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公主和亲记
字体: 16 + -

第七章 婚了昏了(1)

关于吐蕃婚宴的习俗,有传说“婚礼宴客十八日,婚礼祝词十八说”的传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精简,婚礼宴客改成了三日三夜的流水席,婚礼祝词也精简为六说:祭神、梳辫开锁子、哭嫁、进入新郎家后要祭护法神唱房屋颂、敬酒说、最后新人入洞房之前要有德高望重的老人送祝福说。这是民间的婚礼习俗,皇家的婚礼要更为容重一些,主要把祭护法神改成了祭天、祭山神,然后三日三夜的流水席上赞普和皇后要一直陪同着。

因为金城公主不是吐蕃当地人,故赞普的祖母没卢氏尺码雷和国师以及当地德高望重的族长们商量了又精简了一些,把祭神、梳辫开锁子、哭嫁这些在娘家做的仪式交给了大唐来的送嫁使---左卫大将军和贾尚宫。

大婚的这日,李奴奴又是早早的便被翠儿喜弟叫醒,玫瑰汤水沐浴、绞脸、梳妆,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首饰架子,一个粉娃娃。

据说赞普亲自来迎亲,反正他在厅里候着,李奴奴也见不着,想想他把自己放这里好几天也是不闻不问,李奴奴对他便没了兴趣,也不去理他,只听翠儿姐安排。用翠儿姐的话来说,这是大唐和吐蕃的婚礼,一定要做全了礼数,丢了大唐的面儿事小,让吐蕃人瞧不起,以后吃亏的可是自己。

吃了子孙面,贾尚宫挂了一把金锁在李奴奴脖子上,然后拿着一把金剪刀在她面前晃来晃去,嘴里还不停的念念有词,主要说的是些吉祥话,什么一开夫妻和顺,二开幸福美满,三开婆媳融洽,四开生个状元来……

终于盖上红盖头,被喜娘牵着出了厅去,交给新郎官赞普。偷偷从红盖头下看过去,只看到一双穿了黑靴子红裤子红袍子的腿,看起来倒是修长。李奴奴心里暗暗求菩萨,可千万别是一丑八怪!

新郎官笑眯眯看了一眼这被大红色包裹着见不到脸的新娘,伸手牵着她的手往门外走去,瞥一眼那边一脸错愕的翠儿,似乎左眼轻轻眨了一下,翠儿一个恍惚,正待细看,新郎已经一本正经的牵着新娘出去了。翠儿呆了一下,心想大概看花了眼,又想到如果公主看到新郎竟然是他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反应,无奈苦笑了一下,老天爷总是爱跟人开玩笑。

李奴奴被新郎牵着从驿站的院子里一路听着道贺的声音走到门口,忽然前面牵引的力道小了下来,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觉得身子一轻,已被人打横抱了起来,周围都是起哄的声音。李奴奴双手攀着新郎的脖子,微微仰头,从红盖头下面偷偷去瞄新郎,却只看到个棱角分明的下巴和厚薄适中紧抿着的嘴唇,虽然也是黝黑黝黑的,但是皮肤看起来倒是还不错的,最起码干净光滑,下巴和鼻子下面有柔软细致的胡须,看起来稚嫩可爱。

“看到什么了?”李奴奴正瞎想着,忽然新郎低头在耳边问了一句,骇了一跳,立刻垂下头去,忍不住抿嘴笑了。

新郎脸上也忍不住挂起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不过看起来有些流里流气,翠儿微微叹了口气,都说皇室里出纨绔子弟,金城公主到底命运还是不济!一转眼瞥见一旁眉头紧缩的杨尚武,又是一叹,本来可以有“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美满姻缘的……

新郎抱着李奴奴进了一辆马车里,两个人各坐一边,彼此都不说话,一路上只听到车轮子“咕噜咕噜”的声音。李奴奴心都要跳出来了,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把把这红盖头扔掉,好好的看看新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新郎到还好,一路上,撩开车窗帘跟路边看热闹的百姓挥手。

马车在玛布日山山脚下的广场上停了下来,这里摆了上百桌的流水席,已经热热闹闹的坐满了人,今天还没有轮到席位的很多老百姓自发自觉的站在流水席圈子外面,黑压压的一片人。

广场的正中央,国师乌戈已经准备好了祭天的牦牛山羊野猪,只等新郎官尺带珠丹赞普过去开坛。

新郎把李奴奴从马车里抱出来,一路和百姓招呼着走到广场中央,放下她,说了句,“在这里等着”,就下去和国师准备祭天事宜了。

李奴奴站的无聊,偷偷仰头想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恰巧一阵疾风吹过,她来不及按压,红盖头被吹上了天,飘飘摇摇落在的百姓堆里。

百姓一阵欢呼“扎西德勒”,纷纷争抢。

李奴奴原本只看的到一片红红的天空,如今盖头既去,视野一下宽阔起来,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巍峨高耸的玛布日山高入云霄,白雪覆盖的山顶隐在雾里,美丽到有那么一定点的不真实。白色的红山宫巍然在半山腰屹立,三大宫殿彼此映照,彼此之间连接有六丈高的铜铁铸成空中廊桥,李奴奴一时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巧夺天工的建筑技术!

李奴奴四处打量,最后眼光定格在祭坛上忙碌的新郎官身上,只见他黝黑高瘦,身影看起来很是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一般。正想着,新郎却捧着一根哈达快步走了过来,李奴奴惊骇万分,一个“你……”字卡在喉咙里发不出声来。

新郎惊异的看着新娘的表情,走到跟前了恍然大悟,“哦”的一声跳开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