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长存
字体: 16 + -

第5章 石中君子是为玉

    昨日颜默和颜立交代给颜青让他每日背诵儒家典籍便匆匆离去,不知道去哪里干了什么。

    今日一早就差人来叫颜默前去书房。

    “昨日交代可还曾记得?”

    “记得,老大人让吾每日背诵典籍。”

    “嗯。日后不仅要背诵典籍,君子六艺也不可放下。”

    “诺。”

    “嗯……”颜默沉吟了一会,再次说到“昨日之事可曾说出去?或者让尔母知晓。”

    “未曾。”

    “既如此,尔切记不可四处乱传,甚至不可让他人知晓尔已有浩然正气,知否?”

    “可是……”颜青皱了皱眉。

    “尔还可是甚?老夫之言尚不管用?”

    “非也。然,吾若无正气,如何进大学,又如何可去稷下学宫?”

    “孺子,家中书籍尚未研习精深,焉敢言它否?再者,大学当行冠礼方得入内,稷下则不为大儒不得入内!”

    “如此,孙儿明白了。”

    “嗯。吾已同孔仁大夫商讨,即日起尔便拜其为师。午时(11点到13点)吾便送尔去孔家,于孔仁大夫家中,尔便先与其学六艺。孔融大夫何时言尔学成,尔便何时归来。”

    “诺。”

    “下去准备吧。”

    过了一会,仍旧不见颜青出去。颜默便问“还有何事?”

    “我经常读《论语》和《礼记》。曾看到《论语·阳货》中写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大致是将“礼”赋予玉,让玉成为礼的代表)?《礼记·玉藻》写到: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近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闻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君子身上都佩玉,以体现出周礼的威严庄重。左右的佩玉在人行走时发出合于音阶之美的声音,而且玉佩碰撞的声音要有韵律,趋走时与《采齐》之乐节相应,行走时则与《肆夏》之乐节相应。反转身所走的路线要符合规,呈圆形,转弯时所走的直线要符合矩,呈直角形。进前时,要将身体略俯,像作揖一样;退后时要微微仰起身子,这样,玉佩就会随着着装者体态的变化而发出铿锵并节奏的鸣声。君子乘车的时候,听到车上的銮铃、和铃的犹如音乐一样的声音;步行的时候,应听到身上玉佩碰撞的声音,因此一切邪僻的杂念就不会进入君子心灵中了。)而且我见各位堂兄也都佩戴着玉佩。为何我没有玉佩?”

    颜默沉吟了一会“也好,如今你也算有资格配玉。那你想要什么样的形状?(汉代玉器的种类,按其造型和纹饰可大致分为玉璧,玉圭、玉璜、玉环、玉玦,玉觿、玉韘、心形玉佩、牌形玉饰、玉人、玉龙、玉衣、玉窍塞、玉枕、玉案、玉座屏、玉铺首、玉带钩、玉印、玉刚卯、玉剑饰、动物形玉雕、玉串饰和玉制容器等)”

    “一为兰,一为莲。”

    “哦?兰尚可。至于莲(在当时并没有君子的寓意)?需知玉乃是石中君子,玉“温润细腻,纯洁含蓄,外柔内刚”的特性喻寓着人类灵魂的高尚质。故古人曰:“琢磨璞玉,美玉出焉;琢磨君子,圣贤出焉。”无论前朝还是周朝,乃至如今,君王与文人都把佩带一块美玉视为君子的象征;《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为美石,它有五种美德。玉柔润有光泽而又温和,好比人具有“仁”的品质。玉之纹理清晰可从其外看到其中,好比人具有“义”的品质。玉的声音舒展悠扬传至远方,好比人具有“智”的品质玉宁可折断也决不弯曲,好比人具有“勇”的品质。玉虽有棱角却不会使人受到伤害,好比人具有“洁”的品质。”

    “《礼记·聘义》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玟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玟之多与?(子贡向孔子间道:请问君子为什么都看重玉而轻视美石呢?是因为玉的数量少而美石的数量多吗?)?

    孔子曰:非为玟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孔子回答说:不是因为美石的数量多,因而就轻视它;也不是因为玉的数量少,因而就看重它。

    君子比德于玉焉:君子认为玉有像人一样高贵的品德,拿玉来和人的美德相比。

    温润而泽,仁也;(玉的光泽温润而内敛就好比仁,,这是仁德的表现

    缜密以栗,知也;(玉的质地致密而又坚实,彷佛一个智者给人的感觉,这就是玉智的表现,即要求人们有外表的明智而又有内在的优秀素质)

    廉而不刿,义也;(玉有棱角而不伤人,就好比义,这就是要求人们即要廉洁奉公而对周围的亲朋好友不伤义气)

    垂之如队,礼也;(玉悬挂时沉稳端庄,就好比礼,好像一个有礼貌的人,这是礼的表现)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玉声清脆悠扬,响到最后,又戛然而止,就好比动听的音乐,体现了音乐的美感,要求人们不怕困难保持乐观)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既不因其优点而掩盖其缺点,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其优点,就好比人的忠诚,这就是要求人们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到自知之明,光明正大这是一种忠诚的表现)。

    孚尹旁达,信也;(玉的色彩光华自内而发,表里如一,就好比人的言而有信,这就是信的体现)

    气如白虹,天也;(玉的气质彷佛长虹,汲取了上天的灵气精神,宝玉所在,其上有气如白虹,就好比与天息息相通)

    精神见于山川,地也;(产玉之所,山川草木津润丰美,凝结了大地的精髓,又好比与地息息相通,就是要求人们精神面貌要充实自信如山川大地)

    圭璋特达,德也。(圭璋为祀神之器,是祀神六器之首二,玉制的圭璋被用于重大的礼仪场合,就德的表现,这就是要求人们像圭璋一样有大志、干大事、立大业)

    天下莫不贵者,道也。(下人都重视和珍爱玉,君子应如同玉那样被人看重,行事合乎规律,大道至上)”

    “你觉得莲花仅仅作为佛家的象征即可成为君子?”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