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
字体: 16 + -

回乡之路剧组记事

回乡之路剧组记事

台湾

从《根》到《老兵》到确定以《原乡》的片名立项,经过四年的打磨,一部写台湾老兵执着回乡看妈妈的电视剧就要筹拍了。这是一部难拍的戏。从项目论证时,总导演张国立就决定派公司的总经理马保华亲自出马担纲此片的总制片人、公司资深制片主任张国强担任执行制片人。这是一场硬仗,战线长、转场多、大腕云集,又要牵动两岸三地的资源,只有这两位在电视剧制作行业工作二三十年的虎将加老将联手,导演心里才觉得踏实。

看景:写哪儿拍哪儿

离预计开拍时间还有一个月,看景的工作就开始了。当年去到台湾的老兵来自五湖四海,剧本中涉及的主要角色就有来自北京、重庆、山西、江西、河北、山东、福建等多地的人。剧中台湾的戏份不少,作为当年老兵联络大陆老家的中转站香港的戏也很重。照目前一些电视剧的拍法,这些戏都可以选几个拍摄基地,通过搭景来完成,这样既省钱,又减少剧组转场中出现的延时风险和其他意外。然而,剧组的主创心里有一致的想法,就是不能这么拍,这么拍对不起打磨四年的本子,对不起那些盼亲受苦的老兵,对不起这部凝聚无数人心血的感人的戏。筹备组最后确定:所有剧中人的老家,台湾、香港全部拍实景。这样算来,需要“踩点”的共九个地方。厦门、福州、重庆、婺源这些比较主要的大陆场景中,在厦门的看景最费周折。

厦门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与台湾颇多相似之处。剧组起初选中鼓浪屿的一处景,不想拍摄时旅游旺季到来,岛上停车布景都有困难,剧组只好忍痛割爱,再二次看景。这一次,剧组看中了集美中学的一处校舍,却无论如何托关系找人都得不到拍摄的批准。原来是当地政府针对很多剧组在厦门不环保拍摄、不绿色拍摄出台了一些不接待剧组的相应管理政策。剧组深感无奈,既觉得这个政策有些因噎废食,又觉得拍戏同行们不自律,破坏环境以致牵连到整个行业,令人汗颜。还好最后剧组得到厦门悦华酒店的支持,全剧的第一个场景地算是落实了,戏也可以如期开拍了。

怀来(河北)

看景的转机是即将开拍前邹静之老师、国立导演在福州市原市长的亲自带领下探访了福州的几个外景地,得到了福州市委市政府上下的支持,剧组随后将更多的拍摄内容移师福州,并因此开始了将近一个月在福州天时地利人和的顺利拍摄。

江西婺源

去香港看景,国立导演亲自率队。今日的香港,高楼鳞次栉比,要找到一个有80年代香港感觉的景还真不容易,好在有香港同行陪同,两天马不停蹄,在湾仔一个码头,导演终于找到了感觉。当年滞留香港的老兵居住地调景岭,已经被香港政府拆迁改造了。剧组找到了香港最后一个棚户区茶果岭,站在那些棚户屋前、大榕树下,眼前看见的是香港无尽的繁华,深深体会出当年老兵心中“这里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的苍凉心境。

香港

山西

最不容易的是在台湾的选景。看景的队伍办一次赴台证就那么不容易。经过多次选择,最后剧组决定在台中一个废弃的眷村拍摄。这个决定,确实是自找苦吃。被废弃的居住地,无水无电杂草丛生,要把它恢复成当年的样子,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度;但跟搭景相比,在这里拍更接近当年的状况,多难也要干。剧组到台湾这个陌生的地方敢选这样一个景,除了追求这部戏的质量外,还在于台湾当地官员、合作方都给予了支持,以及制片人对日后剧组来的是能打硬仗的队伍有信心,这将在后文中有所记述。这片眷村经过《原乡》剧组这么一改造,如今已被当地保留下来开发成旅游项目了,这剧组的功夫算是下到位啦。

看景选景的艰苦,已经预示了未来这部戏的拍摄,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而事实也证明,一部戏,转场两岸三地九个地方,几十个人携机器设备道具长征,适应各种多变的天气、战胜各种恶劣的环境、克服各种突发的困难,这样的创作状态在时下电视剧制作中当是少见又少见的。

