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往
字体: 16 + -

第13章 奇正之辩

第十三章 奇正之辩

不出王志燮所料,在随后的比赛时间内,天津队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攻势,比赛最后以1:2结束。四川队在天津队的主场,爆出了开赛以来的第一个冷门,击败了天津队。

本小组的另一场比赛中,北京队以2:0击败了辽宁队,暂时排在小组首名。在另一小组的比赛中,广东队以2:0的比分击败了广西队,暂居第一,上海队则以1:0击败湖南队,位居次席。

在接下来的第二轮比赛中,四川队凭借林涛的一个入球,击败了辽宁队,以黑马的身份夺取小组头名,并提前出线。北京队则和天津队1:1战平,掉到第二名。广东队继续了他们出色的发挥,以4:1的比分痛击湖南队,而上海队则以3:0的比分战胜广西,也各自锁定了出线名额。

9月21日,四川队迎来了小组赛的最后一场比赛,对阵北京队。此时的北京队兵强马壮,不过在四川队提前锁定出线名额的情况下,双方并没有真刀真枪地大动干戈,比赛以1:1平局收场。林涛在比赛中再次打进一个任意球。虽然天津队以1:0战胜辽宁队,但是仍然无法获得出线名额,让天津的球迷很是失望。

另外一个小组中,广东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以2:1的比分将实力不俗的上海队斩落马下,三战全胜,昂首出线。他们将在半决赛中迎战北京队。四川队则将迎战上海队。

上海足球在50年代曾经为各级国家队贡献出一大批优秀球员,为中国足球的奠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的一大批足球运动员都是大学生出身,比如毕业于同济的国脚钱允庆,后来成为了外科医生,在60年代与陈中伟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断手再植手术;而国脚陈成达,也是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毕业,都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上海足球也进入了专业时代。目前的这一批球员都是来自于体校培养。其中的守门员张惠康,后卫林志桦、黄韧、王钢,中场李龙海、唐全顺,前锋王春、戴自跃、柳海光都拥有较高的实力。这个年龄段球员的代表,18岁的秦国荣更是被选入成年队,直接参加了成年组的比赛。

今天下午,四川队再次召开赛前动员会,全体队员和教练组成员都要求参加。四川少年足球队在本次比赛中,两胜一平,表现极为出色。本来在这之前,少年队就像被遗忘了一样,扔到天津没有人管。但是这支赛前公认的弱旅,却以“黑马”的姿态,一举杀出重围,令四川代表团喜出望外。尤其是在成年队表现一般的情况下,少年队为足球项目颇是挣回了不少面子。所以这次的动员会,代表团也派出了两名官员参加。

在教练组看来,四川少年足球队已经超额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对接下来的比赛并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是希望能够进一步磨练队员,达到在实战中练兵的目的。不过从两位官员不动声色的话语中,代表团传来的意见则是要求少年队再接再厉,发扬不怕牺牲的精神,坚决夺取下一个胜利。教练组只好打起精神,重新布置战术打法。

事实上,在战胜天津队之后,四川队的战术打法已经引起了参赛各队的重视。坦率的说,四川队球员自身的实力并不出色,在第一场比赛中战胜天津,一方面有着对方比较轻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原因;另一方面,四川队的战术打法颇为新颖,一时间让天津队落了下风。

在接下来对辽宁的比赛中,对手针对林涛在比赛中飘忽的走位,专门布置了一名球员形影不离地进行贴身防范,干扰其对球的处理。这一招在实战中极为有效,由于四川队的进攻战术严重依赖于林涛的传球组织,一旦受到限制,队伍的实力就大打折扣,全场比赛打得极为被动。只是由于辽宁队队员年龄相对较小,经验尚嫌不足。在比赛后半段被林涛抓住了一个漏洞,打入一球。

而另一方面,四川队的压迫战术也开始出现漏洞。由于辽宁队并没有大举压上,因此其前后场的距离也始终没有拉开,使得四川队无法打出快速的突破。反倒是四川队在整体向前的情况下,被辽宁队寻到几次机会,打出了几次犀利的反击。

这样的结果再次引发了教练组内部关于战术打法的争论。宣世昌与张昌炎两位教练坚持认为,四川队之前的打法之所以成功,在于对手的轻视与急于取得进球的心态,因而大举压上,从而在前后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空间,从而为快速反击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一旦对手提高警惕,不再前压,四川队的战术就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而在进入淘汰赛之后,双方比拼的首先是防守,应当立足在不让对方进球的基础上,再寻找进球的机会。

必须承认,两位教练的意见非常中肯,也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因此,李英璜在准备战术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丝犹豫。而在王志燮看来,四川队仍然应该坚持自身的压迫式打法,但是一方面,他无法对两位教练的质疑提出满意的解答;另一方面,他也不是教练组的正式成员,不好过多插嘴。因此,教练组统一了意见,对接下来的战术打法做出了重大修改。

