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往
字体: 16 + -

第8章 昆明预赛

第八章 昆明预赛

昆明位于云贵高原的中部,三面环山,南临滇池,海拔在1800米以上,终年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故有“春城”的美誉。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就坐落在昆明南郊的滇池旁边。197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足球项目开始恢复训练。当年末尾的集训主要安排在上海,但是上海多雨,训练条件很不适合。早年间四川队的守门员,也是中国第二代的国脚,当时在体委任职的马克坚向体委建议在昆明建设足球基地。海埂基地于1973年兴建,1975年建成投入使用。这次,昆明赛区的足球预赛就安排在海埂基地。

两个月前,对越自卫反击战才刚刚结束,所以这次的预赛也没有安排公开赛,都是在基地内部进行。昆明是整个反击战西线的大后方,此时虽然战事已完,但是整个城市还笼罩着一层肃杀的气氛。街上行走的,大部都是身穿绿军装的军人。而在海埂基地,也有军人荷枪实弹,担任保卫工作。来自全国的近20支成年与少年队伍,就在这样的紧张环境中,开始了预选赛的征程。

陈莲芝是一个典型的nimby(别在我家后院)综合症患者,心里老大不愿意林涛来昆明。虽然林波在沈阳军区,部队没有参战计划,但他还是写了血书,要求上前线。以至于给家里寄回来的信,最后签名也是按了一个血指印。陈莲芝打开信,还没看内容就哭了。现在倒好,老大那边还在闹着要去打仗,老二直接就给送到昆明去了。林增祥在家里好说歹说,才将要来成都把林涛接回家的陈莲芝给安抚住。 更新第八章 昆明预赛

这次的预赛虽然没有公开,但是并没有少了观众。每场比赛的时候,都会有当地部队组织一些战士前来观看。场地边上一片绿军装,都是百战之士,硝烟气息扑面而来。再加上到处悬挂的标语,要么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么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类带着军事味道的口号。反而让球员们一个个比平时打公开赛的时候还要拼命,心里都憋着劲,不能在最可爱的人跟前丢了面子。

第一天开战的,就是四川队与河北队的比赛。由于历史上,天津曾经并入河北省作为省会,陈成达担任河北队主教练的时候就将大本营安扎在天津,后来的主教练邵先凯虽然是大连人,但是57年随国家白队下放后,一直在天津踢球。所以河北足球深受天津足球的影响,既注重技术配合,又作风硬朗,拼劲十足。河北足球的年轻一代中有入选国青的王太江、苏邵才和刘刚等好手,不过他们和余东风一样,也因为超龄不能打比赛了。但即使如此,河北少年队依然有着不弱的实力。

在三月份的合练中,在李英璜的有意引导下,刚升上来的林涛和王银雷就打进了主力阵容。一开始的时候,队伍中的其他队员对此颇有微词。但是一段时间下来,两人出众的脚法与配合意识,很快就使得四川队的左路成为了最活跃的进攻枢纽。尤其是林涛,这个从郊县踢出来的小孩,真是让大家刮目相看。原本的四川队中,余东风和王承江一快一高,在前场很有冲击力。但是余东风不能打,前场陡然少了一个攻击点。而在林涛和王银雷加入以后,在原有的进攻套路上增加了不少变化,反而比以前更具威胁。 更新第八章 昆明预赛

这些变化是李英璜这段时间来苦思冥想得出的一个答案。在目前流行的433阵容中,锋线上主要以一名中锋,两名边锋为基本配置,三名锋线球员之间的距离拉得比较开,很难形成短传渗透的机会。边锋得球后,多数选择直接吊向禁区,由中锋伺机射门。在现在的战术中,王银雷完全让出边路,留给后面助攻上来的徐光福,自己则提到禁区线一带,打一个类似于内锋的角色。而在右边,由于右后卫的助攻相对较弱,所以张达明要增大活动范围,要负责整条边线的进攻,但李英璜仍然强调他要增加向内的突破与配合意识。而在中路,王承江和林涛则会轮流插上,充当中锋的角色,余下的一位则担任组织分球的任务。

