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字体: 16 + -

第九十章 刘姥姥来了

    谁知王熙凤回到王家,先是受了底下仆妇们的脸色,后又被哥哥王仁诓骗去了几千两银子,哥嫂两个整日给她许多脸色看。

    王熙凤无奈,搬出了父母留下的房子,在外面另外买了一小院子住下。

    她自幼没吃过什么苦,此时独立门户,难免有些左支右绌。王熙凤买了两三个小丫头,又从家里的旧仆里头挑了两个小厮打杂看门。

    一切安顿妥当,她才慢慢发现了不妥。

    先是月事已有三四个月没来了,身子也渐渐沉重。王熙凤心里有些怀疑,让小厮出去请个大夫过来一看,才知道她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

    王熙凤不知道该是欢喜还是难过。在贾府的时候,她盼孩子盼了几年都没能得到。这才离开了贾家,就查出有孕。是要把这个孩子留着自己抚养,还是送去贾府,或者狠心流掉。王熙凤犯了难。

    她悄悄问那给她诊脉的大夫,大夫吞吞吐吐告诉她:“要是用药,只怕性命堪忧。”

    王熙凤想了又想,最后决定把这个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她开始每日进补,找来稳婆询问了一些妇人生孩子的经验,当然,也不准身边的人再和贾家接触。

    几个月过去了,绛云轩在京都打响了名号,生意十分不错,转眼开到了第三家铺子,晴雯都一心扑在铺子上了。

    宝玉也时常带着林黛玉出去,看一看工坊里的运作,再看看铺子的生意。

    由于怕有混进工坊里偷学配方的,绛云轩用的人全部是外面买进来的小丫头,重要的位置则用的是林黛玉从故居带来的家生子。

    当时在苏州参与的晴雯、秋纹和紫鹃,各自都分到了一些红利,最大的利润则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均分。

    新的贾宅里,探春在众人的支持下出来管事,迎春做她的助手,将偌大的宅子划分区域,各人各管一处。

    大片的空地上,又让人买来一些香草、药材等又珍贵又漂亮的植物种下来,让婆子们承包去侍弄,每年固定上缴一些银子。

    贾家各处的饮食花费虽然紧凑,不过有宝玉隔三差五往贾政那里补贴的银子,倒也还过得去。

    贾赦、邢夫人见账面上虽然空了,却还有银子支撑,倒也乐得装作不知道。

    还是贾母看不过去,叫来贾政道:“不知道你是拿什么抵了做家里的嚼用,我这里还有些银子,你先拿去用着。家里的那些没用的老物件,也该想办法拿去变卖了,白放在那里占地方不说,只怕还要招人惦记着。”

    贾政推辞了半天,却不过贾母的坚持,只得拿了贾母给的近万两银子,依贾母的意思,找来懂行的人相看,变卖掉家里的一些大件古董。

    贾家虽然没有了外面的荣光,宫里却还有一位妃子坐镇着,宅子里又住着一位县主,古董铺子里的人也不敢太过压价。零零碎碎卖掉几十件瓷器、玉器、屏风摆件,换来了三万两银子,账面上又宽绰起来了。

    恰巧这时京里有几家新贵要嫁女儿、娶媳妇,听说了贾家在变卖家产,连忙请人介绍过来。挑拣一番,简单议了两句价格,这几家就瓜分了余下的东西。贾政细算,一共变卖出十七万两银子,窘迫的困境一下子解决了。

    他的心里还是有些肉疼。那些古物都是贾家几代人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慢慢购置的,光是买进时的价格就不止这些。如果不是在这样事关全家人安危的关头,他也舍不得变卖掉这些东西。

    有银子在手,贾政又悄悄托人买了两个铺子,五个庄子,另外多买了一些祭田。不过半年,贾家就可以依靠吃租子和铺子的红利生活了。

    生计一时无忧,工部衙门的事情也不多,贾政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指导贾宝玉、贾兰和贾环读书上。贾宝玉年纪略长些,又跟着贾政经历了一回政治风波,心性沉稳了下来,不用贾政督促,每天也刻苦用功。

    贾兰年纪虽小,也天性机敏。他见贾宝玉用功,也不肯落在后头,每天认认真真的读书写字,小大人一般。倒让贾政对这个孙子赞许有加。

    至于贾环,他看宝玉的文章越写越好,贾政常常夸赞,拿来做他与贾兰的典范,不禁积怨在心。每天不是在赵姨娘面前说贾政偏心,就是编些疯话往宝玉身上栽。再有在书房里,弄污宝玉的书籍,撞翻他的茶碗,弄洒他砚台里的墨,偷偷撕坏他预备交给贾政看的文章。

    贾宝玉烦不胜烦,然而贾家的家训便有友爱兄弟一条,他自诩为兄长,只得忍了下去。

    这一天,已经到了十月里。贾家的新宅子外面来了一辆驴车,王狗儿赶着车子,驴车上坐着刘姥姥和板儿。王狗儿绕到一扇小角门前,刘姥姥还坐在车上问道:“你打听清楚了,这真是荣国府贾家的新宅子吗?”

    王狗儿耐心回道:“打听清楚了,您老就别担心了。是不是,等我敲开门问问就知道了。”

    刘姥姥就不说话了,搂着板儿四处打量。

    王狗儿敲开门,一个半大的丫头探头出来,看是陌生人,吓了一跳:“你谁呀?在我们门前堵着干嘛?”

    刘姥姥听见这声音,抬眼一看,是王熙凤屋里的小丫头,名叫丰儿的。

    她连忙在驴车上叫到:“丰儿姑娘,是我。”说着慢慢从驴车上挪下来,王狗儿在旁边搀扶。

    丰儿露出半个身子一看,认出刘姥姥来了,道:“您老人家怎么来了?如今这府里不比从前了,二奶奶回娘家去了,底下人都走了好多,周婶婶也不在这里。”

    刘姥姥笑着过来打恭作揖道:“今年年成好,地里收了不少东西,没敢自己都留着,挑了几样拔尖的东西来敬献给府里的奶奶们。烦请去通报给平姑娘一声,就说刘姥姥过来了。”

    丰儿看了看刘姥姥身后的驴车,果然装着几口袋东西,于是说了句“等着”,关上门回去通报去了。

    平儿接了消息,不敢自己做主处置,让丰儿带着先在角门边的房子歇着,她往王夫人那里去讨主意。

    平儿到了王夫人房里,才知道王夫人去了贾母的院子,只得又往贾母那里去。

    王夫人听说刘姥姥来了,想了想道:“问她若是还有什么难处,就再接济她一点。如果是来当个亲戚走的,就留她在厨下吃一顿饭。”

    平儿连忙把刘姥姥的来意说给王夫人听。贾母刚巧从内室出来,听她们二人说得热闹,问道:“哪个刘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