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字体: 16 + -

第128章 孝治

圣君明王礼敬尊亲爱心广被四海来祭

经文:

本章经文,是讲古时候的圣王用孝道治理天下。

解释章题综述主旨

邢昺《正义》曰:“夫子述,此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前章明先王因天地,顺人情以为教。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故以名章,次三才之后也。”

这是解释本章主旨,是说孔老夫子在此章讲述圣明的君王,他们以孝德来治理天下,自己能够爱敬事亲,然后以“德教加于百姓”,所谓是正己而后化人。由孝而治,用孝道来治理天下,自然就感得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国泰民安,世界和谐,天下大治。

三才章告诉我们,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把人的孝行跟天地之德合起来,即“先王因天地,顺人情以为教”。天地就是自然,因着自然来教化人民。“因”,就是依据。自然,是我们的本性。依着我们的本性、本善来教化,这是最有效果的。孝道就是本善,是每个人本有的性德。所以先王都是圣贤,很有智慧,他们依据着人的本性、天性,顺着人的情感去教化。孝道也有人情、情感,儿女跟父母之间的亲情,那就是天性,随顺着天性的情感来立教,教化很容易推广,很容易使人心向善、社会和睦。“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故以名章。”“明王”,是古圣先王,他们用孝道来治理天下,都是因天地、顺人情的教化,得到天下大治,安定和谐。所以这一章在三才章之后,名字叫孝治章。治理的“治”,古音读“持”,孝治章。

依循注疏解析章句

一、孝治万国以事先王

经文:

唐玄宗简单注解:“言先代圣明之王,以至德要道化人,是为孝理。”夫子讲,“昔者明王”,过去先王,古圣先王;“明王”就是圣明之王。他们以孝来治理天下,因为孝是至德要道,至高无上的品德,至为重要的道理,能够转化人心,所谓是“百善孝为先”。当人的孝心开了,百善皆开,因此以这种至德要道来教化人,最容易,而且效果最显著,这就是孝的义理。

唐玄宗注第二句经文:“小国之臣,至卑者耳。”小国的臣民是极为卑贱的。当时周朝有八百诸侯,有的国很大,有的国很小,做天子的是圣明的君王,即文王和武王,他们连小诸侯国的臣民,都不敢轻视。“主尚接之以礼”,“主”,指明王,天子,对待小国之臣,尚且用正式的礼节来接待。“而况于五等诸侯,是广敬也”,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诸侯国的国君,当然更是待之以礼,做到广敬。“广”是广大,普遍的意思;“敬”就是礼敬,对待一切人都是这样的礼敬,这叫广敬。

“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天子能够这样对众多诸侯国,上自国君,下至臣民都能以礼相待,自然能得到万国之欢心。“万国”,是“举其多也”,不是真正的数字,是讲有很多诸侯国。人能够以礼敬对待天下人,自然就得到天下人的礼敬,进而得到天下人的欢心。这是讲到孝道,“孝”,很注重一个“敬”字,所谓孝敬,如果没有敬,那就不称为孝。这种敬心是从敬父母培养起来的,然后把这个孝敬之心推广至万国、天下,得到的结果:“言行孝道,以理天下,皆得欢心,则各以其职来助祭也。”是讲广行孝敬这种美善的结果,用孝道来理顺天下,自然就得到天下人的欢心,人民拥戴这位天子,当他要祭祀自己的祖先的时候,万国的诸侯、臣民都各以其职,即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来参加祭祀,这叫助祭。就是过去讲的进贡,各个少数民族的诸侯国,他们都纷纷拿着自己的特产来进贡,用这些贡品来帮助祭祀天子的祖先。因为天子能够礼敬诸侯,所以得到诸侯的礼敬。祭祀祖先就是对祖先尽孝,所以,当“我”能够以礼待天下人,以恭敬之心待天下人,天下人不仅恭敬“我”,而且恭敬“我”的祖先,因此就达到了对祖先的行孝。