在这个新的433阵型中,两个传统的边锋,让位于两个更类似于内锋的配置,缩短了锋线队员之间的距离,同时给边后卫的插上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具体的打法上,队伍着重演练由禁区肋部向内突破后的短传分球,结合锋线的来回换位,而传统的下底传中则被仅仅当做一个次要战术。这一切战术要素的钥匙,就在林涛,这名15岁的球员身上。在不知不觉间,林涛已经成为四川少年队的战术核心。

在四月份,队伍拉出去,首先和几所中学球队打了几场练习比赛。在第一场,球员的战术演练还略带生疏感,最后还是由王银雷下底传出一个半高球,由王承江头球顶入。但是在这场比赛中,球队在对方禁区线连续打出多次精妙配合,只是由于最后一脚不到位才没有扩大比分。接下来的三场比赛中,林涛开始大放异彩,在第二场比赛中上演助攻帽子戏法,分别由张达明、王承江和王银雷各自打进一球。第三场比赛中,林涛一人独进四球,轻松击败对手。尤其是最后一球,林涛在禁区中连续盘过两名后卫和守门员,打进空门。接下来和其它一些工厂球队的比赛中,少年队越打越好,多点进攻完全打出了威力,比分至少都在2:0以上,全队中除了守门员与清道夫之外,居然都有进球。少年队备战中的优异表现,甚至连老教练王寿先也专门从大连赶过来观战,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临来之前,四川队已经接到通知,余东风入选了由冼迪雄任主教练的新一期国家青年队。就在他们打比赛的期间,他就要坐飞机赶往荷兰,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德温特邀请赛,随后还要去南斯拉夫打里耶卡邀请赛。这个消息让整个少年队羡慕万分,队里像王承江虽然去年也出过国,但只是去的孟加拉国和缅甸。林涛他们则连四川都没出过几次,别人却要坐飞机出国比赛了。

临行前,余东风专门找到王承江、林涛和米东洪,到茶馆里摆了一桌。四川足球历来有着浓重的江湖气,讲究辈分和义气,类似于以前的袍哥。茶馆谈事,也是袍哥的遗风。余东风虽然年纪就比他们大一点,但是在年轻一代中隐隐然已是领袖人物。这次余东风能够把林涛也叫上,说明他最近的表现已经取得了他的认可。余东风端起茶碗来说完鼓励的话后,林涛等人一口喝干杯中茶,放下来说道,“老哥子放心,兄弟伙肯定给你扎起。”四川足球最不缺的就是血性,教练还没做动员,队员自己就已经热血澎湃了。

如今面对强敌,检验队伍成色的时候到了。比赛当天,原本艳阳高照的昆明,居然出现了难得的阴天,极其适合足球比赛。双方都是尽遣主力,没有丝毫保留。双方都摆出433阵型。四川队守门员秦勇,后卫线从左到右徐光福、米东洪、金季林,余飞拖后,中场从左到右为马建新、王承江、朱平,前锋线王银雷、林涛和张达明。上半场由四川队首先开球。哨响之后,球被交回到余飞脚下,他将球带在脚下,按照布置指挥后防线慢慢上提。河北队则全线收缩,在禁区线一带采取盯人防守。

“胆子也太大了。”场边观战的一名教练皱着眉头,不禁说出声来。此时四川队的防线几乎都站在中线附近。

“这要是被对方抢下来,一个长传就是单刀了。”他旁边的一名教练也深有同感。

球被交到朱平脚下,他停下来,晃过对方一名中场,直接将球分给已经后撤回来的林涛脚下。林涛拿球后,没有停顿,而是迅速向左一拨,做出了一个突破的架势。但是在跑动几步后,将球一扣一拉,交给了冲上来的王承江,王承江拿球后,不待两名防守队员扑上来,就将球分给右边张达明。张达明迅速在肋部起了一个半高球,王银雷突然出现在对方禁区中,而他面对的只有一名防守队员。王银雷迅速迎球用力一甩,球砸在头顶上,弹起来被守门员没收。