厦门 福州

开机大吉

2012年4月6日下午一点,良辰吉日,《原乡》在厦门开机了。说来也巧,当天上午一直是阴天,正当开机之时,天色忽然放晴。开机仪式上,国立导演感谢了所有为筹备此戏辛勤工作的各位同仁。陈宝国主演十分风趣,他说:“现在拍电视剧的剧组很多,但像你们这样认真拍戏的剧组却很少。说是来参加拍戏的,其实我是来偷看你们怎么拍戏的。祝贺开机大吉啊。”

开机的仪式总是很简短。稍稍准备,戏就开拍了。

真的是开机大吉,第一天的戏就让参加开机仪式的来宾和现场工作人员开了眼界。两位“国宝”组合开场戏就碰出火花,令人叫绝。夜戏中最让人难忘的有一场,是剧中路长功看到老兵拍来的母亲的录像后真情流露的一场戏,这场戏也是全剧中路长功这个人物最重要的转折点。拍戏的时候,电视机的画面里并没有他两鬓斑白的母亲的哭诉,要面对一个空白电视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大家对陈宝国老师如何处理和控制,既紧张又期待。罗长安导演本来安排陈宝国老师上前摸着电视机,然后慢慢地跪在地上,失声痛哭。但是宝国老师摇了摇头说:“我觉得不用。我先演一条试试吧,但是得让国立帮我搭下词。”国立老师拿着剧本说着路长功母亲给儿子的那段话,压抑的思念、母爱的深沉,用角色需要的四川话说出来,格外感人。现场安静极了,只见陈宝国听着“母亲”对儿子的呼唤,压抑着自己的哭声、无法自持地跪在了电视机前,两行男儿泪,止不住地流下。这条拍完,陈宝国老师的情绪还沉浸在戏里,满脸泪水。搭词的国立老师从拍摄的房间中走出来,热泪也静静地流下,监视器前的人擦着泪水,现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场戏感动了,也被戏骨们的精湛表演折服了。

厦门开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等宝国老师出来,国立导演说:“第一场就拍这重头戏实在是太残忍了。”把戏当命的人不怕这种残忍。

到福州有福了

历时一个月,厦门的拍摄已经结束。浩浩荡荡的摄制组冒着小雨离开厦门,转场第二站——福州。

剧组在福州的际遇真是与在厦门截然不同。福州的老市长,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局的领导亲自关心,并责成专人为剧组服务,为剧组的拍摄、住宿和生活提供一切便利。福州的去台老兵很多,这样讲述两岸亲情的故事能在福州拍摄,福州上下都很支持,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真的是让剧组至今想来都十分温暖。

国立导演一些在福州的老朋友此时更是伸出援手,福州华威集团的陈健为剧组提供车辆、解决各种难题,直到剧组大部队离开福州,他还派人关照着留在福州养病的罗导。像这样的朋友数不胜数,福州真成了剧组的福地了。

福州新闻发布会那天,天公也作美。连绵下了一周的大雨,那天放了大晴。福州市委宣传部和从北京公司来的发布会工作人员熬了几个通宵后,终于不用使用下雨的预案而可以用上第一方案了。上百家媒体现场聚焦在三坊七巷水榭戏台唱响的《原乡》大戏,宝国说:“这部戏成了。”上影集团的任仲伦参加完发布会在微博上说:“慢慢拍。跟国立聊起30集电视剧《原乡》的拍摄周期,国立说:至少四到五个月。除了福建,还要去江西、香港、台湾等老兵故事发生的原地,必须在原乡原地拍摄。他和陈宝国的共识是:慢慢拍,拍部好作品。我赞赏慢慢拍。现在电影与电视剧都拍得太快了,作品就成了作业了。”这部慢慢拍的作品,凝聚了无数默默支持这部戏的人对好作品的期待。福州发布会的高朋满座,不是热闹,是拍好戏的压力和动力。

发布会盛况空前、高朋满座

慢慢拍也是不停地拍

福州什么都好,就是天气像孩子的脸。前一分钟还晴空万里,后一分钟就满天乌云遮地,接着就是瓢泼大雨。每次大雨突然来临,摄影组的工作人员便站在高台上用大太阳伞给摄影器材挡雨,道具组的工作人员忙着收道具,服装组的工作人员立即处理被淋湿的衣服。大家似乎都没有觉察自己浑身都已经湿透,鞋子里灌满了泥汤,那个时候,大家满眼只有现场,没有自己。