李英璜首先站起来,总结小组赛的经验教训,“本次小组赛中,我队根据代表团的指导方针,在教练组与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奋勇拼搏,群策群力,打出了不错的成绩。这一点,首先应该肯定。”

“但是……”他接下来话锋一转,“我们应该看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完全由于我队的整体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是在于对手一开始的轻视,与我队有针对性的战术布置。”

“第一场打天津队,对手一开始上来就大举压上,采取了主动进攻的姿态。与此相应,我队采取在中场压迫,干扰对方出球效率的战术,并利用了对手前后场出现脱节的失误,打进两球,取得比赛胜利。必须看到,我队的战术成功,乃是建立在对方主动失误的基础上。正是为此,在第二场比赛中,辽宁队针对我方的战术布置,作出有针对性的变化之后,我队的战术打法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因此,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随着对手实力的增强以及重视程度的增加,我们必须要有更充分的战术布置。我们教练组的感觉,还是要首先稳固防守,以退为进,利用对手压上的机会,打出快速反击。”

王志燮坐在一边抽烟,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在上次成都上课之后,受到林涛意见的启发,王志燮回到北京以后,再次调看了荷兰队的比赛录像。在此时的中国足坛,“全攻全守”几乎成了一股风,在众人眼里,全攻全守就是足球先进水平的代表。所以不管自己队伍的具体打法,在教练嘴里,总会带上全攻全守的字样。但是在王志燮看来,真正有点“全攻全守”模样的,还是这支四川少年队。

在自己对“全攻全守”的总结中,王志燮提出了一个十六字方针,就是防线前压,中场逼迫,边卫助攻,中锋穿插。这四个特点,四川队的战术打法中都有体现。但是,他这些天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则是:为什么这样的打法只有在对手压上进攻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威力。而一旦当对手退守,伺机反攻的时候,却变得威力大减了呢?难道说这样的打法,只能作为奇兵出线,而不能成为一种正式的战术体系吗?

事实上,1974年的世界杯决赛,似乎就是在证明这样一个结论。西德队在小组赛阶段打得并不好,仅仅以1:0战胜智利,3:0战胜弱旅澳大利亚,却以0:1的比分负于东德。但正是为此,西德队将自己摆在一个“哀兵”的姿态,在决赛中首先退缩防线,虽然在开赛两分钟就被对手攻入一记点球,但是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坚持防守反击的打法。反观荷兰队,在取得领先优势之后,尽管占据了场面的优势,前压的防线却频频出现漏洞,以至于被布雷特纳和穆勒抓住机会,逆转获胜。

这一结果几乎就是1954年世界杯决赛的翻版。当时在小组赛中曾以8:3横扫西德的匈牙利队,再次在决赛中与手下败将相遇。赛前几乎所有人都会预测匈牙利获胜,唯一的差别就在于进球数。然而众志成城的西德队依靠坚韧的防守,在对手先进两球的情况下,实现了大逆转,完成了“伯尔尼奇迹”。

书香门第出身的王志燮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面对这个问题不自觉地会陷到中国式的思维路线上。如果说进攻为阳,防守为阴,二者不仅存在一个相对的关系,也存在一个相生的关系。所谓阳极生阴,当球队一直处于进攻姿态的同时,队伍防守的漏洞也会显露出来;而在队伍一直处于守势的同时,进攻的大门也往往会向球队洞开。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是不是说打法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做到攻守平衡呢?王志燮陷入自己内心的谜题,浑然忘我。在他的心里,就仿佛有两条太极鱼一样,互相咬尾,你追我赶,反复循环,落入了一个奇怪的圈子。

“喂,志燮。”一声招呼将他从沉思中惊醒。一抬头,原来已经散会了。他苦笑着摇摇头,站起身来,将自己内心的问题暂时驱散,跟着李英璜走出门去。

9月23日下午,四运会少年组足球赛的淘汰赛正式拉开帷幕。a组头名四川队迎战b组次名上海队。上海队在锋线上突前的是戴自跃,王春与柳海光分居左右两边。不出大家所料,上海队一开战,同样采取了类似辽宁队的战术,一面收缩防线,一面从两侧频频起高球,利用戴自跃与柳海光的身高优势实行空中轰炸。

四川队在赛前也做出了稳固防守的方针,所以球队并没有如前几场比赛那样前压防线,压迫中场。在两队都集中退守的情况下,比赛场面显得异常沉闷。林涛虽然凭借自己出众的技术,多次在前场形成突破,但是由于缺乏队友的支持,无法形成有效的攻势。

观众席上,王志燮与高丰文坐在一起。张俊秀去观看另一场广东对北京的比赛去了。高丰文坐在场边,目光被今年刚满16岁的柳海光吸引住了。虽然此时柳海光尚处于发育阶段,身形显得极为瘦削,但是其出众的弹跳力使得其在多次的头球争顶中总能抢到先机。

高丰文一面看球,一面对王志燮说道,“这上海地方倒是养人。这场上就有两个高个。”他说的是柳海光和戴自跃。王志燮一面低头在翻一本书,一面答道,“成年队还有一个朱有宏。”

高丰文颔首道,“的确是。”随即想到什么似地,碰了碰王志燮说道,“哎志燮,你说要是咱们前面放这么一个高个,旁边再搭一个跑得快的,这一高一快是不是挺有威胁的?”