这连续四脚传递,看上去虽然简单,却是四川队最常演练的一个战术,其核心就在于中锋林涛的后撤与突破,吸引对方至少一名中卫离开禁区防线,同时两边的内锋伺机插入禁区,形成一对一的局面。刚才这球,也就是王银雷的个头稍矮了一点,没有掌握好顶球的时机,浪费了一个进球机会。不过在河北队看来,这只不过是四川队一次不够成功的进攻试探而已,他们还没有看出其中的战术想法,所以仍然坚持自己的打法。

河北队的身体条件明显比四川队好上一大截,所以在拼抢中迅速占据了优势,四川队的队员好不容易抢下来的球,往往被对方稍用力一撞,就把球丢了。在这种情况下,四川队原来的中场压迫也很难实现,所以一段时间中,双方都在中圈一带拼抢,形成了胶着的局面。

突然之间,河北队的左中场做了一个大范围转移,球传到右边锋脚下。右边锋迅速拿球突破,此时四川队的防线压得太靠前,所以边锋的前进路线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区域。河北队右边锋大脚往前一趟,追上球的同时就将球吊入禁区,此时禁区内只有余飞回撤到位,不过他扛不住对方身高182的中锋,被中锋一个头球,直接砸入球门右下角。开场21分钟,河北队率先攻入一球。

场下的教练都在大摇其头。四川队这样的打法显然是想先声夺人,拿下一球的优势,然后稳固防守。但是,他们的防线压得过于靠上,所以被河北队利用了防线后空出来的空间,打了一个经典的快速突破。看到这里,几乎在所有教练的心目中,四川队已经被宣判了死刑。

随后的比赛进程几乎就在验证他们的结论。河北队取得一球领先的优势后,迅速收缩防线,打起防守反击来。一时间,四川队虽然占据了场上的控球优势,但是却面对河北队几乎退缩到禁区线的防线,几乎没有什么射门机会。场上的空气也变得十分沉闷,只有场边观战的战士们,还在礼节性地不时给予掌声。

裁判员一声哨响,上半场结束。四川队队员们耷拉着头,好像已经输掉了这场球一样,垂头丧气地走回休息室。李英璜黑着脸,坐在那里半天没说一句话,另两位教练也在那里大口抽烟。只有范晓农仍然在履行着领队的职责,拍拍每个球员的肩膀,说一些打气的话。前段时间中,热身赛的顺利几乎让所有人都对这支少年队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就连四川代表团,在临行前也专门找教练员打气,希望球队能够打出风格,打出水平。

半晌,李英璜抬起头来,做出了调整。下半场暂时不换人,但是王承江调至中锋位置,林涛后撤回到中前卫,由两边边锋适时传中,实行两翼齐飞的战术。这就意味着四川队全盘推翻了这段时间演练的战术,重新回到传统的433打法。面对这样的局面,所有人都没有表示异议。毕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用最快的速度将球攻入禁区,才有可能获得射门的机会。

下半场开始,河北队继续实行收缩战术。由于在边路没有遇到太多防守,四川队连续由王银雷传出两次质量颇高的传中,但是在禁区内,单枪匹马的王承江几乎连球都没摸着,就被后卫头顶脚踢地开出。随后河北队发现了四川队的意图,两名边后卫开始对四川队的两名边锋实施盯人,从而使得场面再次陷入闷局。

下半场17分钟,河北队大脚解围到前场,中锋力压米东洪,将头球点给跟上来的中前卫,随即中前卫迅速带球突破四川队防线,杀入禁区。守门员不得已只好拉倒河北队球员,点球!四川队压得过于靠前的后防线再次出现了致命的失误。河北队主罚球员轻松射入,比分变成了2:0。四川队的失败仿佛已经注定。