“明王之以孝治天下”,是讲明王作为先王的子孙,应如何侍奉自己的祖先,即以礼对待天下诸侯,使自己的祖先能够享受到祭祀。古代诸侯都有助祭这种礼节。

◎国崇孝道礼尚往来

我们再看,一个国家如何用孝道来对待其他国家。首先???们自己国家,要从天子至于庶人,从国家领导一直到百姓,都奉行孝道,以爱敬存心。

所以当我们举办一些国际活动时,自然就会有其他国家响应,这与助祭是一个道理。譬如我们准备奥运会,假如国家能够推行爱敬的教育,自己和睦,对待别的国家也能够礼敬,就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礼敬、拥戴。譬如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国家遭难,我们从上至下都能够团结一致,以爱心来互相帮助,为救援灾区的灾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举动,这份真诚心,也自然能够带动起别的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地震之后三天,就有一百五十一个国家和十四个地区,以及很多的国际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对我们的灾区表示慰问。爱心是可以唤起爱心的,我们自己的国民有爱心,互相帮助,才会感得更多其他国家的爱心支持。假如我们自己的国家,看到灾难并没有立即动作,并没有很重视救援工作,也就不能感得其他国家对我们如此的同情、支持。

令人感动的是,有一位爱沙尼亚的驻华大使翁卡(安德列斯·翁卡andresunga),在地震后三天,就到北京的红十字会血液中心,为震区的灾民们献血。所以我们自己对别的国家能够以爱敬来对待,也感得其他国家对我们以爱敬对待。

二、诸侯之国爱民事君

经文:

唐玄宗注解:治国的人,这里指诸侯,“国”是诸侯国,作为诸侯,他治理一个国。古代“国”就是诸侯所统辖的范围,即“理国,谓诸侯也”。诸侯“不敢侮于鳏寡”,对鳏寡孤独不敢轻侮。“鳏寡,国之微者”。男子失去了太太,就称为鳏;女子失去了先生,就叫寡。鳏夫寡妇,在一个国家是地位微贱的,力量也很单薄,没有很多人去体恤他们,所谓“国之微者”。对待卑微的鳏寡孤独,国君尚不敢轻侮,不仅没有轻侮、看不起的言行,更不会虐待刁难,甚至内心都没有看不起对方的念头,纯是一颗爱心、敬心对待他们。鳏寡孤独尚且如此对待,“况知礼义之士乎?”士,这个阶层懂得礼义,有一定的地位、声望,在社会上受大众尊重。百姓,一般称为民;百姓中知礼义者,就称为士。“而况于士民乎?”何况是知礼义的百姓呢?对待他们当然就更要礼敬。结果自然是“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唐玄宗注解:“诸侯能行孝理,得所统之欢心,则皆恭事助其祭享也。”“所统”,就是所统辖的百姓。一个诸侯国的国君,都能够以孝敬之心,对待自己的子民,当然可以得到他们的欢心。百姓欢心,拥护、爱戴国君,国君祭祀祖先,他们也为国君着想,来恭敬助祭,诸侯国的社稷就能够长远保存。

孟子云:“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讲到,君子跟别人不同,就在存心。君子以仁爱存心,“仁”是仁爱,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爱敬别人如同自己。“以礼存心”,对待别人都以礼敬。“礼”,是身体形象;“敬”,是他的存心,“礼者,敬而已矣”。古人讲:“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心对人恭敬,言行肯定对人有礼貌,如果在礼节上有缺失,就表明敬人的心不够,内心和外在是完全连在一起的。“仁者爱人”,君子以仁存心,他能够爱人,即爱护人、关怀人、尊重人、照顾人、帮助人,所以君子以仁爱作为自己的人生观。“有礼者敬人”,心存着礼义,对待别人自然能够礼敬。别人跟自己是一体,“仁”,人字边一个二,二人合一,这叫仁,这二人,代表任何两个人都是一体的,人与我本就是一体。所以懂得爱人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自爱的人;能够尊重别人的人,他才是自重的人。不懂得爱人敬人,其实他也不自爱,也不自重,这个理很深,一切人、一切众生,实际上都是同体。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是指各个方向。“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众生,即我们每个人,一切众生都是同体,“共同一法身”,同一个身体,所以才能够体会古圣先贤教我们爱人、敬人就是自爱。

◎爱人敬人人恒爱敬

“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因果,“爱人”是因,“人恒爱之”是果。“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人”是修好因,就能够得到“人恒敬之”的好果。所以能够永恒的爱人敬人,自然得到人们永久的爱敬。

周总理生前,对每一个人都尊敬。对待工作,都是尽心尽力。敬人敬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人民做出了很多难能可贵的贡献,赢得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病逝后百姓都为他送终,北京出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场面,联合国都给他下半旗。这是他爱敬人民的果报。

三、孝道持家以事其上

经文:

这是讲到卿大夫之孝。《孝经》从天子、到诸侯、再到卿大夫,自高而卑讲下来。卿大夫是治家者,治理一个家族,谓“卿大夫”。