福州的雨

剧组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个拍摄周期连轴转,除非遇见天气原因无法正常拍摄,要不然大家是没时间休班的。还好,劳动节那天老天爷赏面,露了个笑脸,是大太阳天。只可惜,劳模国立老师拍的是冬天的戏,戴着毛线帽子,里外裹了好几层的衣服。大家心想:谁让您不给放假呢,好好热着吧。30℃的气温让穿短袖的工作人员都不停擦汗,但人家脸上愣是没有一丝汗迹。大家都开玩笑说:“这才是腕儿的命——汗把衣服都浸湿了,但是脸上都不用补妆。”

雨也好晴也好,慢慢拍也是不停地拍。要休息,等杀青吧。

景美情浓

婺源小分队

国立老师带领着小分队从福州来到江西婺源拍摄老兵根生的家乡。婺源风景真是美极了,站在高处看着薄雾笼罩着婺源,深吸一口气,雾气里夹杂着的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这种朴实无华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在婺源的拍摄十分顺利。这里主要拍的是奚美娟老师的戏。她扮演的茶嫂和国立老师扮演的根生是一对隔着海峡彼此思念的结发夫妻,几十年来他们彼此

思念但又无法相见。茶嫂等了根生几十年,不想等来的是根生在对岸另有家庭的消息。当奚美娟老师穿着那一身碎花衣服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工作人员纷纷感叹,这就是能为了一个男人苦守三十五年的传统女性的形象:忠诚、温柔而隐忍。当奚老师演到茶嫂在根生父母坟前哭诉自己的伤痛时,她的爱、她的恨、她的冤屈、她的宽容、她的忍耐、她的坚持、她一生的故事和着她的泪水让剧组所有的工作人员潸然泪下。这部戏让演员动了真情,让工作人员动了真情。大家都是用心在拍,带着自己的情感在拍。

村口的大樟树下,一个村姑站在桥上等着他的丈夫从台湾回来,站到成了老妇也没见面。这也是张国立心中的第三幅海报

无证驾驶

带着感情拍不假,在婺源,演员还带着性命拍。那天剧组来了一个新鲜玩意儿——80年代的手扶拖拉机。这可苦了在戏中扮演知青的买红妹。剧组中的年轻人大都是头一回见手扶拖拉机,更别说有人要镇定自若地驾驭着它演戏了。大家都特别担心无证驾驶的买红妹。当时的场景是手扶拖拉机要迎着镜头驶来,没办法用替身,演员必须亲自上阵。买红妹二话不说就开始学着怎么开,没想到只用了两个小时,她就能开着上路了。她从手扶拖拉机上下来的时候,走路看起来有点飘,她眯着笑弯了的眼睛说:“都把我给震麻了。”

手扶拖拉机惊魂

练好了如何开动手扶拖拉机,终于可以正式拍摄了。买红妹像一个持证多年的老手一样开着快绝迹了的手扶拖拉机,自然流畅地说着台词。那条路非常窄,而且过路的人很多,大家心里都特别紧张。终于顺利地拍到了最后一场戏,买红妹为了达到导演的要求,又跳上拖拉机,咚咚咚地就开起来了。但谁知演戏进入状态后,她慌乱之中就忘了刹车在哪儿,眼看着车朝着路边开去了,大家顾不上拍戏了,都喊着“赶快跳车”。结果车踉跄着停在了路边,差一点就掉下旁边那好几米深的山沟沟。买红妹下了手扶拖拉机居然先急着问:“这条过了吗?”国立导演说:“你看看这马路牙子下面是什么?多危险啊?”买红妹这才回过神来:“幸好我没跳车,要是跳了车,这车翻在沟里还得找吊车来吊,万一坏了,咱还怎么拍啊?”她的一句话瞬间化解了现场的紧张气氛。国立导演开玩笑说:“下回坚决不能无证驾驶了!”