领先两球的河北队,防守组织没有之前那么严密。四川队连续获得几次传中机会,不过在禁区中的王承江仍然无法得球,形成射门。5分钟后,河北队中卫再次将球顶出禁区。林涛在禁区弧后五米位置拿下球,向前一趟,做了一个射门的姿势,在一名队员上前封堵的时候,迅速一扣杀入禁区。此时另外一名防守队员也开始上前,一前一后进行包夹。林涛选择继续带球,把球向横里一拨,闪出一个空当,再做出一个射门动作,吸引了另外一名防守球员上前。在对方封堵的时候,林涛突然脚腕一抖,本来在外脚背的皮球,像被鞭子抽了一下,弹起来跳到脚内侧,随即他迅速一扣,一下将三名防守队员都抛在身后。此时河北队禁区中,犹如一潭死水的池塘,被人丢进一块石头一下,水波荡漾,防守队员一时间都失去了自己盯防的目标。

面对对方另一名斜向冲过来补防的队员,林涛这次只是用脚底一踩,再一抹,晃过他的防守,轻推禁区中部。此时换位到中锋位置的王银雷完全无人防守,轻松地将球推入球门右下角。随着裁判员的一声进球哨,欢声四起。林涛还没来得及做出一个庆祝动作,就被极度兴奋的王银雷和王承江紧紧抱住。此时的中国球员在球场上,几乎没有什么**动作,这样的行为已经极其罕见了。

“看见没有,刚才那个17号,脚下是怎么搞了一下就过人的?”

“没看得太清楚,好像是用内脚背勾了一下。”

“不对,应该是拿脚尖捅的吧。”场下的评论几乎都集中在林涛刚才哪一个“牛尾巴”上。这个动作轻盈而灵巧,出现在踢球中规中矩的中国球员身上,仿佛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令人不敢置信。关键是这球并不是炫技似的玩花活,而是一个当时要摆脱防守的最佳动作。

转回到场上,河北队的防守组织被这一个进球搞得有点凌乱。四川队则被此进球鼓起了士气,在边线连续突破传中。不过王承江在河北队两名高大中卫的夹击下,仍然没有办法获得射门良机。这时林涛走到前面,跟王承江耳语了一番,然后对张达明和王银雷做了个手势。林涛的意思是球队打法重新回到上半场,仍然由他来打中锋。大概是由于他刚才的出色表现,前面三个人都点头表示同意。

下半场33分钟,林涛在禁区边上背身拿球,王承江从他的左侧插上。林涛用右脚底将球拨到自己身前左侧,做出传球的动作,随即迅速转身,右脚踩住球在身前划了一个圈。对方的防守队员被他这个动作搞得有点发懵,眼睁睁看着皮球从自己身前划过。林涛迅速启动,直杀对方禁区。刚才被他这样搞进一球的河北队顿时紧张起来,一下子三名防守队员将他包夹起来。林涛无法向内切入,只好将球拨给了从左侧跑上来的徐光福。徐光福得球后没有停顿,直接起球吊向远端门柱。此时禁区内的防守队员注意力都在林涛身上,无人看守的张达明快速插上,一头顶入球门。2:2!四川队在比赛还剩15分钟左右的时候,扳平了比分。

四川队扳平之后士气大增,连续发动进攻,林涛在禁区一带的左右穿插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河北队一时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部分队员还想重整旗鼓,再进一球重夺领先优势,另一些球员则产生了守平的心理。就在这种情况下,林涛再次得球,在大禁区左侧连续扣球,对方防守球员被晃得有点火气,直接伸脚绊倒了林涛。裁判员吹罚了直接任意球。

林涛和上来的王承江商量了一下,决定自己来主罚。这个任意球的位置十分危险,河北队排出了六人的人墙。林涛小步助跑了一下,眼睛瞄了一眼球门左上方,用右脚脚弓推出一个美妙的弧线,皮球带着强烈的旋转,绕过人墙,直钻球门右下角。守门员被林涛的眼神所欺骗,一开始提前向右移动,没想到球却从自己的左边飞过来,再向转身扑球的时候,球已经旋转砸在立柱上,飞入网窝。3:2!四川队居然在下半场两球落后的局面下,连扳三球。

随后的比赛中,河北队发动了疯狂的攻势。但是此时攻守易位,四川队愉快地打起了河北队上半场的防守反击,前场队员不时打出快速的突破,让河北队没有办法全线压上,就在这样的局面下,裁判员吹响了终场哨。四川队拿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场比赛。

);本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