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往
字体: 16 + -

第22章 雏凤清声

第二二章 雏凤清声

达卡坐落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是孟加拉国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全市共有1200万人口,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全城绿树成荫,夹杂着八百多座清真寺,素有“清真寺之城”的美誉,颇有中国古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

孟加拉国原本是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份。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国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成为东巴基斯坦。但是由于两地相隔近2000公里,最终孟加拉国于1972年宣布独立。

孟加拉国与印度、巴基斯坦一样,长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有着较为悠久的体育活动历史。但是这些国家虽然在板球运动上优势突出,在足球方面的发展却较为一般。目前孟加拉国最为出名的球星是沙拉浩丁,他曾经在香港足球联赛中效力。

实力一般的孟加拉国这次能在第一小组出线,其主场优势功不可没。他们分别以5:1战胜尼泊尔,2:0战胜阿曼,并在一场关键比赛中以1:0战胜印度,在以1:2负于卡塔尔后以小组第二名的成绩出线。因此在最终决定决赛地点时,孟加拉国再次提出申办,并获得批准。

本次亚青赛决赛共有五支队伍参加,分别是a组的卡塔尔和孟加拉国与b组的南朝鲜、中国与日本。本次比赛限制报名队员人数为18人,其中包括两员门将。

中国队的参赛队员略有变化。在中国国家队凭借技术与体能的双重优势于香港击败朝鲜之后,对技术型球员的重视开始成为一股风气。再加上本次决赛队伍并不是如预赛那样,以东南亚球队为主,可以大打高空轰炸战术。为此,张俊秀在与高丰文多方讨论下,最终决定招入技术出色,训练刻苦的赵达裕。而作为牺牲,同样来自重庆的徐光福黯然离队。

林涛与徐光福早在四川少年队时就是队友,也是室友。两人感情颇为深厚。但是另一方面,赵达裕不仅是林涛极为欣赏的球员,同时和自己在国青队也是室友。面对此情此景,他也只能用跟贺兰那里学的一句话,“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也”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在对预赛进行经验总结时,无论是教练还是球员,此时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中国青年队在中前场几乎都是以技术型球员比较多,这样一方面容易导致比赛中打得比较小,转移不够快速,另一方面不容易顶住对手在中场的拼抢。例如在预赛中与日本队的争夺,就非常明显地暴露了这个问题。

张俊秀在一次训练中突发奇想,让贾秀全提到中场来打。年仅18岁的他本来是打盯人中卫的位置,踢法大度从容,既有盯人中卫的凶狠,又有拖后中卫的沉稳。但是在国青队的这个位置,早有实力同样不相上下的张崇来,因此预选赛中贾秀全一直是担任替补。这次位置的调换,本来只是想让队员适应不同位置,没想到贾秀全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异常出色,颇有统帅三军的气度。

为了和贾秀全的位置相协调,张俊秀干脆在中场换上了陈方平。这个刺头儿虽然容易闹情绪,但是一旦在场上立马就不一样了。他虽然从小在八一队踢球,但是球风颇为类似“汉派”球员,球路刁钻,跑位飘忽,善于拼抢和缠斗。这一点倒和目前在国家二队的武汉球员林强颇有类似之处。

而在前锋线上,几经思考后,张俊秀正式决定让林涛出任中锋位置。而在左路用了更具冲击力的马林,右路人手不变,依旧是北京队的“舞星”李公一。

1981年4月1日,亚青赛决赛首场比赛正式打响。中国队迎战弱旅孟加拉国。尽管拥有主场之利,但是巨大的实力差距使得孟加拉国不得不接受净吞五球的事实。林涛首开纪录,马林接着梅开二度。贾秀全在下半场一记远射得分。随后替换马林上场的赵达裕首次触球,就射门得分。中国队干净利落地取得开门红。

在另一场比赛中,南朝鲜队发挥出冠军本色,以4:1的比分将实力同样强劲的卡塔尔队斩落马下。

休息两天后,中国队再次登场,迎战卡塔尔队。虽然在中国队的教练与球员眼中,首回合大败于南朝鲜的这支卡塔尔队只是中等实力。但是林涛凭借着他模糊的记忆却依稀记得,正是这支队伍,将会在今年下半年的世青赛中大放异彩,最终夺得亚军。结果不出所料,中国队由林涛先入一球后,卡塔尔队反而越战越勇,最终连扳三球,以3:1的比分击败了中国队。