坐船去台中

开机整整两个月后,剧组要移师台湾拍戏了。剧组留下最需要最精干的队伍和其他赴台工作的对接人员共计52人乘坐平潭到台中的直航客轮赴台,这次全体人员得以免费乘船,全得益于运营公司的帮助。

6月7日,为参加启航前7: 30的新闻发布会,剧组大部队凌晨4: 30就起床从福州出发赶往平潭客运码头。而装满剧组摄制设备的大货车头天晚上就赶运到了海关入口。

发布会介绍说剧组乘坐的是2012年第121次航班,这个航班被命名为“原乡号”航班,这也是客轮直航以来第一次命名一个航班。国立导演被授予荣誉船长称号。他穿着船长服带领剧组其他主创人员触摸水晶球,宣布“原乡号”航班正式启航。

然而真正要登船了,剧组工作人员傻了眼,这艘霸气的“原乡号”是客运船,暂时还没有货运业务。这就意味着,除去剧组成员的随身行李,所有的剧组设备都得工作人员靠人力一件一件搬上船,拍摄机器、轨道、摇臂、灯光、服装,大大小小两百多件行李啊,除却剧组的女性,剩下的所有青壮年男士无论什么岗位的都要成为场工搬运这些拍戏的宝贝。设备实在太多,“海峡号”的乘务员、码头的工作人员都出动了,他们一边帮工作人员搬,一边说:“这些家伙真是够沉的。”

“原乡号”启航

9点,随着海轮缓缓驶出码头,“原乡”号正式漂洋过海去台湾啦。

两个多小时后,剧组成员还没缓过运送行李的疲惫,船就到台中了。继续搬行李,还是船上的乘务员、轮机长、水手一起帮忙,一直把剧组大部队送到对岸关口。浓浓的友情,怎一个“谢”字了得。

眷村初印象

初踏上台湾的土地,只有一个感觉:热。也许台湾的6月,即将迎来台风季吧。

导演带队眷村看景

眷村全景

台湾的戏基本上占了《原乡》整部戏的三分之一。老兵们生活的眷村是台湾的主场景,我们要进入拍摄的是一个废弃的眷村。这里已经是残垣断壁、没有人烟的地方,但它却很好地保留了80年代眷村沧桑的岁月感。

美术部门按照历史图片资料将眷村“恢复原貌”。第一次找的人是做装修的,无法理解我们的需求;后来又找到一批人重新做。去台湾的剧组工作人员有限,到了现场也不分工种,有啥做啥了,光恢复这个残破的眷村就用去100万台币。

台中市胡市长说政府决定保留剧组拍戏的这个眷村旧址——雾中区光复新村,把历史发展的轨迹留下来,通过文化创意,做成一个文创园区。现场的工作人员听了以后都特别感动,我们这些年都在忙着拆迁改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筑被拆迁,这些关乎历史的东西真应该保存。国立老师也说:“保留着眷村是一种寄托,如果有老兵回来,他们一定会说我在这里住了五十年,这五十年承载了太多的记忆。虽然老兵这个角色已经不再重要,但是这是一份记忆。我们的民族需要这种历史性的保留和传承。我们剧组是第一个来这里拍戏的大陆剧组,我想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电影、电视剧剧组来这里选景拍摄。”

现在戏拍完了,台湾传来消息,这里不仅继续着市长的规划做成了文化旅游园区,而且因为《原乡》拍戏时恢复了旧时的场景,现在真的又有剧组去那里拍戏了!

夏日透心凉

家有余粮了

在台湾拍摄,剧组不仅加入了台湾的剧组工作人员,也加入了许多台湾的知名演员。

台湾演员潘丽丽、杨千霈、杨怀民、王家梁、傅雷、周凯文的加盟给《原乡》增添了亮点。他们不仅把土生土长台湾人的感觉表达了出来,也把从大陆来的老兵区别于他们的特质表现得更加突出。虽然拍摄环境比较艰苦,但是台湾演员都还在拍戏之余尽地主之谊,对大家非常照顾。他们都很热情,天气炎热,他们都很细心地为大家准备解暑的水果和冷饮。潘丽丽老师只要在有她的戏的时候就会给大伙准备芒果大果盘,大果盘看起来诱人极了,在台中酷热的现场能吃上新鲜的水果大餐也真是幸福极了。她还经常给大家煮解暑绿豆汤,大家都很感动,这都是用心准备的。是元介、杨千霈也经常给工作人员买解暑的冷饮,现场的气氛融洽得就像一个大家庭。在眷村拍戏拍久了,就连附近的村民都会给大家送来当地解暑的小吃。每天出工的时候问声好,收工的时候说声辛苦,这部戏让剧组的成员拍出了亲情,真不敢想大家在杀青走了以后会是怎样的不舍。到那时,朝夕相处的同事又要各奔东西,每天热火朝天的眷村又会恢复往常的平静,会不会不习惯呢?都是原乡人,相识,就是缘分。

