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养鱼专业户
字体: 16 + -

第九十二章 风言风传

    

    第九十二章  风言风传

    正常情况下,雌鳗的一次『性』产卵在一千万粒左右。

    想想该准备一些浮游植物和购买丝蚯蚓饵料,然后『交』给林雪芹摆『弄』去,细细察看了积水塘边的青石上粘液之迹有些干涸,想必另外两条『花』鳗鲵已习惯了湖中生活,因湖中食物丰富少于溜回这个积水塘。

    这样也好,免得来个大鱼吃小鱼,把仔鳗们都当成了点心,白白损失了。

    水塘中那条两尺多长的雌『花』鳗鲵,眼见即将腐烂。  按理说,仔鳗们最喜欢这样的营养,据说有人从河中捞起腐烂的动物尸体,尸体里面躲着许多鳗苗,一夜之间发了笔意外之财。

    但,丁文似乎不想看到这即将发臭的东西继续留在空间中,便把那条雌『花』鳗鲵扔出了空间,让它随风而去吧。

    沿湖岸慢行,湖中荷『花』壮如盖亭,随意分布,看过去犹如幢幢绿台亭阁,别有风趣。  出了这样异形的荷『花』,只能孤芳自赏了,真个拿出去,必吓倒了一批人,不知这莲藕是不是一样的『肥』硕。

    嗯...得闲工夫时,可以再种些菱、菖蒲之类的,假如长出大如脸盆的菱角,那样的话......丁文笑笑后收拾起这个想法。

    这次进来自是为了青石块。  若非随氏这次进『逼』得紧,还真不想让这些石头公诸于世,哪怕宁愿用来垫池底、当『花』料.....丁文在湖岸俳佪了许久,才从中挑出几块零落的青石。  掂了掂份量,还不轻哩。

    “小家伙,外面正冷着呢,今晚就好好呆在里头。  ”

    可嘟嘟并不领情,长尾巴已卷住了丁文地脖子,让丁文暗感好笑。

    算了,这家伙!

    刚出空间。嘟嘟就兴奋地跳下地,如一抹白影。  飞驰入夜幕中瞬间就不见。

    回到了屋子里,却见父母都在呢,丁文看到桑木兰满脸酡红伴着母亲,不用猜又是母亲在说起难为情的事。

    “瞧你急巴巴的,这么晚出去就为了捡回几块石头?”母亲百无聊奈中嗔了这话。  丁文咧嘴朝她笑笑,将石头放到会客厅的角落。  但见那盆栽的白菊『花』正『精』神抖擞地盛开着,而父亲正蹲盆栽旁。  左右瞧个『精』细。

    菊『花』本是很耐冻的,冬天放室内室外都行,但要少浇水、通风就成。

    丁文见父亲那样子,便问:“爸,没啥奇怪吧?”

    “奇怪哩,秋冬时草木枯黄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这白菊『花』地叶子?”丁父费思量地摇摇头。

    叶子...依然油绿,连枯黄的『毛』边都没。  这就不得不令人惊讶了。

    “爸,这『花』不就是浇了‘一滴泉’地水。  ”丁文隐晦地说。

    丁父释然地点头,不无得意地自喃,“你看咱们家阳台的那些『花』儿,就是常开不谢,惹得邻居们一直眼红地盯着。  烦不胜烦啦。  ”

    邻居们都以为父亲任教动植物课,必定深谙盆栽养『花』之道,每每有人上『门』请教。  孰不知会说的不一定会做,会做的并不一定会做得好,刚好这湖水成就了父亲养『花』美名。  丁文暗自好笑,不过他知道父亲喜好栽『花』养鱼,虽算不上专业水平却怡然自得。

    “其实栽『花』养鱼的乐趣地于栽培过程,平常给『花』浇浇水、松下土、晒晒阳光,日子过得轻松。  ”丁父手『摸』了『摸』盆中的干土,若有所思地说。

    “别尽拿你那套教化儿子。  他正年轻着呢。  ”丁母见夜已深。  催了丁父回对屋歇息去。

    海岛的夜晚着实冷,这种地冷不象山区那种冰冷。  而是一种湿冷。  风带着冷气,无孔不入地从领口、『裤』管钻进,所以不管包多紧,依然觉得冷。  丁文打起手电筒照看着父母回屋,站在『门』口望了夜空一眼,缩回屋里想道:这种天气正是晒地瓜片和紫菜泼苗的好时期。  晒地瓜片『阴』干最好了,泼紫菜苗时的气温当然不宜过高,怕烂头。  只是乡亲们是否还在关心这些事么?

    一夜风吹窗棂叩叩作响,到了天亮时反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是院子角落那些的枯枝和残叶,似已见识了昨夜的风劲。

    当第一缕阳光透进窗户,宿舍的『门』被敲响了,敲『门』的人是九叔公。

    这么早啊!丁文还带着慵懒的睡意,连忙让裹上棉袄子地九叔公进屋,只是有点惊讶于九叔公何事如此紧迫?