王志燮抬起头来,“老高,要我说的话,这个前锋搭配其实不在于前锋本身的条件,而在于和中场的配合。你看,广东队那个小矮个赵达裕,要说起来速度也不快,身高更差劲,但是总能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要不然说老张今天非得跑去看他踢球呢?”

在高丰文看来,赵达裕虽然技术与意识都很出色,不过这样的球员要用好却很不容易。更何况在他从非洲回来之后,深受非洲球员出众的身体条件影响,其选材的眼光无疑就把身体条件放在第一位了。现在在场上的林涛虽然也瘦,但是挺耐冲撞,而且速度也比较快。而像赵达裕,除了技术和意识之外,别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高丰文摇了摇头说道,“要我说,这样的球员只能作为奇兵使用,要是当正规军,毕竟还是差点。”

王志燮咀嚼高丰文所说的“奇兵”二字,一面抬头看着场内。袅绕在心的问题再次浮到眼前。在足球比赛中,到底何谓奇,何谓正?他随即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书。这是一本《三十六计》,他刚翻到第一计瞒天过海。

他低声地读着手中的文字:“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此时在场上,双方已经展开了下半场的争夺。比分还是0:0。四川队在防守态势的争夺中,渐渐处于下风。除了林涛之外,几乎所有队员都已经回收到本方半场。时移世易,要在开赛前出现这样的场面,四川队将会很开心地利用上海队压上的空间,打出熟悉的反击。但是在争夺了40分钟之后,体力下降的球员们已经很难再进行快速的往返跑了。另一方面,由于战术打法的改变,四川队的球员们在心理上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总显得有点缩手缩脚。

林涛自身也几乎快达到自己体能的极限。毕竟在前场,就只有他一个人在拼搏。他抬起头,看见宣世昌在场边举起两手,一手伸出食指和中指,一手握拳。比赛时间还剩下20分钟。他定了定神,比赛不能再这么继续踢下去了。否则四川队必败无疑。

这时候,场上再一次出现死球。上海队一次下底传中,球被余飞碰出底线。王春慢条斯理地走向角球点。上海队一点也不急,在已经掌握场上主动的情况下,即使进入加时赛,他们也有信心解决战斗。林涛这时候给全队打了个招呼,大家到一起商量了几句,互相打着气走开。

王志燮饶有兴趣地看着四川队的球员。林涛这小子又有什么鬼点子了?

角球发出,秦勇高高跳起,将球摘下。他并没有大脚开出,而是将球抛给了徐光福。上海队并没有抢球,徐光福转移给余飞,余飞再次转移给米东洪。米东洪一面带球,一面前提,在上海队戴自跃回身抢球的时候,将球分给了朱平。朱平拿球后,面对上海队逼上来的球员,再次转移给王承江。

……

一时间,皮球就在四川队的中后场来回传递。场边懂球的观众,不仅发出一些嘘声。但是四川队的球员不为所动,依旧继续自己的传递。

上海队的球员终于失去了耐性,开始上前抢球。这时候,林涛也回撤到中场拿球。在他的参与下,四川队依然可以在中场保持人数优势,继续自己的传递。

突然之间,林涛在晃开一名防守队员之后,用外脚背传出一记弧线球,张达明快速插上,抢在球出底线之前,勾出一记传中。上海队禁区内,王银雷拍马赶到,头球一蹭,皮球划出一个弧线,击中后门柱,再反弹入网。

1:0!在长时间受到压制后,四川队突然振作起来,打出一记高质量的入球。

看台上的王志燮望着场上拥抱在一起的四川队球员,没有理会身边情不自禁拍手叫好的高丰文,而是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书,口里喃喃有词。

在随后的比赛中,四川队依靠自己在中场的短传,重新掌控了局势,没有给上海队可乘之机。全场比赛结束哨声响起,四川队以1:0的比分再次战胜了上海队,历史性地打进了全运会足球赛的决赛。

林涛正在和高兴的队友一起欢呼,没提防后脑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王志燮正在使劲地揉着自己的头发,“好小子,有你的。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啊!哈哈……”

旁边的王银雷和张达明面面相觑,望着大笑着离开的王志燮,小声地问林涛,“王研究员在说什么啊?”

林涛一摊手,苦笑道,“这我哪儿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