另外一场比赛中,南朝鲜队继续他们良好的表现,以3:1战胜了日本队。

在第三轮的比赛中,中国队再次与小组赛的老对手日本队相遇。重新振作的中国队没有受到上一场比赛失利的影响,中场的大范围牵扯调动与前锋线的灵活跑动相结合,最终以3:1战胜了日本队。林涛贡献了两次助攻,分别由张崇来与马林射门得分。赵达裕下半场再次替换上场,仅仅过了5分钟,便在前场接到李公一的传球,在大禁区前沿果断起脚,为中国队的胜利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另一场比赛中,卡塔尔队暴露了他们状态起伏的毛病,居然与弱旅孟加拉国打成0:0平局。

第四轮中国队轮空。卡塔尔再次振作,以2:0击败了日本队。而南朝鲜队在连续胜利后有点掉以轻心,在先入孟加拉国一球的情况下,终场前被孟加拉国在门前混战中捅进一球,奇迹地扳成平局。

四轮战罢,南朝鲜队两胜一平积5分,卡塔尔队两胜一平一负同样积5分,中国队两胜一负积4分,孟加拉国队两平一负积2分,日本队三战皆负积0分垫底。

在最后一轮中,中国队将迎战南朝鲜队,日本队迎战孟加拉国队。由于卡塔尔队目前净胜球为1,中国队则为5,因此中国队只需与南朝鲜打平,即可凭借净胜球优势出线。当然比赛也存在另一个可能,就是中国队战胜南朝鲜队,这样南朝鲜就将与卡塔尔同分。由于南朝鲜队的净胜球也是五球,所以只要中国队的胜球数不在5球以上,南朝鲜队仍可压倒卡塔尔队出线。

但是这只是理论推算的可能性。事实上,中国队各级国字号队伍与南朝鲜队已经交手数次,迄今无一胜绩。在1978年的亚运会与亚洲杯预选赛上,南朝鲜以两个1:0双杀中国。而同样在1978年的亚青赛上,南朝鲜队仍然以2:1干脆利落地击败了中国青年队。而就是目前这支南朝鲜青年队,在菲律宾才刚刚战胜了中国青年队。

认真说起来,南朝鲜队比朝鲜队还要难对付。朝鲜队的球风较为奔放粗野,曾经使得年维泗屡次建议取消中朝足球赛事,原因就是担心在场上过于激烈会影响两国之间的“兄弟情谊”。但是朝鲜队的技术稍嫌粗糙,而且场上状态不够稳定,容易受到情绪影响。

而南朝鲜的足球风格更近于西德。与朝鲜队一样,他们同样拥有充沛的体能与疯狂的跑动,但是不同的是南朝鲜队在比赛中拥有钢铁一般坚韧的意志,轻易无法摧毁其战斗的欲望。同时其技术虽然简单,但是极为实用。正是在这两点上的优势,使得南朝鲜在与亚洲球队的多次交锋中,逐步奠定了自己作为一流强队的地位。

在这支南朝鲜青年队中,最为出色的是1号守门员崔仁荣与13号前锋崔淳镐。身高192公分的崔淳镐今年刚满19岁。就在去年举行的亚洲杯赛事中,他以7个进球与伊朗的法里巴并列最佳射手,堪称南朝鲜自车范根以来最有前途的前锋。另一名同样出色的年轻前锋李泰浩今年已满20岁,上调国家队后不再参加青年赛事。而同年龄段的好手如卢寿振、朴景勋、郑钟洙、边柄柱、姜德寿等均不在队中,由此可见南朝鲜强大的后备实力。

或许是因为队内的攻击好手太多了的缘故,目前的南朝鲜队居然在前锋线上排出了四名选手。其中崔淳镐作为突前前锋顶在前面,14号金锡垣与17号李敬男分在两边,15号白致守则稍微拖后。而在中场,他们排出了两名攻守兼备的选手,分别是9号金景镐与18号郭星浩。在后防线上则分别是4号全钟善、6号金圣基、10号全光云与12号金三洙。

这样一个复古的424阵容,最早是由巴西队在1958年的世界杯上率先采用,并成就了贝利、加林查、扎加洛、迪迪、瓦瓦等一大批进攻球员。南朝鲜队的主教练朴钟焕显然是对于本队的实力有着十足的信心,故此采用了这样一个进攻性极强的阵容。

中国队的准备会上,就如何准备与南朝鲜队的比赛方案,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展开。

事实上,在教练组内部对此并无异议。南朝鲜队可以说已经一只脚出线了,他们犯不着和中国队硬拼。而对于中国队来说,如果能够守得一个平局,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所以教练组布置的战术,基本上是以稳守反击为主。