    有人说:大头你从池塘里捞走了大钱,在养殖场、养鳗场都有大股份,好几百万啦。

    这是九叔公问话,能让九叔公坐不住上『门』来问话,估计这话已经传遍了整个桑家坞,传得『妇』孺皆知。  丁文自然知道这“风言的头”从何处刮起,只是风言目的在于疏离与乡亲们间关系。

    “九叔公,您稍坐一会儿,待我叫齐木兰和大舅他们,一块儿来说说这事。  ”

    当桑『春』等几位村主干、以及凑热闹的桑良、桑大虎都聚齐时,丁文对鱼塘的收支做了粗略解释......

    承包鱼塘至今算来还是亏本。  丁文最后说出的这句话,九叔公他们才舒了一口气。

    难怪在一旁地丁母,瞧在眼里恼在心里,却是再也憋不住,发火说:“你们觉得小文亏了本,反似很高兴;现在听到他背了几百万的债务,是不是心里头很开心啊?当真是白叫了你们这些舅的、叔的长辈们。  小『春』,这事你最清楚,你说说!”

    桑『春』讪讪不语,他说不等于替自家说话?

    村出纳见大伙儿不说话,将丁文捐款修路的事抖落出来。

    一万三啦!这数目,让丁母狠狠瞪了丁文和桑『春』俩人一眼,却将其他不知内情的人听懵。

    “大头,”九叔公『抽』起烟杆子,吐了口烟说,“这事...也怪我们耳根子软,咱们不是怕你大头赚钱多,只希望提携一下乡亲们,毕竟大家都苦。  ”

    “九叔,其实您也知道。  我在冲前头,其实最近引水挖渠、种紫菜、养鱼的那些主意,都由大头给出的。  只是这次...大伙儿冷了人家的心。  ”桑『春』消沉地说,有意无意瞥向桑大虎。

    既然随氏云里雾里不把开发计划公开,却想先将桑家坞搅得人心不和,不如将事实摆出来,也好大伙儿各凭选择,别白白便宜了那些事先得到消息的岛外人。

    当丁文说出自己地揣测时,桑大虎随口大骂而起。

    原来,有人已经向他买地,原以为一平方二十五是天价,现在才知道被摆了一道,还不骂骂咧咧。

    “你给我噤声!”九叔公用烟杆头敲了敲茶几,教训桑大虎说,“同样在外几年,瞧你那点儿出息。  ”

    桑大虎被训得噎住了嘴。

    “九叔公,你们这小打小闹算啥呢?人家通过政fǔ部『门』出面,到时请了大伙儿出岛,一齐迁到雾浦村。  ”丁文自不忘点明几人,还取笑了桑良说,“小良子,你地梦中『女』人又要来了!”

    那个『女』人来了...赶走我们?

    这怎么可能?

    我死也呆在岛上!敢动我的地,我就拼了这条老命。  九叔公吼完几句话,气冲冲地就走了。

    看那九叔公那老而弥坚地真『性』情,丁文似乎看到,“冰棍『女』”那张洁白无瑕而妩媚的脸多了一份铁青。  在国家“关爱三农”的大背景下,随氏还敢如此明目张胆地策划商业之事,这不是纯给自己找不自在?

    嗯,是得请来王记者听听乡亲们的心声,也算一个回击吧。

    几人离开了会客室,丁文唤住了桑『春』,问起种殖紫菜的事。

    桑『春』叹气摇摇头,说大伙儿都把眼珠子盯在池塘这个聚宝盆,相信了那子乌虚有的暴富传言,却把正事儿给搁到一边去。

    “他们不种,咱家种!让他们眼馋去。  ”丁文要桑『春』赶紧去订菜苗,赶着这一两天泼苗。

    桑『春』走后,丁文免不了母亲一顿唠叨,吃过早餐后赶紧溜走。

    不过,也着实忙了起来。

    丁文兜了圈养鳗场,只见各池都充满池的水,看了下水位,然后将一、二级池的水放干。  毕竟上次充水除了检查池子漏水,还在于清洗去施工遗留下来的水泥粉末。

    蹲在池埂边,趁空约了王记者和老卢俩搭档,叫章守志预购仔鳗食用的饵料丝蚯蚓,说过些天鳗苗要下池了。

    真的孵育成功?章守志在电话那头吃惊,短暂地沉默后爆发出振奋的笑声,连忙说马上去联系。

    对老章头而言,这的确是个令人振奋消息,似乎也不必夸张到这个程度。  丁文感觉到章守志兴奋得异样,嗯?好像旁边有人......

    “老弟啊,咱们还有个把月的可松气时间。  知道不,听说随氏的计划暂时被省政fǔ搁住了,因为国家特发通知在两节期间务必稳定、讲求和谐。  ”章守志似乎只是转述身边他人之言。

    这老章头搞什么鬼,难道自己大失方寸?丁文带着这个疑『惑』挂了电话。

    不过,也大致『弄』明白镇里今天为啥没有派人来到桑家坞,谁愿意在这个时候去捅娄子?那班人一个比一个『精』。

    嗯,不来一日也算逍遥一天,丁文晒着冬日的暖阳,心里这样暗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