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鬼为道
字体: 16 + -

第一章 纸面人偶

    华夏几千年,荏苒岁月,历史长河里有多少诡秘之事,到如今也无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

    我的老家在农村,村里的人很信鬼神之说,譬如死了人,口头上忌讳,天黑不能出门等等。

    发生在小时候(具体年月记得不太清楚),那一年,村里青年大多数都出门打工,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也有少数青年人在家农耕牧田。

    夏日的夜,田里的青蛙呱呱呱地叫着,走过田间小道,小孩们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打开手电筒,能看到蟋蟀趴在树桠处,大家便对蟋蟀有了兴趣,玩得不亦说乎。

    而完成一天劳作的大人们,坐在树下乘凉,嗑瓜子聊家常。

    “不好了,老朱家的四儿子被鬼上身了!大家快瞧瞧去。”来喊话的是村里的一个青年,火急火燎地说完,大人们一时炸开了锅。

    纷纷往离得有点远的老朱家走去,大人们行色匆匆,孩子们停止玩蟋蟀,也跟着自家大人跑去瞧瞧。

    我拿着失宠的蟋蟀,有点可惜它生命到了尽头。奶奶没有跟着去,见我待在那里不动,手电筒一亮,赶紧扒拉手:“你手里的那个是老人,动不得。”

    村里老人都说,夏季的蟋蟀、癞蛤蟆、蛇都是死去的老人所化。

    小孩的世界很简单,信了大人的话:以为人死了就会变成这些东西,为它们短暂的生命惋惜。

    丢下蟋蟀,我和奶奶也来到老朱家门口,明明是晚上,人却好多。

    我个子小,踮起脚尖也看不到,奶奶便拉着我的手往里挤。挤了半会儿,就听到老姑爷的声音在前方说道:“朱四被鬼上身,大家不要靠太近!”

    老姑爷是村里有名的先生,远近的村寨都请他做法事。给逝世的人看风水宝地、起棺迁葬、驱鬼等等。

    这话一出,奶奶拉着我往后退了几步,大人们也纷纷退步,留中间空位。

    “你说,平白无故的,这朱四怎么被鬼上身了?”旁边一个大人在议论,“朱四身上阳气不重,又喜欢在夜里喝酒到处逛,特别是后山丢的尽是鬼怪,他素来瞧不上别人说他胆小怕事。”另外一个人掩耳小声道。

    后山,是村里最大的忌讳,哪里有最凶猛和可怕的东西,只有会道术的先生才可以出入。

    我想到昨日伙同小伙伴们去了后山,抓野鸡吃。大家都对后山感到害怕,林家三儿子拍胸脯说他不怕,又嘲笑我们胆小。

    表哥被林奇一激,拉着大伙走进去。我也跟了进去,虽然我是女孩,但对未知的东西,好奇大于胆怯。

    我们进去的时候是白天,眼前飘过白纸也不觉得稀奇,一颗颗坟头有的早化为土地,有的还高耸着。

    绕过哪些坟,小伙伴们一改压抑的气氛,顿时活泼起来。看到前面不远处有野鸡的叫声,都朝野鸡奔去。

    “咯咯咯”野鸡感到大难临头,不停地叫,声音穿荡在后山的山谷中。

    “别让它跑了!”表哥发号施令,余下的小伙伴们围成圈,把野鸡拦在中央。

    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它,我也加入了抓鸡大队,“我数一二三,大家一起。”表哥说道,小伙伴们点头。

    大家齐心协力抓住了野鸡,唱着歌谣准备回去,又到了进来的路口,气氛不在压抑,那些坟头似乎多了些什么。

    我跟在后面,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表哥见我不动,停下来问我:“咋了?”

    小伙伴们也停下来,望着我。

    “没事。”我心想肯定是自己想象丰富,大家又继续走,终于离开后山。

    小伙伴们把野鸡拿到小溪边,剖腹洗尽,烧火烤肉。野鸡肉烤得滋滋响,香味勾起哈喇子。

    表哥把鸡肉割了,分给我们大家,虽然没有佐料,野鸡肉的味道确实香,吃完了意犹未尽,不忘舔舔手指。

    “今天我们去了后山的事,大伙千万不要泄嘴。”表哥每次都重复同样的话,我们都习以为常点头,只是林奇有点慢半拍的点头。

    吃完后各回各家。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眼看要到了,脚上有异样,抬开看,原来不小心踩到一个纸扎的小人偶,当时觉得有趣,就偷偷把它藏在了猪圈里。

    “时辰已到,送!”一声浑浊又充满力量的声音,我回过思绪,老姑爷和其他的几位先生拿着法器,口中念念有词,戴着狰狞的面具跳来跳去,像极了古代某部落的祭祀一类的舞。

    “待会躲到房间里去,不要出来。”奶奶告诉我,我很奇怪,难道抓鬼小孩子不能看?

    进了房间里,里面坐满了大人,我无趣,探头探脑地隔着门往做法事的地看。

    先生们又唱又跳,念的经是没听过的语言,比英语还难的语言,老姑爷他们是怎么学会的?

    朱四跪在供菩萨的神龛下,脸色发白,双眼紧闭。先生们又唱又跳,烧了许多的钱纸,重复又重复。

    渐渐的,我打起了哈欠,眼皮快要阖上时,一声锣响,震得人耳朵疼,瞌睡清了大半。

    再一看,朱四已经站起来到大门口,一动不动,老姑爷和其余几位先生排成一队,活脱脱像仪仗队,一板一眼地走出大门。

    老姑爷叫人帮忙把已经做好的纸人童男童女和金元宝,还有一顶纸糊的轿子抬出来,排成一队。

    朱四慢慢悠悠走过去,给人的感觉就是轻飘飘的,他拂过童男童女、金元宝后,到了那一顶轿子停下不动。

    “叱!”老姑爷轻呵,朱四原地倒下,马上有人把他扶进屋。

    老姑爷点燃了那些纸扎的东西,道:“贵人勿怪,烧些好东西给你,不要再来纠缠。”

    我掩门看,哪里来的贵人?就是烧一些纸糊的纸人纸钱,想着,准备关门,那堆未烧尽的纸里,一团绿光飞向远处。

    我并不害怕,揉一揉眼睛看清到底是啥时,再看没了。好奇来得不是时候,我转头看朱四家的摆表,刚好十二点。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