但是他们没想到,这个方案居然在队员中引起了异议,而且头一个站起来的,居然是他们一直非常放心的林涛。林涛在队内虽然年纪最小,但是作风非常老成,在场上的配合意识强,在场下也极为团结球员。再加上他对战术打法肯动脑筋,对教练的意图吃得透,在比赛中的实现能力也很强。正是为此,进入决赛阶段以来,教练组非常放心地让他打上了主力中锋的位置。

但是让他们伤脑筋的是,一贯老实的林涛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居然站起来反对教练组的布置。

张俊秀脾气比较好,他忍住了训斥林涛的冲动,和颜悦色地说道,“那好,你来说说你反对的意见吧?”

林涛毫不退让。这段时间来,在他身上似乎起了不小的变化。原来那个凡事顺从,认真听话的球员正在他身上消失,而一个更为坚毅果决的形象正在逐渐显露。

林涛站起来,略微沉思了一下,抬头朗声说道,“我认为这个方案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打法。”

坐在他后面的赵达裕哆嗦了一下,趁人不注意扯了一把林涛的球衣。但是林涛彷如未觉,继续说道,“我们布置的战术实际上建立一个前提条件上,那就是南朝鲜队不会和我们硬拼。”

“没错,我也的确认为,南朝鲜在这场比赛中并没有坚决拿下的心思。但是我们在场上踢球都知道……”

林涛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要缓和一下气氛似地说道,“张指导,高指导,孙领队,你们也都是踢球的。球在你们脚上的时间,恐怕比我们的岁数还大。我想你们应该知道,球员在场上有的时候不是说想收就能收,想放就能放。在很大程度上,球员在场上的表现是由阵型打法所驱动的。”

“我们都知道,这次南朝鲜队排出的是一个四前锋的攻击性阵容。假如他们想要收,这四名前锋到底应该怎么跑,难道叫他们不去抢位,不去射门吗?我觉得如果我们收回来打,反而会让他们的前锋越打越兴奋。”

高丰文伸手制止了林涛说话。他严肃地说道,“林涛,你说的这些情况,教练组不是没有想到。但是从实力上来说,我们队和南朝鲜队目前的确有差距。如果我们一上来就和他们打对攻,难道就不会露出空当给他们。如果他们一旦打顺了,难道不一样会进入兴奋状态吗?”

林涛点了点头,诚恳地说道,“高指导,您说得对。事实的确如此,无论哪种打法,一旦让对方打顺了,都会造成崩溃性的后果。”

“但是我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会提出我的想法。本场比赛,南朝鲜他们一定不会制定保守的战术,但是他们的队员免不了会有放松的想法。而我们的战术,首先应该着眼于他们心里这个保守的想法。”

“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要利用我们的战术打法,将他们不自觉产生的这个保守想法放大出来,成为他们的一个心理负担。”

原本抱着手坐着的张俊秀欠了一下身,点上一支烟,向林涛示意道,“嗯,说下去。”

林涛借着说道,“其实我的意见在本质上与教练组没有差异,也都是要建立在稳守的基础上。但是我们稳守的重点不应当放在后防线上,而是要在中场一带展开。”

“我觉得我们要在中场就限制对手的进攻组织,而在截下皮球后,要从原地开始就发动反击。我相信一旦我们打出这样的反击速度,南朝鲜队一定会觉得非常难受的。”

此时的亚洲足球,甚至在国际足坛,中场攻防转换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到。因此在比赛中,虽然球队也会强调在中场力拼对手,但这只是作为巩固防线的一个手段,而没有作为一个进攻手段来理解。防守型中场这个类型的球员还很少见。因此林涛这个带有鲜明后世记忆的意见,使得张俊秀和高丰文的心里颇受震动。

事实上,正是贾秀全这些天客串中前卫的超水准发挥,使得林涛敢于提出这个意见。他相信,张、高两位指导一定会理解他所说战术的重大意义与可行性。果然,在长时间的沉思后,张俊秀与高丰文几乎是同时露出了笑容。

“你这小子,还真有点鬼聪明。”张俊秀操着他的天津话,笑骂了林涛一句。

林涛长嘘了一口气,坐了下来。他刚才虽然勉强保持镇定,但是背心却早已汗湿。

赵达裕凑过来,小声地说了一句,“你胆子可真大,我都被吓死了!”

林涛自己嘟哝了一句,“我自己也被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