大战黑金刚

在台中拍戏时我们还遇到了战斗力极强的“劲敌”,就是潜伏在眷村里的黑金刚。其实它就是一种小黑蚊子,但是威力很大。最初的那几天,我们连连受到袭击,一咬就是一大串的包,而且特别痒。剧组人员几乎集齐了所有品种的驱蚊药,这些药有的来自大陆,有的来自台湾本地,有喷的、有抹的,但还是接连遭到“袭击”。后来我们研究出了一套“防蚊虫叮咬攻略”,剧组的工作人员按照每天的经验研究出了黑金刚每天的上班时间:黑金刚上白班,蚊子上夜班。于是大家白天的时候用的是对抗黑金刚的药,晚上用的是驱蚊子的药。然后把这些药在皮肤上厚厚地涂上一层,让它渗透到皮肤里,当皮肤里透出药的味道以后,才觉得蚊子稍微少了一些。还有的同事找到了最彻底的攻略:那就是不顾炎热,把自己武装到牙齿,长衣长裤,口罩头巾,真是恨不得只留个喘气的孔在外面。黑金刚的热情让大家感受到了地道的台湾味道,也让大家费尽了苦心。

防蚊子药水大比拼

最后这种攻略在剧组很流行,还好,没有人因此中暑。善哉!

台风绕着走

在台湾拍摄期间,天气预报说有台风来袭,台风将横扫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大家有些兴奋,因为大陆北方的工作人员都没亲身经历过台风。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台风真来了就不用开工了,终于可以找理由歇歇了。但是台湾的工作人员和演员对我们这种盼台风的愿望不能理解,因为台风的破坏力其实是极强的,学校停课放假,公司停业休班。

这天,因为有台风预报,我们也早早就收工了,看见天边那一抹艳红色的火烧云,美极了。大家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大家都猜测台风可能真的要来了,大家都想一饱眼福见识一下台风的威力。我们想象着狂风暴雨的场面,看着路边的风景,我们的大巴车行驶在回住地的路上。但是我们惊奇地发现,才下午四五点钟,路上已经都没人了,空旷的路上只剩下摄制组的车队。街边的商铺也都关门了。平日热闹喧嚣的城市刹那间变得无比空旷和安静。我们就像是乘坐着旅游观光车,惊喜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心中有无限关于台风的遐想。但是,老天真是眷顾摄制组,台风竟然绕过了台中,很不客气地横扫了台北和高雄。

国立导演说他是吉人,吉人自有天相。

阵雨时时来

到了台湾几天过后,大家没有了刚开始的新奇和热情。在台湾的拍摄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轻松和顺利。闷热的天气是大多北方的工作人员无法习惯的。那种热和北方的炎热是不一样的:北方的热是太阳刺眼火辣辣地晒,出汗都能出个痛快;但是台中是那种潮湿的热,太阳没有多大,但是像蒸桑拿一样,有时候闷得人喘不上气。这样的天气把大家都折磨得不轻。

除了炎热以外,就是担心下雨了。因为一场雨过后对拍摄外景地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进度耽误一天,大家就会更加紧张。临时调整计划都会让各个部门措手不及。经常是我们刚架好了机器,就下起了大雨,让大家手忙脚乱。刚一收拾好,结果天又放晴了。我们只能等待,等雨停的时候再拍。记得有一场是拍陈宝国老师和冯恩鹤老师的戏,是在过街天桥上的一场戏,我们先把机器架在伞下,准备好,演员也化好妆随时待命。雨停了,就赶快拍一条;下雨了,工作人员就冲上去打着伞。那么一场戏因为下雨反复拍了四五条才拍完。演员和工作人员都特别敬业。外人总觉得拍戏是个特别神秘、光鲜亮丽的职业,其实拍戏就得苦中作乐,一部作品又劳心又劳力。

