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事之阴阳师
字体: 16 + -

正文_第三百零三章 鬼楼

第三百零三章 鬼楼

等到所有人准备齐备的时候,我却在干一件让大家都有些不理解的事情。

不光其他人不理解,就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啼笑皆非,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研究有关鬼市的资料,并从莫千军那里得到了许多信息上的支持。

但是直到现在,对于能否成功从鬼市里面营救一个大活人出来,我还是没有信心,所以我现在……正在抱着书本临时抱佛脚。

旁边的佳佳等人一遍又一遍的催促着,我终于放下了书本,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现在刚刚晚上十点。

“差不多了。”我说道:“一会儿我想办法打开鬼市的大门,但是进去的人越少越好,其他人最好就留在外面和我们保持联络,我最多只能带三个人进去,你们自己决定让谁进去好了。”

之前听到雪小灵失踪的消息之后,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当地的城市探险爱好者的圈子里面传开了,这里面不乏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当然也有不少是真的出于关心想过来帮忙的。

总之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人一下子来了一大堆,我这才发现,原来这个圈子,远远不止那天我在雪小灵家见到的那么七八号人。

听到我只能带三个人进去,这些人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认识我的,或者听过雪小灵说我的事情的,对我还保留着一点敬畏之心,相互之间开始窃窃私语,想看看如何分工,谁进去,谁留守。

但是更多的人其实并不买我的帐,在他们看来,我不过就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团体里面发号施令,当然会看我有点不爽。

最终商量的结果是,佳佳,还有另外两个男生和我一起进去。

我很好奇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他们当场就给我做了解释。

佳佳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她有着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因为她是医学院的学生,懂的急救,如果在里面发生危险的话,她的存在,就很重要了,除此之外,佳佳还有这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她拥有一双阴阳眼。

据说佳佳几岁的时候,就经常能看见一些成人看不见的东西,这本来并不奇怪,小孩的天眼尚未关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会渐渐的消退。

但是佳佳却不然,随着她慢慢长大,这种阴阳眼的能力似乎还在日益增强。

而另外两个人,我只见过其中一个,就是那天和我们一起参加茶话会的探险队的队长,姓高,叫做高元哲,三十多岁,是一个建筑工程师,并且是这帮人里面参加城市探险次数最多,经验最丰富的一个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看上去其貌不扬,并没有什么特点的年轻人,这帮人都叫他猴子。

据说这个猴子,以前的角色和我现在类似,他家在市殡仪馆开了一家纸扎铺子,他家往上三代都是做白事执宾的,这个行业在我们家乡那里也叫作执事,对于一些阴阳五行之类的学说有所涉猎,甚至也懂得一些简单的驱邪的方法。

这倒是个不错的帮手。

人选选定之后,大家开始整理身上的装备,就在这时,另外一对探险队,却已经自己先行进入了这栋大楼。

这群人,也就是那些不买我帐的家伙,他们认定我不过就是一个江湖骗子而已,没有什么真本事,所以也就故意不想搭理我,自己先进入这栋楼去救人了。

我冷冷一笑,这帮家伙根本就没有搞清楚状况,雪小灵很可能是消失在了鬼市里面,这栋楼的位置虽然和鬼市重叠,但是毕竟两者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建筑,他们就算进去了之后把整栋大楼翻个底朝天,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当然,这群人恐怕也未必真的想要找到什么收获,一群找刺激的二世祖而已。

我嗤之以鼻,转而带着三个人走进这栋楼,拿出楼盘开始探寻。

一般来说,鬼市主要都是一些消失了的,烧毁的,拆出掉的废旧建筑,或者建筑群,在某些条件之下受到激发,重新出现在生人的视线之内。

想要找到激发出鬼市的要素

,往往就要从现今这个地方的风水下手,只有找到阴气聚集的阵眼,也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死戳子,才会有线索继续查下去。

我拿出罗盘来,比照着这栋大楼的规制,慢慢看了起来。

这栋楼的建筑时间已经不可考,就像莫千军说的,传言这栋楼是二战日军占领时期建设的,但是事实上真正的建设时间可能会比这个还要早一些,但是因为地段相对偏僻,所以一直也没有被拆除。

我前后看了看,这栋大楼的位置,南面靠海,背面则是市区中心的方向,市区是生人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往往会有大量的气流往复交错,沿着市区轮廓的边沿,就会形成一道气场,这种东西被我们叫做迎风墙,是人类生气,与自然气流交界的地方。

在气象学人的眼中,冷热气流相接对流的地方,就会产生降雨,而这种地方则会产生大量的强风,这也就是这种地方得名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人有过一些研究,就好像城市中心,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在城市周边就容易有极端气候发生,所以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相当于是一个风口浪尖。

难怪这地方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怪事。

看了看之后,我从挎包里面取出那颗红玛瑙,这是之前我借给那个飞行员的,这东西的作用我至今还没有搞清楚,但是我相信,这东西对于阴灵,其实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戴在身上虽然不比我的火灵珠那么威猛霸气,但是好歹肯定也会有一定的作用。

我把红色的玛瑙戴在脖子上,转而第一个走进这栋建筑物里面。

和我印象中的一些老楼不同,在我的家乡,那里的所谓老旧建筑,一般都是苏式的单元楼,当时根据苏联人的理解,集体生活为主,所以所有的房间都没有厨房,也就形成了被我们俗称为“筒子楼”,“鸽子笼”的这种奇特建筑。

但是这个楼,建设的时期显然要比那个时候早很多,里面的结构看上去也与普通的多层建筑风格迥异,但从外观上看,就像是一栋鬼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