚至击败天津队。今天的战术基本按照上次教练会议上的决定在布置,不过球员们是不是真的领会了教练的意图,在场上有没有能力将战术打出来,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

天津队首先开球。球交到许靖脚下,然后再交给刘金亮,此时天津队的攻击队员基本上都已经压过中线。

刘金亮直接起了一个过顶长传,霍建廷闪电一般杀出,追到球的时候直接用脚尖一捅,堪堪躲过金季林的防守,随即迈开大步,在球快出底线的时候倒地传出一个高球。

禁区内等候多时的王兴华倚住米东洪,迎着来球蹭了一下,球高高的飞起出了底线。

天津队一开始就摆出了一幅大刀阔斧的进攻姿态。

四川队并没有将门球大脚开出,而是将球传给左边后卫徐光福。徐光福拿球后见天津队并没有上抢,又把球传给余飞。球在四个后卫之间来回倒了四五次,就是不往前。这一举动在看台上引起一阵嘲笑。天津观众都是懂点球的,看四川队的举动明显是要把节奏慢下来,消耗比赛时间。

天津队终于失去了耐心,开始扑上来抢球。徐光福将球倒给退回来的王承江,王承江停球转身,分给朱平。朱平拿球后刚要做动作,就被人从后面撞了一下,踉跄了两步,球被后面赶上的段举捅开。

不过朱平并没有停下,而是迅速转身,段举刚刚才拿到的球又被朱平捅走。球就跟乒乓球一样被捅来捅去,几分钟下来几乎就没有一个人真正地拿到过球。

“合着四川队今儿就是不想好好踢球来着。”看台一个小年轻在那里愤愤地说道。

“还真别说。他们要是一直这么乱来,搞不好天津队还真不好踢。”说话的是刚才在体育场门口评球的中年人。

主席台上的张俊秀和高丰文也在大眼瞪小眼,这球四川队分明就是想一顿乱拳,报的就是我不如你,但是你也别想好好踢球的想法。张俊秀苦笑了一下,“这个李英璜,给咱们来了这么一出。”球员看来是没有办法进行考察了。

要是林涛听到他们的谈话,只能报以一脸苦笑。不是他们不想好好踢球,而是四川队今天有点过于兴奋了,结果一上来倒是在场面上跟天津打了个平手,不过自己也无法形成传递。转眼就打了十分钟了,球还在中场撞来撞去,林涛自己连球都没摸着。只有天津队抓住两次机会,在禁区外射了两脚门,毫无威胁可言。

这样打下去不行!

要是这么踢下去,估计半场过后大家就没体力了,而且很容易造成人注意力下降。要是被天津队弄进一球,大家体力再下降,想重新组织进攻可就难了。林涛的脑子在迅速地转动。趁着一个死球的机会,他走到徐光福跟前耳语了几句。

在刚才一段时间内,由于来回抢截,四川队场中场几名队员的位置几乎都要重叠到一起去了。此时球发出后,正在马建新背身拿球的时候,身边传来一声大叫,“给我!”他连看都没看,顺势将球传过去。徐光福得球后如同离弦之箭,沿着边路一下就窜出去七八米,迅速敲给回撤的林涛。

林涛背着身,靠住紧盯着他的尹怡,外脚背一蹭,再交到徐光福脚下。徐光福没有停球,直接交给禁区边上的王银雷。

王银雷拿住球,稍作调整后再递给高速插上的徐光福。

徐光福不做任何停顿,跑动中传出一记半高球到禁区。

张达明正好从右边插上,用胸部停了一下球,迅速起左脚射门。

“当”的一声,皮球打在横梁与立柱交界处弹出了底线。张达明是右利脚,刚才那一脚射门没有吃准部位。饶是如此,这一球也让天津队惊出一身冷汗,整个体育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发出一声惊呼。

刚才徐光福的快速冲击,使得一直全力助攻的右边卫山春季这里的位置出现了松动。他只好回身紧紧地盯着徐光福。马继明要贴身防王银雷,尹怡则被林涛带离了位置,使得两名中卫都不在禁区内。所以张达明稍稍提前一步,就赶在刘金亮前面拿到球,形成一次极具威胁的射门。

坐在高丰文边上的王志燮抿着嘴,嘟哝了一句,“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