有时候雨没有那么容易停,听着雨滴敲打房顶和地面的声音,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只是在那个时刻,那一滴滴雨水仿佛都落在了大家的心里。急促的雨声就像心跳的节奏。半天的时间,我们只是看着雨等待。拍过戏的人都知道,拖一天,一大组人的费用,那就是成本啊。

夏季到台中来看雨

剧组的精神领袖

整部戏里,国立老师是最辛苦的,因为罗长安导演因病不能来台导戏,所以到了台湾,他又导又演,什么事情都得亲力亲为,面面俱到。他是有名的工作狂,一进剧组就像是有无限的精力,有他在,大家就觉得干劲十足。这种意志力真是让人钦佩。哪一个细节他都不会疏漏,哪一场戏都精心雕琢。三十五六度的高温,他依然能持续作战。但是大家都担心他老这样扛着,会累得受不了。于是工作人员随时准备巧克力给他补充体力,准备咖啡给他提神。在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现场的工作人员让他真正享受了一下“皇上”都没体验过的待遇:六人给他“按摩”。有时大家伙的关心让本来有些无精打采的他,马上又像充了电一样精神振奋了,这是大家传递给他的心理动力,就像他平时带给剧组成员的那样。国立老师在现场,像剧组的精神领袖一样,传达给剧组成员的是无限的正能量。

会导、会演,亲力亲为

其实在台湾短暂而又紧张的拍摄对每一个工作人员来说都是挑战,这毕竟是在咱们陌生的地方,所有的报批、开销都没有经验可循。几十个人的摄制组干的是在内地近百人的组干的事儿,但也许就是有一种创作的精神相互感染着。

每当有台湾当地的官员来帮助,每当有当地的老兵悄悄来探班,大家就想到拍这么个戏圆了多少人的梦,动了多少人的心。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作品,这是在为一段历史纪录,向骨肉兄弟致敬。大家常常是一个个汗流浃背但又都充满干劲儿。大家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台湾本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吃苦耐劳的程度都是让人敬佩的,他们的执行能力非常强,且速度非常快,大陆的工作人员跟他们合作很快就默契起来。

亲朋好友来探班

剧组在台中拍戏的时候,邓婕老师千里迢迢从北京飞来探班,她不只是为国立老师而来,也是为大家而来。因为这个团队都是跟国立老师合作很久的团队。大家都像是朋友一样,都是老相识。那天中午,邓老师还没到现场,慰问大家的冷饮就已经在现场传开了。生活中的邓老师其实跟她演的凤姐有所不同,她对人非常体贴和细心。邓老师一下飞机就直奔现场了,穿了一身的长袖长裤,有备而来。她看到大家这么辛苦,说晚上要请大家吃饭,慰劳一下。工作人员都说“领导的领导”一来,福利真好。

邓婕老师、张萌来剧组探班

巧的是这天跟公司合作过的年轻演员张萌也来探班,在《你是我爱人》里,国立老师、邓老师、张萌都有对手戏,合作得非常愉快。这一晃,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大家又在台湾的眷村相见,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人觉得温暖,戏拍完了,人情常在。亲朋好友来探班,让待在台中想家的剧组成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台湾杀青宴:“33天”

台中的拍摄给整个摄制组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感动、有辛苦、有欢乐。台湾戏杀青的杀青宴上,剧组的同仁都感慨不已。剧组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人数高质量地完成了台湾的拍摄。平日里在现场粗狂豪迈的硬汉在那夜都举着酒杯坦露着真情。剧组的环境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它比较封闭,每天睁眼就是这一群人,所以虽然时间短,但是大家感情深。在台湾的33天,剧组就像一个大家庭,每天朝夕相处,共同克服了天气炎热的汗流浃背,共同经历了台风的擦肩而过,共同度过了辛苦而值得的“台湾33天”,也共同完成了一部饱含深情的《原乡》。很少有电视剧在拍摄的时候现场的工作人员跟着演员一起流泪,也很少有拍完一场戏现场的工作人员为演员响起掌声,这些,《原乡》都做到了,这是一部所有人都走心的戏。

全家福

从大陆带来的北京传统中华老字号糕点:“全家福”

台中的戏拍完了,剧组的主要成员将从台北再转场香港。走之前,台湾的杨登魁先生和我们一起决定做一个小小的新闻看片会。

策划看片会流程的时候,台湾的合作伙伴问:“可不可以问问国立导演喜欢吃眷村的什么菜,到看片会时给他一个惊喜,让人呈上那道菜。”问到国立导演,他一脸茫然,在台中拍戏,天天吃盒饭,他真不知道眷村的菜是什么样儿的。

宣传策划只好又想了一招。让台湾演员给大陆演员送些台湾特产带走吧,拍摄33天,两岸演员真成一家人了,那剧组送什么给台湾的兄弟姐妹呢?

