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绝美冥妻
字体: 16 + -

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章 驾车去丰都

第一百八十一章 驾车去丰都

听到我们俩,这么说,林更生也是喜出望外,表示日后一定会好好答谢我们,问我们如果去重庆附近的丰都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诉他。

路太平道:“因为那个桃源乡,可能是乡下,所以我们希望能有辆车代步。”

林更生点点头道:“你们看这辆宝马车怎么样,如果喜欢,就尽管拿去开吧。”看那意思,不止这辆车给我们用来去重庆的桃源乡,而且回来后,我们不还他,应该也没问题。

路太平摇摇头道:“这辆车在外面行驶,多少有点不方便,反而会增加很多麻烦,这样吧,我刚才在你车库里看到一辆捷达,我们就开那辆车去重庆丰都吧。”

林更生道:“那也好,不过如果回来后,你们想开这辆宝马车,还是可以随意去开。”

路太平听到这句话,笑了笑,没有回答,也没说要,也没说不要,而我因为还不会开车,所以也没说什么。

我们就先开车送老道回了武当山,然后看看我们还需要什么,然后准备点什么,本来凌旦老道是想和我们一起走的,但是我们跟老道说,林更生一家,现在还需要照顾,所以我们必须留下一个人看守,所以就希望老道不要跟来了,老道想了想,觉得也对,所以就同意了。

我们早上吃过饭,早上六点准时向丰都县进发

从十堰道丰都县,大约八百公里,路太平的车技非常好,再加上当时道上的车也不是很多,虽然很多道路都不通高速,但是我们大致上开车的平均速度也是一百一十多迈

,加上中途停下一个点左右,休息,吃了点午饭。

大约晚上四点,我们行驶到一个十字路口,从长江的方向看,可以看到前面有三根头顶尖尖的柱子,三根柱子上面架了一个鬼头,路太平说道,我们到了,那应该就是就是丰都的城标,三根柱子代表

地狱中的上刀山。

到了丰都城,我们找到县里的一家酒店住下,安顿完毕之后,我们就问这家酒店道:“请问从你们丰都县到你们下面到桃源乡怎么走啊?”

这个服务生抬起头看看我们,然后道:“桃源乡?桃源乡是哪啊,我咋从来没听过呢?”

我奇怪到问道:“那你是丰都到本地人吗?怎么连丰都下面到乡都不知道呢?”

这个服务生赶忙道:“不好意思啊,客人,我虽然是丰都本地人,但是我从小就出生在丰都县成立,而且连我到父母二人,也都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可以说我们家就是丰都县城到坐地户,所以对乡下的事情也知道的不多,加上我平时也是很宅,很少下乡游玩,所以你说的这个地方我是真的不知道,不过我可以跟我家在农村的同事问一问,看他们谁听说过你的这个桃源乡。”

我看他态度很诚恳,很感谢的对他说道:“嗯,好的,那就拜托你了。”说完还给他塞了五十块钱做小费,算是对他表示感谢。他推脱了两下,最后就收下了。

路太平看我竟然也学会了给人塞小费,就开玩笑说我有进步,看样学会在社会上混了。

我道:“我只知道酬金先付,格外留神,早点给钱,他办事也会更上心,更有效率一些。”

一个小时后,这个伙计带着一脸愧疚的表情来见我,说道他又问了好几个乡下的同事,他们都说没听说过这个地方,问我们是不是把名字记错了,我摇摇头,说别人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名字,不过既然没找到,那就算了,同样很感谢这个服务生的帮忙。

我们晚上给林更生打了个电话,对他说了来到丰都发生的事,表示我们暂时不知道这个桃源乡到底在哪里,我们会继续找人问一问,但是也希望林更生再帮我们问问林大小姐的助理和司机等人问下,到底林大小姐去哪个乡了,至少告诉我们这个桃源村

是在县里的哪个方向,我们也好一边走一边问。

当然我们也趁出去吃饭的时候,问下路上看起来长的比较老的老人,想问问他们到底知不知道哪里是桃源村,但是当他们听到这个名字时,也是一脸奇怪,怎么我们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呢?

本来吃过了饭,觉得没什么事,就像回屋休息,毕竟已经六点钟了,天已经开始黑了,但那个服务员跟我们说,要我们可以趁机看一下丰都的风景。

我问那个服务员道:“现在天都有点开始黑了,这时候去看风景有什么好的。”

那个服务员笑着跟我们说:“先生,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其实丰都城,最好还是在晚上游,如果没有电,秉烛夜游就更好了,只可惜最近城市照明好多了,所以不会再有秉烛夜游的机会了。”说道这里,他还挺可惜的叹了口气。

想了想,确实呆在房间里也没什么意思,我们目前是在等林更生的电话,但是反震都是手机接电话,在哪呆着不是一样,既然来到丰都这么有名地方,理应该看一下丰都的风土人情。

丰都城虽是鬼城,但是鬼城却并不在丰都城县里,而是在丰都县城外的一座叫做名山的山上。

我们开车前往县城旁边的名山,天色越来越黑了,丰都城的街道大多都不不宽,大概因为现在是冬天,所以来丰都城的人并不多,街道上两边的房门都紧闭着,大部分都是可以轻易拆卸的木板门。”

这座山虽然现在名叫做名山,其实古时候叫做平都山,“足蹑平都古洞天,此身不觉到云间,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岁月闲。午梦任随鸠唤觉,早朝又听鹿催班。”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仁宗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十月,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从成都敢去汴京(就是现在的开封),途经丰都,写下的这首诗,后来平都山也就改名成了名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