看片会开始了。在台湾的剧组后期加班剪了一版10分钟的片花。只是10分钟而已,台下的登魁先生已经红了眼圈;台下到场的台湾演员流下了热泪。片中的真情实感打动人心,杨千霈和潘丽丽这两位女演员更是泪洒现场。在剧中演国立导演饰的根生台湾老婆的潘丽丽哭到哽咽难言,她含泪表示,剧中的片段非常感人,她还想起了在台湾拍戏的这段日子,虽然苦,但这份感情让她难舍难分。而杨千霈也不顾哭花的妆容,感慨地说,眷村就是她妈妈小时候成长的地方,因此拍摄《原乡》对她来讲很有意义。这次扮演张国立的“女儿”,她既有收获,同时又很珍惜这份感情,觉得他们戏里戏外都是“一家人”。张国立轻搂“女儿”肩膀以表抚慰,他也希望《原乡》这个大家庭中的感情能够一直都在。

这个时候,国立老师拿出了大陆剧组送给台湾同仁的礼物,从大陆特意带来的北京果脯厂的传统中华老字号糕点:“全家福”。两岸演员带着各自赠送的礼物合影:“全家福”。也借此祝福所有因海峡阻隔而又血浓于水的亲人“全家福”。

台湾的策划也藏了一手,在看片会的最后时刻,国立导演见到了他在台湾合作拍戏的第一位朋友陈亚兰。为了在试片会上让两位老搭档见面给媒体一个惊喜,国立导演到台北后,陈亚兰居然一直避而不见。真是用心良苦。

转场香港

台湾的戏拍完了,在香港还有7天的拍摄工作。剧组几十号人又做了一次削减。一部分工作人员携部分设备继续免费乘坐“海峡号”回福州,“海峡号”的工作人员又一次帮助剧组将设备行李搬下船运上车。另一部分要转战香港的同事,在试片会后乘坐由台北往香港的飞机即刻赶往新驻地。

香港开工

台湾制片赶往机场送别,正好遇到剧组的托运出了难题。因为剧组的拍摄设备超重,超重费高达4万多元人民币,可当时要收台币现金,台湾制片手头也没有那么多台币。办事从来不服输的台湾制片,以三寸不烂之舌协调,终于与机场达成先放行、第二天交超重费的协议。就是这堆同样的设备,从香港飞回北京时,又交了4万多元人民币。剧组心疼的不只是这些钱,心疼的是剧组就这么几号人,大家是费了多少劲才把这些吃饭的家什运到这一个又一个拍摄地的呀。

在香港的拍摄时间不长,可就是正好遇到高温天。每天顶着酷热,国立导演又说戏又演戏,非常辛苦。在香港有一场根生与茶嫂三十五年后重逢的重头戏。天很热,根生穿着厚厚的中山装,茶嫂穿着花布长褂,两位实力派演员完全投入到剧情里。差点擦肩而过的一对相思了三十五载的爱人百感交集地相认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剧组的工作人员又一次被剧情感染了。像这样在现场陪着人物喜与悲,深深地在创作中被打动的情况,到底在这部戏里出现过多少次,谁也记不清了。

分组行动

胜利在望

剧组陆续回到了北京。开始兵分几路,去山东德州,去河北怀来、天漠,去重庆,去通往这些地方的公路铁路,拍摄相关的戏份和外景。

7月底,各拍摄小分队分别结束手头的工作。8月《,原乡》进入后期制作。

整整四个月,参与工作的两岸人员百余人,这部精心创作自找苦吃的戏终于拍完了。为了同一个心愿,剧组的每个人都觉得,拍这部戏,苦和累,都值得。

杀青前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